• 我的订阅
  • 人文

杨妙真:南宋末年的女豪杰与红袄军领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2 07:37:00 来源:戏说三国

1231年,丈夫李全与宋军在扬州激战,不慎跌落泥潭,被乱箭射死。妻子杨妙真悲痛万分,她挥舞着“梨花枪”,刺死宋军几位将领,杀出一条血路。杨妙真返回淮安后,继续带兵征战,阻止南宋北上,成为南宋灭亡的重要因素。

杨妙真,山东益都人,早年练习武术,擅长使用“梨花枪”,功夫十分了得,单挑时随便撂倒几个大汉,是南宋末年一代女豪杰。据说,金庸《神雕侠侣》中小龙女的原型就是杨妙真。1211年,杨妙真与哥哥杨安儿发动“红袄军”起义,攻击山东金兵,支持南宋抗金大业。

“红袄军”起义,山东各地纷纷响应,引起了金朝恐慌。南宋北伐时,杨安儿、杨妙真经常带兵偷袭金兵粮道,并乘势夺取山东十余座城池,势力发展到江淮一带。可惜,南宋朝廷只想把“红袄军”当枪使,让他们充当炮灰,并没有给予实质性支持。

10万金兵围攻杨安儿,杨妙真血战突围而出,派人去杭州府(临安)请求朝廷增援,但没有结果。杨安儿战败,乘坐船只逃往南宋辖区,中途被叛徒曲成推入海中,不幸溺亡。杨安儿被杀,杨妙真接管“红袄军”,继续抗金斗争。

杨妙真率“红袄军”转战各地,并与另一支“红袄军”首领李全联手,将“红袄军”扩充到二十万多人,其中绝大多是贫苦农民。抗金斗争中,杨妙真对李全产生好感,两人结为夫妇。从此,山东、江淮一带成为“红袄军”的活动场所,金朝连续出兵镇压,都以失败告终。

有“红袄军”支持,南宋迎来北伐中原的历史机遇,但南宋并没有抓住。杨妙真、李全,他们是金国人,在金国长大,如今归顺朝廷,只能是“归正人”,注定得不到重用。要知道,南宋豪放派词人代表辛弃疾就是因为“归正人”的身份,一生都不得重用。

1226年,蒙古铁骑横扫女真劲旅,金国华北各地纷纷陷落,木华黎儿子孛鲁率蒙古主力进攻山东。此时,杨妙真、李全奋起反抗,他们坚守青州城,再一次派人送信给南宋,希望得到增援,到依然没有结果。蒙古围攻青州半年,城内弹尽粮绝,李全只能投降蒙古。

即便是投降,李全也没有跟南宋叫板,但南宋却在“红袄军”内部搞平衡,挑起内部冲突。如此,李全、杨妙真便率军南下讨伐南宋,一路连战连捷,前锋抵达长江北岸,遥望南京。“红袄军”士气高扬,宋军一触即溃,京师临安受到威胁。

“红袄军”人数众多,但水师力量不行,且缺乏足够的后勤补给。随着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红袄军”逃亡人数越来越多。如此,李全只能放手一搏,与宋军进行主力对决,结果不慎跌落泥潭,被乱箭射死,但杨妙真突围而出。

宋军乘势追击,杨妙真连战连败,淮安等五座失守。此时,杨妙真对麾下大将郑衍德说,“如今大势已去,你们想投降朝廷就投降吧。我有仇恨在身,就不能从各位了。”说完,杨妙真跨上战马,再次杀出重围,回到山东。郑衍德随即投降朝廷,后追随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抗击元朝。

杨妙真回到山东后,辅佐儿子李璮,继续称雄山东。1260年,忽必烈与弟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数十万蒙古精兵在草原上相互厮杀,“四大汗国”也被卷入,蒙古帝国名存实亡。蒙古内斗,李璮在山东起兵抗击蒙古,并派人去临安请求朝廷出兵,并同意归顺朝廷,充当抗蒙先锋。

此时,南宋与蒙古已经全面开战,但权臣贾似道对忽必烈妥协,他不想招惹蒙古铁骑。如此,贾似道控制下的南宋,只授予李璮节度使称号而已,并没出兵增援。很不幸,李璮被蒙古阵营中的汉军名将史天泽击败,被斩首示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2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夹缝中的生存:辽金境内汉人群体的身份困境与抉择
...于燕云十六州的治理,契丹皇帝不得不和这一区域的汉人豪杰合作,因此这就给了很多汉人豪杰跻身辽朝高层的机会。当然对于燕云十六州的百姓来说,对于自身处境,更考虑实惠和“惯性情况”:
2024-02-18 19:45:00
山东历史上的割据政权,谁最有“帝王相”?
...”严重,导致从军从政的人很多,却很少出现“起义”的领袖,曹操那样的“奸雄”。小编也非常认可这种观点,就算是思想解放的现代,山东的官本位依然很严重,民间有句谚语叫:“江南的才子
2023-05-09 17:56:00
李璮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为这是自己割据自立的好时机,于是杀死朝廷派来监视的蒙古戍兵,投降南宋,率军反元。宋理宗于是封李璮为保信、宁武军节度使,齐郡王。四,兵败被杀元世祖大怒,于是命令益都附近元军前往
2023-05-26 14:20:00
南宋抵抗势力的最后挣扎:蒙古铁蹄下的不屈之魂
...难当头,他已是第二次脱逃了,这是这位“宝祐六君子”领袖留在历史上的最后表现。十二月,张世杰保护行朝船队到井澳(今广东中山南海中),遇上了飓风,船只倾覆,将士溺死,损失达十之四
2023-09-24 17:30:00
南宋末年10大名将,在王朝日落西山时依然血战疆场
...,南宋名将,足智多谋。1238年,庐州之战,杜杲击败80万蒙古军,主帅察罕狼狈而逃。史载:“庐州之围,杜杲以数千御八十万之众,元人倾国不能进跬步。余尝谓国势无强弱,人实为之。
2023-01-18 12:07:00
...资援助。1272年四月,李庭芝以重金征募均州一带的民兵领袖张顺、张贵兄弟。五月,受李庭芝的委派,张顺、张贵率领三千死士和大量物资从均州出发,走水路对元军的襄阳防线发动进攻。在
2024-07-23 20:46:00
李璮叛乱让忽必烈确立四等级制度,从而埋下元朝短命的伏笔
...父李全和红袄军说起。李璮的父母本是山东义军红袄军的领袖李全和杨妙真(养母)。杨妙真是红袄军其中一支首领杨安儿的妹妹。红袄军是指金朝末年山东、河北农民起义军。在蒙古伐金的同时,
2022-12-24 21:35:00
南宋联蒙灭金之后的局势是怎么样的
...靼得志,直犯中原,或虏酋逃遁,逼近边界;或恐中原有豪杰。"宋宁宗也对此观点表示认可,并命余端礼私书密谕沿边诸军加强戒备。 在次年,卫泾出使金国归来后,向宋宁宗表达了进一步的
2023-05-15 16:14:00
一旦江陵也沦陷,蒙古中路军便可兵分两路,一路逆江而上,西攻川蜀,与蒙古西路军联手包抄川东宋军;一路则可顺江南下,直捣江南。面对这一幕,宋廷上下彻底慌了。在慌乱之下,宋理宗做出了一
2024-07-23 20: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