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开好局 起好步 ③|“农博士”“轻骑兵”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2-27 13:3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凛冬的清寒还在,广州的乡村大地已是春意涌动。为准确分析预判今年上半年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确保今年粮食生产开好头、起好步,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各相关单位开展了农作物病虫冬后基数调查工作,涵盖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调查结果将用于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的预判分析,助力春耕备耕工作。

近年来,广州多措并举,确保粮食安全。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耕地利用率和粮食产出率。自2019年以来实现了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连续3年“三增长”。

开好局 起好步 ③|“农博士”“轻骑兵”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广州“藏粮于技”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近年来,广州市、区、镇(街道)、村四级齐抓粮食生产,在省下达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基础上,对全市粮食种植面积进行再扩面、再细化、再分解,逐级压实到区、镇(街)、村和田块,形成层级式清单化目标任务,层层压实责任。

政策层面上,广州制定出台《广州市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方案》,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具体行动上,持续实施耕地“零弃耕”专项行动,积极引导复耕地优先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2020年至今累计完成撂荒耕地复耕复种面积2.37万亩,其中种植粮食1.09万亩。同时,广州还持续推进高标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持续提升。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积极推动冬种生产,都打开了粮食生产的新局面。

“藏粮于技”是广州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的法宝。2018年以来,广州每年收集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新种质350多份,每年育成审定粮食作物新品种6-8个,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5-6个。“增科新选丝苗1号”获首届全国优质稻(籼稻)品种食品品质鉴评金奖。“二广香占3号”被评为广东省首届稻米产业发展大会十大优质金奖品种。

有了好品种、好技术,再通过示范推广铺开,这便是良种良法对生产的赋能。广州通过增城丝苗米产业园等,示范推广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生产模式,推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主要粮食作物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100%。

不仅如此,广州还组建粮食生产农技服务“轻骑兵”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粮食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建立“广州农博士”专家问诊服务平台,为农企、农户提供一对一问诊或种粮技术咨询,精准指导科学开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防灾减灾各项工作,为提高单产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开好局 起好步 ③|“农博士”“轻骑兵”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连续3年实现“三增长”

作为一座超大城市,广州人多地少,耕地面积受到地形地貌限制,粮食自给水平相对较低。根据统计,2020年广州粮食需求量达2436.9万吨,而2021年粮食总产量为15.08万吨。

通过发放种粮补贴、提高种粮补贴标准等举措,广州提高了耕地利用率和粮食产出率。2021年以来,发放中央、省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5批次,有效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种粮增支影响。此外,市级种粮大户补贴每户单造补贴封顶限额由15万元提高至50万元;商品有机肥购置补贴从300元/亩·年·吨提高至400元/亩·年·吨;将水稻育插秧(80元/亩·造)、水稻精量穴直播(50元/亩·造)、水稻农用无人飞机直播(20元/亩·造)三种机械化种植方式纳入补贴范畴。

正是这些实打实的举措,让广州自2019年以来实现了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连续3年“三增长”。

广州市从化区是珠三角主要的水稻种植区,春耕备耕农忙时节,育秧大棚内流水线作业,农民只需要将秧盘放置在自动育秧机上,育秧机就可以自动完成撒土、播种、洒水等一系列程序。秧苗青青,长势良好。

记者从广州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为了广州“饭碗”装好“广州粮”,2023年,广州将落实以补促管,继续切实提高种粮积极性。自2018年种粮大户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广州积极宣传落实市级种粮大户补贴和区级相应配套补贴,种粮大户从2018年282户增加至2021年1356户,增长381%,种粮大户(水稻)补贴面积从2018年2.9万亩增长到2021年14.03万亩,增长384%,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40.7%。市农业农村局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宣传落实种粮大户补贴,提高农企、农户种粮积极性。

开好局 起好步 ③|“农博士”“轻骑兵”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如何体现粮食安全“广州担当”?

