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良渚遗址: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遗产
良渚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朝的一种文化,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世界文明史上重要的遗产之一。那么良渚遗址是哪个朝代的呢?下面将详细介绍:良渚文化的特点包括农业...……更多
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代表了长江流域对中国“多元一体”文明起源作出的卓越贡献。12月2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探访团来到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揭开良渚文明的神秘面纱,了解环太湖平原上五千...……更多
从一粒稻米到一座论坛 良渚文明以“和”为题沟通世界
...界平台,帮助人们更好地读懂中国。为了扩大申遗效应,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良管委)深挖文化创造和文艺创作,深入实施文化遗产全球伙伴拓展工程、浙江文物国际传播推广工程,在上海进博会、深圳文博会等大型国家级...……更多
发掘历史智慧 应对气候变化
...关于“水文环境变化与文化响应:从土壤微形态的视野看良渚古城的兴衰”的研究样本取样点(数字标识处)。 受访者供图日前,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举行。图为与会学者在会议现场观看考古文创产品。新华社记者...……更多
追光—探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路|一座五千年古城焕新文明之光
...,指引去处。大型融媒新闻行动《追光》,今天一起走进良渚遗址。又是一年蒹葭摇曳。良渚古城,芦花飞荡,逐风盛放。“芦苇非常漂亮。”游客叶文华说。“带小朋友亲近自然。”游客李羽涛说“这个地方竟然有五千年的历...……更多
浙江日报评论员:打响“良渚论坛”品牌 促进文明和合共生
...席习近平向首届“良渚论坛”致贺信,向世界深刻阐释以良渚遗址为实证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独特魅力,发出了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明对话、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明交流借鉴的号召,昭示着共建“一带一路”...……更多
浙江出土上古王国,比夏朝早上千年,外国专家:低估了华夏文明
...中国浙江传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好消息,那就是位于杭州的良渚遗址被正式定义为世界历史文明。良渚遗址自从2012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并与2018年1月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后经过多方考古专家鉴定,该遗址...……更多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考古遗产管理专业委员会在杭州良渚成立
...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国际研学中心举行。活动现场。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会上宣布了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考古遗产管理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名单,讨论通过了考古遗产管理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规则和2024年度工作计划...……更多
...前后,社会分化进一步凸显,社会资源的调动能力加强。良渚遗址的考古工作近三年来围绕水利系统展开。塘山以北的良渚外围新发现近20条水坝,在更远的径山、德清等地也发现了水坝的迹象,C14年代都是距今5000年左右,和原...……更多
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 习近平主席贺信引发会场内外社会各界热烈反响
中外嘉宾认真参与首届“良渚论坛”。潮新闻记者 董旭明 朱海伟 摄全球的目光,再一次聚焦这片美丽洲渚。12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首届“良渚论坛”致贺信,深刻阐明了良渚文化的独特价值,揭示了中华文明开放包容、...……更多
...眼中可信、可亲、可爱的中国。在美丽之洲话文明之路,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举办“良渚论坛”对于感悟古老文明魅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与交流合作,都具有十分重要...……更多
文明一分钟|萌娃走失妈妈急,警察叔叔来帮忙
...华五千年文明》的演讲。刘斌按照时间顺序,详细梳理了良渚遗址发掘与认知的历程,系统介绍了良渚文明的特点,展示了出土的陶器、玉器、古城遗址、水坝遗址等一系列考古成果。2)贵州松桃苗族绝技入选2023中华体育文化...……更多
...古调查方法。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新发现初步廓清了良渚遗址群经历了利用山前地貌建设散点式聚落,到人工规划水利系统和建造莫角山、反山等大型营建,构筑带有城墙、外郭的良渚古城的三个发展阶段。近年来考古新发...……更多
遗址承载文明·城市共话未来丨考古公园如何建?第四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开幕
...中国文物报社社长柳士发、河南省文物局局长任伟共同向良渚、陶寺、石峁、二里头4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赠送邮票。主旨报告环节,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樊温泉、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青岚,围绕百年考古...……更多
初步廓清良渚遗址群三个发展阶段
