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好种子怎样更好推广到农民中去?——东北三省粮食生产蹲点调研之一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5-09 18:4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沈阳5月9日电 题:好种子怎样更好推广到农民中去?——东北三省粮食生产蹲点调研之一

新华社记者姜潇、邹明仲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源头。

春播时节,新华社记者深入东北黑土地采访发现,田间地头有口皆碑的好种子越来越多,成为农民稳产增收的利器。但如何把优质、可靠的种子更好推广到农民中去,同时,进一步研发更多新品种,更好满足我国农业发展现实需求,做到种源自主可控、种业科技自立自强,从而推进种业振兴,依旧是一道重要课题。

“好种子才有好收成!”

记者来到辽宁省盘锦市太平凯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整齐排列的20座育苗大棚里,绿油油的秧苗茁壮成长,正陆续往5000亩水田里“搬家”。

合作社理事长郭凯是种了20多年地的“农把式”。他指着成片的秧苗对记者说:“这些秧苗的种子是我从十多种稻种中经过测试实验选出来的,亩产1300斤,抗病性强、耐盐碱、抗倒伏,大米外观品质好、食味值高。”

数百公里外的吉林省公主岭市,东兴隆农机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振军正忙着在地里播种。今年他打算种170公顷的大豆。

“这是吉育303,是咱吉林省培育出的大豆品种,不比‘洋种子’差。”李振军自豪地向记者展示着种子,“农民最相信眼见为实,好种子才有好收成!”

播下好种子,丰收才有底气。

据了解,在全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十四五”时期,该省将深入开展种业振兴行动,大力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大种业创新攻关力度,加快种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推动主要粮食作物自育品种推广面积达92%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50%。

“要让农民买得安心、用得放心”

春播旺季前夕,盘锦北方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展厅内人头攒动,四五十名农民围拢在一起,聚精会神地听水稻育种专家许雷讲授选种标准。

手持一本名为《优质水稻品种的选择》的小册子,许雷反复向农民们强调一句话:“一定要选择经国家和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品种。”

种优则物丰,粮安则民安。面对琳琅满目的种子,农民却常常犯了难。一位农民向记者坦言:他会同时买几个品种播种,就怕买到了劣种子,甚至是假种子。

记者采访中发现,种子市场上品种繁多却良莠不齐,存在套牌、同质化等问题。一些地区种子经营主体杂乱,为了扩大销售,有些经营者夸大宣传,误导了农民。这都需要有关部门持续强化市场监管,加大打击售假力度,净化市场,保障农民利益。

聚焦这一问题,东北三省每年都在春季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严查假种子、假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强化质量监督抽检,确保优质农资供应,保障春耕生产起好步。

去年3月1日,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正式施行,扩大了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范围及保护环节,也为农民购买良种提供法律保障。

优良品种是丰收保障,科学栽培更是高产关键。许雷的“公益课”在农民中一直受到欢迎,他笑着说:“农民最需要的还是教他们怎么种。没有配套栽培技术,良种也不能高产丰收。种子企业要做好技术指导和售后服务,让农民买得安心、用得放心。”

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振兴种业,“中国饭碗”才能端得更稳更牢。

记者走访吉林市福莱特种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利国倒“苦水”:“育种需要大量投入,有的一年投入一百多万,可能都不成功,这对企业是个挑战。”

推进种业振兴,要瞄准应用效果,打出一套组合拳。

“科企合作是推动种业振兴的有力手段。”辽宁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郑文静认为,我国种业科技资源和人才集中在科研单位,加强科企联手,有助于快速提升种业企业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种质资源的积累和利用,是种业创新的关键。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优质大豆生产和供给基地,常年大豆种植面积占全国40%以上,商品率达80%以上。这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广阔创新舞台。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栾晓燕,每年都会和团队成员一起,定期开展种质调查、取样、做实验……“我们还会定期走访农户,了解种植偏好和市场需求,开展育种攻关,优化老品种,培育新品种。”栾晓燕说。

