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问:古代的科举考试考什么?也许你会不假思索地说:考八股文呗。但这个答案并不准确,至少不够全面。相对于科举制度,八股文的历史要短暂得多,科举制创立于隋朝,而八股文要到明代才出现。即使在明清时期,科举也不...……更多
揭秘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严格规则与惊人难度
...今烧脑的高数,也不是复杂多变的英语,而是枯燥难懂的八股文。八股文最初的形成,受到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的影响。之前朝廷主要通过考核考生的诗词、歌赋和散文的作文能力,从北宋的“理学”开始,王安石倡议以“经...……更多
科举制度对北宋政治造成了哪些影响
...清两朝,抨击科举制度的读书人越来越多,但主要是反对八股文,在北宋年间,科举制度维护了社会稳定,有利于凝聚民心,“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便是出自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其中道理很简单,科举是普...……更多
康熙曾经废除八股文,八股文又如何卷土重来的?
对,你没看错,康熙曾明确废除八股文,指出“八股文章实于政事无涉”,把它逐出科举;却在五年之后,又予恢复。这是为什么?一,科举与八股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备用官员的制度,是现代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更多
朱元璋把科举变成八股,他为何选择这种方式取材?
...的士人,而对于“蔑礼玩法”者则严惩不贷。二、科举与八股文1、八股文形成唐宋两代的试帖诗和经义文章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看作是八股文的鼻祖。在宋代的经义文章中,还有一个重要方面也为明代八股取士所吸收,即宋代...……更多
科举制度: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意义
...、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明清科举改为考八股文。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更多
明代诗歌成就逊于唐宋,八股科举给明代文人带来了什么影响?
从整体情况而言,八股文和科举出身牵耗了士人群体的绝大部分精力与心血,造成了士人群体在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上的缺陷。而伴随着出身与否的实现,士人与科举或合或离,与科举之外的文学或离或合,这也刺激了士人是...……更多
明清科举制度的八股取士,比高考还要难
...是真正情况是这样么?我们要知道有这样一句古话,就是八股文害死人。那么什么才是八股,而这种制度为什么会害死人了?我们来详细的说。 其实,八股取士这个词要分开来看,首先八股是一种行文的模板。当时的封建制度...……更多
01八股文明清时代,科举最重要的考评文体,没有之一。了解这种文体的人,几乎都对这种文体深恶痛疾,因为它非常的死板,甚至还有人说它就是一种给民众洗脑的工具。另据一些文献记载,就是当年那些凭借八股文入仕的古...……更多
科举制的兴衰:从隋朝到明朝的演变
...强了对群众的文化专制,主要表现为科举上的八股取士。八股文命题限制在四书内,不得有任何的个人发挥,以培养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思维僵化的儒生。从此,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走向没落。明清五百多年的时间里...……更多
科举的艰难:录取人数、考试时长与科目的挑战
...减,只保留经义、策问和诗赋。明朝时期,历史上有名的八股文出现,只考一科的传统一直延续到清朝。墨义相当于一种完形填空题,从四书五经中挑选某句经典语句,让考生进行补全;帖经跟墨义的考试形式差不多,也是一种...……更多
...,古代大部分人都能满分。实际上,即便是明清科举中的八股文,它也只是一种固定式的文章写作格式,而不是让你直接默写《四书五经》。八股文结构表这就好比唐宋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和汉朝散文,反对盛行南北朝的骈...……更多
古代科举制度的三大鼻祖:孔子、隋文帝与武则天
...襄,就是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佼佼者。科举制度的终结者:八股文八股文在明清时期非常盛行,唯一用途就是科举,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中进士升官,可见其重要程度。明代八股文试题取自《四书》,它不需要作者发表自己见解,...……更多
在明代上国子监是种什么体验
...负担较轻,因为科举主要是八股,监生的学习内容不只是八股文,相对于负担加重,所以大部分人多选择科举入仕。二、明代国子监师生情况究竟是什么样的?1、优秀的师资力量《明史》中曾记载:国子监设正官祭酒一人,从...……更多
在古代,八股文要写多少字?打分的标准是什么?
