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以科技创新托起丰收希望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9-21 09:10: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以科技创新托起丰收希望

——写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到来之际

李栋 欧阳易佳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9月22日,秋分节气,亿万农民将迎来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从鱼米之乡到雪域河谷,从白山黑水到黄土高坡,广袤田野里铺黄坠绿,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在托起丰收希望的当下,科技创新正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迈进的关键动能。

种业振兴撑起丰收希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

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关键。何以保障?答案是种子。

2021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为贯彻落实种业振兴行动总体部署,农业农村部组织制定《国家育种联合攻关总体方案》,围绕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目标,深入推进国家育种联合攻关工作。

今年,是种业振兴从“三年打基础”转向“五年见成效”的关键之年。纵观这3年,种业振兴五大行动阶段性任务落实落地,一些基础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实现新突破,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种业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以科技创新托起丰收希望

四川眉山东坡区复兴镇水稻种子基地满目青翠,秧苗长势喜人。图片来源:人民图片

华浙优261,2024年被确认为超级稻品种,攻关田最高亩产672.5公斤;星乐优717、龙粳113等新品种食味品质获得突破,并逐步获市场认可;特早熟品种昌农早6号,为长江中下游稻作区“稻—稻—油”生产提供品种支撑……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如今,我国国家级种业基地加快布局,由216个农作物基地、262个畜禽育种场、91家水产原良种场组成的“国家队”,供种保障能力由70%提高到75%。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表示,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保障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高标准农田绘出“粮”辰美景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分区分类开展盐碱耕地治理改良,“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支持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

金秋九月,贺兰山脚下的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灵沙乡农田仿佛蒙上了金黄色的滤镜。放眼望去,万亩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硕大的玉米被紧紧包裹在翠绿的叶子中,孕育着今年的丰收。

由曾经的“白茫茫”变成现在的“金黄黄”,何以绘出丰产“粮”辰美景?答案是良田。

盐碱地被称为“土壤癌症”,高盐量导致农作物低产甚至无法生长。自然资源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盐碱地面积约为15亿亩,其中可利用的盐碱地约5亿亩。从国情来看,我国耕地总量少,质量总体不高,后备资源不足。利用好“沉睡”的盐碱地资源,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牢牢牵住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牛鼻子’,首先要从耕地入手。”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研究员郧文聚表示,要稳定耕地格局、优化耕地布局,建设高标准农田,才能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变成“金黄黄”的地方不只是灵沙乡。近年来,各地通过协同推进盐碱地治理和综合利用,盐碱地面积不断减少,重度盐碱地面积比例逐年降低。

以科技创新托起丰收希望

今年夏收期间,山东东营耐盐碱小麦喜获丰收。图片来源:人民图片

在河北沿海滩涂,多地重点围绕控盐、培肥措施,推广暗管排盐、水肥盐优化调控等技术模式,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不断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今年将完成建设盐碱耕地高标准农田20万亩;在内蒙古黄河灌区,通过底施改良剂,结合冬季灌溉压盐,示范田的作物根系土壤的盐含量由平均4‰下降到1.5‰左右;在山东黄河入海口,根据盐碱地含盐量梯度变化,分别建设一批盐碱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产业示范园,打造盐碱地农业创新高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进,耕地质量总体进入持续改善、稳中有升阶段,粮食生产条件明显增强,粮食安全基础更加坚实。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以上;全国耕地平均等级达到了4.76,比2014年提高了0.35个等级。

“不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建设标准,加强基础地力培育,不仅提高了粮食单产,而且增强了耕地韧性。”郧文聚说,在保障吃得饱的基础上,还要向保障吃得好、吃的健康、吃的安全发展。

智慧农机跑出农业机械化“加速度”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

向农业强国阔步迈进,科技创新是变量。农机装备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石,也是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何以保障?答案是智慧农机。

“北斗+”为农业插上智慧的翅膀,在秋管秋收一线,天上飞的无人机,地上跑的北斗导航大型农机,都成了种粮好帮手。截至目前,全国装有北斗定位作业终端的农机装备已超过200万台(套)。

农机给力,种地省力。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在耕种管收各环节广泛应用,大田种植信息化率达到26.4%。

