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一粒良种播下端稳“饭碗”的信心
...本文转自:新华每日电讯从“代加工”到“做芯片”一粒良种播下端稳“饭碗”的信心从5月14日开始,邓鹏和团队成员隔几天便会在秧田里播下一批水稻种子。一块块秧田面积不大,却集合了中稻、晚稻等众多杂交制种水稻品种...……更多
良种一粒重千钧(人民时评)
...韧不拔扎根土地,在“余新桥们”的不懈攻关下,一粒粒良种被选育出来,增添着我们端牢中国饭碗的信心和底气。小种子能发挥大效能,小作物能长成大产业。优质绿色水稻、耐密宜机收玉米、高油高产大豆、优质短季棉……...……更多
种业创新如何助力粮食产能持续提升?——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观察
...基,必须攥紧农业“芯片”。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说,良种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5%,但在提升农产品产量、品质方面还有很大空间。超高产品种将促进单产提高,综合抗性更强的品种则有利于克服自然灾害实现稳产。...……更多
让更多良种生根发芽(产粮大县探丰年)
...转自:人民日报四川邛崃市形成种业全产业链——让更多良种生根发芽(产粮大县探丰年)本报记者 宋豪新《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11日 第 03 版)稻浪翻金,收割机来回穿梭,一串串饱满的稻穗被吞入“机腹”,收割、脱粒...……更多
他有一个水稻良种梦
...收获以后,就把油菜田全部耕种成稻田,进行第二批水稻良种育种。”伍华明介绍。水稻良种繁育,一直是伍华明心头的大事。2022年,伍华明与长江大学杨隆维团队合作培育的抗稻瘟病三系杂交中籼迟熟新品种“九优83”通过全...……更多
中部崛起谱新篇|一块“田”端牢“中国饭碗”有底气
...粮食安全主动权,关系到老百姓的美好生活。我们要加强良种技术攻关,用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2024年5月27日,安徽省蒙城县乐土镇农民驾驶农机抢收小麦。新华社发(胡卫国摄)仓廪殷实是百姓之盼。作为我国重...……更多
让更多好吃的“快到碗里来”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加速良种培育,江苏建设更大更智慧的农业种质资源综合基因库——让更多好吃的“快到碗里来”□ 本报记者 张宣 程晓琳5月1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更多
安徽庐江:做强“小种子”,谱写种业振兴“大文章”
...徽频道近年来,庐江台创园大力推进科研院所和产业园的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育种优势,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种子质量水平,全面提升良种繁育基地能力,推动种业振兴战略落地见效。金秋时节,庐江台创园北...……更多
打赢种业翻身仗离不开南繁精神
...的努力,谢华安和团队在海南培育出抗稻瘟病的杂交水稻良种“汕优63”。该品种自1986年推广种植后,连续16年种植面积居全国首位,累计推广种植近10亿亩,增产粮食700多亿公斤。“这些成果,离不开南繁人无私奉献、接续奋...……更多
...报盖钧镒、程顺和院士获首届“种业科学家奖”培育一粒良种,只为粮丰民富□ 本报记者 杨频萍 程晓琳 张宣 1月5日,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举办,并进行了首届“种业科学家奖”颁奖,共有动物、园艺、水稻、小麦...……更多
发挥资源优势助推生物育种产业化
...是农业的“芯片”。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看来,选育良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中国育种科研事业发展中,南繁基地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水稻新品种培育过程中,海南是不可取代的。”国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设施...……更多
好种子怎样更好推广到农民中去?——东北三省粮食生产蹲点调研之一
...化应用,推动主要粮食作物自育品种推广面积达92%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50%。“要让农民买得安心、用得放心”春播旺季前夕,盘锦北方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展厅内人头攒动,四五十名农民围拢在一起,聚精会神地...……更多
本文转自:三明日报做强种业“芯” 端稳“金饭碗”我市全力推动“中国稻种基地”品种创新本报讯 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忙。2月21日一大早,建宁县宏盛种子专业合作社经纪人胡宏,就带着一批农户前往尤溪县,察看前一年...……更多
谌晗“良种良法良机良田深度融合”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全年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开好头、起好步开出的“良方”,饱含着新时代“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战略定力和深远考量。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更多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加快建设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
...破口,到千千万万育种人“追光逐热”科研育种,一粒粒良种历经千锤百炼后,跨过海峡在全国各地开枝散叶。我国新育成农作物品种中,超70%经过南繁选育。南繁为筑牢中国饭碗作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更多
