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代京城通往蜀地,尤其是成都,必须要修路,这些路就是蜀道。古蜀道有几条?说法不一,广义地讲,蜀国境内及各地通往蜀地的道路都是蜀道。狭义的蜀道主要是指七条越过秦岭翻过大巴山,连接长安到成都的道路。其中,最...……更多
川大教授李勇先:蜀道是蜀人开拓进取精神的象征
川大教授李勇先:蜀道是蜀人开拓进取精神的象征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授李勇先作主题演讲。“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当...……更多
寻路蜀道|九路记者穿越千年足迹 探索古今蜀道的变与不变
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君一条古蜀道,半部华夏史。从“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自南自北四海攸通”,千百年来,先民们用智慧与坚韧,为发展带来无限可能。今人用现代交通工具重塑时...……更多
从“栈道”出发 看蜀道春秋
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名人大讲堂“蜀道文化季”首讲来袭从“栈道”出发 看蜀道春秋祁山道天水镇的姜维雕像和古道遗迹。刘可欣李雨欣摄祁山道天水镇的姜维雕像和古道遗迹。刘可欣李雨欣摄蜀道既是重要的文化遗存,也...……更多
...日报郭雪岩《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28日 第 08 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剑阁雄关,李白留下如斯感慨。过中原、进关中,穿秦岭、越巴山,杜甫纪行诗中,从川甘边界登蜀道至成都,历时月余,一路艰辛。而今再走...……更多
一位美国友人的蜀道情缘
...访二十四次,从美国费城到中国广元——一位美国友人的蜀道情缘本报记者 宋豪新3月17日,贾和普在四川广元市剑阁县古蜀道上行走。本报记者 宋豪新摄剑阁县古蜀道旁的古柏挺拔苍劲。本报记者 宋豪新摄3月17日,贾和普在剑...……更多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李白的一首《蜀道难》,是无数人对蜀道的初印象,李白也成了蜀道的“最佳代言人”。而在万里之外,还有一位“蜀道推介大使”,那就是来自美国费城的蜀道铁杆粉丝贾和普。20多年来,她24次往返于...……更多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志浩千秋蜀道,诗意贯穿其中。李白传世经典《蜀道难》中“难于上青天”的感叹,从未使天下文人墨客望而生畏、裹足不前。王勃、高适、岑参、杜甫、白居易、元稹、陆游等诗人在蜀道行旅途中留...……更多
国际媒体人走进四川广元 沉浸式感受蜀道魅力
...广元4月23日电 题:国际媒体人走进四川广元 沉浸式感受蜀道魅力作者 岳依桐 苗志勇“虽然李白的诗写‘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现在交通这么方便,带着放松的心情徒步古蜀道让我感觉非常棒!”23日,俄罗斯自媒体主播...……更多
暑期亲子研学、避暑康养特色线路供您选游
本文转自:每日商报剑门蜀道 女皇故里 不可错过的“千年”暑期亲子研学、避暑康养特色线路供您选游扫码查看三条线路详情,如有疑问可拨打电话: 18157150142(赵女士) 18957121666(余女士) 开栏语: 消费帮扶是巩固拓展脱...……更多
千年蜀道上的青泥岭
...资料图)曹志政“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在《蜀道难》中,唐代诗人李白的寥寥数语,便把蜀道之青泥道行进之难体现得淋漓尽致。蜀道,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通常学术研究中提到的“蜀道”,是指由关中...……更多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志浩)7月8日,蜀道研究成果发布暨专家学者蜀道行活动在广元昭化古城举行,《蜀道遗产丛书》等蜀道研究最新成果在会上发布。此次活动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广元市委宣传部、蜀道研究院...……更多
5月11日,从在“游大美蜀道 品广元好茶”成都推介会上获悉,广元市与四川中国国际旅行社在成都市场合作,推出了“坐高铁游广元”蜀道三国文化主题游线路,游大美蜀道,享清凉之旅,徒步古蜀道,对话翠云廊。走蜀道享...……更多
蜀地特产如何“走”到南越?