“现代农业生产,必须配备现代化的科技装备。”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录祥说,作为农机生产制造和使用大国,我国农业机械装备高质量发展正在加快推进,通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两端发力,突破关键技术,拓展应用场景,农机装备产品体系日益丰富,目前可以生产4000多种农机产品。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科技装备已成为粮食连年丰收的重要保障。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粮食稳产增产,根本出路也在科技。科技翻涌稻菽浪,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更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1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农发行东营市分行推出黄河口碱地贷组合模式 挖掘盐碱地综合潜力
...东营市分行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作用,深入围绕盐碱地做文章,创新推出“黄河口碱地贷”,采取“盐碱地+安居富民”“盐碱地+高标准农田”“盐碱地+特色产业”等黄河口盐碱地综合
2023-07-27 09:52:00
...、剥皮,金黄的玉米棒顺着出仓口倾泻而下。这片曾经的盐碱地产出丰收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
2024-09-18 12:51:00
...,到推进专项普查摸清“家底”,从组建国家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到成立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我国协同推进盐碱地治理和综合利用,使得盐碱地面积不断减少,重度盐碱地面积
2023-07-22 12:22:00
河北省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取得良好成效
...扎实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科技创新是武器。”省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河北省将加快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科技水平,以“育种”和“治
2024-05-21 09:02:00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 河北扎实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
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河北扎实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6月6日,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后仙庄村农民在抢收旱碱麦。(河北日报资料片) 河北日报记者 张 昊摄河北日报讯(记
2024-07-12 08:00:00
近日,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六团双城镇万亩盐碱地水稻收割完毕,亩产突破570公斤,比科技部2030年耐盐碱水稻亩产目标高出270多公斤。中国水稻研究所原所长、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
2023-12-05 07:50:00
联播观察|四个镜头聚焦春耕中的新质生产力
...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水稻育苗已近九成。向盐碱地要产量,新的耐盐碱大豆品种正在吉林省农科院大豆育种实验室加紧培育。让新质生产力走进田间地头,今年吉林将在西部盐碱区推动
2024-04-30 11:39:00
滨州:聚焦“盐碱地综合利用” 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引进微藻产业一体化项目;依托青岛大学(院士)滨州科技创新及成果示范基地,引进李景虹、侯天侦等院士团队;依托环渤海盐碱地红枣现代育种中心,引进国内知名的林果专家刘孟军、刘平教
2024-04-09 15:50:00
...础,播种面积稳住了,产量才能有保障。昌邑市探索创新盐碱地综合利用系统方案,形成行之有效的盐碱地改良“六步法”,即通过引水蓄水、提取卤水、深翻土地、淡水压碱、作物吸盐、培育良种
2024-12-24 10:0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怎么区分支气管肺炎和普通感冒?
罗凤娇 广西河池市环江县人民医院支气管肺炎是一种肺部感染,主要影响支气管和肺泡,常由细菌或病毒引起,会导致咳嗽、发热、呼吸困难和胸痛等症状
2025-11-03 07:05:00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必看:正确发力、保护假体的5个核心动作
王柯 泸县中医医院髋关节置换术是对于终末期髋关节疾病患者的常用治疗手段,例如患股骨头坏死、重度骨关节炎等疾病后,进行髋关节置换术能够重建患者关节功能
2025-11-03 07:05:00
偏头痛护理:从病因到缓解的全面攻略
?彭晓兰 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心脑血管内科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主要特征是单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及对光和声音的敏感
2025-11-03 07:05:00
身体里的铁管家:铁蛋白的小秘密
刘璐超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我们常常在体检报告上看到“铁蛋白”三个字,它似乎和“铁”有关,但具体是什么却让人摸不着头脑
2025-11-03 07:05:00
老年群体眼健康维护与眼病干预
杨赛 北京市朝阳区东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着年龄增长、眼部组织逐渐退化,老年群体已成为眼病高发人群。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
2025-11-03 07:05:00
人体器官的“隐秘”组合:肝脏与甲状腺
高华方(通讯作者) 孟涛 高华丽 邢台市人民医院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工厂”,还肩负着内分泌调节的重任。一旦肝脏出现问题
2025-11-03 07:05:00
2025排名前三的褪黑素品牌:技术+效果全解析,失眠人群参考
当前褪黑素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容易踩坑,下面为大家详细解析2025褪黑素 TOP3 产品。TOP1:Pdnaxi 睡眠胶囊 ——第五代睡眠提升技术
2025-11-02 11:24:00
减肥保健品真有用吗?2025主流产品推荐
在追求健康体魄的时代洪流中,体重管理已从一个审美议题,演变为一场关乎代谢科学与生活智慧的深刻探索。然而,市场喧嚣与信息过载
2025-11-02 11:26:00
护肝片怎么挑不踩坑?选对品牌是关键,吉利肝等能有效改善肝指标
当代人被熬夜、高脂饮食、应酬饮酒裹挟,肝脏健康危机四伏,挑选护肝片时的困惑也随之而来。带着这些问题,本文从科研实力、临床数据
2025-11-02 16:16:00
化疗期间病人吃什么增加营养好?看最新礼品推荐
患者生病时身体已经很脆弱了,为了治病患者还要定期吃药做检查。但是,你知道吗?治疗癌症的药品对人的身体有很大的副作用,药品虽然可以遏制癌细胞的增长
2025-11-02 16:20:00
名医免费坐诊、药膳茶饮飘香!河南中医药集市暖身更暖心
大河网讯 11月2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龙子湖院区门诊楼前,“中医药集市”刚一开集,就成了周边居民与大学生争相前往的健康“打卡地”
2025-11-02 20:50:00
苗医生靶向祛痘技术落地!专利工艺 + 靶向递送,开启痘肌修护新路径
在问题肌修护领域,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意味着对消费者需求的更精准响应。近日,苗医生正式宣布其历时多年研发的“靶向祛痘技术”正式落地
2025-11-01 13:48:00
睡醒后浑身疲惫怎么回事?深度助眠产品测评,选对才不浪费钱
您是否也经常在闹钟响起时,感到浑身沉重,仿佛一夜未眠?睡醒后浑身疲惫怎么回事?这很可能与睡眠质量差、深度睡眠不足有关。除了调整作息
2025-11-01 15:37:00
苏州专业医美机构选哪家?这几家热门机构值得考虑
苏州医美市场里,各类机构从连锁品牌到本地口碑店数量不少,很多求美者想选却犯了难。其实大家纠结的核心,无非是想在 “热门”里找到真正适配自己的 ——毕竟热门≠适合
2025-11-01 15:39:00
药物副作用难以忍受?2025护脑全新热门方案推出:综合干预问鼎生活质量改善榜首
在脑健康领域,认知衰退本身或许尚可应对,但其背后潜在的进行性功能丧失,无疑是高悬于每个人未来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从记忆的悄然流失
2025-11-01 15: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