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白“三叹”蜀道,一曲雄伟壮丽的山河风光颂歌〔176〕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5 10:07:00 来源:历史典故漫话

一、典故及其出处

典故:1、地崩山摧、扪参历井、杀人如麻、子规夜啼、天梯石栈;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4、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出处:1、清·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2、唐·孟棨《本事诗·李白》;

参资:古诗文网·《蜀道难赏析》。

李白“三叹”蜀道,一曲雄伟壮丽的山河风光颂歌〔176〕

李白画像

二、《蜀道难》让诗人获得“谪仙人”尊号

开元年间,李白二上长安求仕,他在太极宫,结识了著名诗人、太子宾客贺知章,并呈新作《蜀道难》。

贺老一见李白风姿飘逸,容貌非凡,顿生好感,读到诗稿时,更为文思飞扬、意境瑰丽的浪漫诗章所倾倒,“读未竟,称叹数四,号为‘谪仙人’”,并解下金龟换酒,宴请李白,终日相乐,遂成至交。从此,李白声誉鹊起,闻名京都。

贺老也不负李白重托,与玉真公主交口举荐,便有了御旨征召李白的事。史载,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降辇步迎”李白,并赏赐美食,亲为调羹,先后授职供奉翰林、翰林学士。

由此可见,《蜀道难》当作于开元年间,是一首赞叹古蜀道风光的诗,诗人自我感觉良好,便拿它干谒贺老,作为见面礼。

《蜀道难》是李白的一首浪漫风格名作,让诗人荣获了“谪仙人”的尊号。

三、《蜀道难》是创新的古乐府曲词

历史公认《蜀道难》与《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最具浪漫色彩的诗篇,都入选高中语文,是我们每个公民都爱读的古典文学杰作。

《蜀道难》,原为古乐府曲名,古人常用来描写蜀道的艰难;晋人张载《剑阁铭》又曰:“一夫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弗居”,李白袭用旧题,有所创新,上述两意,兼而采之。

因此,在内容上,诗人三叹《蜀道难》,一面描写蜀道之难,感叹蜀道上山川的险峻,一面又把蜀道之难与人间祸患进行对比,感叹蜀地局势的险恶。

李白“三叹”蜀道,一曲雄伟壮丽的山河风光颂歌〔176〕

李白蜀道难

《蜀道难》在形式上,诗人突破格律的限制,将散文句子入诗,全诗散律结合,笔意潇洒,也是一首创新的乐府曲词。

四、《蜀道难》的“三叹”章法赏析

在《蜀道难》中,诗人用雄奇的语言、浪漫的情调,三叹“蜀道之难”,描绘“难于上青天”的山川路况。

全诗以“难”字为中心,以时间为顺序,以路线为线索,从历史上开山劈道,到当时总体路况;从太白山高危,到青泥岭险峻,再到剑阁险恶,诗人发出三次感叹,层层深入,介绍各路段的山水特点,描绘惊险雄奇风光,表现出诗人的热爱之情,同时,把人间险恶与蜀道之难进行对比,又表现出诗人的关心时局之情。

李白“三叹”蜀道,一曲雄伟壮丽的山河风光颂歌〔176〕

蜀道示意图

全诗结构,大致是按“三叹”章法安排的:

一叹太白山高危:1、一叹高危〔倒装〕;

2、开道之难:历时长、牺牲大;

3、蜀道组成:⑴太白山鸟道〔高危〕、⑵天梯石栈〔难行〕、⑶峨眉巅。

二叹青泥岭险峻:1、总写岭头:⑴直写:回日〔高〕、回川〔险〕,⑵侧写:鹤猿愁;

2、再写岭道:⑴直写:盘旋九曲,⑵侧写:扪星与抚胸,⑶凄寂旅愁:古木悲鸟;

3、二叹险峻,凋朱颜〔险厄〕。

三叹剑阁关险要:1、总写剑阁地势:⑴静景:起伏接天,高峻险厄,⑵动景:水石相激,万谷轰鸣,⑶抒情烘托:〔拉入读者〕;

2、剑阁关雄:⑴评议:一夫当关、万夫莫开,⑵史证:割据人祸,劝早还家;

3、三叹难,回想都叹〔时局险恶〕。

全诗三叹连连,气势豪迈,风格浪漫,荡人心弦。

李白“三叹”蜀道,一曲雄伟壮丽的山河风光颂歌〔176〕

太白山鸟道

五、《蜀道难》内容和写法赏析

全诗按“三叹”章法结构,可分三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极写蜀道开凿之难,突出蜀道高危难行。这是一叹,总写。

