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大败过英法联军的僧格林沁有多强
...族的蒙古王爷,他便是成吉思汗的第27代孙,铁帽子亲王僧格林沁。这位僧王的人生经历也是十分之丰富和传奇。他从小并不是出生在富贵人家,他父亲布和德力格尔虽然是车左后旗台吉家族的旁系子孙,不好的时候家境是比较...……更多
八里桥之战:一个时代的终结,蒙古骑兵谢幕
...难以北上救援,此时北京城附近的唯一一支机动兵团就是僧格林沁兵团,僧格林沁兵团有3万余人,全部都是清一色蒙古骑士,他们是冷兵器时代最令人恐惧的精锐骑兵,他们的先祖曾经征服过大半个世界。在200多年前,大清国...……更多
八旗最后的精锐死得有多憋屈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僧格林沁应该会选择死在八里桥的炮火中。那场发生在通州的不对称战争,虽然从炮声响起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发起冲锋的蒙古骑兵不会取得任何战果,但那种有死无生的冲锋也算维护了以弓马夺取天下的八...……更多
僧格林沁的死是晚清军事史的重要转折点,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僧格林沁是满清传统军事制度最后的顶梁柱。僧格林沁的战败及死亡,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最后的顶梁柱大清的传统军事力量,主要是八旗和绿营。然而,到清代中期以后,八旗、绿营渐渐腐烂,已不堪用。太平天国起...……更多
...观楼孙髯180字“古今第一长联”就是他让幕僚写的。 8,僧格林沁:悲哀的蒙古将领僧格林沁是喀尔喀的蒙古亲王。1853年后,他带领蒙古骑兵击溃了林凤祥、李开芳的北伐军,被清朝倚重。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他防御大沽口...……更多
...再次抵达天津外海。法国派出舰船40余艘,陆军6700人,而僧格林沁在大沽的守军仅有10000人。为避免纠缠,联军选择在大沽以北的北塘登陆。僧格林沁为保实力,命南岸守军撤往通州。次日,英国舰队顺利驶入白河。英法联军攻...……更多
清末最惨的一次战役是那哪,伤亡2万杀敌5人
...京师只有8公里,所以此地非常重要。满清负责此战的是僧格林沁,为了守卫住京师,僧格林沁在此布防了3万人。而参战的部队,就有满清最强的绿营军。而他们面对的则是八千英法联军,僧格林沁堪称是大清最后的勇士,他是...……更多
晚清四场影响政治格局之战:一支消沉200年势力之重新崛起
...死。此战后,大清在江南一带再无成建制的正规军可用,僧格林沁所部蒙古马队又需要防备英法联军,故而咸丰只能将全部希望寄托给曾国藩,并授予他实际权力。不久,曾国藩任两江总督,节制苏、浙、皖、赣等四省军政;左...……更多
26、吉文元,北伐先锋大将,连续攻克十几座城池,僧格林沁对他十分畏惧。阜城之战,吉文元冲锋陷阵,被枪弹射中,阵亡沙场。25、谭体元,天京陷落后,继续与清军厮杀。射猎凹之战,谭体元成功设伏,湘军阵亡3千,4位...……更多
清军少见的一次击败英法联军的胜利为什么是不明智的
...身家性命,在第一次大沽炮台失陷之后,清朝就把蒙古的僧格林沁给调了过去,当时的大清皇族的将领之中能打的没有多少人了,僧格林沁也算是在矮子里面找高个了。而僧格林沁上任之后,在观察了大沽炮台的原有配置之后,...……更多
清朝晚期名将僧格林沁,因轻敌冒进被小卒斩杀,可惜!
僧格林沁,清朝晚期的名将,他征战半生,为清朝立下了很多战功,不过他的结局比较惨,被捻军的一个小兵所杀,死在了麦田里。公元1853年,太平军将领林凤祥、李开芳等率军两万北伐,一路进展迅速,打到了天津附近。咸...……更多
紫光阁功臣像:清朝历史的珍贵见证
...将有功的四十名大臣绘图紫光阁。同治时期,保家卫国的僧格林沁殉国,同治将其绘图紫光阁。光绪朝,为了奖赏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有功大臣,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绘图紫光阁,这次绘制了百人之多。八国联军侵华...……更多
咸丰为何授意僧格林沁抓捕巴夏礼
...丰听到传回来的消息,当即也犯了牛脾气。他一方面授意僧格林沁整顿兵马,准备开战,另一方面居然指使怡亲王:谈不拢就将巴夏礼这些人扣起来作为人质,打仗嘛,兵不厌诈,对待这些洋人,不要有妇人之仁!结果,1860年9...……更多
僧格林沁:清末名将的传奇人生
清末名将——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他的一生述说着清朝末年的无奈。在国力弱小、思维僵化的时代,面对洋人的入侵,他展现了无可战胜的坚韧。每当读到清末的历史,愤怒之余更是弥漫着深深的悲哀。那个曾屹立于世界之...……更多
清朝一个广州将军,为何可以这么狂妄
