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探访米仓古道“第一桥”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1-09 09:15:00 来源:封面新闻

探访米仓古道“第一桥”

探访米仓古道“第一桥”

修缮后的米仓道接龙桥。郭国良 摄

探访米仓古道“第一桥”

米仓古道、国道、高速路在山河幕布中同框。曾业 摄

探访米仓古道“第一桥”

接龙桥的桥梁由整棵皇柏树修建而成。谢杰 摄

一桥搭两地,蜀道变通途。在巴中市南江县公山镇卫星村,有一座特殊的桥——接龙桥。它是一座用9棵巨大的皇柏树做梁的木桥,也是古蜀道——米仓道上的一座古桥。

9月21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寻路蜀道”大型人文采访活动记者来到这座米仓古桥。“桥上集市”在百年岁月中流转,古蜀道、国道、高速公路在山河幕布中同框。

行走在桥上,仿佛穿行于历史长廊。这座从建成到现在已超过百年、如今依然在使用的木桥,承载的不仅是历史变迁,还有扑面而来的米仓古道鲜活滚烫的生活生产气息。

从桥上走来的新娘

银发阿婆爱逛“桥上集市”

桥头一间川北民居里,秋日暖阳中,76岁的姚阿婆正和老姐妹聊天。门外正在修缮的接龙桥,是这场“银发闺蜜茶话会”的闲谈主角。

姚阿婆来自卫星村1队,20岁时,走过这座桥,嫁了过来。“我们结婚的时候,已经不兴坐花轿了,但铺盖棉絮等嫁妆是从桥上抬过来的。”

从新娘到阿婆,她在接龙桥边一住就是半个世纪,对接龙桥有极深刻的印象和感情。

“以前桥上可热闹了,有卖米的、卖菜的、卖汤圆和醪糟的……”嫁过来后,接龙桥上的“桥上集市”成为姚阿婆最爱的打卡地。因桥面平整,又可遮风挡雨,桥上人流量大,附近的村民们想卖点东西,都会到接龙桥上摆摊。于是,接龙桥成为十里八乡热闹的商贸集会之地,逐渐形成了一个小型集市,大家都爱到这里赶集。“市场就在桥上,还是一个‘斗市’——买卖货物用斗量,不用秤。”接龙桥上熙熙攘攘。新娘从这里走过,青年读书从这里走出,沿着米仓古道而来的“背二哥”(背夫)也在这里留下鲜活的印记。

姚阿婆指着接龙桥边不远处的坝子回忆,“以前那边有开药房的,有染布的,还有各种卖货的,包子、面条、饼子、汤圆,啥都有。”走南闯北的“背二哥”,累了就在这里歇歇脚、打个尖。

“马帮走不完米仓道,背二哥背不直路弯弯”,“背二哥”、“幺店子”(四川方言,路边小店),都是米仓古道沿途繁荣与兴旺的缩影。

“背二哥”从陕西汉中背盐、布匹,或从巴州、集州背火纸、茶叶、银耳,来往穿梭于米仓古道。路途迢迢,“幺店子”成了“背二哥”心头的渴望和念想。它因古道兴盛而生,又因古道荒废而逝。

“那些‘幺店子’,很多都是后来对面修了公路,才搬走的。”

透过姚阿婆的目光,仿佛还能看到桥上、桥下都是一幅生动的米仓古道生活画面。

米仓道唯一保存完整木桥

桥梁是9棵17米高的大皇柏

这究竟是一座怎样的桥?在南江县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郭国良带领下,记者踏上这座古桥。

“接龙桥是蜀道上的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连接米仓道经桃园、上两至南江、巴州的必经之处。”

据南江县文物资料记载:接龙桥始建于清末,石礅木梁廊桥,南北横跨小河沟,长39米、宽5.5米,屋脊至水面通高10米,桥栏高1.1米。桥面有穿斗梁架、青瓦屋面桥廊,桥面铺放规格木板,规格条石砌桥墩。桥廊木檩上墨书“民国二年”“民国三十七年”题记,桥北有1983年培修接龙桥碑记。说明该桥在民国二年(1913年)、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983年曾三次培修过。

“这座桥大木构件选材精细,建筑比例协调,保存较好,至今仍在使用。”郭国良介绍,接龙桥的桥梁,由9棵皇柏树整棵修建而成。桥北并排放置5棵,桥南并排放置4棵,都是17米长,宽、厚均为0.4米。这意味着,清末,有9棵甚至更多超过17米高的皇柏树被运送到这里,最后选择了9棵树,横亘河上,修建成桥。

“在没有重机械工具的时代,全靠纤夫人力拉着,走水路运送到这里。”郭国良介绍,南江皇柏林分布于南江县东榆镇至下两镇约65公里的巴南公路两旁,种植历史已逾千年。皇柏林很大,皇柏树很多,但在米仓古道上,像接龙桥这样保存完整的木桥,仅此一处。