全诗采用“噫吁嚱”感叹词开篇,以强烈的感情、急促的节奏、夸张的语言、比较的写法、倒装的句式,极言蜀道之难,咏叹“难于上青天”,点出本段段意、全诗主题。语意雄放,荡气回肠。

为什么难?比上青天还难?这是因为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所阻,首当其冲的,是西边的太白山。那山上只有飞鸟能飞过去的小路,唯有从那小路上走,才可以横渡峨嵋山的顶端。诗人极力渲染,融合上古蚕丛鱼凫神话,以及秦惠王五丁开山传说,历时数万年,不知牺牲多少英雄,两地才有了“天梯石栈”连通了“鸟道”与“峨眉巅”,组成蜀道。

惊叹的语调、夸张的笔法、神话的运用,壮士的牺牲,颇具神奇色彩;天梯石栈,鸟道横绝,雄峻高危,触目惊心,从而,突出了蜀道之难,并为后文,定下豪放的基调。

第二段,从“六龙回日之高标”,到“使人听此凋朱颜”,极写青泥岭,山高水险,路厄难行。

诗人又用夸张和神话,极写那高山突兀高危,连天上太阳神也被挡而改道;那山下河川险厄,冲波浪激,回旋曲折,惊心动魄。用水险对比山高,突出路厄难行。

接着,又用黄鹤和猿猴来反衬,连高飞的黄鹤也飞不过去,敏捷的猿猴也愁于攀援,那么人呢?想翻越过山,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这是总写岭头,高峻险厄,接着具体写岭道,险峻难行。

唐代秦蜀通道,是“悬崖万仞”的青泥岭,此道萦回峻危,行走艰难。诗人先直接描写,山道盘旋、百步九曲;然后从侧面写,描摹行人扪星胁息、抚胸长叹的神态动作,用行人步履艰难、神情惶恐,烘托出盘道的高危难行。

蜀道高危难行,似乎已写到极致,可诗人又以“问君”一语,带入读者,引出旅愁:首先,描写出一个古木荒凉、悲鸟凄厉的世界,渲染空寂苍凉气氛,烘托出蜀道的高危难行;然后,直抒胸臆,再次夸张地惊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还以反诘来强化语意,叫人一听路况这么险厄,怎能不吓得变了脸色?回答了“难”的原因。

李白“三叹”蜀道,一曲雄伟壮丽的山河风光颂歌〔176〕

青泥岭九曲盘道图

第三段从“连峰去天不盈尺”,至全诗结束,以剑阁的山川高峻、险要恐怖,突出蜀道之难,难在险要,易为匪人所据。

这是险峻的蜀道上,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写静景:剑阁全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特写镜头,枯松倒挂绝壁。连峰高峻、绝壁险厄,令人望而生畏。

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情景。飞湍瀑流,悬崖转石,排山倒海,万壑雷鸣。为强化惊心动魄效果,诗人还特地反问你,唉呀呀,你这个远方来的客人,为了什么要来这个险要地方呢?拉入读者,写景抒情,惊险气氛,更显浓烈。

在浓烈的惊险气氛中,诗人又特写剑阁关,这是险中之险。大小剑阁,栈道30里,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剑阁如门,雄关峻险,要隘森严,世人惊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描写加评议,强调易守难攻。

李白“三叹”蜀道,一曲雄伟壮丽的山河风光颂歌〔176〕

剑阁壁立,栈道三十里

接着,由剑阁险要,联系政治形势。历史上,蜀人扼守要塞,割据称王,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人祸可怕的史实,应引以为戒!诗人关切时势,为国事担忧,为友人担忧,所以,规劝友人,锦城虽云乐,时局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回答了“难”的原因是时局,点出了写本诗的又一目的。

最后,诗人再次点明主题,并用回首西望蜀道,也不免感慨长叹,好似叫已经心惊肉跳的读者,看完诗后,再来回顾一下高危的蜀道,强化读后之感,余味缭绕,发人深思,并使首尾呼应,显得结构完整。

总之,诗人笔力雄健、想象丰富,出色地刻画了风光变幻、险象丛生、峻拔高危、逶迤崎岖的蜀道,同时,诗人又融入自己诚挚的热爱之情、浪漫的感情气质,赋予山川飞动的灵魂、瑰玮的姿态和磅礴的气势,彰显出蜀地山河雄奇壮秀,炫丽多姿,犹如一幅千里山水画卷,历历呈览,令人目不暇给。

