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苏辙与同僚、苏轼的交游唱和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11 14:1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济南时报

苏辙与同僚、苏轼的交游唱和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王章华 摄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 徐敏

苏辙在齐州任职期间,除了与三任知州相处融洽之外,与其他共事的官员以及齐州本地的友人也基本彼此敬重,相聚在一起的时日美好而愉悦。

令苏辙非常安慰的是,熙宁七年(1074年)十月,其兄苏轼由杭州通判调任密州(治所在今山东诸城)知州。虽然齐州、密州还有一段距离,不过同在山东,这对苏氏兄弟来说彼此都是很大的慰藉了。

与诸友人赏景论文

性情冲和平淡且沉静内敛,苏辙在齐州之时不仅与三任知州关系和谐,也与其他的同僚和友人意气相投,比如齐州教授孔武仲、户曹孙朴、供备李昭叙、太祝韩总弼、历城知县施辨、石介之婿徐遁等。

孔武仲是“清江三孔”中的老二,当时任齐州教授。作为主持一方学业的学官,孔武仲对王安石变法中关于教学的部分深为不满,曾著《诗书论语说》以与王安石的“新义”相对,尤其反对以“王学”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而苏辙在齐州时也作《东方书生行》一诗辛辣地嘲讽“王学”,两人在政治上和思想上都有共同的语言,自然成为挚友。

苏辙和孔武仲的交往非常随意和放松,他们不拘一格,招待彼此只用粗茶淡饭。繁忙的公务之余,两人还一起到大明湖岸边或者西郊游玩,玩到尽兴之后就一起卧在荒草里睡觉,舒适而惬意。孔武仲所在的州学应该是个比较僻静的地方,苏辙每到那里就会脱下官服,靠在屋檐下沉沉睡去。两人也会烹上一壶清茶,食用一些梨子、栗子之类的瓜果,共读史书。薄田、茅舍、清溪……他们自由而疏狂。可以代表苏辙歌咏济南山水风物诗歌成就的四首诗《环波亭》《北渚亭》《鹊山亭》《槛泉亭》就是苏辙给孔武仲的和诗——《和孔教授武仲济南四咏》。离开齐州后,苏辙常常怀念他们共处的日子,《寄孔仲武》《答孔仲武》等诗作中,苏辙深情追忆这段时光。

与供备李昭叙原非旧相识,苏辙却与他一见如故,在齐州共事之时都忘了彼此是来自天南海北之人。他们总是在泉水边相聚煮茶、饮酒,颇有“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的感情。李昭叙离齐探亲之时,苏辙作《送李昭叙移黎阳都监归洛省亲》,其中云:“与君非旧识,倾盖便相亲。共事林泉郡,忘归南北人。煮茶流水曲,载酒后湖漘。”

苏辙与齐州名医徐遁也有着不菲的交情。徐遁文章亦好,出自石介门下,也是石介的女婿。石介(1005-1045),号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于景祐二年(1035)创建泰山书院,他“笃学有志向,乐善疾恶,喜声名,遇事奋然敢为”。以石介为首的泰山学派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十分关心政治,石介自称:“精诚许国贯白日,有心致主为华勋。位卑身贱难自达,满腹帝典与皇坟。”石介与欧阳修也多有往来,去世后欧阳修为其撰写《石徂徕先生墓志》。苏辙对石介的儒学思想十分仰慕,他应该是通过孔武仲认识了徐遁,又从徐遁那里读到了石介的遗文。

徐遁自幼学医,医术高明,并且善作诗文。苏辙与其深入交流,发现两人志趣相投,便经常到徐遁在城西的名为“溪亭”的居所做客,作诗《题徐正权秀才城西溪亭》:

竹林分径水通渠,真与幽人作隐居。

溪上路穷惟画舫,城中客至有罾鱼。

东来只为林泉好,野外从教簿领疏。

不识徂徕石夫子,兼因女婿觅遗书。

诗中可见,徐遁在城西的居所十分幽静,有竹林画舫,泉水幽径,是一处适合赏玩纳凉的去处。为了招待城里来的客人,主人还捕鱼烹饪作为待客之食。值得一提的是,后世也有学者认为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中的“溪亭”,指的正是徐遁故居。