要稳住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广州在种业方面可以有所作为。

广州市农作物科研基础雄厚,拥有国家野生稻种质圃(广州)等23个省级以上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并且持续推进水稻、特色鲜食玉米新品种选育,审定了一批优质、绿色新品种。2022年,广州辖区先后4批83个粮食作物品种拟被农业农村部授予植物新品种权(第4批正在公示),55个粮食作物品种初审通过国家审定。

国家水稻数据中心数据显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6个籼型常规稻中“黄华占”等4个品种由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广州)育成。广州市农科院则选育了丝苗米“二广香占3号”等39个国家、省级审定新品种;“改良组群筛选法”选育优质水稻新品种研究与应用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

粮稳天下安。广州将会加强资源保护利用,开展为期3年的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省市联合开展普查数据复核、完善和资源性能测定等工作,完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与此同时,广州也将深化科企合作,加强良种联合育种攻关,加快搭建高水平种业科研创新平台,扎实推进种业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推进种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企业发展壮大,提升良种基地建设水平,强化良种繁育保障能力,展现粮食生产的“广州担当”。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高级指导专家周少川认为,广州有丰富的优质稻种质资源,也有育种方面的优势,科研成果在广州做出来,然后推广到粮食主产区去大规模地发生发挥作用,再通过市场的机制回到广州来,在这方面广州可以有所作为。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叶卡斯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叶卡斯 通讯员 穗农宣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凤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7 14: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农技轻骑兵”奔赴田间地头
...白统筹推进春耕备耕工作,确保“两稳两扩两提”“农技轻骑兵”奔赴田间地头电白加快推进春耕备耕。张鹏飞 摄“一日春耕十日粮,十日春耕谷满仓。”立春过后,电白那霍东山村的田间地头逐
2023-02-14 06:46:00
...文转自:嘉兴日报南湖区新增6家博士创新站科技创新“轻骑兵”队伍再壮大■记者 何金妹 通讯员 吴海霞本报讯 科协搭桥梁,企业接博士。昨天记者从南湖区科协了解到,嘉兴市第五批博士
2024-02-02 06:59:00
...潭市大力推动博士创新站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科创“轻骑兵”带来发展“牵引力”全媒体记者 王超近半年来,湖南工程学院青年教师麻洋博士,一有时间就随湖南省煤炭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4-11-04 07:18:00
发力智慧农业    全产业链助农
...、藏粮于技,在珠江三角洲广阔的田间地头,推进农技“轻骑兵”送技下乡、持续实施农田复耕复种,引入专业公司加快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集成推广良种、良机、良法、良田,以“智慧农业”奏
2024-03-15 07:07:00
送技下乡 助农谱写致富经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遂溪首家农企入选省农技服务“轻骑兵”乡村行工作站建设主体送技下乡 助农谱写致富经陈杰忠查看冰淇淋果情况。 蓝伟强 摄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科技现代化是关键点,
2023-05-10 06:40:00
田间地头讲政策 乡村振兴添动能
...磊的政策宣讲后开心地说道。培养一支队伍,打造宣讲“轻骑兵”。提及宣讲,韩岗镇的村民们便会想到“田间地头送技术”宣讲团。韩岗镇是韭菜种植大镇,目前已经打造了万亩韭菜产业基地示范
2023-11-28 10:06:00
...糖料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研究室协办的广东农技服务 “轻骑兵”乡村行暨甘蔗机械化生产技术培训班在湛江雷州纪家镇行沟桥举办。目前正值湛江地区甘蔗收获和春耕种植季节,为提升从业人员业
2023-02-24 10:29:00
...党的创新理论浸润百姓心田。吸纳优秀人才,组建宣讲“轻骑兵”。顺平县融媒体团工委吸纳不同行业优秀人才,组建“轻骑兵”宣讲队,创新“精准滴灌”式宣讲模式。宣讲员面对不同年龄、不同
2024-01-18 19:09:00
《放歌中国》文艺轻骑兵走进栖霞肖家夼村