种业振兴海南新“稻路”
...标具有重要意义。增产量:三亚粮食增产试验捷报频传育良种,是为了提高水稻产量、提升大米品质。“自2004年来,我国水稻大面积平均单产明显提高。从2017年单产突破470公斤/亩,连续6年单产稳定在470公斤/亩左右,虽在全世...……更多
...省根基,扛稳扛牢粮食安全重任。方案提出,围绕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减损等做文章,到2025年建成高标准农田8759万亩、示范区1500万亩,远景规划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700亿公斤以上,油料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65...……更多
育好每粒种  打好“翻身仗”
...浩金秋十月,丰收的画卷在田野上铺展开来。丰收离不开良种。今年是种业振兴行动“三年打基础”的收官之年。3年来,种业振兴取得了哪些成效,又面临哪些难题,未来还需从何处发力?日前,第二十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更多
一粒种子与村庄的振兴故事
...超过2万个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每年都有数千万公斤的优良种子,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由陆向海。濒临南海的崖州湾科技城,是海南种业的主阵地,也是我国最南端的科技创新园区。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海南,首站...……更多
种业振兴新“稻路”上,三亚实现杂交水稻亩产4000斤
...标具有重要意义。增产量:三亚粮食增产试验捷报频传育良种,是为了提高水稻产量、提升大米品质。“自2004年来,我国水稻大面积平均单产明显提高。从2017年单产突破470公斤/亩,连续6年单产稳定在470公斤/亩左右,虽在全世...……更多
...图。同时提出,加强国家级大豆种子基地和玉米、水稻等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快优质高产农作物品种选育和更新换代,实现主要农作物良种全覆盖。“今年我们审定主要农作物新品种424个,其中水稻222个、玉米104个、大豆87个...……更多
2022-12-23 18:20:00黑龙,黑龙江,种业,振兴
...设、粮食单产提升、油料产能提升等“六大工程”,抓住良种核心,用好良法手段,配好良机支撑,打好良田基础,“四良”深度融合确保粮食丰产和粮食安全,为端稳中国饭碗贡献贵州力量。截至6月底,全省今年已完成粮食...……更多
...涯种业、海南九圣禾、海南农乐等一大批种业公司承担起良种繁育的重担;多家企业着眼南繁CRO服务,探索‘候鸟式’、周年化、职业化育种工人和经理人培育模式,延伸南繁产业链条。”曹兵说。“海南南繁产业化面临重大机...……更多
以科技创新托起丰收希望
...布局,由216个农作物基地、262个畜禽育种场、91家水产原良种场组成的“国家队”,供种保障能力由70%提高到75%。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表示,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保障了中...……更多
“鲁南粮仓”为何一直满当当
...出答案。一方面,持续抓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把良种繁育作为助力粮食增产增收的重要任务,有效地保障全县粮食稳产保供;另一方面,抢抓吨粮县创建的机遇,打造稳产高产、产业集聚、成龙配套、优质高效的国家级...……更多
...内推广应用,促进水稻生产实现绿色、高质、高效。水稻良种良法应用创造了系列高产典型。2022年,在庐江县郭河镇打造的早稻再生稻覆膜机插技术示范方,头季稻平均产量达715.1千克/亩,创下了我省沿江双季稻模式头季稻高...……更多
...支持“组合拳”,种业振兴取得了良好成效。安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种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比如,宿州依托国家玉米改良中心科研优势,打造亩产800公斤的玉米高产示范点,辐射带动大面积增产。“2023年,我们将进...……更多
...”,让“大国粮仓”装满“科技密码”。用“芯”图强,良种育希望。种业被称为“现代农业芯片”,升级农业“芯片”,是推动农业产业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也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实基础。作为农业大省...……更多
开好局 起好步 ③|“农博士”“轻骑兵”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种。有了好品种、好技术,再通过示范推广铺开,这便是良种良法对生产的赋能。广州通过增城丝苗米产业园等,示范推广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生产模式,推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主要粮食作物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100%...……更多
做强“中国芯”端牢中国饭碗
...报春天里“奋斗的北大荒”之二做强“中国芯”端牢中国饭碗□本报记者 姜斌 刘畅什么都不能阻挡春天的到来和种子的萌发。今年是我国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第三年。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加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春季学期开启 做好健康管理
春季新学期开启,学生们重返校园。2月20日,万柏林区医疗集团中心医院儿科名誉主任朱惠萍提醒,春季是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的高发期
2025-02-22 00:57:00
张治国主任:什么是前列腺增生?有哪些危害?
