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杜衍致仕后的简朴生活:衣食住行的低调风格
马克思认为,衣食住行是人类最简单的生活需求。杜衍致仕后的生活,也离不开衣食住行这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先从他的着装来说,作为前任宰相,居高官享厚禄,也许锦衣华服才匹配他曾经的荣耀。实际上他的穿着打扮,...……更多
古代宰相将军隐退还乡,在家乡的地位如何,和县令谁更大?
...继续任职,而选择辞官还乡的行为,有一个温雅的称谓:致仕。从字面意思理解,便是把官位还给君主,意同现代的退休。那么,历朝历代的高官贵胄们为何甘愿走下权力之塔?在告老还乡后又如何面对身边的落差?将军宰相等...……更多
揭秘古代致仕制度,官员退休生活的真实写照
古代官吏退休又称为致仕。对于致仕制度的起源,历代学者均有不同的介绍,有人将商代"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后告归"定为中国致仕制度出现的标志,有人将商缺变法"废分封、行郡县"作为致仕的起源。《尚书..咸有...……更多
汉朝的官员退休后叫“乞骸骨”,这是什么意思?
...先深入了解古代的“退休”的发展。一,古代退休制度“致仕”的出现、及其发展在古代,退休还有一个十分文雅的名字叫做“致仕”或者是“乞骸骨”,根据一些流传下来的典籍记载,致仕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更多
古代官员退休待遇揭秘:从赏赐到田产再到微薄的退休金
...休政策各朝代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古代官员退休称做“致仕”,“致仕”一词,起源于西周。“致仕”就是官员年龄到了七十岁,就要把手中的权力主动交还给君王,自己退出政界告老还乡。由于周朝是奴隶制社会、官员都是...……更多
丞相告老还乡之后,与地方县令谁的官职更大
...于他们的退休《尚书大传·略说》就有云:“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大夫为父师,士为少师”,所以宰相的退休早在周朝就有“致仕”这么一文雅的称呼。这段话明确表述了宰相致仕的年龄一般在七十左右,古人寿命不长...……更多
他为父上书,却因四字称呼触怒乾隆惨被绞死
在古代,官员达到一定年龄之后就会退休,称为“致仕”,年龄一般以70岁为限。对于年老致仕的官员,朝廷一般优待有加,而在清朝,统治者为了拉拢人心,笼络大臣,对致仕官员的待遇更加优厚,使得这些人在致仕后还享有...……更多
古代人是如何养老的
...罪论处。古代官员退休后的待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一般致仕的年龄为70岁,汉代只有高级官员有“致仕”,致仕条件是年老或是有疾。汉代规定,俸禄两千石以上的高官,退休可领取...……更多
宋朝冗官问题及其影响
...过失,大都予以升迁,缺乏优胜劣汰的考核机制。第四,致仕之失。致仕制度即官员退休制度。宋代基本沿袭唐七十致仕之制。宋太宗时规定:“朝廷之制,七十致仕。”北宋初期,由于国家政权机构不完善,官员较少,“七十...……更多
古代外地官员都会告老还乡,朝中重臣回到老家后,如何与县令相处
...会派人盯着,有些人皇帝还不让他离开。古时候管这个叫致仕,致仕有着严格的要求,年龄和身体状况是重要的标准,同时根据级别和品阶的不同也有不一样的规定。那么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问题,朝中大臣致仕回到老家之后,...……更多
状元钱福致仕后,仍写《明日歌》以励志〔235〕
...》,还有《绫帕题诗》。五、题诗绫帕与赋《蹴鞠》钱福致仕归家后,继续过着读写的士人生活,不过,不追求功名利禄了,少了坐堂守职之累,他则拿出一定的时间与精力,游览于奇山秀水之间,放荡于高雅声伎场所,过着闲...……更多
崇祯时期的内阁斗争:温体仁与钱谦益的权力之争
...,将异己阁臣说成党派人士,令皇帝对其厌恶,迫使阁臣致仕。他还通过与吏部尚书合作的方式,肆意打压朝中异己官员,使崇祯时期官僚队伍鱼龙混杂,职位换人频繁,官员办事不利,重要政治决策出现失误,最终导致明王朝...……更多
孙星衍致澹人札
...,复任山东督粮道,直到嘉庆十六年(1811)五十九岁时致仕,引疾归田,退居南京,优游林下,著述讲学。此札正写于他嘉庆十六年致仕离开山东的途中。那一年三月,孙星衍督运北行,身体开始不适,患有肝病,时发时止。...……更多
治世能臣鹿祐与《(康熙)颍州志》
...做了大量有益国家和百姓的事,康熙对其十分器重。鹿祐致仕回到老家颍州(今阜阳市)后,主持编撰了《(康熙)颍州志》并为之作序,为阜阳的历史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清正廉洁的治世能臣鹿祐(1648年—1718年),清...……更多