建立种业资源交流机制,有助于激活育种主体积极性。

郑文静等建议,要切实瞄准农民现实需要,引导和支持建立种业产业联盟,研发出更多有重大突破的新品种,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9 23: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下大力抓好秋粮生产 推动农业全链条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文转自:西安日报方红卫在调研“三秋”工作时强调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下大力抓好秋粮生产 推动农业全链条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李婧一同调研本报讯(见习记者 罗嘉昱 记者 何兴龙)10月
2023-10-14 03:50:00
江西多地积极部署 打好春耕备耕“主动仗”
...勤春来早,万象“耕”新时。春耕时节已至,为确保全年粮食生产任务顺利完成,打好开年第一仗,江西多地主官实地调研督导春耕备耕工作,并作了诸多部署。付丽玲、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
2025-03-25 04:27:00
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 江西多地主官从这些方面推动
...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023年,江西粮食生产实现丰收,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198.9亿元,同比增长4
2024-04-01 04:42:00
广西“四早四强化”保障春耕备耕
...强化项目支持,强化防灾减损和指导服务,全力夯实全年粮食丰收基础。截至2月21日,全区春耕已备早稻种子1946.37万公斤
2024-02-28 06:00:00
铜仁“五个聚集”筑牢粮食安全基石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2023年粮食产量和单产增幅均排全省第一铜仁“五个聚集”筑牢粮食安全基石近年来,我市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按照“要深入实施粮油生产能力提升行动,一体推进‘六
2024-02-24 08:39:00
全国人大代表郭进考:选育小麦“优等生” 让每一寸土地生产更多粮食
...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让每一寸土地生产更多粮食。在农田里找课题,是郭进考最重要的履职心得。作为河北省小麦育种的首席专家,一年里他至少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农田度过的。春节刚
2024-02-20 09:45:00
...程”经验,抢抓春耕有利时节,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强有力推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建设“四在农家·和美乡村”。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时光辉,省政
2024-03-20 05:57:00
...题:东北春耕正忙,地里农民为何减少了?——东北三省粮食生产蹲点调研之四新华社记者姜潇、管建涛、孙晓宇这几天,正值东北播种时节,记者穿行在广袤的黑土地上,目之所及并不是田地中农
2023-05-13 15:16:00
本文转自:商丘日报睢县农业农村局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近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关于表彰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的决定,其中,睢县农业农村局榜上有名
2023-04-20 07:1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石辉兵:直肠癌如何进行科学防控,应注意什么
直肠癌病因复杂,由环境、饮食、生活习惯及遗传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多数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癌变过程涉及多阶段染色体改变与基因参与
2025-11-12 14:06:00
脚后跟开裂、皮肤粗糙皲裂,不只是缺水!东城中医医院杜兵主任提醒:防治遵照这三步
近日,气温持续走低,天气寒冷干燥,皮肤不知不觉间变得粗糙皲裂,尤其是脚后跟,不仅干燥起皮,有些地方甚至还开裂了!通常认知是觉得缺水了
2025-11-12 14:08:00
专访上海都市医院“保宫”专家杨冰:帮女性患者保全子宫,是我的毕生追求!
在妇科肿瘤领域,如何在高质高效解除病痛的同时,完整地保留女性的器官功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一直是医学专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2025-11-12 14:09: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杜若桑:经期大便干结难排,多是“津亏肠燥”
杜若桑,针灸推拿学博士。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房繁恭主任,房繁恭卵巢早衰&盆底病工作室成员。擅长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卵巢早衰
2025-11-12 14:38:00
全科医生的专业选择:新西兰籍医生在上海嘉会国际医院成功接受CAR-T治疗
近日,上海嘉会国际肿瘤中心再传佳音:一位罹患多发性骨髓瘤的国际患者,在接受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CAR-T治疗后康复良好,已于10月底出院
2025-11-12 15:57:00
深圳永福医院:便秘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在当今的快节奏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便秘问题的困扰。根据研究,大约有15%的人口受到便秘影响,而这个比例在老年人和长期久坐的人群中更高
2025-11-12 15:58:00
传承古方,科技赋能:益肾安神口服液获准再注册,守护国人健康睡眠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信息显示,由通药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经典中成药“益肾安神口服液”已正式获得吉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再注册批准通知书(通知书编号
2025-11-12 15:59:00
一位肺癌患者写给未来的独白信
“未来,愿你去更多的城市,看更多的风景,岁岁无虞,平平安安!”75岁的王叔在一封写给未来的信里,对自己留下了这段寄语。书房外
2025-11-12 16:01:00
宿松“舌尖名片”出炉, 十六道菜品被授予“滋味宿松宴”特色菜称号
大皖新闻讯 为挖掘本土美食底蕴、打造地域特色品牌,11月11日,“宿松滋味·有滋有味”——滋味宿松宴评选活动圆满举行。来自全县各地的三十余名厨师同台竞技
2025-11-12 17:09:00
【义诊预告】泰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二科糖尿病日义诊邀您参与
鲁网11月12日讯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为“糖尿病与幸福感”,旨在全面提升糖尿病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为增强公众对糖尿病的防控意识
2025-11-12 17:10:00
健康问太和 | 关节镜微创技术,巧解关节“卡顿”难题
走路时膝盖突然剧痛卡住,缓一缓又能恢复?这可能是关节里混进了“不速之客”——关节游离体,反复发作将加速关节磨损。不过,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2025-11-12 23:25:00
科普|福州 17 岁少年患糖尿病 青少年发病攀升需早防
福州17岁少年患上糖尿病专家提醒:青少年发病率持续攀升,早防早治是关键福州新闻网11月12日讯(记者 潘温祥)糖尿病并非老年人的“专属”
2025-11-12 22:00:00
音乐与碳水的美妙和弦:秦潭湖音乐节,一碗安庆炒面意外“火出圈”
大皖新闻讯 11月8日至9日,安庆秦潭湖畔的音浪澎湃激昂,但让无数乐迷和游客津津乐道的,除了舞台上的摇滚与民谣,还有一股弥漫在空气中的
2025-11-12 18:49:00
失眠不是小事!中医解析 “不寐” 背后的脏腑密码
科普专家:于迎科普单位:北京市大兴区心康医院 (二科)凌晨两点,窗外的城市陷入寂静,而你却睁着双眼,数着绵羊满心期待着睡意的降临
2025-11-12 16:37:00
咖啡还能“挖着吃”?网友:这才是真正的“红薯拿铁”
一咖啡店将红薯掏洞,做出“红薯拿铁”,网友:爱吃红薯和爱喝咖啡的人都沉默了。
2025-11-12 12: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