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唐朝为什么要设立最终导致自己灭亡的藩镇?
...(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个藩镇节度使的安禄山,打着奉密诏讨伐奸臣杨国忠的幌子,在范阳(今河北省定兴县)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这场叛乱共持续了七年多时间,虽然最后叛乱被平定,但...……更多
安禄山如果不叛乱就有个好前途,他为何选择发动安史之乱?
...身就具有非常强大的武装力量。而安禄山作为统治藩镇的节度使,获得如此强大的武装力量是非常轻而易举的,所以我认为藩镇制度的设立给安禄山提供了最基础也是最强大的武装基础。藩镇作为保卫唐朝统治的一个重要工具,...……更多
唐朝历经8年安史之乱,为什么还能“苦苦支撑”150年
...加。开元十年,唐玄宗在边关地区设置10个兵镇,分给9个节度使、1个经略使管理。玄宗一定是史书没有读好、用好,他忘记了“诸侯实力强大割据一方,周天子大权旁落、任人宰割”,也忘记了东汉末年各地豪强拥兵坐大,总...……更多
唐朝如此强大,为何无力平定藩镇之乱
...。可是安史之乱后,整个国家陷入无休止的战争中。各地节度使接连自立,藩镇武装不听从中央命令,导致李唐王朝疲于应对,最后民怨四起,国家分崩离析。上面说的都是史实,可是内乱每个朝代都有,为什么强大的唐朝经不...……更多
晚唐暗杀事件:藩镇叛乱与朝廷的危机
...为军镇,起初是唐玄宗为了经略外敌而在边境设立的几大节度使,他们享有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辖区的权力;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了对付叛军,这一制度逐渐扩散到腹地,各地陆续出现了大量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等规...……更多
明朝时期靖江王与普通郡王有何区别
...是对唐朝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就会将他们封为一个藩镇的节度使。藩镇节度使比周朝时期的“分土封侯”的诸侯王权力要大,并且掌控的军队较多。周朝时期的诸侯国之间都是和睦相处,而唐朝时期却败于这些藩镇节度使手中。...……更多
唐宪宗与淮西之战:内忧外患下的王朝挣扎与重生
...藩镇给毁掉了,唐宪宗决定出兵教训一下藩镇,恰逢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去世,他的儿子吴元济擅自占领兵权,拥兵自立。唐宪宗便决定打下吴元济,给各个藩镇一个厉害看看。他任命严缓为淮西招抚使,出兵讨伐吴元济。吴元济...……更多
唐朝时期的十大节度使四十八藩镇分别是哪些地方
...位时期,为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节度使,赋予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分别是河西节度使、范阳节度使、陇右节度使、剑南节度使、安西节度使、朔方...……更多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没有彻底消灭藩镇
...策略了如指掌。天宝十四年安禄山造反后,他就跟随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出生入死,在云中、马邑、常山等地大破叛军。 那是一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他和郭子仪并肩作战,时而突围,时而伏击,用智慧和勇气一次次扭转战局。当...……更多
为何说安禄山是终结盛唐的罪魁祸首
...禄山是有水平的,开元天宝年间唯一一个任期10年往上的节度使,整个玄宗朝能兼任的节度使就9人,安思顺,王忠嗣都提前说过安禄山必反,只有李隆基不信。安禄山巴结了李林甫,李林甫当政那么多年,安禄山是最稳当的,自...……更多
风雪夜袭蔡州:李愬智取淮西平定藩镇之乱
...大唐左散骑常侍,兼任邓州刺史、御史大夫、随唐邓三州节度使李愬。唐宪宗登基之后,励精图治,然而严重的藩镇割据,让唐王朝千疮百孔。这些节度使拥兵自重,其权势之大,冠于历朝,领地内的兵马、百姓皆成其“私产”...……更多
唐朝的鼎盛与安史之乱的爆发
...策。为了更好地管理日益扩大的疆域,唐玄宗专门设置了节度使,他们掌管着自己藩镇内部的军政大权,势力日渐强大。相对应的,唐朝中央政府所拥有的兵力反倒还越来越少,导致逐渐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再加上李林甫...……更多
长安沦陷:唐朝历史的荣光与耻辱
...千精兵,安西行军司马李栖筠的七千精兵,四镇北庭行营节度使马磷的三千精兵。精锐边军的调离,给吐蕃以可乘之机,乘虚杀入内地。公元763年十月,吐蕃军队占领奉天(今陕西乾县),逼近长安城下,唐代宗逃往陕州避难,于...……更多
潼关之战:唐朝的生死决战
...要驻扎在京畿道地区,保护长安。而剩下的均为十大边镇节度使带领吊带边军,十大节度使共计统兵49万,马匹8万多。《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大凡镇兵四十九万人,戎马八万余疋。”而各节度使地位和位置不一样,下辖军队...……更多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为什么再也没有能力恢复从前的国力?