因年久失修,存在倾斜、垮塌等安全隐患,2023年8月17日,米仓道接龙桥修缮项目开工。文物部门积极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按照“修旧如旧”的文物保护理念对接龙桥进行复建。10月18日,接龙桥修缮完成,再现百年前接龙桥的原始风貌。

行走在接龙桥上,看着穿斗梁架桥面、青瓦屋面桥廊,踏着脚下木板铺砌的桥面,仿佛穿行于历史长廊。岁月流转,这座桥承载的不仅是往来通行贸易、历史变迁,还有米仓古道厚重的生活气息,至今犹在。

蜀道国道高速路同框

奔赴新的“山海之约”

在米仓道南江沿线,流传着一句俗语:“米仓古道要过滩,几十道山水湾连湾”。

5000多年前,大巴山里就有古代巴人活动的痕迹。3000多年前,古代巴人开始迈出走出大山的脚步,在高山深谷中逐渐蹚出这条米仓古道。

纵观各条蜀道,为何米仓道多水路?水多、桥多又给米仓道带来了什么?

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李勇先,是从巴中市南江县走出的蜀道研究专家。在他的米仓道专题研究中,米仓道上的经济文化交流是一个聚焦点。

“由于米仓道在离开米仓山之后,非常依赖水路运输,故米仓道上许多地方因水而生,因道繁荣。”李勇先介绍,米仓道对三巴之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米仓道带动了沿途众多市镇的兴起,连接四川和陕西汉中两地,让商品交易互通有无。同时,米仓道上的货物运输主要靠船运和人背,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产于汉中乃至关中的粮食、青盐、小百货、棉花、布匹等货物南下,产于南江、巴中的茶叶、药材、铁制品、丝麻、纸张等货物北上。南来北往,让米仓道成为连接陕南与川东北的经济命脉之一。

跨越千年,现在的米仓道已经天堑变通途。仅在接龙桥,这座米仓道上保存最完好的古桥上方,正好是巴陕高速的高架桥。而接龙桥所在的卫星村,通过东西部协作项目,乡村振兴发展起来的金银花、巴山土鸡、地道中药材、黄羊、核桃等,都从接龙桥上、G22国道上、巴陕高速上,走向远方。