...才、官员的重要制度。到了明清两朝,以及越南的阮朝,八股文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八股文是特殊的考试文体,无论内容,还是格式,都有着严格的规定。首先是八股文的考试范围和文章内容,仅仅局限于儒家的四书五经...……更多
清朝科举考试制度有漏洞,康熙皇帝还别出心裁地设立官卷
...熙皇帝还对试卷的内容进行了改革。清代的科考依旧沿用八股文,考试题目也出自《四书》。历朝在科举考试出题中,都有很多忌讳,每当这时,出题者都会小心翼翼,极力避开这些忌讳,不敢越雷池一步,尽量选一些“冠冕吉...……更多
安史之乱给当时的中国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历史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被后世广为诟病,比如说他是“八股文”等,但在当时它无疑是一种最合理最先进的人才选拔机制。何以见得?这从科考的题目里便可窥见一斑。其实古代科举并非一个“八股文”就可以概括的,它既然...……更多
王安石科考省试成绩第一名,因四个字与状元失之交臂
1042年,王安石参加科举考试,省试成绩是甲一第一名,但因文章中的四个字却与状元失之交臂。省试结束后,仁宗皇帝要殿试宣唱,于是拿来试卷御览,第一名就是王安石。但是,当仁宗看到“孺子其朋”四个字时,不由得皱...……更多
为什么古人对科举如此迷信?一场改变人生的大冒险!
...般注重考生的自由发挥,而是形成了一种文字游戏一般的八股文制度。八股文让考试成为了文字游戏,也让很多有才能的人被拒之门外。许多历史学家对八股文嗤之以鼻,认为这种八股文的考试,对文化的危害不亚于焚书坑儒。...……更多
中国的科举制,萌芽于隋朝,发展于唐宋,完善于明清,可是在元朝却遭遇了重大的挫折。直到1315年,元朝才开始科举考试,此后三年一次。但由于丞相伯颜的专权,元朝科举曾在1336年和1339年停办。虽然元朝科举处于低谷,...……更多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与周进:科举制度下的知识分子悲剧
...在他进了学之后。在这里,我看到的是明清科举制度依靠八股文来选拔人才的方式的弊端——这些人才只会写八股文,并不注重自身品德修养。我认为,明清科举制度对匡超人的残害不是让他痴迷八股举业而无生活能力,而是让...……更多
从隋唐到明清,科举状元的历史变迁与影响
...除了要通过各种手段增加考生的应试经验外,还要通过“八股文”来束缚考生的思想。不过由于八股文在后来被认为是腐化堕落的产物,再加上统治者又热衷于搜刮民脂民膏,所以到了清朝,八股文已经完全成为了束缚人们思想...……更多
...科举考试依旧从“四书五经”中抽取题目,考试问题沿用八股文。康熙皇帝本身有着极高的汉学修养,精通满汉文化,他对于推动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做出了很大努力。康熙帝曾说朱熹的作品是“天地之正气、宇宙之大道”。...……更多
聊聊明清时期令人窒息的科举考试
...答,比较灵活开放。而明清科举考试内容就是众所周知的八股文了,你想想,考试程序如此之繁琐复杂,哪还有时间和心情现场出题现场作答。况且考试是连续进行的,每个人的考试场所十分狭小,就一个单间,称之为号。考生...……更多
张继、柳永、张岱:科举制度的受益者与挑战者
...因,但更大程度是缘于科举制度的弊病。明末科举要求写八股文,并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答案。而张岱此人极为有思想,写起文章来洋洋洒洒,兴之所至就脱离了八股文的格式,考官迂腐之人,当然不会中选。他的小品...……更多
...时期,这个时期的科举是最严密,难度最高的。这个时候八股文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成了最重要的考试手段。所谓八股文,就是要求考生写文章的时候严格按照要求来。对文章的字数、句子长短,每一句的声调等等都有严格要求...……更多
明朝为何是科举制的鼎盛期
...在朱元璋看来,这只是一个择优录取的手段。他认为只有八股文写得好,才有当官的资格,如果考生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怎么证明自己比别人优秀呢?这一点就如同当今的高考,虽然考试的科目知识在以后参加工作时根本用不...……更多
唐伯虎才情无双,为何却没能够金榜题名呢?因为他的一句话
...音,不过在后来施行过程当中产生了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八股文,但是依旧不能够否认科举制是一项进步的制度。明朝时期虽然产生了八股文,却阻挡不了有才情的人金榜题名。在明朝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才子,唐伯虎,唐伯虎的...……更多
从世卿世禄制到九品中正制: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演变
...有严格的规定的。八股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一无是处,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其实只要学会了这...……更多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你了解多少?