...?王子今教授明日入蜀揭晓答案王子今教授 受访者供图蜀道所指的范围发生过怎样的变化?蜀道大约开通于哪个时期?秦岭南北文化交流的痕迹始于何时?6月19日上午10点,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顾问、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更多
□邓阿莲蜀道,作为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陆路交通干线之一,横跨于古代长期作为政治中心的西安与西南地区的核心成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均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促进国家内部的紧密联系,更在维护统...……更多
...限责任公司、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等联合出品的舞蹈诗剧《蜀道》正式建组,将投排并进入制作阶段。蜀道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文旅资源富集,是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深入挖掘提炼蜀道文化价值,充分...……更多
李白“三叹”蜀道,一曲雄伟壮丽的山河风光颂歌〔176〕
...麻、子规夜啼、天梯石栈;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4、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出处:1、清·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2、唐·孟棨《本事诗·李白》;参资:古诗文网·《蜀道难赏析》。李白画...……更多
□郭洪义蜀道沿线分布众多石刻,它们是古代使臣赴任述职、商贾南北往还、文人墨客题咏、地方官吏修栈勒石等社会活动留下的灿烂辉煌文化遗迹,真实记录了古代民众民间社会生活及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成为记载蜀道历...……更多
...全媒体记者 张敏 广元观察 高志农)4月23日,2024年“古蜀道徒步游”活动启动仪式在广元市举行,来自省内外的徒步游爱好者、当地干部群众上万人参加此次徒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延政出席活动并宣布启动。活动旨在用...……更多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敏10月12日晚,以蜀道文化保护传承为主题的新川剧《蜀道行歌》迎来首次公演,600余人到场观看。同样火爆的,还有广元刚推出不久的古蜀道徒步游,今年中秋国庆假日期间,广元推出的3条“古蜀道...……更多
春节到广元,欢度快乐中国年!
...场;第二天,走进石笋坪、川洞天坑、鸳鸯池森林公园。蜀道寻踪徒步3日游。第一天,游明月峡、雪溪洞;第二天,游千佛崖、皇泽寺、昭化古城,晚上体验《葭萌春秋》演艺;第三天,登剑门关,品豆腐宴,徒步古蜀道、对...……更多
条条蜀道通成都
...都日报清代青城山图□林赶秋目前有个方言谐音梗“劳资蜀道山”,风行网络。殊不知,在唐代文学语境中真的有“蜀道山”,比如享有“苏张笔力匀”“燕许大手笔”之美誉的张说在其《张说之文集》里就有一首诗题为《过蜀...……更多
为千年蜀道撑起“蓝色保护伞”
本文转自:检察日报为千年蜀道撑起“蓝色保护伞”四川广元:凝聚检察合力提升古蜀道保护实效广元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供图图①:2023年12月,剑阁县检察院干警在翠云廊古蜀道查看古柏生长情况。吕铭浩摄图②:2021年1...……更多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游大美蜀道 品广元好茶”广元市文化旅游和茶产业兰州推介会举行【本报讯】最美人间四月天,美丽金城茶飘香。4月16日上午,“游大美蜀道 品广元好茶”广元市文化旅游和茶产业兰州推介会举行。活动...……更多
...市报华西都市报讯(高长青 记者 刘彦谷)5月17日,广元蜀道翠云廊生态博物馆在剑阁县挂牌成立。该博物馆的成立,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蜀道文化,展示蜀道沿线的自然风光和生态多样性,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蜀道文...……更多
大山大水大森林 好山好水好生态
...图①:广元生态茶园。本报记者 宋豪新摄 图②:广元古蜀道沿途的古柏。刘怀英摄 图③: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四好农村公路。刘怀英摄 图④:俯瞰广元城区。唐 彪摄四川盆地东北缘,秦巴山脉巍然耸立,嘉陵江奔流不息。山...……更多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敏蜀道文化、三国文化、武则天历史名人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的广元,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10月31日,广元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举行“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发展巴...……更多
“考古中国”蜀道考古研究项目在四川广元启动
中新网成都3月1日电(记者岳依桐)“考古中国”蜀道考古研究项目启动会3月1日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召开。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出席会议并讲话。蜀道始于战国,修建于秦汉,至隋唐一直是沟通连接当时中国政治...……更多
... 张斌 吴梦琳 余如波 张敏)仲夏时节,翠柏青青,相约蜀道。6月18日,“蜀道行”文化遗产展示推介活动暨文艺名家蜀道行在广元剑阁翠云廊启动。中国文联原副主席、原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中...……更多
广元首部蜀道题材院线电影杀青
...(暂定名)》杀青仪式在翠云廊举行,这标志着广元首部蜀道题材院线电影已经完成拍摄工作,正式进入后期制作阶段。《人间寻味剑门关(暂定名)》以爱情为主线,以跨越20余年的古柏保护和蜀道变迁为重点,讲述了传承祖...……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敌国派口才达人来谈判,满朝文武无人敢应战,皇帝:让文盲对付他
古代有这么一种说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了很多书的才子们往往备受推崇,他们也通常被大众视为最聪明的群体,不过读书人也有自己的克星
2025-02-17 00:14:00
揭秘!黄克诚凭什么超越陈赓,稳坐开国大将第三把交椅?
