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一品诰命夫人是什么意思?这个封号有多大权力?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也随之被追封为更高级别的一品诰命夫人,这真是无比的荣耀和宠幸。然而,权力和荣誉往往都是暂时的。最终,太白因为被人陷害而遭受诽谤,导致他和母亲的荣誉也随之消逝。母子二人的命运如同过山车一般,经历了一系列...……更多
韩愈为何“伤仲永”
...其丰厚的礼物,或作诗来赞美他。张童子衣锦还乡,十分荣耀。此时的韩愈,凭着自己的耳闻和直觉,感到张童子正在走上骄傲自满的道路,认为有必要有责任告诫一下自己的这个小同门,让他保持清醒头脑。韩愈在文中写道:...……更多
李白与王维同在一个圈子,为啥老死不相往来
...族子弟,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志在仕途。因此王维一心科举,凭借真才实学捧得状元桂冠,从此开始入朝为官。作为望族子弟,王维祖上人才辈出,受之影响,他誓要做出一番成就,因此其自小除了读书,还致力于诗、画等领...……更多
韩愈:文豪、政治家与军事家的传奇人生
...是如何在仕途上历经坎坷的? 19岁那年,韩愈积极投身科举,希望通过这条仕途之路改变他与家族的命运。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条路竟如此的崎岖难行。前三次科举,他都与进士失之交臂。看似近在咫尺的成功,却总是...……更多
他为官40载政绩平平,到雍正手里却成天下第一巡抚
...竟遭到帝王亲自下旨发掘,以示否定。这样公然褫夺功臣荣耀的举措,在纵览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操纵人事权力的乾隆,将田文镜一生的努力付之东流,可见官场的无常。更令人扼腕的是,乾隆还明确表示鄂尔泰、李卫远胜于...……更多
古代科举考试时间持续九天九夜,吃喝拉撒都在小屋子解决
...断的跳级,不断的在这些领域中获得成功。中国的科举制度传承已久,直到近代的时候才正式的被废除,虽然被废除之后,但是又诞生了新的考试制度。一说到科举制度,大家肯定会想到封建王朝他们的皇权专制科举制度...……更多
平民是如何当上宰相的
...寒心,但对于这位老相而言,这还不是人生最大的起伏。科举才是。因为,在科举入仕以前,他只是一名乞丐。杜衍乃唐朝名相杜佑之后,本来出身名门。可是,就在他出生后不久,父亲暴病而亡,母亲在万般无奈下,只能改嫁...……更多
秦桧后代考中状元,路过岳飞墓时写下两句诗,成千古名句传诵至今
...在他的后人身上。在古代的中国,士人考取状元,意味着荣耀和尊崇,同时也预示着家族的荣光。然而,当状元的身世背负着不可磨灭的历史烙印时,荣耀会变得复杂多面。秦大士,这位考中状元的身后隐约透出了秦桧的影子,...……更多
同样是进士,甲等不同反映在授职上,又有哪些显著区别呢
明清科举史料中经常会提到这么一句话:“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那么,同样是进士,甲等不同反映在授职上,又有哪些显著区别呢?御史以清代为例,来具体讲一讲...……更多
科举中的状元厉不厉害?状元在古代是怎样的地位?