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发生在老年男性中。这是一种良性的病变,指的是前列腺的腺体细胞在雄性激素的长期刺激下发生了良性的增殖现象
2025-02-22 01:37:00
王静医生:小孩经常积食是什么情况?如何预防?
小孩经常积食是指孩子在进食后,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未能及时消化和排泄,导致腹部胀满、不适的一种常见消化系统问题
2025-02-22 01:53:00
雨水养生指南: 顺应天时调阴阳 健脾祛湿养肝气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严寒逐渐消退,天地间阳气升腾,冰雪融化,降水增多
2025-02-22 06:26:00
春菜上新 尝鲜正当时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品尝新鲜时令食材的最佳时节。古人云:“春食芽,夏食瓜,秋食果,冬食根。”春天的食材不仅鲜嫩可口
2025-02-22 06:26:00
黄葛树丨信鸽:老街油粽子
老街油粽子文/信鸽油条、油饼、油炸粑,这些街边小吃很常见,但你是否听闻过油粽子?我带着女儿踏上了寻找水江镇油粽子的美味之旅
2025-02-22 06:46:00
春季养生以“肝”为先,多食甘辛食物以养“肝气” 遵循“四气五味”,为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细雨蒙蒙,春寒料峭,虽然最近气温还有点低,但已能感受到春的气息。中医认为,春属“木”,与肝相应,而肝又为“将军之官”,主疏泄
2025-02-22 06:57:00
一场流感为何会“害人性命”?心脏病发作风险是平时的6倍!
每至春季,流感高发,其中甲流(甲型流感)更是来势迅猛,甚至有人因此直接或间接殒命。事实上,流感“害人性命”的概率很低,尤其是对于无基础疾病的年轻人
2025-02-22 06:57:00
花生减肥食谱
花生小豆鲫鱼汤花原料:生米200克,赤小豆120克,鲫鱼1条。做法:将花生米、赤小豆分别洗净,沥去水分;鲫鱼1条剖腹去鳞及肚肠
2025-02-21 19:42:00
鲁医健康说|中医音药、穴位按摩……中医建议这样改善春困与焦虑
为增强群众健康意识,扎实开展全省健康知识普及行动,推动“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深入人心,今年,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围绕重点人群
2025-02-21 21:01:00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近日,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尖峰乡观前村的油菜田里,20余名党员组成的“春管突击队”正分组忙碌。村支部书记何水波卷着裤腿站在田埂上
2025-02-21 22:22:00
诺如病毒进入高发期 警惕呕吐、腹泻等症状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近日,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进入发病高峰期,诺如病毒传染性强,尤其学校、幼托机构高发
2025-02-21 23:15:00
就医帮 | 体重仅5斤、生后45小时手术!顺义妇儿医院首例腹腔镜下新生儿十二指肠闭锁手术患者顺利出院
图说 / 顺义妇儿医院首例腹腔镜下新生儿十二指肠闭锁手术近日,北京儿童医院和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两院区多学科团队成功为一位出生仅45小时
2025-02-21 18:40:00
鲁医健康说|省酸增甘、夜卧早起……春季调养身体,中医专家支招
为增强群众健康意识,扎实开展全省健康知识普及行动,推动“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深入人心,今年,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围绕重点人群
2025-02-21 18:40:00
国家认证!重庆唯一!重医附二院拿下全国首批消化内镜培训项目学员脱产培训合作单位
2025年2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公布了首批消化内镜培训项目学员脱产培训合作单位名单。重医附二院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消化内镜培训项目学员脱产培训合作单位
2025-02-21 1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