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她被迫成为童养媳,抛夫远离家乡,最终成位历史上伟大的纺织专家
...养不起人来,万般无奈下,她被卖给一户八千亩的人家做童养媳。成为童养媳的黄婆婆,在婆家并没有比在家中好过一点,她不仅要伺候公婆还有丈夫,还要包揽家中所有的活,稍有不慎,轻辄打骂,重则毒打一顿,关几天柴房...……更多
“织女星”黄道婆一生命运多舛,饱经劫难却从未放弃希望
...是松江府乌泥泾人,因自幼父母双亡,十二三岁时被卖为童养媳,非打即骂,饱受公婆虐待。黄道婆无奈之下,向南逃至崖州,在这里嫁给一户姓宋的人家,被称为“宋五嫂”。后来,丈夫病逝,黄道婆到城西广度寺出家。从此...……更多
她被迫成为童养媳,差点当上皇后却只活了不到十岁
所谓“童养媳”,就是由婆家养育女婴、幼女,待到成年正式结婚,在我国民间旧社会十分盛行童养媳,其根本原因是过于贫穷导致。然而,这“童养媳”竟然在皇家也出现了,而且还不仅一例,不过,当时宫中的说法就是“...……更多
大型原创琼剧《黄道婆》已完成建组 将于9月海口首演
...的记载,她是松江府乌泥泾人(今上海华泾镇),幼时为童养媳,因不堪虐待而流落崖州(今海南三亚崖州区)。大约在元朝元贞年间(1295年-1297年),黄道婆得海船返程的便利而重新回到松江乌泥泾。黄道婆重返故乡时,当地...……更多
古代的童养媳是如何生存的?
“不听话的话,会被熊瞎子抓去当童养媳!”相信很多人在小时候都听到过这句话,并且对熊瞎子和童养媳充斥着无尽的恐惧。认为成为童养媳后一定会非常悲惨,被虐待欺负。但历史上的童养媳,生活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一...……更多
...与省民博易”。南宋末年,一位叫做黄道婆的女子被卖为童养媳,她不堪虐待,逃到了海南三亚。黄道婆在海南生活了30多年,并从黎族妇女手中学会了棉纺织技术。1295年到1297年,黄道婆乘船从海南返回到了上海。黄道婆逃去...……更多
她只是恢复了这张脸的出厂设置,就再次站上美貌之巅?
...文组织承认的、世界级的古代科学家。出身贫苦、被卖作童养媳的她,一生都致力于让众人不再囿于严寒困苦。黄道婆因传授纺织技艺、革新棉纺织工具、推广棉花种植而被世人誉为“先棉神”。‍‍‍‍‍从此,棉花指代的美...……更多
...岁那年,因家中受灾,她就被迫到井冈山荆竹山村林家当童养媳。1927年10月,也就是吴月娥16岁那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从此,革命之火开始燃遍了井冈山的大小村庄。1928年6月起,吴月娥成了乡工农兵政府...……更多
揭秘童养媳的真实生活
...而且,这种压力不仅仅来自于肉体,更是精神上的。比如童养媳制度,就是对女性权利的极大摧残。一、童养媳的悲剧说起童养媳,有人觉得,这对于穷苦人家的孩子来说,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自己家里比较贫穷,吃不饱...……更多
中国纺织业之母黄道婆,开创中国纺织业新纪元
...生平:黄道婆生活在南宋时期,具体出生年代不详。她的家乡在今天的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一个以纺织业为主的地区。黄道婆的家庭出身并不显赫,但她从小就对纺织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传,她小时候就喜欢观察母亲和邻...……更多
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孙皇后,是历史上真正的玛丽苏本苏
...的九品芝麻官,但是天家的这个架势,显然是把孙氏当“童养媳”预备着的。孙氏在宫中这么多年,名声不错,不仅得准婆婆太子妃喜爱,也很入得了朱瞻基的眼,两人是真·青梅竹马。宣宗孝恭皇后孙氏,邹平人。幼有美色。...……更多
​古人御寒之穿衣攻略
...织品在我国内地的推广,黄道婆功不可没。黄道婆幼时为童养媳,因不堪虐待流落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约40年,她向黎族妇女学习纺织技艺并加以改进,总结出“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织造技术。元朝元贞年间...……更多
贵族为何会花大价钱来养童养媳呢
...中,穷人养不活自己的孩子,要不然把孩子送到贵人家当童养媳,要不把孩子送出去当丫鬟这是为了让孩子有一条活路,那么为什么贵人家都愿意养童养媳呢?毕竟养一个孩子不是小事,他们为什么要花大价钱来养活这个孩子呢?...……更多
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产物童养媳,她们每天必须做一件事
童养媳,一个听起来就让人浮想联翩的词汇。在国人的印象中,它往往跟虐待、卑微、繁重的劳动,以及婚姻等词语联系在一起。各位,从逻辑上讲,这话一点错都没有。毕竟只有走投无路的人每天必须做的一件事,而且这种...……更多
【省社科联网评大赛·好故事㉑】古稀教授的人生之春