跨越千年,古桥、古道,和道上的人,正在奔赴新的“山海之约”。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曾业 李庆 谢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9 12: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南江断渠文商旅综合体现雏形
...项目,占地2.3平方公里,新建社区服务中心3000平方米、米仓古道北城及龙湾公馆商业街区7.6万平方米、幻享·米仓道体验中心6500平方米、龙渠大桥车行桥1座、人行天桥及琉璃
2024-01-23 10:38:00
光雾山已进入红叶观赏期,请收好这份红叶攻略!看看吧
...配套活动。光雾山旅游区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北部,米仓山腹心,川陕交界处,幅员830平方公里,由光雾山旅游景区、米仓山旅游景区、十八月潭旅游景区组成,区内奇特的岭脊峰丛地貌、
2023-09-15 20:03:00
30年守护“皇柏林” 祈愿每一株古树“青春永驻”丨寻路蜀道
封面新闻记者 谢颖 李庆 曾业 谢杰告别巍峨的米仓山,“寻路蜀道”采访组沿南江河一路下行,河畔的一片森森古柏,是我们采访的第二站,它就是与一百多公里外的广元剑门翠云廊、数千公里外
2023-11-07 15:12:00
头条大赛(第19季)丨龙宇环:一本书带我回故乡
...)、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等;穿越大巴山、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故乡就在古蜀道旁,在时空的不断演变中,留下大大小小、数不胜数的关隘、城堡、栈道、古村……那里还有一片片果园,
2023-07-14 10:42:00
新春新气象 | 投资11亿  巴中重点文旅产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文旅项目,总投资11.28亿元,占地2.3平方公里,充分挖掘米仓古道文化,以幻享·米仓道、米仓古道北城文旅项目为突破点,推动城郊旅游提档升级,助力南江县全域旅游和文旅康养产业
2024-02-21 18:31:00
来四川巴中光雾山 给你点“颜色”瞧瞧
...节品牌。每年,大批的游客都会相聚在光雾山登山赏叶。米仓山景区天然画廊美景。华龙网 姬一鸣 摄 此次开幕式在巴中市文旅新区光雾山镇铁炉坝广场盛大开场。据了解,本届红叶节以“安
2023-10-26 21:39:00
2025全国新兴主流媒体巴中行 恩阳船说大型情境夜游演出璀璨上演
大皖新闻讯 千年米仓道,早晚恩阳河。6月25日晚上,2025全国新兴主流媒体巴中行采访团现场感受恩阳船说大型情境夜游演出场景。古装演出现场。元申/摄千年米仓道,早晚恩阳河。中国米
2025-06-26 09:58:00
...山水一代一代繁衍生息,又一代一代改造雕塑这片山水:米仓古道、南龛石窟、得汉城、空山坝、阴灵山、巴灵台、光雾山。于是,留下了人类活动的迹痕:神秘的万字格、幺店子、白衣古镇、莲花
2025-02-24 14:29:00
瞄准“三量齐升”,巴中全力蓄能
...展跑出“加速度”1月10日,巴中市恩阳区恩阳古镇西侧的米仓古道文旅融合示范园项目现场,各类工程机械车辆来回忙碌,机械设备轰鸣声此起彼伏。“目前园区内的市政配套基础施工正在加快
2023-01-16 06:1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高铁上孕妇突然临盆 多方联动救援母子平安
大皖新闻讯 “谢谢列车长,是个男孩,母子平安!”近日,一通报喜电话让G7263次列车长张露及全车工作人员悬着的心彻底放下
2025-11-14 12:38:00
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用科学治疗与人文关怀点亮患者生命之光
在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的走廊里,一幅温馨的画面正在上演:一位身着棕色背心、蓝色内搭和灰色运动鞋的七旬老人,正手持拐杖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练习独立行走
2025-11-14 12:09:00
就诊患者医院停车被收费 院方回应:收费由三方公司负责,会积极协调
鲁网11月14日讯近日,淄博市张店区的张先生向鲁网·民生帮办(0533-3811076)反映,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淄博市第三人民医院)看病停车时被收费
2025-11-14 12:05:00
广州“铜钱大厦”一拍流拍,起拍价13.6亿元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大皖新闻记者从阿里资产拍卖平台看到,广州地标建筑广州圆大厦以13.6亿元起拍,但因无人报名出价
2025-11-14 12:04:00
微光成炬!从“记错时间”到“紧急救援”:荣成白衣天使书写新时代医者答卷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李佳怿 李金翰 通讯员 李甜)在一个普通的周六午后,本计划奔赴养老院开展志愿服务的三位医务人员
2025-11-14 10:17: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杨飞“青春没有售价,轮椅直达拉萨”“家人们谁懂啊,坐电动轮椅通勤太香了”……近来,在短视频社交平台,年轻人坐着电动轮椅出行的视频刷爆网络
2025-11-14 10:32: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实探江城芜湖:科创赋能产业,算力驱动高质量发展新实践
大皖新闻讯 长江之畔,创新潮涌。11月13日,“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芜湖
2025-11-14 10:52:00
大皖新闻讯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13日发布数据,2025年10月份,安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
2025-11-14 10:54:00
从“看破”到“戳破” 高校联合58同城推出反诈互动课
“坐进骗局的桌子里,看看你能不能识破身边的骗子。”11月12日,在广州南方学院的多功能教室,一场名为“对号入座”的沉浸式反诈课堂火热上演
2025-11-14 10:57:00
守望精神家园:农村老物件何以成为时代“新教材”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王玉龙)那些被岁月包浆的犁铧、砚台、煤油灯,正以沉默诉说民族的集体记忆。近日,潍坊知名文化学者张崇高先生主编的《青少年研学——探秘农村老物件》出版发行
2025-11-14 10:58: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2日,“离婚证后面有囍字”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热烈讨论。视频中,有网友手持离婚证,在灯光下轻轻晃动
2025-11-14 11:02:00
奇妙气压现真知 动手探索育新人——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一年级开展“神奇压水机”科学实验课程
鲁网11月13日讯“老师,快看!水喷出来了!”“太神奇了,原来空气真的有力量!”近日,在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一年级的科学实验教室里
2025-11-14 10:22:00
玉米脱粒机致手指离断 博爱医护8小时精准修复
鲁网11月14日讯“多亏了周医生团队的妙手仁心,让我母亲的手指失而复得!”11月12日,62岁患者杜女士的家属专程将两面锦旗送到菏泽博爱医院显微骨科医护人员手中
2025-11-14 10:19:00
“婷宝”:菏泽鲁西新区程婷日常工作中的助人为乐点滴情
鲁网11月14日讯“婷宝,我这降压药吃完了,你能帮我买一下吗?”“婷宝,我家老伴儿行动不便,能帮我看看怎么申请轮椅吗?”在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程海社区和颐美康养院
2025-11-14 10:19:00
从“傻妮子”到“婷宝”: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程婷十余年助人为乐书写孝老篇章
鲁网11月14日讯在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37岁的程婷有两个充满温情的称呼:乡亲们疼惜地叫她“傻妮子”,颐美康养院120多位老人则亲昵地唤她“婷宝”
2025-11-14 1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