...自:解放日报国家文物局通报4项考古最新进展初步廓清良渚遗址群三个发展阶段徐壮/施雨岑浙江杭州良渚遗址新发现水坝及遗址群中晚期结构。 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11月29日电(记者徐壮 施雨岑)国家文物局29日举行“考古中...……更多
不靠海的杭州是如何出海的
...有三大世界遗产的杭州,通过文化连接起世界。今年,在良渚古城遗址,杭州与希腊成功举办了“良渚古城·雅典卫城”中希文明对话活动;在西湖边,杭州与意大利就世界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开展对话。目前,杭州与香港、温...……更多
“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严文明:勤于耕作,不问收获
...掘,但是严文明对良渚文化也格外关注,曾先后十多次到良渚遗址学习和考察,并被聘为良渚遗址群保护专家组成员。他写的这首《良渚颂》,亦在考古圈中广为传播。基于专业积累,在《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与《良渚随笔》...……更多
...对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出现的玉璧特别感兴趣,也想了解良渚文化。”这次中秋、国庆“双节”连休,林秋雨早早抢好飞机票,一下飞机就转乘开往余杭的亚运地铁,来到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古城遗址。“原来...……更多
...窥3000年前浙江先民的生活。它的意义,不仅仅如此。在良渚文化之后,浙江的先民如何发展?在中华文明的版图上,浙江地区再度崛起要再过约2000年,直至春秋时期吴越争霸。这段时间,相关文献记载匮乏。小古城遗址的考古...……更多
首期十大工程发布 杭州余杭区纵深推进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
...本馆、瓶窑古镇、安溪老街等一颗颗明珠。如何更好保护良渚遗址,传承中华文明?如何串珠成链,盘活以良渚文化为核心的文旅资源,打造城市新IP?12月14日,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推进大会在杭州余杭召开,经过一年多的擘画...……更多
...、马来语、葡萄牙语等。论坛吸引了300多位中外嘉宾相聚良渚遗址,文明交流成为对话的主旋律。论坛期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关于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联合声明...……更多
宁波又添古遗址!奉化江支流鄞江两岸已发现13处史前遗址
...I区文化堆积深度约0.15~1米,以唐代遗存为主,并有少量良渚文化时期遗存;III区文化堆积深度约0.2~0.8米,以六朝时期遗存为主。树桥遗址III区出土湘阴窑瓷器内底 。(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供图)树桥遗址以六朝时期...……更多
杭州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考古取得新突破
...江杭州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等4项考古最新进展。△良渚遗址出土玉器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新发现初步廓清了良渚遗址群经历了利用山前地貌建设散点式聚落,到规划建造水利系统、莫角山和反山,再到构筑带有城墙、...……更多
李群委员: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面有哪些新的进展?李群:2023年,国家文物局指导实施良渚、二里头、隋唐洛阳城等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大遗址保存现状进一步改善;推动贾湖、石峁、殷墟、七个星佛寺等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大遗址展示体系进一步丰...……更多
“赛”“会”之城 千舸竞发
...文明之地畅所欲言,更是为文明美好未来打下坚实基础。良渚遗址发掘出的文物让我们为早期文明成就而震撼,为先人的筚路蓝缕而感动。在拥有了财富和技术的当下,面对气候变化、环境破坏、能源粮食危机,我们更应该加强...……更多
勾勒中华文明绚烂图景
...过程中和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留下辉煌篇章。近年来,随着良渚遗址考古工作以及考古研究的不断深入,良渚先民的生活也逐渐揭开了神秘面纱,尤其是对于良渚先民的饮食结构与骨骼健康及其关系的研究颇受学界关注。 浙江外...……更多
第一视点丨对话良渚 同在一片星空下
...渚之光,贯穿古今,闪耀未来。两次到良渚调研,七次就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让良渚焕发时代光彩,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文明如水,润物无声。以“良渚”之名,迎接一场文明...……更多
共赴文明之约 同飨文化盛宴
...验历史文明,点燃文化自信。广富林、草鞋山、河姆渡、良渚、凌家滩这几条长三角沪苏浙皖“乘高铁寻文脉”研学线路重磅发布。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和马鞍山广播电视台共同投资联合录制的《探秘凌家滩》...……更多
...发布了多项考古新发现。其中荆门屈家岭遗址考古发现与良渚水坝同时期,距今约5100年至4900年前的多组水利系统,目前对熊家岭、郑畈两处史前水利系统开展了详细的考古工作,经过近3年的全面调查和系统发掘,屈家岭遗址新...……更多
著名考古学家孙华走进商都讲坛 讲述中国上古时期的城市
...产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和代表学者。本次讲座,孙华先生以良渚古城遗址、石峁城邑遗址、二里头遗址、郑州商代都城遗址等中国著名古城为例,向大家介绍和解析中国古代城市“法象上天”“缩放大地”的都城规划布局理念,让...……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敌国派口才达人来谈判,满朝文武无人敢应战,皇帝:让文盲对付他
古代有这么一种说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了很多书的才子们往往备受推崇,他们也通常被大众视为最聪明的群体,不过读书人也有自己的克星
2025-02-17 00:14:00
揭秘!黄克诚凭什么超越陈赓,稳坐开国大将第三把交椅?
