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患难与共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04 07:40:00 来源:戏说三国

苏神苏轼一生放荡不羁,不是在贬谪的路上,就是在“坑”弟弟苏辙的路上,都说苏辙为了捞哥哥,一路干到了宰相,临终还叮嘱要和哥哥埋在一块,他们兄弟感情到底有多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患难与共

事情要从嘉佑元年的春天说起,那年春天,三苏在蜀中眉山闭关十几年,终于打算出关组团去京城刷副本,一个科举副本刷完,苏轼苏辙双双进士及第,苏洵也得欧阳修大力举荐,一跃成为文坛大V。

数年之后,父子三人都在朝中为官,嘉佑六年,苏洵自觉身体大不如从前,打算回到眉山养老,临走前他叮嘱儿子:宦海沉浮无定,你兄弟二人要守望相助,苏辙回答:孩儿知道了,苏轼也赶忙回答:弟弟说他知道了。

苏洵是放不下苏轼的,这孩子从小就会怼人,我们的苏神是千年难遇的仙才,必定是要在文坛流芳万世的,同时他诙谐有趣,林语堂说他有颗赤子之心,也就是像孩子一样天真烂漫,待人总是坦诚单纯,这样的性格,在官场很难混下去的。

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患难与共

很快他就吃了口无遮拦的苦头,熙宁二年,苏轼结束守丧期回京,此时宽厚的仁宗已经去世,赏识他的欧阳修也离京,王安石和神宗正鼓足劲变法,苏轼上书言新法之弊遭到弹劾,后来查无实证,他自请出京。

此时苏辙在陈州做学官,加上苏轼是去做杭州做副市长,算是一个比较好的差事,自然也就不用捞了,然而他们兄弟很快就迎来了一个大考验,苏神差点在这个考验中丢了性命,甚至连遗书都写好了,那么兄弟俩是怎么闯过这次考验的呢?

自打被弹劾自请出京后,傲娇的苏神去陈州向弟弟吐槽,在他家中住了两个月,兄弟俩每天出去压马路,苏辙成熟稳重,更像是哥哥,他曾写了一篇文章,大概是说自己不喜欢柳花的轻浮,而喜欢孤松的坚实沉稳,这无疑是在提醒老哥稳重点,苏轼老哥却说: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个性,不能埋没它们!简单来说就是:原谅我这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

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患难与共

苏轼告别弟弟之后,到杭州去任官了,鲁迅说过,苏轼本没有讽刺诗,找茬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讽刺诗,苏轼并不知道,他在外为官时,朝中很多人在找他麻烦,他们拿出当年科举刷题的劲头,疯狂翻查苏轼的诗文。

结果在元丰二年的《湖州谢表》中,找到了苏轼怼皇帝的证据,后来又找出了许多讽刺诗,这下苏轼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被关进了狗都不待的大牢,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狱中苏轼以为自己必死,所以跟狱卒梁成说:我恐怕不行了,请帮忙送两首诗给我弟弟子由,诗的大概内容是:子由,咱们下辈子再做兄弟。

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患难与共

苏辙听到哥哥入狱,急得是嘴巴生疮,怎么捞哥哥呢?他先是写了篇作文,说我哥就是个大嘴巴,其实没什么坏心的,他已经知道错了,我愿意放弃官职,只做个平民,只希望陛下饶苏轼死罪,宋神宗被苏辙感动坏了。

帮苏轼说话的还是有很多的,比如新法的干将章惇,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他们都知道苏轼本心不坏,最后太皇太后曹氏一锤定音,让宋神宗把苏轼放了出来,苏轼出来表示感激:各位我不一一点名了,都在酒里,都在诗里。

苏轼这次是度过了难关,苏辙却受到了牵连,牵连就牵连吧,谁让咱是兄弟呢,以后别乱发朋友圈就是了,可苏轼若是知错就改那就不是苏轼了,往后他又惹出了更大的麻烦,苏辙又是怎么捞哥哥的呢?

