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
打赢种业翻身仗离不开南繁精神
■ 本报记者 李梦楠
见习记者 余佳琪
扎根南繁沃土,赓续育种精神。12月14日,在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50周年暨赓续科学家精神、南繁精神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深情回忆南繁往事,在一个个育种故事中传递科学家精神和南繁精神。
“像加速器一样推动着科研工作的开展”的海南,是水稻育种的天堂,但当年的条件却异常艰苦。回忆起初次来海南的情景,谢华安仍历历在目。“生产队的仓库当宿舍,芭蕉叶拼成围栏,通宵达旦一手拿手电筒,一手拿木棍赶老鼠保护稻种。”
育种路上各种艰难阻挡,未能阻止“南繁人”前进的脚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努力,谢华安和团队在海南培育出抗稻瘟病的杂交水稻良种“汕优63”。该品种自1986年推广种植后,连续16年种植面积居全国首位,累计推广种植近10亿亩,增产粮食700多亿公斤。
“这些成果,离不开南繁人无私奉献、接续奋斗、拼搏进取的精神。”谢华安说,一粒好种子、一个好品种得来不易,正是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老一代科技工作者深深扎根祖国沃土,投身中国种业,在这片土地创造了多项种业奇迹,筑牢了“中国饭碗”的坚实底座。
在发言的最后,谢华安难掩对年轻人的期待。“我希望通过这个会议,传承南繁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成为育种接班人,引领更多有志青年承续南繁精神,加入到南繁育种工作中,为打好中国的种业翻身仗作贡献,共创中国种业繁荣。”谢华安说。(本报三亚12月14日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5 09:45:3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