...荣誉的背后是心血、是奉献。几十年痴情不改倾心绘就“家乡的春天”2015年,杨洪林教授退休了,他有更多时间去思考如何实现人生“霜叶红于二月花”。除了被聘为国家社科基金结项成果评审专家、学校教学督导外,还投身...……更多
苦难岁月的三姐妹
...日艰难,无奈之下,把九岁的大女儿送给新民一户人家当童养媳。日寇侵占沈阳后,一天,三个日本兵来家把我大舅连打带拖地带走,说是他给朋友做担保受牵连,给他灌辣椒水……大舅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保释回来后没多久就...……更多
看看晚清时期处境悲惨的“童养媳”
...龄,就把她们嫁给家中的男性,这些女孩在当时被称为“童养媳”。《三国志》中提到:“至十岁,婿家即迎之长养为媳。”可见,早在三国时期,就有童养媳的存在了。随着时代的变迁,童养媳逐渐在民间流行,直到晚清时期...……更多
童养媳:古代中国封建陋习的牺牲品
...子的纳妾,这些习俗放到现在怎么也不能让人接受。买卖童养媳的传统也在古代持续很久,童养媳大多都是寒门女孩,迫于无奈才会寄人篱下,她们白天做家务,晚上还要重复做一件事来服侍丈夫,现代女子很难接受。童养媳在...……更多
联合国称南亚有2.9亿童养媳,占全球总数的45%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4月19日表示,南亚共有2.9亿童养媳,占全球童养媳总数的45% 。该机构呼吁采取更多措施阻止童养媳现象。据半岛电视台报道,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最新调查显示,南亚有许多父母将婚姻视为女儿...……更多
屈原为了楚国鞠躬尽瘁,为何落得投江自尽的结局
...。她神色萎靡,双手有伤。原来少女家境贫苦,被迫嫁做童养媳,常年劳役,遭受家暴。屈原深感痛心,遂取出身上所带银钱资助她一家。自此,他更加殷切地感受到普通人的疾苦,也更加坚定要报效国家的信念。 渐长成人的...……更多
《童养媳之谜》——一点都不惊悚,反而觉得很悲哀
印度电影《童养媳之谜》讲述一个5、6岁的小女孩布布嫁给一个类似25岁的成年男子的婚后生活的所发生的故事。长大后的布布出门要戴着面纱,不能做成特别的举动,否则容易被人说三道四,会被认为不守妇道,这是在印度非...……更多
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状元”是从哪来的呢
...人间疾苦,虽出生于书香门第,但遭遇家道中落,被卖为童养媳,不久又成了寡妇,无奈之下加入太平军。1853年春末,“太平天国”设置科举,同时因为奉行人人生而平等,增设“女科”,傅善祥以一篇“万言书”,位列第一...……更多
重温历史 激励人心 | 观电视剧《大道薪火》有感
...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水准。在“二婶携儿子前来找童养媳秀秀回家”的情节中,毛泽东悉心开导撒泼耍赖的二婶,随即安排人作调查了解,并及时解决问题。该情节运用细节塑造人物,表现了该剧对艺术性与真实性完美融...……更多
她9岁被孝庄接进宫做童养媳,年仅15岁就去世了
童养媳这个词,就算放在现代也还是照样有这样的情况出现的!就更别说在始于封建社会的古代了,在古时候,很多没有钱的人家,要是生下女儿会松在有钱的富家抚养,将来就给这家的小主人当个侍妾什么都,能当上一家的...……更多
清朝荣嫔马佳氏:童养媳到宠妃的传奇人生
...子们,与她们未来的夫君一同成长,可以成为皇家版本的童养媳了。今天小编讲的就是这样一位女子,她是马佳氏,不满十岁入宫侍奉康熙皇帝,先后生下了六个子女。她家世良好,出生于满族正黄旗,从小陪伴在康熙左右。当...……更多
康熙最钟情的妃子慧妃博尔济吉特氏的悲欢离合
...。小小年纪的她没有与康熙结婚,而是成为了宫中待年(童养媳),待长大成人后再与康熙结婚。当时玄烨还小,俩孩子一起玩无所顾忌,渐渐地就如孝庄所愿,长大了也爱上了对方,这种天长地久的情分会刻在玄烨的骨血里,...……更多
女人要彩礼就得准备嫁妆,才是在真正意义上达到了相互尊重的结果
...都没有,在史书上也有记载,妾可通买卖。第2种:近代童养媳关于什么是同样协议,想必大家都很清楚,无非就是指那些从小被父母抛弃,然后一直养在婆家的女孩子。公婆之所以养她,就是为了让她将来嫁给自己的儿子。 童...……更多
在宁蒗,有那么群人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李富莉 杨东林 袁璟“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不是停留于口头上的怀念抑或记忆中的乡愁,也不是站在制高点上‘哀其不幸、怒其不兴’。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体现在他们对家乡建设的参与”。鲁权(第...……更多
“千年石城”见贤思齐   “乡贤人才库”赋能浙江强镇
...乡祭祖的时机,邀请他们共聚一堂,开展交流互动,共话家乡发展,增强他们对家乡的归属感。 除了创新举措扩大乡贤“朋友圈”,当地也发挥乡贤们的智力密集优势,建立乡贤“金点子”协商机制,每年邀请乡贤为家乡建设...……更多
《无间》之后,黄晓明蒋欣王志飞《潜伏者》来袭!