...宋名人蔡襄(1012—1067)为安定先生作墓志铭《太常博士致仕胡君墓志》,不惜赞语:君孤进所立,不恤权贵,义以自信。释读此话,若论一生,安定先生从未结党营私,而是凭一己之力,推动国家教育的发展。若论事例,皇帝...……更多
樊敬资料长卷
...敬所处的那个时代和樊敬本人的为官过程。二是关于樊敬致仕退隐的相关内容。其中,包括樊敬要求致仕的申请及相关部门的办理文书,还有樊敬退休离京时,同僚的赠诗和序言。赠诗者很多,比如吏部尚书胡濙、刑部高官熊概...……更多
...。熙宁四年(1071),欧阳修多次上书请求后终于被允许致仕。次年,六十六岁的欧阳修在家中去世。 生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的杨邦乂在三十一岁时考中进士,并先后担任婺源县尉、溧阳知县等职。担任知县期间,他去除...……更多
乞骸骨到退休金:中国古代退休制度的变迁与影响
...立,高枕无忧谁人得?退休风波,古已有之。自周始设“致仕”制,历代相承,沿革有年。制度变迁,期间磨难,实非尔智我愚,乃系大势,系风云际会之难测也。究其缘由,不外人情与规则相抗,权势争斗中自救。逆境求全,...……更多
宋代时期的养老制度
...。此外,对于\"体制内\"的官员,也有相应的养老制度,致仕退休后,可获得政府的详细养老待遇。尊老养老的理念不仅在政府机构中得到体现,而且在整个社会中广泛存在。这种理念在家庭中尤为显著,赡养家中高龄老人,可...……更多
一柄手杖背后的尊老史
...更”制度,郑玄注为:“三老五更各一人也,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天子以父兄养之,示天下之孝悌也。名以三五者,取象三辰五星,天所因以照明天下者。”从中可以看出,周天子设立的“三老”“五更”只能由致仕退休的老...……更多
《卿卿日常》:元英终于得偿所愿,成为了金川女主
...也在实施,他致书信与金川主,让他同等看待元英。元英致仕得以如愿。在金川,元英为金川改革提建议,让金川主也就是其父颇为赏识。其才确实盖过了弟弟。为了金川的未来,金川主放弃旧习,让元英开始掌管金川。元英也...……更多
佟国维:康熙朝敢言真话的国舅大忠臣
...扈从康熙帝第三次亲征噶尔丹后,以病乞休,奉旨以原官致仕。康熙帝废立太子,按理说与佟国维并无利害关系,况且他已致仕十多年。但是,出于对皇帝的忠心,对朝廷的忠诚,四十七年冬,当他看出康熙帝仍想复立胤礽时,...……更多
古代官员工资低廉,买房难如登天
...要求很多,官员走时不能动之分毫。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致仕的官员都没有房子,单说唐朝,想要在唐长安城内买一座宅子,那是十分不容易的,价钱也不低,而且那时也不像我们现在一样可以按揭贷款买房,所以大多数人是没...……更多
...规定古代的退休制度,仅仅限于官吏当中,一般被称为“致仕”,即《公羊传》当中所注释的“致仕,还禄位于君”,和现在差不多,退休了,自己原本的权力职位全部都要交还,这种制度最开始诞生于周朝,后来不断发展,最...……更多
他或许是史上最博学的宰相,当官之余一项发明早西方三百年
...修不复省矣。”不仅如此,曾大力支持庆历新政,七十岁致仕后寓居南京的前宰相杜衍也十分看好苏颂,于是将自己毕生总结的为官之道、理政之法倾囊相授。甚至,杜衍还颇为自信地表示,苏颂他日必定也官居宰相。皇祐五年...……更多
周代酒文化:礼仪与宴饮的交融
...礼制的约束性上便适度予以放宽;同时当宴饮对象转变为致仕的老人的时候情况又有所不同,“但致仕之老,尊卑命数不同”。由于他们是政治体制的重要成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与官制爵位,因此他们在飨礼上的行为要依据礼...……更多
费宏:从少年状元到明朝内阁首辅的辉煌人生
...下,费宏只有引咎辞职。正德五年入阁三年多的费宏奉旨致仕,费寀也被罢免南归。费宏离京后,宸濠的同党派人跟在费宏回老家的船后。船到山东临清一带,派去的亡命之徒放火烧了费宏的船,费宏回到家中,朱宸濠又唆使费...……更多
葛从周:后梁开国名将,沙场征战显威名
...风恙不任朝谒”,于是,朱温就让他以右卫上将军的职务致仕。葛从周致仕后,一直在偃师县亳邑乡的别墅养病,彻底远离了政治、军事。913年,朱友贞继位,他还记得葛从周这位开国名将,“制授潞州节度使,令坐食其俸,加...……更多
李善长为何以举族之人性命换取朱元璋千古骂名
...之首,又曾任中书左丞相,政治阅历比胡惟庸还要丰富,致仕之后谨小慎微,胡惟庸案之后更是几乎闭门不出,低调了这么久居然会因为说和朱元璋不是同路之人,“道不同,不共戴天”而情愿赔上举族之人,为的就是换来朱元...……更多