...到端倪。唐朝各镇有屯田或营田,土地属国家所有。跟着节度使权力的扩大,这些土地渐渐变成了节度使的财产。结果节度使事实上就成了地方上最大的土豪,部下的各级将校也就是大大小小的地主。他们残酷地剥削农民的收入...……更多
聊聊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奉天之乱”
...分地区仍将唐朝视为正朔。但是到了唐德宗的时候,各地节度使拥兵的情况已经很严重了。唐朝的皇帝已经没有了以前的那种控制力,可见当时的形势有多么严峻。然而,就在这生死关头,一位年轻的翰林学士完成了力挽狂澜的...……更多
...战,导致战火持续。另一方面,便是唐王朝因为对于地方节度使、藩镇的不信任,也导致其进行权力的收缩,也是进一步延缓了安史之乱的结束进程。还有一点,提前来说,就是李隆基自断武将臂膀,这和明朝崇祯帝战时斩杀袁...……更多
从唐朝衰落到宋朝建立:历史转折中的机遇与挑战
...禁军将领及当地藩镇的兵权,处理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当地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势。他还建立“封桩库”贮藏钱、帛、布疋,以期换回被后晋高祖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惋惜,赵匡胤大业未成身先死,直到他弟弟即位今后...……更多
安史之乱对历史带来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专权。唐王朝为了迅速平定叛乱,无奈地进一步赋予平叛节度使权力,使这些节度使手中掌握着完全听命于将领的武装。此外,唐庭大量的诱降安史叛军,这些叛军归降后仍保持原来的编制。藩镇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为叛军的老窝...……更多
揭秘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为何盛世难再
...被刀被重伤安禄山之所以能够叛乱,一个原因就是他这个节度使手握重兵而且没人能够控制的住了。我们不能说唐玄宗把唐朝初年实施的府兵制废了改为募兵制是一个策略性的错误。职业军人和专职将领镇守边疆,关边的安宁自...……更多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权力中心的转移与地方势力的崛起
...唐玄宗当年把天下分成了十个军区有很大的关系。各地的节度使把当地军权,政权,民权一把抓,如安禄山那种特大号节度使甚至可以连兼着三个藩镇的工作。后来安史之乱虽然是平定了,但是藩镇割据,节度使坐大这个事儿,...……更多
安史之乱后各藩王拥兵自重,中央集权被削弱,却更太平了是为何?
...东周时期天子与众诸侯的关系,唐朝中后期,大大小小的节度使共有数十个,这些人相互制约,势力最强的也不过几万军马,同时朝廷的势力越来越弱,朝廷与众藩镇间形成了一种巧妙的平衡。其次,随着藩镇体制的发展,唐代...……更多
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是怎样兼并昭义四州的
安史之乱结束后,幽州的第一任节度使是李怀仙。但是没有几年时间,李怀仙就给小弟杀了全家。李怀仙之后的幽州节度使是朱希彩,他火并李怀仙上位后,在节度使的位置上没坐几年,也给小弟火并了。朱希彩出局后,朱泚...……更多
唐德宗削藩:中兴之梦与失败之路
...玄宗时期,造反的安禄山是身兼范阳、平卢、河东的三镇节度使。这场叛乱持续了近八年时间,当时李适是太子,他对于这场叛乱是深有感触,也对大唐从巅峰走向衰落深感忧虑。所以唐德宗在登基后,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当时...……更多
...嵩等安史降将暗中结盟。在他的举荐下,田承嗣出任魏博节度使,李怀仙出任幽州节度使,李忠臣出任成德节度使,薛嵩出任昭义节度使。前三人后来都成了割据势力,史称“河朔三镇割据”。就这样,靠着反复横跳的本领,田...……更多
宰相武元衡遇刺背后的权力博弈:藩镇与中央的较量
...时波诡云谲。失衡的藩镇为平定安史之乱,众多武将受封节度使管一方军、民、财,是为藩镇。藩镇掌一方大权并形成世袭制,对皇权产生重要的挑战,而武元衡遇刺就源于藩镇与中央的矛盾。公元805年,外受藩镇欺辱,内为朝...……更多
连杨贵妃都敢碰的安禄山,为何如此惧怕此人
...唐玄宗在开元十年的时候,在边境建立了十个兵镇,设立节度使,将所有权利下放给了他们。一时之间,皇帝的压力减轻了,可是,节度使却变得尾大不掉了起来,开始成为唐朝皇室的隐患。这就是天宝之乱(即安史之乱)爆发...……更多
安史之乱真正的幕后黑手,不是杨国忠杨贵妃
...殃民的形象出现的。但安史之乱之所以会发生,便是藩镇节度使手中权力过剩,长此以往,埋下了对于权力向往的种子。而在这其中杨贵妃以及杨国忠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而他们究竟是否是推动安史之乱发生的罪魁祸首呢?...……更多
唐朝节度使制度的兴衰:从军事需要到藩镇割据