【引言】:亲爱的读友们,大家好!你们是否好奇黄克诚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让咱把他放在陈赓将军之上,成为开国大将中的第三把交椅
2025-02-17 00:28:00
京剧《状元媒》朝代背景: 北宋主要人物:柴郡主(赵秀君饰): 宋王赵光义的养女,美丽聪慧,武艺高强。赵德芳(金喜全饰)
2025-02-16 15:34:00
明朝的“恐怖组织”:锦衣卫和东厂见面绕路,官员见了下跪
明朝是厂卫机构特别发达的一个时代,分别建立了锦衣卫、东厂、西厂,最后是内行厂。这四个厂卫一个比一个能作威作福。因为内行厂最后在明武宗时期建立
2025-02-16 16:02:00
富商王永庆:在美国买下1亿平方米土地捐中国,那块地现怎样了?
商人,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常被描绘成狡猾、阴暗、唯利是图的形象。然而,《琵琶行》中有一句名言:“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句话提醒我们
2025-02-16 16:03:00
1963年,工厂女出纳携巨款失踪,结果21年后在水泥地里被发现
1963年11月22日,是河北张家口女出纳李扬的生日,丈夫小冯开开心心地在家做着长寿面等着妻子归来,可谁知,敲开他家房门的不是昔日笑颜如花的妻子
2025-02-16 16:07:00
是恐怖传说还是真实存在:中国古代的开颅手术是怎么完成的?
文?庚沅手术的源头可能远比你我想象的要早。古代开颅术分别起源于欧洲、南美洲和太平洋几个中心。欧洲的开颅术据说可以早到10
2025-02-16 16:23:00
2007年,爸早亡妈再婚,6岁“孤儿”杨六斤,靠“吃草”顽强生活
“阿婶,我来牵牛了。”一个清脆稚嫩的声音呼唤邻居院子里的女人,然后径直走向牛棚里。“好,今天早点回来吃完饭再回家,牛还小吃一会就饱了
2025-02-16 16:26:00
李自成五虎上将为何是4+2?哪两个人共占一个名额?实在是不够格
明末天下大乱,大明王朝如风中之残烛,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义军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然而,对大明威胁最大的起义军首领,一个是八大王张献忠
2025-02-16 16:31:00
干活挖出“金疙瘩”,回家一称竟有18斤,谁料引来两大博物馆争抢
我国自黄帝王朝产生到现在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经历过多次的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后,这些文明以埋入地下的文物为载体,等待着考古学家发掘
2025-02-16 16:44:00
夫君与父亲只能活一个,她做的选择被骂千年,产生一成语流传至今
我们知道在古代,女子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教条,说白了,就是任何时候,女人都是作为男子的附属品存在的
2025-02-16 16:44:00
首位同盟会女会员,何香凝和秋瑾都称她大姐,晚年生活拮据靠救济
中国同盟会,是清朝末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旨在推翻清政府的统治。首位加入同盟会的女会员
2025-02-16 16:56:00
被保洁耽误的画家!南大46岁保洁吴立娣:被央视、人民日报皆报道
“不管什么身份地位的人,对于美的事物,都不乏精鉴的能力;对于天赋的才能,都不乏淋漓的表现。”各行各业都有能人巧匠。在现在推崇全面发展的社会教育下
2025-02-16 17:07:00
她是“日本版的女济公”,吃肉喝酒算什么,沉溺男色都毫不避讳
我们知道一旦一个人出家做和尚或者说做尼姑,至少能说明这个人已经是四大皆空了,对什么都是无欲无求了,至少在我们古代中国是这样的
2025-02-16 17:29:00
2011年,湘西男子声称会“招蛇术”让毒蛇救人,专家前去一探究竟
“只要我念了咒语,蛇就不敢接近我。”说这话的人是个看上去四五十岁的中年汉子,他操着一口湖南口音的普通话,外表朴实无华。但是他说的话可并不普通
2025-02-16 1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