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清朝科考最大舞弊案,24名举人文理不通,18名考官被绞死
...不已。但他们不知道,将要迎接的却是历史上最大的科举舞弊案——丁酉科考案。首先是顺治三年的丁酉顺天府科考案,顺天府行贿作弊,在明末时期就以成风,清朝入关之后更为公开。在顺治三年的顺天府科举中,正考官曹本...……更多
聊聊晚清的一桩科场案
...自首,随后被关押了9年,仕途尽毁。其子周伯宜没捞着举人,连秀才的身份也被革去,从此闲居在家,染上重病。此事使周家一度衰败,少年鲁迅经常为父亲的病出入当铺和药店,没少遭人白眼。纵观清代科场之狱,周福清贿...……更多
一品大臣因贪污16两银子就被斩首,千年来就这一回
...了出人头地,铤而走险。古往今来,不知爆出了多少科举舞弊案件,而清朝,似乎也不可避免。小编今天要跟大家讲的就是关于清朝最大的一场科举舞弊案——戊午科场案。戊午科场案发生在清朝咸丰八年,至今已经160余年,因...……更多
古代科举考试中如何防止舞弊?唐朝创设了各种措施
...监察制度的简单梳理,伴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发展,科场舞弊案也屡见不鲜,各朝都通过创设各种措施打击科举舞弊。就科举考官舞弊而言,在经历了唐朝的创设、两宋的发展、元代的改革,明代在科举考官舞弊监察方面的规定...……更多
清朝科举舞弊案:严苛的处罚与背后的故事
...这一事时,其狠厉也丝毫不逊于他爹,雍正年间,俞鸿图舞弊案发生,这件事也是发生在乡试这一环节,俞鸿图是河南地区的学政,主要负责地方的教学以及考试,正因如此他才有参与舞弊的机会,就事件本身而言,与俞鸿图本...……更多
和珅在结婚后第二年参加了顺天府的乡试,属于省一级的考试
...的,录取人数是汉人的两倍多,以和珅的优秀成绩,考个举人绰绰有余。和珅乡试落榜的根本原因,归咎于科举考试中的腐败,尤以顺天府的乡试腐败最为突出。在乡试之前,士子们还得通过童试,这个童试说难也难,说容易也...……更多
清朝轰动天下的贪污案,为了揭发贪官,他在皇帝面前自刎告御状
...乎!必照彼治罪,决不轻恕。”结果江南乡试又暴出科场舞弊案,顺治皇帝也不手软,此次江南乡试正副主考官及同考19人都被处死。 ……更多
清代官员子弟更容易中举吗?其实他们考举人比一般士子难
...徐元文之子徐树声、侍讲学士徐乾学子树屏,同时中顺天举人,后以取士不公被罢革;三十八年已卯科顺天下乡试发榜后,因取士不公,人心不服;三十九年庚辰科会试,所中大臣之弟居多,又引起天下士子公愤。经过了这几次...……更多
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真的是风流才子吗?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灾祸突然从天而降,狠狠撕碎了唐伯虎的梦想。二、科场舞弊案,蒙冤入狱1500年,唐伯虎满怀信心,准备入京赴考。就在这时,江阴的一个举人徐经伸来了橄榄枝,他一直仰慕唐伯虎的才华,于是便主动提出承担唐伯虎入京赶...……更多
徐州历史上唯一一位“饽饽状元”李蟠
...大。李蟠的文章在徐州小有名气,很早便通过乡试,中了举人,康熙三十六年进京参加会试,成绩优异,从而进入最高一级的科举考试——殿试。清朝的殿试按规定只考策文一项,清晨入殿,日落交卷。李蟠考试当天用篮子装了...……更多
徐乾学屡屡犯案,康熙为何纵容重用他?