...么一句话:“别把状元不当宰相,但也别把宰相当状元”科举中的状元厉不厉害?状元就相当于全国公务员考试的第一名,说不厉害那肯定是假的,而且是很厉害。但是状元暂且还不是官,本身就有不确定性。当官的最高目标是...……更多
明朝状元辞官归乡种田,遭邻居嘲笑后写下奇诗句句发人深省
...藏书丰厚,因此族中子弟可以不断出现精英。宋朝时候,科举取代门荫入仕,成为主要的仕途,从此就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时代了。状元及第成为古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但是明朝的时候,有位状元面对到手的荣...……更多
古代状元能做多大的官职
...位肯定不成问题。公元622年,唐代武德五年,随着这一年科举考试的落幕,历史上第一位科举状元,也由此诞生。科举虽然起始于隋朝,但隋朝的时候,科举制度并不完善,史书上也没有记载,隋朝科举考试的状元是谁。就连隋...……更多
古代科举考试有女状元出现吗
科举制度科举是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因为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作科举。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于隋代,到清代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次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自从唐朝武则天时期开始,开创了殿试...……更多
害死文天祥的奸臣是谁
...拍手称快——留氏子弟在明清两朝的时候被明令禁止参加科举考试。要知道在古时候参加科举考试可是踏入仕途的唯一途径,可是留氏子弟就因为其先祖留梦炎被明令禁止科考,这意味着他们再也无法踏入仕途为官。可是这个名...……更多
...,震惊中外的“戊戌变法”运动拉开帷幕。变法没有影响科举的既定程序,6月12日,所有的贡士们齐集东长安门外,光绪皇帝御笔钦点夏同龢为戊戌科一甲一名进士(状元)。夏同龢成为贵州千年科举史上出现的第二位文状元,...……更多
从状元答卷揭示古代科举的严格与才华的展现
如今的高考和古代科举制度差别较大,但是金榜题名是每个考生最大的梦想,十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那一刻。很多人说如今的高考不公平,其实笔者认为这是目前最为公平的一种考试制度。在古代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阶级选拨...……更多
表面清廉,内心腐朽:唐朝诗人与北宋宰相的真相
...正如那句话所言,“学而仕则优”,吕蒙正也是众多踏上科举之路的学子之一。吕蒙正才华横溢,在科举这条道路上走得颇为顺遂,后来更是在太平兴国二年一举夺魁,成为了进士第一名。成功拿下状元之位后,吕蒙正直接就被...……更多
在古代颜值对个人命运前途的影响:以吴伯宗、李黼的例子为例
...严厉打击。另一方面老朱又在按部就班地推进大明自己的科举考试。老文人靠不住,就依靠新一代知识分子。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开国不久的大明王朝举行了第一次科举考试。谁能成为本朝第一位状元,自然也是万众瞩目...……更多
​长庆元年的科考舞弊案,是“牛李党争”的导火索
长庆元年(821年)三月,由大唐礼部主持的科举考试照常开考。这是唐穆宗李恒即位以来的第一场科考,因此朝野瞩目。但这场意义重大的考试并不顺利,很快便朝向党争的方向发展。一切源于一个狗血的开端。01正式开考前,...……更多
细数中国历史上科举状元中的奇人异事
科举考试,是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人仕的唯一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历代状元有姓名可考者,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伏伽起,到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终,共有592人。脸...……更多
...兵书的阅读心得和研究。只可惜宋朝重文抑武,很多人武科举人进入了仕途就从文弃武,专事文职工作而不愿带兵打仗,所以两宋时期很少有武科举出身的名将。徐徽言却是例外。少年徐徽言自中武魁便到辗转在边疆担任武职,...……更多
左宗棠屡次科举不中,他是如何进入仕途的?
左宗棠是晚清名臣,对清朝的功劳非常大。可是他进入仕途的过程非常曲折,他几次参加科考都没有中,那么他是如何进入仕途的呢?其原因有三方面。1、胡林翼的推荐胡林翼把左宗棠推荐给了林则徐,这为左宗棠进入仕途,...……更多
明代状元后裔保留的一份科举试卷副本,吸引了众多专家前来参观
明代状元后裔保留的一份科举试卷副本,吸引了众多专家前来参观,专家强调,这一文物应该传承下去,成为民族历史的一部分。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直到清朝才废除,影响了1300多年。这种制度虽然存在一些负面因素,但也为...……更多
...范立彬 王春侠《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08日 14版)翻译科举是清代专为旗人设立的、与文科举并行的一种科举制度。翻译科举始于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乾隆时期是翻译科举的初创时期,嘉庆道光时,翻译科举各项制度趋于...……更多
秦桧后代高中状元,路过岳飞墓写下2句诗,后来成传诵千古的名句
...友和心灵的慰藉。二、金榜题名 秦大士38岁时再次参加科举考试,过关斩将,最终在殿试中拔得头筹,荣登榜首。按照当时的惯例,他出生的小巷由地方官命名为“秦状元巷”。当金榜上那个熟悉的“秦”字映入众人眼帘时,...……更多
宋朝曾氏家族四代宰相,文治武功耀眼夺目
...眉州的苏轼、苏辙兄弟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来到汴梁参加科举考试,并且兄弟二人同榜及第,一时间名动京城。尽管此后的人生际遇各不相同,但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在文学领域达到了极高成就,因此一同入选了“唐宋...……更多
为何说唐朝的科举是“豪门贵族”内部的科举
...意味着永久性的世袭和阶级固化。很多人天真地认为有了科举之后门阀大族就消失了,帝国的君王会通过科举这条路来有效地削弱豪门大姓的势力,却不知在实际操作中,科举不但没有削弱贵族在朝廷中的势力反而更好地成就了...……更多
林黛玉一进贾府是贾雨村护送,为何第二次进京,贾雨村依旧跟随?