与苏轼在密州时期的往来

除了齐州本地的同僚和友人外,这一时期苏辙与其诗文往来颇多的自然还有其兄苏轼。熙宁七年(1074)十月,苏轼因弟弟苏辙在齐州,上书请求朝廷将其调任至密州(治所山东诸城),朝廷准其所求,苏轼由杭州通判调任密州知州,并于次年年初到任。虽然齐州与密州仍然相隔较远,不过比起杭州来却近多了,因此这一期间两人音讯往来频繁,想必也给彼此很大的安慰。

对于苏氏门楣来说,熙宁七年还有一件喜事发生,那就是苏辙的三子苏逊出生。《宋史·苏辙传》谓苏辙有三子:“迟、适、逊。”苏逊,又名苏远,因为这一年是农历寅年,故乳名曰“虎儿”。苏轼在赶赴密州途中得知此事,写了《虎儿》一诗:

旧闻老蚌生明珠,未省老兔生于菟。

老兔自谓月中物,不骑快马骑蟾蜍。

蟾蜍爬沙不肯行,坐令青衫垂白须。

于菟骏猛不类渠,指挥黄熊驾黑貙。

丹砂紫麝不用涂,眼光百步走妖狐。

妖狐莫夸智有馀,不劳摇牙咀尔徒。

小侄出生,苏轼感到十分欣喜。不过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苏轼为弟弟仕途蹭蹬感到不平,希望将来孩子们能够扬眉吐气,一往无前。收到苏轼的《虎儿》一诗之后,苏辙作《和子瞻喜虎儿生》:

生男如狼犹恐尫,寅年生虎慰爷娘。

汝家家世事文史,门户岂有空刚强。

试看猛虎在山谷,斧牙钩爪旗尾扬。

徐行当道择牛羊,狐狸惊走熊猪忙。

我今老病思退藏,生子安得尚激昂。

不见伯父擅文章,逡巡议论前无当。

幼子的到来,让人到中年的苏辙夫妇十分欣喜。在这首诗中,苏辙表示苏家是书香门第,孩子们将来必定像猛虎一样昂扬积极,而不是“空刚强”。苏辙喟叹自己渐渐上了年岁,指望孩子们日后得以挥洒文章。因推崇哥哥的文学才能,他希望孩子们能够像伯父那样有学问,善于写诗作文,意在劝慰哥哥虽然暂时志向难酬,但是文章仍然独步天下,无人可比。

不仅是一位文豪,苏轼也是一名出色的地方官,在地方任职期间均有不错的政绩。初到密州时,正逢大旱之后的荒乱时日,苏轼带领僚属驱除螟蝗,追捕盗贼,开仓放粮赈济体恤灾民,千方百计安稳当地民生。一段时间以后,密州情况稍微安定。熙宁八年(1075)十一月,苏轼在密州北城墙上寻得一处荒废已久的旧台,命僚属重新修葺,成为一处登临登览之处,并询问弟弟此台如何命名。苏辙回复苏轼说,《老子》中云:“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名之为“超然”,并作《超然台赋》。

《超然台赋》是一篇骚体小赋。这篇赋的序言比较长,交代了苏轼修建此台的始末和以“超然”命名的意蕴。赋的正文先是描绘了登台所见的风光(虽然苏辙并未亲自登临超然台),随后触景生情,引发了关于人生际遇的种种思考。苏辙通过这篇赋,试图安慰逆境中的苏轼,劝勉哥哥随遇而安,乐天知命。

苟所遇而皆得兮,遑既择而后安。彼世俗之私已兮,每自予于曲全。中变溃而失故兮,有惊悼而汍澜。诚达观之无不可兮,又何有于忧患。

……

马踯躅而号鸣兮,左右翼而不能鞍。各云散于城邑兮,徂清夜之既阑。惟所往而乐易兮,此其所以为超然者邪。

——节选自《超然台赋》

苏辙写完《超然台赋》寄给苏轼,苏轼也写了一篇《超然台记》。

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节选自《超然台记》

虽然两篇文章体例不同,且苏辙未亲临超然台,通过这两篇文章还是可以看出兄弟两人不同的文风。整体来看,苏辙文析理精微,语言朗畅;苏轼文则更呈现出行云流水、挥洒自若的风格。

