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中国的科举制,萌芽于隋朝,发展于唐宋,完善于明清,可是在元朝却遭遇了重大的挫折。直到1315年,元朝才开始科举考试,此后三年一次。但由于丞相伯颜的专权,元朝科举曾在1336年和1339年停办。虽然元朝科举处于低谷,...……更多
汉人的科举制度,在金元时代是怎样发展的?
...南宋和金朝面临的头等大事。如何尽快安定天下呢?通过科举制度来拉士人,无疑是绝佳选择。这样一来,杨业和元好问两人的经历和家族就成了绝佳的历史见证。杨业不仅是说书评戏里的主人公,还是历史上实实在在存在的武...……更多
清初屠城4千万汉人真的存在吗?清朝为何能统治长达200多年?
...降是非常欢迎的。3、清朝延续明朝的一些制度元朝时期科举制就没举办过几次,而且对参加考试的人还按照民族划分,汉人没有权利成为高官,一直处在社底层并且永远都不能翻身。但是,清朝时延续了明朝的科举制,推崇儒...……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的奇特现象与统治者的微妙心理
...场,使得社会阶层更加固化。为此从隋朝开始,大力推行科举制度,一直到清末结束,科举制度一直延续了近1300多年。据统计,在这段时期内,中国一共产生了800多名状元,其中第一位状元便是唐高祖时期的壬午科状元孙伏伽...……更多
历史上哪个王朝耽误了中国?哪个王朝成就了中国?
...太祖建立明朝以后进一步实行愚民政策,洪武禁海,改革科举制,科举制第一次出现了消极影响元朝灭亡以后,东西方都处于新的阶段,西方因此产生了文艺复兴而中国则是明朝,就家底而言,明朝显然是高于西方的,可惜这时...……更多
中国古代科举制的起源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是封建时期的一项创举,他打开了寒门学子得以进入仕途的大门。但关于科举制度的起源历史上的学者们却各有争议,有的人认为科举制源于汉代“分科举人”的考试形式,有的人将隋朝设立进士科作为科举...……更多
揭秘中国科举考试的“满分作文”
科考取士在中国由来已久。承袭千年的科举考试中,古人所面对的可以说只有一种题目:作文。在这一隅天地间,他们又是如何以一支笔、一缕才思,挥洒为国为民的仁人志气,绵延神传文明的千年辉煌?明代绘画中所描绘的...……更多
科举制度: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意义
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二...……更多
从隋唐到明清,科举状元的历史变迁与影响
科举制度自创建以来,各个朝代状元及第的前景如何?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考试制度,始于隋朝,完备于唐朝,终于清末。从建立至清朝灭亡,历经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六朝,而其中又以唐朝为最...……更多
对中华文化影响最大的姓氏,总人口大约有7000万,出过66位皇帝
...而在北方地区的河北以及京津地区,刘姓人口非常多。在科举制之前,刘姓做官的人总量十分巨大,在科举制实行之后,出现了不少刘姓的状元。最后要说的是,刘姓的发源是最早的,汉高祖刘邦就是沛县人,大家要知道,中国...……更多
从科举到学堂:中国教育的历史性转
...以渐进改良的方式,终结了一大政治、文化情结。中国的科举制从公元605年进士科的设置,到1905年的终结,整整经历了1300年的历史。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培养、选拔制度,它确实在中国历史上有过积极的作用。当然,对士子...……更多
五子登科的典故:古人留下的祝福别用错
常言道,知识改变命运。自古以来,便有科举制选拔人才,为了考取功名利禄,无数莘莘学子寒窗苦读,一门心思扑在学术的钻研上。甚至于当时范进在中举以后,变得癫狂。而孟子的母亲也为了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良好的学...……更多
清承明制的背后原因
...实行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相匹配的政治制度,他们弃用了科举制,使得大量的知识分子才干无法施展,实行南北面官制度,给蒙古贵族以各种特权,拒绝或抵触任用汉人,这些都直接或间接的激化了社会矛盾。这样的结果是,一...……更多
宋朝科举制的繁荣与防舞弊措施
宋代重文轻武,因而相比其他任何朝代,都要重视通过科举制来选拨人才。如宋太祖时期创设了朝谢制度,让及第举人皆为天子门生。此举不仅增加了读书人的优越感,还巩固了中央集权,实为上上策。此后创设了殿试,与唐...……更多
宋朝科举改革: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之路