...年一次的春闱大比的时间。林如海和贾雨村当时就是进京科举,春闱胜出而金榜题名,代表了科举仕途的成功。也侧面代表了诗书传家对于贾府的意义。彼时贾家富贵传家已经三代,应了“富贵传家不过三代”之谶,继续转型。...……更多
乾隆朝最尴尬的一次科举,官员多说了一句话,第11名成了状元
科举在古代是选拔人才的常用方式,从隋朝开创科举考试以来,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已经非常成熟,读书人通过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最终成为封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虽然科举制度在今天看来...……更多
历史上哪个省出的状元最多
“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有产物,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颇具特色的现象之一。据有关文献显示,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上,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至清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其间1282年,历代封建王朝约举行科...……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专访《考古者说》导演张兵:将镜头对准低调的“考古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文璇中国考古诞生百年来,重大考古发现璨若星河,“考古人”的生活却鲜有人知。近日,纪录片《考古者说》热播
2025-02-25 17:16:00
一个战斗的印刷所,揭开了一场“对望”的序幕
本文转自:人民网-上海频道人民网记者葛俊俊从复兴中路走到黄陂南路,一处不起眼的小楼印入眼帘。这里是“永恒的灯塔”——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阵地又新印刷所旧址史迹陈列展
2025-02-25 14:31:00
编者按齐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这些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2025-02-25 15:21:00
走进新开放的金代皇陵 寻找远去的历史
金代皇陵俯瞰图 金代皇陵地处房山区云峰山◎申哥日前,房山区区长底志欣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今年房山区琉璃河遗址“申遗”工作将全面启动
2025-02-25 12:15:00
踏入春日东太行,邂逅漫山春雪,峰峦藏秀,入目皆是诗意风光。摄制|殷雪迪、王文静、李树峰
2025-02-25 09:00:00
“听到我要练书法,女儿买了五斤墨水。我一开始就在废报纸上练习,在三个月内,写了两百多斤的废报纸……”在湖南隆回滩头镇,有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
2025-02-25 09:08:00
黄葛树丨陈利民:饮茶话水
饮茶话水文/陈利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老子的名言。水是生命之源。远古人类大都逐水草而居,水是人类发展进化的物质基础
2025-02-25 06:52:00
真实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打得有多惨烈?可别被西方电影给洗脑了
在西方拍的很多关于苏联二战的电影里面,都会将斯大林格勒描述成是一个苏军靠堆人来取得胜利的,甚至还拍出了像《兵临城下》这样一个小丑电影
2025-02-24 23:09:00
一墨一纸 拓古传今 中国古老的传拓技艺在齐河传承绽放
大众网记者 秦雅琨 通讯员 张欣欣 德州报道2月21日,大众网记者来到齐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正的工作室
2025-02-24 20:22:00
长江美史明人杰 宝塔桥怀古畅今
“长江美史明人杰,宝塔桥怀古畅今。”2月23日下午,应南京市鼓楼区宝塔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冯磊邀请,南京市10多名活跃知名作家
2025-02-24 20:23:00
封建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子:平阳公主,娘子关因其得名
中国古代的历史,可以说是男人的故事,出色的女性往往被称为"巾帼不让须眉"。而中国历史上,最符合这个称呼的是李渊的女儿、李世民的姐姐——平阳昭公主
2025-02-24 21:43:00
老话常说:“三代不祭祖上,祭祖便断后”,这背后到底有啥讲究?
在大家的印象里面,农村地区可能是将这些传统文化保留最为完整的地区,因为城市在不断的发展,时代非常开放,有些传统文化在日新月异当中就被摒弃了
2025-02-24 21:57:00
神秘的三星堆考古工作为何突然停止挖掘?考古人员:你看挖出了啥
考古对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人们追寻历史、传承文化最直接的方式。而在考古历史上,三星堆遗址无疑是最伟大的发现之一,那里发掘的文明填补了许多历史的空白
2025-02-24 22:07:00
同是赌王不同命,一个儿孙满堂安然离世,一个却被砍手脚孤独而终
何鸿燊在澳门奋斗了大半生,成就赌王威名的同时,还娶了4房太太,极尽风流。据统计,他巅峰时期的控制资产高达5000亿港元
2025-02-24 22:35:00
迎风筝会,潍坊民间手艺人自学葫芦烙画技艺制作“潍坊风筝葫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65岁的丁法志是潍坊市临朐县冶源街道的一名普通市民,在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来临之前,丁法志用自学的葫芦烙画技艺雕刻了一只满是潍坊风筝元素的葫芦
2025-02-24 22: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