...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李白杜甫、武则天,同样,节度使在唐朝的历史中也是一个必须要提的词语,这项贯穿唐朝历史的制度,最终亲手将制度的创始者推向了坟墓。节度使制度的创立,根本原因是军事需要。在唐朝前期...……更多
天宝年间,大唐与南诏之战两次败北,是否开启了安禄山的不臣之心
...上记得是明明白白,那可是相当的糟烂。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将兵六万讨云南,与云南王阁罗凤战于沪州。官军大败,死于沪水者不可胜数。十三载六月,侍御史、剑南留后李泌率兵击云南蛮于西洱河……为阁罗凤所擒,举...……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同时也把首都定在了南京。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
2024-06-30 21:00:00
与元末明初朱升等诸多名仕一样,由于元朝官场过于腐败黑暗,汉官难以掌权,升迁基本无望,1346年刘伯温辞官隐居。但透过刘伯温的经历来看
2024-06-30 21:01:00
1360年,刘伯温来到南京,成为朱元璋的谋臣,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以下是实打实的三件功劳。1,针对当时形势,刘伯温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
2024-06-30 21:01:00
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刘伯温发挥了顶级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刘伯温功劳来看,足以封公爵
2024-06-30 21:02:00
韩信本为平民,虽“志与众异”,但却没有谋生手段,因而家境贫困,常常靠他人接济度日,日久便为乡邻所恶,“一饭之恩”、“胯下之辱”等均发生在这一时期
2024-06-30 21:03:00
从仗剑投项到转投刘邦,韩信始终没能受到重用,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然而作为刘邦左膀右臂的萧何,却对其如此看重,甚至不惜冒着被刘邦猜忌的风险
2024-06-30 21:03:00
父亲曾担任锦衣卫百户。1568年,明神宗在民间大范围选美,王氏没能进入前三名,但因为自身条件较为出色,便留在了宫中,成为了慈宁宫的一名宫女
2024-06-30 21:06:00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上下的舆论越来越激烈,李太后不得不出手干预。在太后的质问下,明神宗说出不肯册立朱常洛为皇子的原因,因为他是宫女生的
2024-06-30 21:07:00
王恭妃死后,明神宗只是草草埋葬了她,陪葬品少的可怜,即没有派人守坟,也没有下拨守坟的费用。儿子朱常洛继位后,连追念母亲的仪式都还没形成
2024-06-30 21:07:00
聊聊大唐名将薛仁贵的传奇故事
威名赫赫的大唐名将薛仁贵一生身上出现了许多传奇故事:大丈夫弃耕从戎;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勇猛作战惊动天子;生擒敌将神射手
2024-06-30 21:08:00
聊聊隋朝名臣——赵绰
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开创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著名盛世—“贞观之治”。唐太宗手下,人才济济。其中,魏征直言进谏
2024-06-30 21:10:00
聊聊太子李建成为什么斗不过李世民
陈寅恪先生,对于唐朝,有一个精彩的论述,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
2024-06-30 21:10:00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做了贡献巨大,那她最后结局是怎样的呢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文成公主的远去的身影消散在了茫茫大漠之中,她对汉藏文化交流的贡献却永载史册,书写了民族间友好往来的篇章
2024-06-30 21:11:00
220年12月,享国195年的东汉王朝走到了尽头,汉献帝刘协被迫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操之子曹丕。一般而言,亡国之君都不会有好下场
2024-06-30 21:12:00
白毦(ěr)兵,三国时期蜀汉的精锐部队,由永安都督陈到统领。“白毦”顾名思义,该部队的装束是以白色的鸟羽兽毛作为标志。文献资料见于诸葛亮在公元226年写给李严的书信中
2024-06-30 2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