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有多牛?因他生病皇帝推迟大考时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5 12:17:00 来源:戏说三国

被世人称为“小苏”的苏辙是苏轼之弟,他虽比不上哥声名远播,但在北宋也自成一家,是著名的散文家,文章以策论见长。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尤如他哥苏轼所说,达到了看似平平淡淡,却有壮怀激列之情,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有多牛?因他生病皇帝推迟大考时间

(一)有才华有风骨之人

苏轼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在诗、文、词、书、画等各各方面都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苏辙虽然比不上哥哥苏轼才华横溢,但也不能小觑哟,嘉祐二年(1057年)与兄携手同登进士科,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现在还流传着一个皇上为苏辙推迟大考时间的传说。进士考试的最后一个科目是国朝科,时间是八月中旬。不巧的是,离考前几天,苏辙患了重病,病得卧床不起。

苏家人急做一团,把城里最好的医生请来也无济于事。苏辙叫哥哥自己考,他下次去考算了。殊不知苏辙生病的事惊动了当朝宰相韩魏公。韩魏公亲自去了解了苏辙的病情,的确很重哟,于是直接给皇帝报告了此事,建议从选拔人才的角度考虑,把今年的考试推迟一些日子。

皇帝决定将考试时间推迟九月初。经过积极治疗,苏辙的病在考试前好了。考试结果令人振奋,苏家兄弟双双夺魁。据说从那时开始,以后每年的考试就改在九月进行。

父亲苏洵为他取名“辙”,不知是有先见之明或者是寄于厚望,苏辙和其兄热情奔放的性格完全不同。苏辙的性格是平和淡泊,深沉不露,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意志坚定且勉力向前。他一生稳健,虽偶有挫折但基本算顺利。

苏辙与苏轼一样,从小就聪明伶俐,才华横溢。还在没考进士之前的某一天,两兄弟到巫山游玩,山上有一久闻苏轼大名的道士,就出对子来试试他的才学,说的上联是“无山得似巫山好”。要讲对得工稳,难就难在上联用了一组同音异字,前面弯腰后面作揖,下联也要如法泡制才行。

苏轼完全不假思索,出口即对出下联,用了“何”和“荷”两个同音异字。道士连连称好。谁知苏辙在旁边笑道,有些不甚工稳哟,我来对一对,随口吟道“何水能如河水清”。苏轼和道士一听,当然以“水”对“山”更工稳,两人齐声叫好。

苏辙入仕后,那种不畏工作条件艰苦的精神令人敬佩。熙宁三年(1070年)苏辙任陈州教授。那时的教授是种传授学业的官职。有首诗形容苏辙的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常人难以忍受:“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宛丘是陈州州政府所在地,州学当然也设在那里。宛丘先生指的是苏辙。瘦高个子的苏辙,坐在低矮的学舍里读书批改作业,伸个懒腰头就撞到屋顶了。

尽管工作条件如此差劲,但是苏辙并没有因此而意志消沉,得过且过,他坚持读书人的风骨,心情是怡然自得的。正如苏轼在《戏子曲》中所写的那样:“门前万事不挂眼,头虽长低气不屈。”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有多牛?因他生病皇帝推迟大考时间

(二)伯仲情深竭力护兄

熙宁五年(1072年),苏辙出任河南推官。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以作诗“诽谤朝廷”罪被关进监狱。苏辙给朝廷上书要求用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殊不知不但不准,反受牵连,被贬为监筠州盐酒税。当年十二月苏轼被贬黄州。

当时黄州有个怪人叫张憨子,看起来疯疯癫癫的,一个四季只穿一件粗布衣,且多年从不换,但也闻不到体臭味。他不想与众人见面。有强烈好奇心的苏轼约请他见面。他来了但不说一句话,把房间打量一番就走了。

聪明的苏轼摸不着北,但苏辙却颇有心得,在写的《次韵子瞻赠张憨子》中谈了个人体会,反省被贬是由于正直敢言,张憨子保持静默,正是悟道体真的表现,其中自有一种简单质朴的快乐。苏辙以此来开导哥哥要学会自然脉动,悠然游于心道。一句话,为人处事要稳得住,深藏不露。

实话实说,就就为人处事而言,哥像弟且弟像个哥。专门追述一下乌台诗案的事。在曹太后的过问和众朋友的帮助下,本来就不打算杀苏轼的宋神宗,对其从轻发落,贬官为黄州(今湖北黄岗)团练副使。苏轼在牢中也好好地反省了一番,深知根本原因是祸从口出,发誓活着从监狱出去后,今后一定要谨言慎行。