兄弟两人除了各为超然台作文一篇外,苏轼还给苏辙的《超然台赋》写了一篇简短的《书子由超然台赋后》,在文中,苏轼称赞弟弟文字“体气高妙,吾所不及”,即直言自己不如苏辙的说法,乃是过谦之词。苏轼这么说,是肯定苏辙文中的议论部分确实精警深刻,并且本来对弟弟爱惜有加的缘故。

也是两兄弟分别在齐州、密州之际,既是亲人也是知己的深厚的兄弟之情,催生了一首词作史上无与伦比的旷世之作。熙宁九年中秋节,苏轼写下了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间的悲欢离合,对宇宙人生哲理的渺远思索,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以及旷达超然的心境,全都在这首诗词中了。宋人胡仔《渔隐丛话后集》中云:“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末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千里,指的正是齐州和密州之间,这也是这首旷世之作与齐州这座城市的奇妙渊源。

尽管苏轼苏辙兄弟在这期间书信往来频繁,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既没在密州见面,也没在齐州见面。熙宁十年(1077)初,苏轼改知徐州经过齐州时,苏辙已经离开,只有当时尚在齐州的三个侄子迎接他的到来。苏轼在济南逗留了一个多月,这一年二月底,两兄弟才得以在澶濮之间(今河南濮阳)久别重逢。这次会面,苏轼惊呼“犹胜相逢不相识,形容变尽语音存”,苏辙亦叹“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此时他们已经阔别七年之久。

这段文学史上无比深沉的兄弟情义,也是苏辙带给齐州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1 1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北宋文学家、宰相——苏辙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宰相。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
2023-05-31 15:34:00
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患难与共
...轼一生放荡不羁,不是在贬谪的路上,就是在“坑”弟弟苏辙的路上,都说苏辙为了捞哥哥,一路干到了宰相,临终还叮嘱要和哥哥埋在一块,他们兄弟感情到底有多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2023-10-04 07:40:00
...他自请朝廷再次流放,条件只有一个:请求委派到离弟弟苏辙近的地方。苏轼总结弟弟:“我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独是吾弟,更是贤友生。”“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苏辙感念哥哥:“
2023-10-22 20:44:00
苏轼为什么会被卷入乌台诗案中
...的父亲苏洵,第二个是苏轼他自己,第三个是苏轼的弟弟苏辙,苏轼一生的经历可以用跌宕起伏四个字来形容,不过难得的是,苏轼并没有受到这些复杂经历的影响,依然保持着宽容大度,爱好美食
2024-05-27 10:22:00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有多牛?因他生病皇帝推迟大考时间
被世人称为“小苏”的苏辙是苏轼之弟,他虽比不上哥声名远播,但在北宋也自成一家,是著名的散文家,文章以策论见长。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尤如他哥苏轼所说,达到了看似平平淡淡,却有壮怀激列
2023-07-05 12:17:00
揭秘“大苏”“小苏”的人生蜕变!《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苏轼苏辙篇(中)重磅推出
...雨也一同擎起了北宋的文化高峰……他们就是宗师苏轼与苏辙这段患难与共的兄弟情也被写进《宋史》CCTV-1央视综合频道1月19日晚八点档《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第八期苏轼苏辙篇(
2024-01-19 19:20:00
史地新知录⑥|生于四川逝于江苏的苏轼,为何葬于河南郏县
...大家”之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及其两个儿子苏轼苏东坡、苏辙苏东轩。三苏园里的三座坟茔,分别安葬着苏洵的衣冠冢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的遗骨。众所周知,苏氏父子均出生在眉州眉山(今
2024-06-22 07:10:00
苏辙的年夜饭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1059年,21岁的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回到京城开封。两年后,兄弟二人参加制科考试,结果苏轼中第三列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并于十一月辞别
2024-02-05 00:42:00
苏轼与苏辙名字背后的含义
...刻的家族寓意?“轼”“辙”之名,喻子舟车有节苏轼与苏辙之名,几乎无人不晓。但你可曾思索,这两个名字的由来?原来,这一切要从他们的父亲、北宋初年大文学家苏洵说起。公元1054年
2024-01-20 19:2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