无疑,《蜀道难》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是一曲雄伟壮丽的山河风光的颂歌。

李白“三叹”蜀道,一曲雄伟壮丽的山河风光颂歌〔176〕

雄关剑阁

六、《蜀道难》艺术特色总结

李白气质浪漫,笔意潇洒,写《蜀道难》时,不愿受乐府格律的束缚,采用了散律结合的写法。

诗人大量采用散文化句子入诗,字数从三言四言,到五言七言,直至十一言,散整相配,参差错落,长短有致,洒脱奔放,诗思畅达,意趣潇洒,韵味十足,铿锵上口,具有雄健豪迈、波澜壮阔的音乐之美。

诗人神务八极,心怀四方,出入古今,驰骋天地,把神话、传说与现实融为一体,天马行空,博大浩渺,雄奇富丽,色彩浪漫。

同时,诗人豪情奔放,诗思喷涌,又以雄健的笔调、丰富的想象、炫丽的语言、极度的夸张、生动的比喻、强烈的对比、多重的反衬、精彩的侧写,以及比较的写法、倒装的句式,浓墨描绘,重彩渲染,有效地突出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主题,充满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诗人在诗中,又以复沓的章法,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主题句,重复三次,强化气氛,并领起段意,突出主题,就象一首乐曲的主旋律,回旋往返,反复咏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感情强烈,荡人心弦,收到了一咏三叹的艺术效果。

由此可知,《蜀道难》诗情豪迈,文思飘逸,雄奇多姿,瑰玮壮丽,是浪漫主义杰作。

现在,《蜀道难》历时千年,仍传颂众口,令人如痴如醉。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浪漫主义的情怀,以及豪迈瑰丽的诗篇,打动了历代千千万万读者,也必将继续打动我们的后世子孙。

因此,李白和他的诗歌,都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陈存选2023、02、05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5 11: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盛唐诗歌的双重巅峰
...圣,还有一首诗,让诗魔白居易横空出世,天下闻名,《蜀道难》——诗仙大作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嫡仙人”。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繁荣的经济发展和开放的文化环
2023-09-26 20:57:00
千年蜀道上的青泥岭
...资料图)曹志政“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在《蜀道难》中,唐代诗人李白的寥寥数语,便把蜀道之青泥道行进之难体现得淋漓尽致。蜀道,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通常学术研究
2024-02-27 03:41:00
《长安三万里》带火了唐代诗人!李白的一生,比诗词更精彩
...了。李白马上掏出诗集奉上,贺知章狠狠地夸了李白的《蜀道难》,还说了一句著名的话:“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这一次,还是没什么结果。李白一路坎
2023-07-25 16:57:00
...浅显易懂的《题西林壁》,却借景说理,以文字描绘庐山壮丽的当儿,也在人生的道路上无数次给了我们提醒与警示。这两首庐山诗,当得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美誉。《望庐山瀑布》【唐】
2024-07-24 17:31:00
游梦天姥吟,一首别开生面的浪漫诗歌〔178〕
...,开创了豪迈浪漫的一代诗风。安徽当涂李白墓园他在《蜀道难》中,通过描绘惊险雄奇的蜀道风光,表现他热爱祖国河山的真挚感情;在《将进酒》中,通过劝酒豪饮,抒发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
2023-02-19 10:14:00
剑阁蜀道文化亮相第十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
...,剑阁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廖兴泉带队参展。以“剑门蜀道 女皇故里”为主题的广元市博物馆展区,通过宣传视频、文字海报、文创产品、趣集章、现场宣讲推介等形式宣传广元悠久的历史文化
2024-08-26 13:37:00
烟台市第十五届读书朗诵大赛高新区选拔赛圆满收官
...水的家国情怀,《弘扬齐鲁文化 铸就时代新魂》《齐鲁颂歌》《山海寻梦》等作品讴歌了我省山河壮丽、名人辈出的深厚文化底蕴,《诗意烟台》《烟台小诗》《齐鲁风里的烟台情》《烟台,我心
2025-07-14 22:58:00
令玄宗降撵的李白的才华与权力较量
...向前拜见,呈上诗本请贺知章品阅。贺知章欣赏李白的《蜀道难》,惊讶地说道:“公非人世之人,岂不是太白星精耶?”贺知章把李白比作是“谪仙人”。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推荐,玄宗终于
2023-09-30 09:53:00
暑期亲子研学、避暑康养特色线路供您选游
本文转自:每日商报剑门蜀道 女皇故里 不可错过的“千年”暑期亲子研学、避暑康养特色线路供您选游扫码查看三条线路详情,如有疑问可拨打电话
2024-05-27 06: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