出狱那天,苏轼一走出监狱大门,阳光明媚,春风轻拂,迎接他的是久违了多时的自由气息和自己亲爱的弟弟。苏辙问候了哥哥后,将他接到开封最好的酒店畅饮压惊。

酒刚过一巡,苏轼的文思又泉涌了。随口说出,端着酒杯好像在梦中,做起诗来似神仙一般。苏辙狠狠地把哥瞪了一眼,聪明的苏轼懂起了弟弟的一番苦心,打了一下自己的嘴,接着说道,一辈子为文字所连累,不过贬官不嫌声名低了。哎,总算放低了身段,谦逊了一下。不过细看字里行间,苏轼对自己的声名和文字依然是自负的。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有多牛?因他生病皇帝推迟大考时间

(三)苏辙诗词作品赏析

其一,《游西湖》

据说苏辙最有名的一首诗。诗的大意是:市民和鱼鸟对诗人出游西湖感到很新奇,因为诗人多年深居简出,很久没看到他了。从一个侧面写出了诗人饱经风霜而隐退多年的孤独、寂寞和无奈之情,表意深刻,形象生动。原诗从略。笔者试用现代诗译出:

屈指来盘算闭门生活已十年,这次出去游西湖如同在梦境。街坊邻居悄悄对我议论纷纷,那些鱼鸟见到我都为之吃惊。只可惜周围没有我的朋友哦,有谁能和谁共举酒杯来同饮?没人谈心回到屋里睡觉去吧,在睡梦中给先贤们叙景仰情。

早年写的文章为世用。中年时笔落有禅意,这禅意从何而来,是从天上来的吧?石塔当年落成时十分壮观,四周没有一点缝隙。如今如何了呢,又有谁与我一起同游?人间已换,天庭悠远,随意一些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5 18: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王安石到苏辙:宋朝变法之争及其深远影响
...,就是苏辙。大宋的才子“愤青”苏辙是苏轼的弟弟,“唐宋八大家”之一。作为一个文人墨客,苏辙也毫不例外的将入仕作为自己的目标。经过几次科举,他与自己的哥哥苏轼如愿以偿,在科举考
2024-02-14 18:00:00
历史上的天团唐宋八大家,横跨了两个朝代
唐宋八大家,是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的合称。始于明代初期,朱右选韩愈、柳宗元等人的文章为《八先生文集》,起用八家之名。明中叶唐顺编写的《文编
2023-02-01 20:47:00
考生在考卷中批评皇帝好色贪玩,皇帝拿到考卷后,说了这样的话
...以说远远高过唐太宗。(宋仁宗)这件事发生在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身上。当时苏辙和他的哥哥苏轼中进士以后,参加殿试。殿试就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在考卷上,苏辙对当朝皇帝宋
2025-01-20 19:04:00
...飘落四方CCTV-1央视综合频道1月26日晚八点档《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第九期苏轼苏辙篇(下)正式播出央视频APP同步推出“文脉探访团”成员撒贝宁、崔铭、郦波将寻访二苏人生
2024-01-27 02:18:00
苏轼为何选河南山村做长眠处
...葬在一起。年少时意气风发,步入仕途饱经漂泊坎坷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文豪苏轼一直是历史中的风流人物。在他21岁时,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起进京赶考。在会试中,苏轼文采斐然,洋
2023-01-17 15:40:00
苏辙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
2023-05-31 15:31:00
揭秘“大苏”“小苏”的人生蜕变!《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苏轼苏辙篇(中)重磅推出
...《宋史》CCTV-1央视综合频道1月19日晚八点档《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第八期苏轼苏辙篇(中)正式播出央视频App同步推出“文脉探访团”成员撒贝宁、崔铭、康震将继续寻访苏轼
2024-01-19 19:20:00
聊聊唐宋八大家排名之争
...不同的李白,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结论,唐宋八大家的排名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虽然小编很难拿出一个令所有人都信服的排名,但适当地讨论一下却不失为一个有趣的话题。唐
2023-05-04 14:19:00
宋仁宗一朝的文坛到底有多兴盛
...。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风流落魄的公子欧阳修:唐宋八大家,千古文章四大家,六一居士,仁宗晚期的文坛领袖,一手提拔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
2024-05-16 19: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