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文人误国?苏辙一篇文章掐断大宋复兴希望
...现误国误民的历史教训。比如著名文学家苏辙,就曾以一篇文章掐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到底怎么回事呢?宋代是诗词歌赋盛行的朝代,涌现出了许多的文学家和流传千古的诗词,是典型的重文轻武。在朝堂之上几乎都是文臣的...……更多
从王安石到苏辙:宋朝变法之争及其深远影响
...,有一位皇帝看不住了,他便是在宋朝历史上地位重要的宋神宗。雄心勃勃的他准备大干一场,从而摆脱如今宋朝的这副模样。就在此时,一位叫做王安石的书生引起了宋神宗的注意,二人一拍即合,很快便确立了变法同盟。就...……更多
为何说苏辙的一篇雄文,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
...,因此苏辙虽然没有名列前茅,却也步入了朝臣的行列。宋神宗即位后,启用王安石变法以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 当时王安石与苏辙都在三司条例司工作,王安石便说出青苗法与苏辙讨论,让苏辙将不好的地方说出。然而...……更多
苏辙: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杠精之路
...缺,导致现在朝中大臣连愿意给你谏言的人都没有了。整篇文章读下来,就不仅仅像是提建议了,而是把宋仁宗抨击的一钱不值。要知道,宋仁宗可是为数不多的被评价为“仁君”的皇帝。就连写完了这篇文章后,苏辙自己也自...……更多
苏轼为什么会被卷入乌台诗案中
...揭开了乌台诗案的序幕,朝中的大臣们不光在苏轼的这一篇文章里挑苏轼的毛病,从苏轼很多的作品中挑出很多文字,借机污蔑苏轼藐视朝廷,对当今皇上不忠。宋神宗赵顼在看到此情况后,自然十分生气,于是命御史台的吏卒...……更多
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患难与共
...天出去压马路,苏辙成熟稳重,更像是哥哥,他曾写了一篇文章,大概是说自己不喜欢柳花的轻浮,而喜欢孤松的坚实沉稳,这无疑是在提醒老哥稳重点,苏轼老哥却说: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个性,不能埋没它们!简单来说就是...……更多
聊聊唐宋八大家排名之争
...很难一较高下,不如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来比较。就像宋神宗评价李白和苏轼:“白有轼之才,而无轼之学”,官职的高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问的广博程度以及应用能力。苏轼四、“唐宋四大家”之说还有人把其中名气最大...……更多
苏轼为何选河南山村做长眠处
...苏轼文采斐然,洋洋洒洒写下了《刑赏忠厚之至论》,整篇文章行云流水,文笔清新洒脱。阅卷人欧阳修看后赞不绝口,认为此考生文笔不凡,日后一定会大有作为。在各位考官的赏识下,年轻的苏轼顺利进士及第。欧阳修很欣...……更多
聊聊北宋文学家、宰相——苏辙
...长江回蜀葬父。次年十月,葬父于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服丧期结束后,苏辙兄弟一路东游前往京师,于次年抵达。建议新法熙宁二年(1069年),苏辙上书论政事,被神宗召见于延和殿。当时,宰执王安石...……更多
历史上的天团唐宋八大家,横跨了两个朝代
...不去京城,就想着在基层接触百姓,为百姓办实事。后来宋神宗即位,这位皇帝在是个普通皇子时就加了王安石的关注,一登基即召王安石进宫,彻夜长谈,王安石也把这些年做地方官的经历做了总结。两人一拍即合,随后王安...……更多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有多牛?因他生病皇帝推迟大考时间
...曹太后的过问和众朋友的帮助下,本来就不打算杀苏轼的宋神宗,对其从轻发落,贬官为黄州(今湖北黄岗)团练副使。苏轼在牢中也好好地反省了一番,深知根本原因是祸从口出,发誓活着从监狱出去后,今后一定要谨言慎行...……更多
欧阳修:古文运动的领袖与千里马的伯乐
...了时为翰林学士的欧阳修,并且献上了自己所写的二十二篇文章。欧阳修看了,大为赏识,并且向朝廷举荐了苏洵。苏洵的文章一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苏洵自此一战成名,后经韩琦举荐担任了秘书...……更多
苏轼的被贬之路与文学之巅
...文章的最后几页,他是以道人入梦结尾的,一下子就让这篇文章有了一种仙道的灵气,是那么的清丽脱俗,也惊绝了无数后人。 当然,苏轼的弟弟苏辙也很优秀,对道家思想的参悟程度不亚于哥哥。有一回,苏辙熟睡之时,在...……更多