...中双双中举,康熙巡视中发现疑点,命人深入勘查,发现文理悖谬者也被录取。康熙于是惩办了考官。徐家两个子弟当然落选。但是康熙居然没有惩办徐乾学。一次,徐乾学问一位翰林,说你愿不愿意做顺天乡试的主考。翰林当...……更多
...在乡试揭晓的第二天,由行省一级的官员宴请考官和中式举人。同时,六十年前考中该科的举人,经朝廷批准,也可重赴鹿鸣宴。不过条件非常苛刻,其人必须德高望重,为乡里表率,还要有地方有名望的士绅联名向州县申请,...……更多
周福清科场行贿案给后代造成了什么影响
...案。在清朝光绪十九年,也就是1893年,发生了一件科举舞弊案,这场案件的案情并不复杂,但却是科举制废除前最后一桩科场案,同时这个案件却影响了一位著名人物的命运,那个人就是鲁迅!鲁迅在自己的著作中曾提到,“有...……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的重大挫折:辛卯科江南乡试案
...银子,送副主考官赵晋20万银子,因此得以录取。而整个舞弊案,其涉案金额之大,也成为历史之最。事情水落石出后,康熙判处赵晋斩立决,吴泌和程光奎绞监侯,而左必藩虽未参与买卖关节,但工作失察,予以革职。至于噶...……更多
到底是怎样的“要事”,值得左宗棠舍弃大义,非要完成
...正广邀天下举子同场竞技。左宗棠自20岁那年(1832)考中举人起,此后便屡试不第。若非生在乱世,他大概也无甚机会获得名臣曾国藩的青眼,以湖南巡抚幕僚的身份,被保举入京,任四品京堂,加入湘军,与太平军作战,在阵...……更多
天才张居正、唐伯虎告诉我们,磨难对于天才有多重要
...伯虎恰巧又是会元,让人不得不怀疑唐伯虎跟这场“科场舞弊案”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因此,唐伯虎被判终生不得为官!一代天才就此陨落。落魄的唐伯虎画像总结我国战国时期一代圣贤孟子曾经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更多
聊聊这位背一麻袋馒头应考的举人
...次没中秀才,一气之下,干脆反了。背一麻袋馒头应考的举人而清朝有个传奇的才子,四十三岁才高中状元,当他抱着一麻袋馒头去京城参加殿试的时候,被皇帝注意到了,当即拍板,定了他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这位状元是...……更多
...县知县时,因与上司李文敏顶撞,被弹劾丢官,后因科举舞弊案被判监斩侯,一系列变故使鲁迅家道衰落,少年鲁迅过早地尝到了世态炎凉,对鲁迅以后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原名周树人,出生于...……更多
聊聊明末一个苏州世家
...成人的儿子有两位。长子名宗典,字文初,崇祯十五年中举人,鼎革之后隐居不仕。次子名宗昌,字瑞初,只有秀才功名。姚希孟留有著述多部,其中一部《文远集》(明崇祯张叔籁等刻清閟全集本,《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更多
从作弊状元到慈善家:陈冕的传奇人生
...陈冕自小确实才华横溢,书法更是一绝,早年从师于山东举人、翰林院编修王芷庭,17岁时参加乡试中举。1883年(光绪九年),他参加殿试,国子监祭酒(国立大学校长)盛昱出现在考场上。仗着跟主考官的关系,盛昱把陈冕的...……更多
看看这位状元当官10年后发展怎么样
...翰林院后,就是六品官阶。这是一个很高的起点。如果是举人当官,一般只能是七品知县。而且,一辈子也很难继续熬上去。可是状元不同,朝廷是把他们往高级官员的方向培养的,将来要担当担任。以清朝史料统计,当时114名...……更多
赵翼苦读入仕,居官不上,退而立言,终成大家〔243〕
...富,他受益匪浅,文学大进。此间,他虽会试败北,但以文理通畅,考取礼部教习,得以为文吏。乾隆21年,他入值军机处。时值征讨准噶尔,军书往返频传,而他文思敏捷,千言倚马可待,得此良机而崭露头角,深得文华殿大...……更多
唐伯虎与文徵明的异路同行:从对立到互相扶持
...也就不再坚持了。结果第二年参加会试,唐伯虎就被卷入舞弊案中,当时他的名声本来就不太好,加上他不听好友劝告,所以最终被罢黜为吏。唐伯虎坚持不肯去任什么浙藩小吏,还与妻子大吵一架,最后休妻。经过这件事,唐...……更多
新编廉政晋剧《三代帝师祁寯藻》首演
...道光年间,围绕三代帝师祁寯藻赴任湖南学政时科举乡试舞弊案展开,揭露了以湖南乡试主考官柏葰为代表的贪官污吏贪赃枉法、揽权纳贿的丑态恶行,着力塑造了祁寯藻廉洁自重、赤心爱民、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廉吏清官形...……更多
从南北榜到定额取士,明朝如何保证科举的公平性?
...及南北直隶机关举办。读书人一旦通过乡试,就能够获得举人的称号,并且能够前往京都参加高一级的会试,会试一般由礼部举办。中选会试的学子,可以参加最高一级的殿试,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选中者即为进士。而在明...……更多
康熙帝钦点,李蟠的状元之路
...状元。他生于书香门第。祖父李向阳,是明代天启年间的举人。父亲李合,是明末弘光年间的拔贡,著有《忖庵诗集》。他幼承家训,年少聪颖,很早就显露出过人天赋,旧志载:“李蟠幼年聪慧,读书可一目十行,写文章,洋...……更多
此人有状元才却没状元命,因名字籍贯弥封打不开,到手的状元飞了
...戴衢亨也是天资过人,戴衢亨17岁中的秀才,第二年中的举人,21岁的时候因为学识聪明,被乾隆召见对答,由于文采斐然,被乾隆授为内阁中书。本来科举考试他是第二名的,奈何第一名卷子弥封打不开,23岁的戴衢亨也就顺利...……更多
古代科举考试如何防作弊?