...共地下党员方嘉树面临暴露身份的危险。这时候,他家的童养媳、同为中共地下工作者的陶玉玲带着两个孩子,突然闯入了他的生活,为了保护方嘉树的潜伏身份,陶玉玲与他假扮成一家人。76号主任李力行、情报处长叶兴城对...……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刘立勤我们怎么也想不到,曾被我们戏称为“武知县”的武大海真的当上了县长。我们瓮城历史上从没出过什么大官
2024-06-26 07:43:00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范炳山本报讯 (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范炳山) 近日,莆田市档案馆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族谱
2024-06-26 07:43:00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何勇海近年来,“纪念刘备托孤1800周年”“纪念张飞诞辰1855周年”等会议多次冲上热搜,引发社会关注
2024-06-26 07:44:00
“泇河三公”与明清泇河开通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台儿庄古城运河奏疏馆内的“泇河三公”塑像。 “泇河”是指济宁微山县夏镇李家口至江苏省邳州直河口的一段运河
2024-06-26 05:46:00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立遗嘱人群年轻化 虚拟财产也能立遗嘱浙江遗嘱库首次发布蓝皮书记者 蒋欣如本报杭州6月25日讯 (记者 蒋欣如) 25日
2024-06-26 05:55:00
他首尝解读“甲骨天书”(了不起的甲骨文)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他首尝解读“甲骨天书”(了不起的甲骨文)《契文举例》被称为甲骨文研究“开山之作”孙诒让《契文举例》书影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弋从甲骨文发现起
2024-06-26 06:21:00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在光村的一座旧宅院门口,见到了正在参观的朱小涛先生,他是朱自清的嫡孙,大伙围着他合影,我也一样,合影时趁便问他哪年离开太原的
2024-06-26 06:51:00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阳城县邑诗文之风华起于金元,盛于明清。尤以有清一朝多贤哲君子,彬彬之士。其骚客述作如林,皆戛戛然独举
2024-06-26 06:52:00
文化中国行 | 安顺武庙:传承600余年的石柱殿堂
安顺武庙简介安顺武庙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历史上曾多次被毁、重建。现存大殿、观音阁为清朝中早期建筑,其他建筑均为后期修复或重建
2024-06-25 23:16:00
寻幽探古辽阳城(行天下)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杨慧宏 鞠立新《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26日 第 12 版)辽阳白塔和广佑寺
2024-06-26 03:57:00
数有战功,看来有关羽张飞在就是好,容易立功。先是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这里的平原令就是平原县的县令,而平原相就是平原国相
2024-06-25 18:07:00
当时到处都是黄巾和反贼,官府也到处都在募兵,所以在路上遇到去丹杨募兵的都尉毋丘毅,便一起同行。走到下邳的时候遇到了反贼
2024-06-25 18:07:00
刘备自小有大志,此时便带着他那群小弟,跟随校尉邹靖去讨贼。可是他第一次上战场就差点战死了,受伤后装死躺在那里,等贼人都走了
2024-06-25 18:06:00
陈胜吴广起义时,范增已经70岁,项梁率8000江东子弟兵渡江西进时,范增主动投军。当范增、项梁、刘邦等相会于薛地时,陈胜已经被杀
2024-06-25 18:11:00
当时刘备自己只有一千多兵,外加上一些杂胡骑和饥民有几千人,但那些都是乌合之众,上战场不顶用。所以当陶谦说要给刘备四千丹杨兵的时候
2024-06-25 18: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