苏辙与同僚、苏轼的交游唱和
...之,曰:“乐哉游乎!”——节选自《超然台记》虽然两篇文章体例不同,且苏辙未亲临超然台,通过这两篇文章还是可以看出兄弟两人不同的文风。整体来看,苏辙文析理精微,语言朗畅;苏轼文则更呈现出行云流水、挥洒自...……更多
唐宋八大家曾巩是个什么样的人
...而出名。当年文坛领袖欧阳修在选择进士的时候,看到一篇文章写得极好。他很想把这篇文章的作者选为状元。但是,他认为,放眼那时候的天下,只有他的学生曾巩会写出这样的好文章。因此为了避嫌,把这个作者选为第二名...……更多
被誉为“千年科举第一榜”,一位名将三大文豪九位宰相同出一榜
...)参加制科考试,之后历任大理评事、佥书凤翔府判官。宋神宗至宋哲宗时,由于“王安石变法”引发的新旧党争,苏轼在官场上屡经沉浮,最终于宋徽宗时病逝常州。相较于官场浮沉,苏轼在文学领域的造诣无疑更为出众,在...……更多
人到中年,最大的悲哀,是遇到以下两种亲人
...来生未了因。”苏辙看到这些诗句后,毫不犹豫地上书给宋神宗,申请放弟兄的命。果然,苏轼的命保住了,被贬黄州;苏辙的官位没有了,被派到江西做一个小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亲人的关心和帮助是无价的,它可以给人...……更多
他培养出苏轼和苏辙,一家三口都成为千古文豪
...个自由的学者和文章大家。于是,他把自己科考间写的数篇文章一把火烧了。这些文章,都是当时为了应付考试写的文章,不能自由创作,而且结构散漫。接下来,他就开始闭关读书,这一闭关,就是几十年的时间,只读圣贤的...……更多
苏轼和王安石都是为国为民的好官,他们政见不合却又惺惺相惜
...,无奈苏辙和哥哥一样,都反对变法。与此同时,年轻的宋神宗对苏轼这个人才也很重视,当苏轼表达对变法的反对意见时,宋神宗也愿意听,还亲自单独召见了苏轼,跟他一同探讨变法的利弊。可绕是苏轼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更多
苏轼与日照丨白鹤楼二三事
...明:此年二月,罢相十个月后的王安石虽然再次拜相,但宋神宗与其已有分歧,且王安石的得力助手吕惠卿罢相,知制诰陈襄向宋神宗再次举荐司马光、苏轼等33人。十月,吕惠卿外调知陈州,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加...……更多
...’被打入大牢,有掉脑袋的危险时,苏辙冒着生命危险向宋神宗上疏,宁肯自己被罢官,也要给哥哥博得一条生路。” 潘沧桑打趣道,“有苏辙这样的‘暖男’弟弟,苏轼真的太幸福了。”被爱意温暖的苏轼,也将爱意带给了...……更多
苏辙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宰相。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更多
相比于唐朝,宋朝最大的制度弊端在哪里
...权派的错误。例如苏轼在《论商鞅》里,用秦孝公来影射宋神宗,而将王安石比作商鞅。商鞅借鼓吹富国强兵来美化国家对底层百姓进行奴役的事实,在他的治理下,秦国人的生活只有“耕”、“战”二字,他们要么在战场上奋...……更多
揭秘“大苏”“小苏”的人生蜕变!《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苏轼苏辙篇(中)重磅推出
...雨也一同擎起了北宋的文化高峰……他们就是宗师苏轼与苏辙这段患难与共的兄弟情也被写进《宋史》CCTV-1央视综合频道1月19日晚八点档《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第八期苏轼苏辙篇(中)正式播出央视频App同步推出“文脉探访...……更多
宋哲宗时期的政治风波:从元祐更化到同文馆之狱
...化的不满后,就趁机建议宋哲宗举用汝州知州章惇,恢复宋神宗实施的变法措施。宋哲宗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一来自己本就不喜欢太皇太后,二来在太皇太后的纵容下,守旧党大臣都极为嚣张跋扈,于是,他就把曾经随王安石...……更多
他是北宋名相,书法作品在北宋堪称一流,深受苏辙喜爱
...法雄浑凝重,浑厚朴拙,颇有颜书遗风,据说苏轼的弟弟苏辙非常欣赏韩琦的书法。韩琦的书法作品至今流传的不多,我们能够看到的他的墨迹目前只有《小恳帖》和《信宿帖》。小编不禁感叹,北宋真的是个了不起的朝代,出...……更多
历史上的苏轼是个怎样的人
...篇《喜雨亭记》表达内心充溢的感情。一位文学大家写一篇文章并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他把自己的文章和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更难得的是,这位年轻的普通官员将自己个人的喜怒哀乐与当地的百姓民生紧密相连。1069年,苏轼...……更多