...五经、诗词歌赋、策问等,到明朝时,出现了一种文体叫八股文。八股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的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 ……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初开国谋臣朱升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15:00
十三陵中为何没有朱祁钰的位置
古装电视剧《大明风华》热播让许多观众对明代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在这部电视剧后期出现的一位重要人物——景泰皇帝朱祁钰
2024-06-26 10:20:00
朱祁钰登基已有八年,为何身边无人救驾
引言《过清华宫》中有言“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在古代,皇帝就是国家最高权力的拥有者,人人都羡慕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2024-06-26 10:19:00
刘秀为什么就不杀开国功臣
要想知道刘秀为何不杀功臣,我们要先看看哪些开国皇帝杀了功臣。说起君主屠杀功臣,大家可能首先会想起刘邦和朱元璋。刘邦和朱元璋两位出身相对低位的开国皇帝确实曾经杀过功臣
2024-06-26 10:18:00
聊聊历仕四朝,二朝首辅的明朝权臣杨廷和
杨廷和,字介夫,号石斋,汉族,四川成都府新都(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江西吉安)。明朝中期著名政治改革家,文学家杨慎之父
2024-06-26 10:17:00
简介明朝大臣张稷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18:00
赵构若全力支持岳飞,能收复失地,赶走金人吗
金国精兵被灭,其它就是土鸡瓦狗,特别是金占区汉人占多数,像朱元璋一样几仗定乾坤。西夏和金国初期关系不好,西夏和辽国有姻亲关系
2024-06-26 10:22:00
明朝开国大将傅友德一生有何战绩
傅友德起初同朱元璋一样,来自当时社会最为底层的农民,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为了能够活下去,他只能跑去参加起义军,先后追随过李喜喜
2024-06-26 10:16:00
靖难之役燕军是怎么偷袭大宁的
建文元年(1399年)九月初一,江阴侯吴高率辽东兵攻打永平郡,故朱棣趁李景隆踌躇不决之际,九月十九日前往救援。九月二十五日
2024-06-26 10:20:00
朱元璋曾下令凌迟一个宫女,这是为何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陈胜所说的千古名言,用在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身上,并不为过。他的传奇事迹妇孺皆知,但是更多的是对他如何从贫苦小儿到成为大明开国皇帝的谋略称赞
2024-06-26 10:21:00
朱元璋最喜爱的儿子是谁?为何穿道袍下葬
1957年,考古队在江西发现了一座深埋地下的大墓,根据周边的考察结果,专家们初步判断,这座墓是明代皇族的墓穴,非常具有考古价值
2024-06-26 10:17:00
西施为国献身20年,最后什么结局
相传西施本名施夷光,生得美丽又健康,溪边随便洗洗衣服,迷死鱼虾米一箩筐,因此西施又称沉鱼。然后她忍辱负重,委身敌国,以绝世容颜倾覆敌国政权
2024-06-26 10:31:00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怎么不阻止刘宗敏
刘宗敏(1607年—1645年),陕西蓝田人,一说米脂人。从李自成起义。崇祯七年(1634年),李自成率农民军到达陕西蓝田
2024-06-26 10:34:00
简介明朝初年大臣杨宪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33:00
简介明朝大臣张至发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