...“《放歌中国》走进栖霞文艺演出”的艺术家组成“文艺轻骑兵”,来到栖霞市唐家泊肖家夼村,歌唱甜蜜生活,讴歌辛勤的劳动人民,赞美新时代。活动由《放歌中国》导演李焱主持。在硕果累累
2025-10-26 21:0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年年体检正常 为什么癌症发现就是晚期
提起癌症,不少人都觉得“只要年年体检都正常,就不用担心”。可在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5大主要癌症中,我国患者确诊时处于Ⅰ
2025-11-16 07:58:00
胎动异常的信号及紧急处理
近期,我遇到了一个孕妇,产检过程很顺利,她也很高兴地等着“瓜熟蒂落”,可是有一夜,肚子却忽然很频繁地动起来,有时还伴有轻微的收缩
2025-11-15 05:22:00
肝癌介入治疗全解析:微创“精准打击”如何为患者赢得生机?
提到肝癌治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开腹手术切除”,但对晚期患者或身体虚弱的老人来说,大手术风险难以逾越。如今,肝癌介入治疗这一“精准打击”的微创技术
2025-11-15 05:22:00
0-6岁体检时间表:关键检查别错过
0到6岁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各个微小的变化都牵动着家长的心,也会影响着宝宝的健康。为了保障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定期体检十分重要
2025-11-15 05:22:00
儿童扁桃体炎高发期,家长须知的饮食与护理禁忌
每年春秋季是儿童扁桃体炎的高发期,门诊中因咽痛、发热就诊的患儿占比显著上升。作为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扁桃体在儿童期因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
2025-11-15 05:22:00
化疗后没胃口? 3招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在消化道肿瘤治疗过程中,化疗为重要方式,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但会产生较多消化道不良反应,其中食欲不振为典型性影响,如何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2025-11-15 05:22:00
直面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带来的“血栓风暴”
你能想象吗?一次普通的感染、一次常规的手术,甚至一次小小的创伤,都可能成为引爆身体的“开关”,在数日内导致全身器官接连衰竭
2025-11-15 05:22:00
什么是肩周炎?如何科学锻炼康复?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冻结肩”“五十肩”,是一种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它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
2025-11-15 05:22:00
子宫内膜上的“小疙瘩”——子宫内膜息肉需要治疗吗?
子宫内膜息肉(EPs)是女性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形成的一种常见宫腔病变,好发于育龄期妇女,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上升
2025-11-15 05:22:00
反复感冒是不是免疫力低?儿童呼吸道反复感染的真相与应对策
孩子三天两头流鼻涕、咳嗽,家长们常常焦虑不已,第一反应往往是“孩子免疫力太差了”,但儿童反复感冒、呼吸道反复感染的背后
2025-11-15 05:22:00
颈椎病手麻:西药营养神经+针灸选穴,循证依据在哪?
手麻像过电、像戴了“隐形手套”,夜里常被“麻醒”——这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的反应。不少患者跑遍骨科、神经内科,拿到两袋药
2025-11-15 05:22:00
甲亢和甲减症状相反,治疗核心在平衡
甲状腺是人体颈部的“内分泌发动机”,负责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新陈代谢、能量产生和器官功能。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常见的两种疾病
2025-11-15 05:22:00
从“酒桌王者”到“精神崩溃”,酒精如何摧毁大脑?
在社交场合中,常常能看到那些在酒桌上千杯不倒的“酒桌王者”,他们似乎以惊人的酒量为傲。然而,长期过度饮酒可能将一个看似强大的饮酒者从意气风发引向“精神崩溃”的边缘
2025-11-15 05:22:00
服务社会、共护睡眠——“关爱失眠者公益行动”首站启航
鲁网11月15日讯2025年11月13日,由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承办的“玉护好眠
2025-11-15 12:01:00
哈尔滨市祥民中医馆:扎根冰城,用传统中医守护邻里健康
在哈尔滨这座充满欧陆风情的城市里,一抹浓郁的中医药香正悄然浸润着社区街巷。近日,哈尔滨市祥民中医馆有限公司以其质朴、专业的服务
2025-11-15 12: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