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川大教授李勇先:蜀道是蜀人开拓进取精神的象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30 16:53:00 来源:封面新闻

川大教授李勇先:蜀道是蜀人开拓进取精神的象征

川大教授李勇先:蜀道是蜀人开拓进取精神的象征

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授李勇先作主题演讲。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当一首流芳千古的《蜀道难》,被慷慨激昂的声音朗诵出,飘荡于嘉陵江湍急的水流和两岸绝壁如削的岩石上,并与明月峡的青峰、江水相辉映时,真的像是穿越了历史的时空,来到了李白笔下峥嵘突兀的蜀道。

10月27日,“寻路蜀道”大型人文采访活动启动仪式上发布了“寻路蜀道”路线图,9路记者从明月峡出发,将开启重走9条古蜀道的路途,寻求“千年古道变与不变的启示”。

承载着巴蜀儿女成长奋斗历史的蜀道,在当下仍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被誉为“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的明月峡,又为何成为“寻路蜀道”的出发点?在活动现场,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授李勇先发表了主题演讲,在他的娓娓道来中,得以窥见蜀道背后所承载的丰富的经济、历史、人文和自然价值。

从明月峡出发“寻路蜀道”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嘉陵江冲破山脉而形成的峡谷,山势嵯峨半插天的天柱峰,宏丽幽深的黄颡洞……当金牛道由陕西汉中市宁强县入川,在广元市朝天区与嘉陵江相遇,于是造就了蜀道咽喉中的咽喉——明月峡。

李勇先首先说到了朝天区悠久深厚的历史。“‘寻路蜀道’,选择在朝天区的明月峡来举行启动仪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李勇先谈到,位于朝天区的中子铺遗址,是四川盆地新石器时代最早的遗存之一,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同步,更是长江流域一处最重要的以细石器为特征的古遗址。

“它与这些文化遗址之间,存在着一种关联性和相似性。这种关联性反映了什么?至少在六七千年前的时期,经过广元的蜀道就已经得到开通,并已经有了人类活动。所以,这条道路也成了蜀地与中原地区、西北地区进行文化交流的一个通道。”

而位于朝天区的明月峡,更是蜀道咽喉中的咽喉,明月峡不仅历史悠久,更集六条古今蜀道于一体,其中包括了古栈道、古驿道、嘉陵江水道、纤夫道、川陕公路、宝成铁路。

“在中国的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地方能够把古今的这几条道路汇在一起,并在宽度仅100余米的峡谷上集中呈现。所以说,明月峡就是中国古代交通道路的博物馆,也是古代交通道路的活化石。”李勇先说。

广元境内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

“像一颗颗珍珠镶嵌在蜀道上”

遥看明月峡雄奇险峻的山峰,两岸的石崖壁立,奔流不尽的江水,自然能体会到李白笔下“蜀道之难”的长叹歌咏。但将视线逐渐拉远,还会发现在广元境内,星罗棋布着众多蜀道的历史文化遗迹。而它们的存在,正是蜀人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精神的象征。

“在广元境内,蜀道历史文化遗迹十分丰富,除明月峡、翠云廊以外,还有筹笔驿、七盘关、剑门关、昭化古城、千佛崖、剑溪桥、桔柏渡等等。”李勇先表示,这些历史文化遗迹,像一颗颗珍珠镶嵌在蜀道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在古蜀道各条线路中,李勇先说,金牛道是古代最有影响和最繁忙的文化与经济交互传播的道路之一。而以金牛道为代表的蜀道,这条惊险奇绝的古道可以说是人类筑路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文化的奇迹。“其不仅是跨越西南与西北最活跃、最兴旺的商贸通道,也是中原和西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是古蜀人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精神的象征。”

对“寻路蜀道”大型人文采访活动,李勇先表示此次活动是对蜀道进行全面系统报道,更是记者用双脚去实际丈量蜀道的长度与广度。“我在这里为出征的健儿们饯行,预祝‘寻路蜀道’大型人文采访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摄影 雷远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0 1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纵横古今论蜀道,飞跃山河说广元
...民网记者 刘海天摄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授 李勇先古蜀道各条线路中,金牛道是古代最有影响和最繁忙的文化与经济交互传播的道路之一,是跨越西南与西北最活跃、最兴旺的商贸通
2023-07-27 20:35:00
...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勇先为我们拨开层层迷雾,解密荔枝道的兴衰与走向。
2024-08-23 06:23:00
寻路蜀道|九路记者穿越千年足迹 探索古今蜀道的变与不变
...传播的道路之一。”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授李勇先曾提到,金牛道是跨越西南与西北最活跃、最兴旺的商贸通道,是中原和西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是古蜀人不畏艰险、开拓进
2023-10-27 16:38:00
探访米仓古道“第一桥”
...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李勇先,是从巴中市南江县走出的蜀道研究专家。在他的米仓道专题研究中,米仓道上的经济文化交流是一个聚焦点。 “由于米仓道在离
2023-11-09 09:15:00
...:华西都市报2024年,名人大讲堂全新启程,正式推出“蜀道文化季”,邀请专家学者聚焦蜀道价值、蜀道考古、蜀道保护、蜀道与古代交通发展等内容,解读蜀道上丰富的历史人文价值和自然
2024-06-17 09:05:00
蜀地特产如何“走”到南越?
...?王子今教授明日入蜀揭晓答案王子今教授 受访者供图蜀道所指的范围发生过怎样的变化?蜀道大约开通于哪个时期?秦岭南北文化交流的痕迹始于何时?6月19日上午10点,中国秦汉史研究
2024-06-18 03:18:00
蜀道上的大三国文化精选展即将开幕
千载古蜀道,半部中华史。“英雄风流华彩绚曜——蜀道上的大三国文化精选展”于7月28日在武侯祠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受到了广泛关注。为让观众更好地读懂展览,了解蜀道文化的多元魅力,8
2024-08-25 00:27:00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敏蜀道文化、三国文化、武则天历史名人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的广元,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10月31日,广元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举
2023-11-13 06:20:00
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蜀道故事知多少?141.4万网友听韩茂莉教授开讲“蜀道文化季”“尽管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并没有挡住独特的巴蜀文化与全国建立的联系。”5月31日14:00,名
2024-06-03 02: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