【引言】:亲爱的读友们,大家好!你们是否好奇黄克诚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让咱把他放在陈赓将军之上,成为开国大将中的第三把交椅
2025-02-17 00:28:00
京剧《状元媒》朝代背景: 北宋主要人物:柴郡主(赵秀君饰): 宋王赵光义的养女,美丽聪慧,武艺高强。赵德芳(金喜全饰)
2025-02-16 15:34:00
明朝的“恐怖组织”:锦衣卫和东厂见面绕路,官员见了下跪
明朝是厂卫机构特别发达的一个时代,分别建立了锦衣卫、东厂、西厂,最后是内行厂。这四个厂卫一个比一个能作威作福。因为内行厂最后在明武宗时期建立
2025-02-16 16:02:00
富商王永庆:在美国买下1亿平方米土地捐中国,那块地现怎样了?
商人,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常被描绘成狡猾、阴暗、唯利是图的形象。然而,《琵琶行》中有一句名言:“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句话提醒我们
2025-02-16 16:03:00
1963年,工厂女出纳携巨款失踪,结果21年后在水泥地里被发现
1963年11月22日,是河北张家口女出纳李扬的生日,丈夫小冯开开心心地在家做着长寿面等着妻子归来,可谁知,敲开他家房门的不是昔日笑颜如花的妻子
2025-02-16 16:07:00
是恐怖传说还是真实存在:中国古代的开颅手术是怎么完成的?
文?庚沅手术的源头可能远比你我想象的要早。古代开颅术分别起源于欧洲、南美洲和太平洋几个中心。欧洲的开颅术据说可以早到10
2025-02-16 16:23:00
2007年,爸早亡妈再婚,6岁“孤儿”杨六斤,靠“吃草”顽强生活
“阿婶,我来牵牛了。”一个清脆稚嫩的声音呼唤邻居院子里的女人,然后径直走向牛棚里。“好,今天早点回来吃完饭再回家,牛还小吃一会就饱了
2025-02-16 16:26:00
李自成五虎上将为何是4+2?哪两个人共占一个名额?实在是不够格
明末天下大乱,大明王朝如风中之残烛,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义军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然而,对大明威胁最大的起义军首领,一个是八大王张献忠
2025-02-16 16:31:00
干活挖出“金疙瘩”,回家一称竟有18斤,谁料引来两大博物馆争抢
我国自黄帝王朝产生到现在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经历过多次的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后,这些文明以埋入地下的文物为载体,等待着考古学家发掘
2025-02-16 16:44:00
夫君与父亲只能活一个,她做的选择被骂千年,产生一成语流传至今
我们知道在古代,女子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教条,说白了,就是任何时候,女人都是作为男子的附属品存在的
2025-02-16 16:44:00
首位同盟会女会员,何香凝和秋瑾都称她大姐,晚年生活拮据靠救济
中国同盟会,是清朝末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旨在推翻清政府的统治。首位加入同盟会的女会员
2025-02-16 16:56:00
被保洁耽误的画家!南大46岁保洁吴立娣:被央视、人民日报皆报道
“不管什么身份地位的人,对于美的事物,都不乏精鉴的能力;对于天赋的才能,都不乏淋漓的表现。”各行各业都有能人巧匠。在现在推崇全面发展的社会教育下
2025-02-16 17:07:00
她是“日本版的女济公”,吃肉喝酒算什么,沉溺男色都毫不避讳
我们知道一旦一个人出家做和尚或者说做尼姑,至少能说明这个人已经是四大皆空了,对什么都是无欲无求了,至少在我们古代中国是这样的
2025-02-16 17:29:00
2011年,湘西男子声称会“招蛇术”让毒蛇救人,专家前去一探究竟
“只要我念了咒语,蛇就不敢接近我。”说这话的人是个看上去四五十岁的中年汉子,他操着一口湖南口音的普通话,外表朴实无华。但是他说的话可并不普通
2025-02-16 1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