...个身份,连著名的“铁帽子王”,号称“大清国柱石”的僧格林沁都敢正面对飙。很多观众就会不明白了,清朝一个广州将军,居然可以这么狂妄?电影虽然略有夸张,但是历史上的“广州将军”不虚僧格林沁,这一点倒是真的...……更多
第二次鸦片战争撕掉大清帝国最后的脸面,天 朝上邦从此跌入尘埃
...舰进攻大沽炮台。守卫大沽炮台的是赫赫有名的蒙古亲王僧格林沁,僧格林沁曾击破太平天国北伐军,与曾国藩合称“南曾北僧”,被称为“国之柱石”。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以御前大臣兼钦差大臣身份率蒙古骑兵及八旗军...……更多
...比。八里桥之战,英法不过7千余人,且都是步兵,结果僧格林沁的3万大军一败涂地。 此战,清军把最能打的蒙古马队和东三省八旗都掉了过来,但无济于事。英法损失微乎其微,而清军主力却元气大伤,这就是工业化军队对...……更多
曾国藩为什么一定要力主裁撤战斗力强悍的湘军
...鼎”。此外他还面临着,一些满族勋贵的嫉妒,尤其是以僧格林沁,官文等人为首对他的不满和攻击。如果上面这些都算是一般的烦恼的话,那么对于曾国藩而言,最大的负担在于他手上还有一个烫手的山芋,那便是数十万湘军...……更多
太平天国:推迟雨花台之战,李秀成有望击败湘军
...。皖南贫瘠,长期战乱,也无法筹集粮食;皖北就不说,僧格林沁正在剿灭捻军,不给湘军染指。 皖北湘军外出砍柴,僧格林沁不满意,纵容士兵去袭击,把砍柴的湘军士兵暴打一顿。曾国藩提出抗议,但没啥用,朝廷偏袒自...……更多
揭秘捻军:与太平天国齐名,震撼清朝统治
...东民众武装联合进行了激烈的抗清运动。连清廷的王牌师僧格林沁蒙古马队也陷入泥潭,一时难以脱身南下。此时捻军在江苏也取得了不少战果,清江浦大捷就是捻军东征苏北时的一次巨大胜利。这场战役犹如一颗巨型炸弹在清...……更多
清朝哪一位皇帝是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
...天国起义。到了公元1865年,在太平天国运动结束之后,僧格林沁的满蒙骑兵(八旗兵)中捻军埋伏后全歼,而这,促使清朝朝廷更加依赖左宗棠与李鸿章等大臣了。在此基础上,等到左宗棠与李鸿章分别灭西捻、东捻后,捻军之乱...……更多
...索伦兵”,也就是能挡住太平军几个回合,便纷纷后撤,僧格林沁也很无奈。正面对决,僧格林沁不是林凤祥的对手,关外的八旗马队也打不赢两广“老兄弟”。那么,为何林凤祥最终战败呢?答案是,杨秀清遥控指挥全局,林...……更多
清代建筑第一家——样式雷
...后妃、皇子、王公大臣逃至承德避山庄;奉命御敌的大将僧格林沁不战自溃,“败兵纷纷退至圆明园”;留守城中地位最高的恭亲王奕訢,年仅27岁,在薄暮时分避走,始终没有出面;总管内务府大臣宝鋆倒是身在城里,他“遥见西北...……更多
清朝最后崛起的希望是谁,开启洋务运动,却因心力交瘁英年早逝
...的时候,才急召宗人府宗令载铨,御前大臣载垣、端华、僧格林沁,军机大臣穆彰阿、赛冲阿、何如霖、陈孚恩、季芝昌,总管内务府大臣文庆等人宣布皇太子人选。公启匣宣示建储朱谕:“皇四子奕詝,著立为皇太子。尔王大...……更多
...,赖文光、张宗禹、任化邦在高楼寨设伏,击杀清朝名将僧格林沁,八旗阵亡八千余人,元气大伤。僧格林沁败亡,清朝勋贵无人可用,慈禧只能重用曾国藩湘军,李鸿章淮军,汉人势力得以延伸到中原,改变了晚清军政格局。...……更多
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勤勉诚谨的非凡人生〔246〕
...兴起,一直活跃在长江以北。同治4年,捻军设伏,全歼僧格林沁,势力进入全盛期。曾国藩奉旨,率军北上。他针对捻军行动漂忽不定,难以捉摸的特点,制定剿灭之策:“重镇设防,划河圈围,清野查圩,马队追踪。”他一...……更多
横扫亚欧的蒙古骑兵,居然败给了印度人的长矛?
...津登陆,他们的目标直指北京。清朝派出了手中的王牌---僧格林沁来率领军队保卫首都,北京虽然有大量八旗驻守,但清廷还是命人骑着快马到各个蒙古包和宿营地召集年轻人,最终召集了约一万蒙古骑队再加上原本北京的八旗...……更多
咸丰出什么难题,曾国藩为何左右为难
...到了京城门户,自打在北塘登陆后,洋鬼子们先后收拾了僧格林沁、胜保,攻占天津后,他们要收拾的对象直接指向了咸丰皇帝。咸丰一哆嗦,领着一帮大臣、嫔妃跑热河去了。在逃往热河的途中,咸丰连发上谕,严令各地督抚...……更多
张乐行与捻军的崛起:从民间武装到太平天国盟友
...很强,所以依旧盘踞在老家雉河集不肯远去。1863年3月,僧格林沁指挥着蒙古骑兵开始向着雉河集发起进攻。张乐行自恃有二十万人马,竟然正面迎敌,与僧格林沁展开会战。可惜张乐行手下的二十万大军基本都是乌合之众,根...……更多
英雄出少年:太平军5位“童子军”悍将,个个骁勇绝伦
...作战。1865年5月,范汝增参加高楼寨之战,自领一军追杀僧格林沁蒙古马队,将其逼入麦田,僧后来被小兵张皮绠杀死。12月,范汝增在山东寿光与淮军交战,四面受伏,以少击多,力战而亡。 陈坤书,广西桂平人,13岁参加拜...……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