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患难与共

乌台诗案了结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是著作佐郎,签书应天府判官的苏辙,被贬为了一个签盐酒税的小官,元丰八年,主张变法的神宗去世,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她起用司马光等人废除新法,曾经被新党针对的苏氏兄弟,被旧党当成自己人召回了京。

可苏轼哪是什么新党旧党,他只是那个怼天怼地的苏东坡罢了,这不,因为抨击旧党过于保守,他又受排挤到了杭州,此时苏辙权任中书舍人,是司马光重点培养的得力干将,杭州三吴大都会,苏辙让哥哥苏轼放心的去,自己会在朝廷罩着他。

元祐六年,苏辙一路干到了尚书右丞,相当于副宰相了,于是苏轼又被召回了京城,这下没多少人能动苏轼了吧,苏辙是能罩得住哥哥,可架不住苏轼自己任性,他看不惯朝廷的官员,自己要往外地调任,苏辙劝不住,就说我这副宰相也不当了,我跟哥哥一去外地为官,不过朝廷没有允许,两年后新党再次得势,苏氏兄弟的日子又不好过了。

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患难与共

随着而来的,是一系列地贬谪,兄弟俩被贬谪的地方,生活环境极为恶劣,62岁的苏轼被贬谪海南儋州,65岁那年,苏轼被赦北归,次年于江苏常州病逝,苏辙连哥哥最后一面都没见到,年逾花甲的他哭得像个孩子,此后苏辙也没有做官的兴致,遂在颍川读书参禅。

政和二年,74岁的苏辙已是油尽灯枯,他没有别的遗嘱,只想葬在苏轼的墓旁,这样就能一直陪着哥哥,同年十月三日,苏辙躺在病床轻轻吟诵苏轼的诗句: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一遍又一遍的吟诵,直至再也没有声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4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自请朝廷再次流放,条件只有一个:请求委派到离弟弟苏辙近的地方。苏轼总结弟弟:“我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独是吾弟,更是贤友生。”“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苏辙感念哥哥:“
2023-10-22 20:44:00
苏轼为什么会被卷入乌台诗案中
...的父亲苏洵,第二个是苏轼他自己,第三个是苏轼的弟弟苏辙,苏轼一生的经历可以用跌宕起伏四个字来形容,不过难得的是,苏轼并没有受到这些复杂经历的影响,依然保持着宽容大度,爱好美食
2024-05-27 10:22:00
苏辙与同僚、苏轼的交游唱和
...户端记者王章华 摄□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 徐敏苏辙在齐州任职期间,除了与三任知州相处融洽之外,与其他共事的官员以及齐州本地的友人也基本彼此敬重,相聚在一起的时日美好而愉
2023-09-11 14:14:00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有多牛?因他生病皇帝推迟大考时间
被世人称为“小苏”的苏辙是苏轼之弟,他虽比不上哥声名远播,但在北宋也自成一家,是著名的散文家,文章以策论见长。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尤如他哥苏轼所说,达到了看似平平淡淡,却有壮怀激列
2023-07-05 12:17:00
揭秘“大苏”“小苏”的人生蜕变!《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苏轼苏辙篇(中)重磅推出
...雨也一同擎起了北宋的文化高峰……他们就是宗师苏轼与苏辙这段患难与共的兄弟情也被写进《宋史》CCTV-1央视综合频道1月19日晚八点档《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第八期苏轼苏辙篇(
2024-01-19 19:20:00
情有多深?苏轼苏辙两兄弟为杭州一座山写诗13首
...径山志》等文献资料时发现,苏轼对杭州径山作诗11首、苏辙2首。径山是一座什么样的山,苏东坡和弟弟对它情有多深?径山位于杭州西北50公里处,在佛教界享有盛名。山上有唐代古刹,建
2024-05-13 21:45:00
...吟咏中回荡感召后世之人……风云变幻,人生无常苏轼、苏辙晚年再遭贬谪苏门文人也飘落四方CCTV-1央视综合频道1月26日晚八点档《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第九期苏轼苏辙篇(下)正
2024-01-27 02:18:00
史地新知录⑥|生于四川逝于江苏的苏轼,为何葬于河南郏县
...大家”之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及其两个儿子苏轼苏东坡、苏辙苏东轩。三苏园里的三座坟茔,分别安葬着苏洵的衣冠冢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的遗骨。众所周知,苏氏父子均出生在眉州眉山(今
2024-06-22 07:10:00
《宗师列传》解锁苏轼的豪放人生
...东坡。1月5日晚,《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第七期苏轼苏辙篇(上)于CCTV-1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文脉探访团”成员撒贝宁、崔铭、康震一同踏上寻访苏轼的旅程。作为“唐宋八大家”
2024-01-16 02: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