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看看晚清时期处境悲惨的“童养媳”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2 13:5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封建社会时代,人们的婚姻大多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做子女的并没有选择配偶的权利。

更有甚者,有一些家庭为了尽早传宗接代,会将年幼的女孩接回家中养着,等到了合适的年龄,就把她们嫁给家中的男性,这些女孩在当时被称为“童养媳”。《三国志》中提到:“至十岁,婿家即迎之长养为媳。”

看看晚清时期处境悲惨的“童养媳”

可见,早在三国时期,就有童养媳的存在了。随着时代的变迁,童养媳逐渐在民间流行,直到晚清时期达到了巅峰。

说来说去,童养媳本质其实就是封建社会里对女性的一种迫害,看了这些晚清时期的童养媳,才知道万恶的旧社会是什么样的。

晚清童养媳

这是一张拍摄于晚清时期的照片,图上的女孩看上去不过十来岁,正赤着双脚,蹲在地上熟练地处理农活,她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童养媳。

在晚清时期,社会普遍贫穷,很多家庭根本就无力抚养子女,平安长大。

看看晚清时期处境悲惨的“童养媳”

而且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女儿就是赔钱货,养女儿就是在替别人养媳妇,所以就会把女儿卖给那些想要童养媳的人。

如果你以为童养媳买回去,是真的当儿媳妇养的,那就错了。因为童养媳的夫婿,年龄通常也很小,距离结婚生子还有很长的时间,婆家是不会愿意养一个闲人的。

所以童养媳在等待丈夫长大的同时,还要包揽家中一切的粗活和农活。

看看晚清时期处境悲惨的“童养媳”

还有的童养媳被卖到婆家时,她的丈夫不过还只是襁褓中的婴儿。

而自古以来,婆媳关系就是一个家庭中最大的问题,即便是从小养在身边的童养媳也不例外。

寻常的媳妇被婆家欺负了,还可以回到家中,让娘家人给自己撑腰。

可童养媳4在四五岁时就,被父母卖给了他人,一个人在婆家无依无靠,孤苦伶仃,就算受到了婆婆的刁难,也只能默默忍受。

看看晚清时期处境悲惨的“童养媳”

正因为知道童养媳背后没人,所以在婆家,这些童养媳的家庭地位是很低下的,经常吃不饱穿不暖,待遇堪比奴隶。

等熬过了童年,长到了14、15岁,童养媳们就要履行她们来到这里的“使命”了,嫁给家中的男孩,为婆家传宗接代。

要是生不出儿子来,她们的处境就会更加悲惨,家中随便一个人,都可以肆意欺辱她们。

看看晚清时期处境悲惨的“童养媳”

很多女孩在成为童养媳之后,都会因为受不了非人的折磨,而选择自我了结生命,还有的女孩就是活生生被婆家虐待致死的。

万恶的旧社会

童养媳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是中国特有的,其根源来自于流行了几千年的重男轻女思想。

万恶的旧社会里,子女和妻子,都被物化成男子的私有财产,没有什么尊严可言。

即使子女长大了,也是男子的附属品,从包办婚姻之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了。而童养媳,甚至连附属品都算不上,在男子眼里,童养媳就是一个生育的工具。

看看晚清时期处境悲惨的“童养媳”

一些天生没有生育能力的童养媳,在被婆家发现后,轻则会被赶出家门,重则会被送到窑子里去换钱。

她们就像一个物品,年幼时被父母变卖,长大后又被丈夫变卖,对于她们而言,肉体上的折磨,远没有心灵上的打击,来得更加痛苦。

自三国以来,童养媳这一习俗在中国社会里,已经延续了1800多年,残害了无数的女性。

看看晚清时期处境悲惨的“童养媳”

也曾有文人墨客们为童养媳们发声,可奈何支持的人太多,少数人的反对在大众面前毫无效果,慢慢地,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都将童养媳看作是最常见不过的事情了。

这样的思想就是在助纣为虐,使社会对于女性的迫害变本加厉,千年以来多少女性因此丧失生命。

不仅如此,这样的思想也影响到后世,即便童养媳已经被政府严令禁止了,可在一些偏远地区,还存在着这样的行为。

看看晚清时期处境悲惨的“童养媳”

这在一些不法分子看来,就是一个赚钱的好方子,他们会在社会上拐卖很多年幼的女童,严重地危害了社会秩序。

时至今日,我们很难再在社会中见到童养媳的身影了,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人都应该享受自由恋爱的权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2 15: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的童养媳是如何生活的?每天晚上必做1事
对于现代人来说,童养媳可能听都没听说过,然而在百年前的民国时期,这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现象。童养媳,顾名思义,就是从儿童时期就被婆家养育的媳妇,不同的地区叫法也不同,有些地方将这些人
2022-12-27 15:53:00
贵族为何会花大价钱来养童养媳呢
...中,穷人养不活自己的孩子,要不然把孩子送到贵人家当童养媳,要不把孩子送出去当丫鬟这是为了让孩子有一条活路,那么为什么贵人家都愿意养童养媳呢?毕竟养一个孩子不是小事,他们为什么
2023-05-13 14:45:00
古代的童养媳是如何生存的?
“不听话的话,会被熊瞎子抓去当童养媳!”相信很多人在小时候都听到过这句话,并且对熊瞎子和童养媳充斥着无尽的恐惧。认为成为童养媳后一定会非常悲惨,被虐待欺负。但历史上的童养媳,生活
2023-01-12 21:07:00
她被迫成为童养媳,抛夫远离家乡,最终成位历史上伟大的纺织专家
...养不起人来,万般无奈下,她被卖给一户八千亩的人家做童养媳。成为童养媳的黄婆婆,在婆家并没有比在家中好过一点,她不仅要伺候公婆还有丈夫,还要包揽家中所有的活,稍有不慎,轻辄打骂
2023-02-01 14:51:00
她被迫成为童养媳,差点当上皇后却只活了不到十岁
所谓“童养媳”,就是由婆家养育女婴、幼女,待到成年正式结婚,在我国民间旧社会十分盛行童养媳,其根本原因是过于贫穷导致。然而,这“童养媳”竟然在皇家也出现了,而且还不仅一例,不过,
2023-04-18 10:41:00
李珍,中国第一女将军,领养了20多个英雄遗孤,完美诠释何为家国
...男儿,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这样一位巾帼英雄。她曾经是童养媳,后来成为了中国第一女将军,虽然终身未育,但是却在临终时有20个孩子为她送行。深渊中的童养媳生活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
2024-11-26 14:38:00
1955年,童养媳变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回乡后她是怎么对待前夫的
...象,这个战功卓著,闪耀在战场上的女人,曾经却是一个童养媳?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悲惨出生1908年,伴随着一阵婴儿的啼哭声,李贞诞生在了湖南浏阳县板桥乡的一户穷苦农户家。本来新
2024-08-06 17:47:00
女人要彩礼就得准备嫁妆,才是在真正意义上达到了相互尊重的结果
...都没有,在史书上也有记载,妾可通买卖。第2种:近代童养媳关于什么是同样协议,想必大家都很清楚,无非就是指那些从小被父母抛弃,然后一直养在婆家的女孩子。公婆之所以养她,就是为了
2023-05-15 10:35:00
苦难岁月的三姐妹
...日艰难,无奈之下,把九岁的大女儿送给新民一户人家当童养媳。日寇侵占沈阳后,一天,三个日本兵来家把我大舅连打带拖地带走,说是他给朋友做担保受牵连,给他灌辣椒水……大舅被折磨得奄
2024-05-12 01: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