...作用的。这种避亲制度也为后代所沿用。如元代规定:“举人与考试官有五服内亲者,自须回避。仍令同试官考卷。若应避而不自陈者,殿壹举。”(《通制条格》卷五《科举》)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科举成式”规定:“凡试官,不得...……更多
清朝最后一场科举舞弊案,改变了鲁迅家族的命运
1893年,清代载入史册的最后一场科举舞弊案发生了,而这场舞弊案的主角,正是鲁迅的祖父周福清。细究这场科举舞弊案的起源,还要从周福清当年金榜题名说起。01福清中举清同治十年,绍兴学子周福清在多年苦读后终于高...……更多
聊聊清朝乾隆、嘉庆时期著名大臣——朱珪
...帝\"。历史书记载:和珅\"少贫无藉,为文生员\"。他连个举人都没有考取,又是怎样\"得宠朝廷\"的呢?一、出身满洲,聪明机灵,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他21岁参加顺天府乡试,没有中举。但他出身满洲,做了宫廷三等侍卫,开始...……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建文四年,随着建文帝的不知所踪,标志着建文朝彻底统治结束。永乐第二年改年号为永乐元年,紧接着分封功臣。他没有把自个的妻子忘记到九霄云外
2024-06-29 20:04:00
1975年,考古专家在湖1北云梦睡虎地发现了一座秦朝古墓,墓主为秦代官吏“喜”。更大的惊喜是,在这一古墓之中,发现了1155枚秦代竹简
2024-06-29 20:01:00
洪武九年的时候,徐氏就被册封为燕王妃。一切都在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去世而得到改变,年轻的建文皇帝继位。此人虽然性格仁厚
2024-06-29 20:04:00
早就杀青的电视剧江山纪还没有播出,让许多人激动的心开始心潮澎湃。去年的时候改叫山河明月,主要讲述的就是明成祖朱棣波澜壮阔的一生
2024-06-29 20:03:00
种植了之后,秦朝官府还要负责管理,不能松懈,在《秦律十八种·田律》中也有记载:雨为〈澍〉,及诱(秀)粟,辄以书言〈澍〉稼
2024-06-29 20:03:00
种:稻、麻亩用二斗大半斗,禾、麦亩一斗,黍、荅亩大半斗,叔(菽)亩半斗。利田畴(土地肥沃),其有不尽(到)此数者,可?(也)
2024-06-29 20:02:00
历史上对于朱棣皇后徐氏的名字存在争议,有人叫徐妙云,后来直接干脆称明成祖仁孝皇后徐氏。她的身份可不一般,父亲是明朝初年赫赫有名的开国第一名将徐达
2024-06-29 20:03:00
明史记载徐皇后跟朱棣虽然是指腹为婚,却并不是先结婚后恩爱。正式结婚前,朱棣跟徐皇后早就结伴了三年。彼此都认识了对方,都为双方的才能所敬仰
2024-06-29 20:04:00
众所周知,战争打的是后勤,虽然有所特例,但往往后勤优者更容易获胜。根据史书记载,一个秦军每月口粮大约40斤,如果以王翦攻楚60万人为例
2024-06-29 20:01:00
永乐五年七月初四的那一天,徐皇后去世。明太宗实录记载:“徐皇后病危的时候,朱棣前去探视。徐皇后嘱咐朱棣:”现如今天下太平
2024-06-29 20:05:00
史料记载:“上之为太子也,入侍太宗,见才人武氏而悦之。”他只想能有更多时间和武则天在一起,他当时并没有办法给武则天什么名分
2024-06-29 20:06:00
在这段时间,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李治发现了武则天的与众不同,她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深通权谋,是个标准的政客,在孤立无援的皇宫大内
2024-06-29 20:08:00
武则天是开国元勋武士彟的次女,十四岁的时候,因为出落得亭亭玉立,被李世民相中,就这么样进入了后宫。起初,武则天也有满腔的抱负
2024-06-29 20:05:00
恰巧李治想要废立皇后,而在其中,李治发现了武则天的政治才能,搞政治是需要天赋的。在李治、武则天的共同策划下,他们招揽自己的亲信
2024-06-29 20:07:00
哪怕权力落到武则天手中,等到百年之后,武则天也会将权力移交给李家。于是乎,李治心安了,他不再犹豫,而是将军国大事的裁决权交给了武则天
2024-06-29 2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