...的方式来维系西北的安定。然而,这只是权宜之计罢了。宋神宗即位初期,励精图治,立志革新,他任用王安石变法,富国强兵,力求解决朝廷的“三冗”问题,增强军队战斗力,提高北宋的国力。1068年,长期游历西北的王韶...……更多
豪放词宗 法学大家
...诗收录于《苏东坡全集》诗集卷七,全诗十五句。苏轼在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四月作于杭州通判任上,故诗中自称“余杭别驾”,这是苏轼写给弟弟苏辙(子由)的。苏辙时任陈州(古时称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州学教...……更多
苏轼与章惇:从挚友到政敌的转变
...知政事。当苏轼身陷囹圄时,章惇还是施以援手的,他对宋神宗说,当年仁宗皇帝视苏轼为珍宝,如今陛下却把他投到监狱之中,恐怕后世会说您“听异言而恶讦直”。在章惇等人的大力营救下,苏轼最终出狱。之后,章惇还写...……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从上文直接来推断,岳飞之所以会被赵高处死,一方面是因为奸臣秦桧的“危言耸听”,一方面是因为绍兴议和的政治牺牲。但是,秦桧当初向赵构进言的时候
2024-06-26 15:01:00
宋高宗和岳飞之间有什么矛盾?国破山河在,城深草木春。靖康之难使得大宋王朝原本花团锦簇的美好江山,突然之间变得千疮百孔,四处漏风
2024-06-26 15:00:00
1、赵构格局太小。“绍兴和议”之后,高宗和南宋代廷对时势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认识。他们觉得“绍兴和议”那一纸合约就是他们的保命符了
2024-06-26 15:02:00
打下江山赐毒酒朱元璋思考元朝失败的原因,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元朝的武力,天下第一,然而这么快就失败,是因为朝廷没有权力
2024-06-26 15:01:00
岳飞经此一事之后,潜心军事,积极练兵,也算是消停了一段时间。但是,同年八月,岳飞回京汇报工作时,又捅了一个娄子,这就是前文所说的干涉皇室立嗣的事情
2024-06-26 15:03:00
岳飞终究还是这样被赵构愚蠢地杀死了,恰如一千多年前的李牧被赵王迁逼死一样,天下冤之,民意难平。可是,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不完美
2024-06-26 15:03:00
家贫念忠犬,国危思良将。原本按照当时南宋的形势,赵构和岳飞应该是天作之合的英主良将组合。赵构有力挽狂澜的需求,岳飞有披荆斩棘的能力
2024-06-26 15:02:00
曹嵩有一个枭雄儿子,尚且难免被洗劫一空,由此可见后汉乱世的营商环境有多差。有钱没有刀,那钱就是给别人攒的,用太平歌词来唱
2024-06-26 15:04:00
汉昭烈帝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汉族,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
2024-06-26 15:04:00
至于这“保护费”交得是不是心甘情愿,看过“古惑仔”的读者诸君想必是心知肚明的。其实商人资助军阀或政客,这是自古以来的惯例
2024-06-26 15:04:00
按理说长孙皇后已经早逝了,那李渊就会更外立一个人当皇后,但是李渊跟长孙皇后的感情非常好,也非常感激长孙皇后对他的支持,所以李渊就没有选择另立皇后
2024-06-26 15:03:00
郑成功勇举义旗,各路豪杰志士仰慕国姓爷的威名,纷纷前来投靠。这种形势让郑成功感到非常高兴。然而,郑成功知道要想增强自己的战斗力
2024-06-26 15:04:00
虽说朱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武将,但却非常重视文化事业,他上台后不久就开始大力扩充国家藏书,并编纂了一部传世的经典大书——《永乐大典》
2024-06-26 15:05:00
岳飞在回国的第二年就被奸人所害,而岳家军在失去主心骨后,加上还有北宋有意的打压。在很多人看来,如果当初宋高宗没有将岳飞召回
2024-06-26 15:05:00
事实上岳飞在早前的北伐中完全可以用势如破竹来形容,一路上都在压着金国打,但在岳飞准备一鼓作气攻进金国大本营时,宋高宗却用“十二道金牌”将其召回
2024-06-26 1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