...卷二《本系》载:“我族自晋公为华阳令,以宦为家,遂致仕,而隐居泉塘。”“始祖(一世)葛晋,字应祥,号高明。唐大中辛未(851)生。以父荫授恩生,秩正八品授华阳令,升岐王府长史,与辛卯(931)卒,享年八十有一...……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聊聊李世民和武则天的事迹
说起他俩,我们先来说一说武则天是如何进宫的。自从父亲武士彟死后,那些武氏族人对她们母女特别苛刻。在这种环境下,母亲杨夫人意识到往后的日子会更难过
2024-06-12 14:20:00
李建成为何会落入圈套被李世民关门打狗
武德九年(626)六月,李世民伏兵玄武门,袭杀了大哥太子李建成,三弟齐王李元吉,通过宫门喋血的方式,彻底解决了他与李建成之间多年的储君之争
2024-06-12 14:21:00
牛弘传口谕忘内容,跑回问隋文帝,隋文帝为何不怒反喜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能帮皇帝办事,这意味着无上的权力与恩典,同时也意味着行事得万无一失,如履薄冰。但是隋朝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糊涂大臣”
2024-06-12 14:22:00
聊聊唐太宗征高句丽的历史真相
645年2月,唐太宗李世民亲率六军,征讨高句丽政权,从而揭开唐朝与高句丽长达23年的战争。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看韩剧,不过编者最近发现的几部韩剧
2024-06-12 14:23:00
八王之乱后,河西、辽东两地为何幸免于难
“八王之乱”使得整个西晋进入了一个动荡的时期,也是“八王之乱”最终导致司马氏族的天下分崩离析,从公元301年开始到北魏统一为止
2024-06-12 14:25:00
假如没有马嵬兵变,唐肃宗能当皇帝吗
假如没有安史之乱,唐肃宗李亨也还是有很大概率能够顺利继承皇位当皇帝的,但这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他必须在他父亲唐玄宗的一次次致命试探
2024-06-12 14:25:00
武则天害王皇后、萧淑妃被废为庶人后,李治为何不管
不得不说,武则天绝对是宫斗高手,当仁不让的大女主,14岁进宫,被李世民冷落12年,等到李世民病逝后,她又不得不按照惯例进入感业寺出家
2024-06-12 14:26:00
隋炀帝杨广和隋文帝杨坚相比,谁的功绩大呢
在华夏数千年的历史中,王朝更迭不断,也各自留下了属于自身的独特印记。即使,有时一些王朝的国祚相对来说十分短暂,但依然能够影响着后世的发展
2024-06-12 14:27:00
李世民“跪而吮上乳”,李渊为何陪他演戏
天下大事,人们总喜欢说“胜者为王,败者寇”,实际上这仅仅是一个结果,我们看到了结果,不一定了解过程,历史就是将一个成王败寇的过程重现的最佳工具
2024-06-12 14:28:00
哪位大臣亲自杀了隋炀帝并归顺大唐,最终被灭三族
然而此人在唐朝时期却嚣张跋扈,多次忤逆李世民,最终李世民忍无可忍,将其流放除名,发配岭南,最终惨死在了路途之中,还连累三族
2024-06-12 14:29:00
尉迟敬德和秦琼,谁的功劳更大
说起李世民麾下的功臣们,很多人想到的更多的还是秦琼和罗成这对表兄弟,毕竟在一众隋唐电视剧中,除了李世民之外,就数他俩戏份多了
2024-06-12 14:29:00
简介唐朝及武周二十二位皇帝
唐朝,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朝代之一!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太平盛世!此外,唐朝(及武周)还有“千古一帝”唐太宗
2024-06-12 14:30:00
刘裕一生的白月光是谁,为她永不立后
臧爱亲,南朝宋武帝刘裕的结发妻子,东莞人。臧爱亲出身书香门第,她的祖父官至尚书郎,煊赫一时,只可惜臧爱亲的父亲臧隽不学无术
2024-06-12 14:32:00
聊聊杜甫不输李白、王昌龄的一首七言绝句
杜甫是大唐最具现实意义的一部人肉照相机,能将人间的所有不幸一一捕捉,塞进字里行间,并且不添加任何滤镜,真实如临眼前,直白如同默片
2024-06-12 14:33:00
唐玄宗这么宠爱杨玉环,为什么不敢封她为皇后
杨玉环在唐玄宗身边做了15年的贵妃,她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为何最后没有立她为皇后,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样的隐情?杨玉环于开元七年(719年)农历六月初一生于宦门世家
2024-06-12 14: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