...并非一句话那么简单,而是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就以科举制来说,以君权集中的角度来看,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呢,接下来宋安之来具体说说。科举制始于隋朝,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也是古...……更多
宋仁宗的哪届科举考试,看到榜单能够“闪”瞎你的双眼
科举制从隋朝时期出现,到了唐朝武周时期,科举制得以正式应用。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因为科举制的出现,才让寒门子弟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因此科举制成为了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是通过科举...……更多
科举制度对北宋政治造成了哪些影响
...时,诗赋成了进士科主要的内容。而北宋既沿用了前朝的科举制度,也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了重大的改变,如唐代科举考试有两级,宋初承袭其制,但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更多
聊聊科举制度的兴起对地方门阀制度的冲击
...起推敲。本文,纵横借着这个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来讲讲科举制度的兴起对地方门阀制度的冲击。关于《西游记》中刘洪杀陈光蕊的解读近几年《西游记》不断被暗黑化解读,各种解读方式层出不穷,其中关于刘洪杀害陈光蕊的...……更多
杨广到底做错了什么,才会让隋朝二世而亡
...姓们的起义,最终也成为了隋朝覆灭的直接原因。2.创立科举制科举制这件事,对于不同的时期来说,意义其实是不一样的。在我们今天的历史书上,科举制往往和八股文划上了等号。于是,在很多人眼中,科举制就成了阻碍人...……更多
在历史上,科举制可以说是一种倒退的体制,因为它出现时很先进,为隋唐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而明清时期成了培养奴才的机构。尤其是八股取士不需要思想,会死记硬背就行,其目的就是奴化百姓的思想。这样的好处...……更多
明代诗歌成就逊于唐宋,八股科举给明代文人带来了什么影响?
...是否参与文学行为,由此从整体上影响了明代作家。一、科举制度下的明朝文人出身就作家队伍而言,士人在进士出身之前的生员、贡生、举人阶段,精力投于八股时文,从师长到自身,往往视文学为妨碍举业之物,因而在庞大...……更多
...此清朝科举的历史还需加上关外的7年。因此,清朝实行科举制一共268年(关外7年,入关后自顺治二年乙酉乡试至光绪三十一年乙巳科试261年),其中童试历史264年,乡试266年,会试/殿试则只有259年。 ……更多
科举制下的年龄特权:从宋太宗到乾隆的录取特例
隋朝时,隋文帝创立了科举制,这个制度对整个封建社会都有重大影响。科举制出现后,从之前看出身门第选官变成看才学选官。科举制的意义非常大,让所有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才学做官,这个制度一直到今天都在使用。不...……更多
本文转自:株洲日报温 琳历史上,有两个词容易被人记住,一个是“开创”,一个是“终结”。1904年对清王朝而言是风雨飘摇的一年,日俄战争爆发、华兴会成立……这一年也正逢慈禧七十大寿,清廷上下仍积极筹备。这一年...……更多
让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试,为何大放光彩
...索有效的取士之法付出了很多心血,以殿试为最高级别的科举制正是在太祖的尝试中被确定下来。为提升官员储备,他下令设文武科取士,但因举子需要较长的准备时间,加之当时还不具备举行全国性考试的条件,当年并未实行...……更多
为何韩愈“六次落榜”仍然不放弃
科举制是一种以考试为标准来选拔和任用人才的制度,科举制使得各阶层能够流动,让普通老百姓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向更高的阶层发展,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到了唐朝时,唐太宗十分重视对人...……更多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张三甲,武艺高强无人能敌
科举制度从隋朝创立,历经一千多年,作为中国古代统治者选拔官员的一种主要手段,对历史的影响巨大。科举制度扩展了选拔官员的范围,吸引了大量处于社会中下层的有识之士,打破了原本的阶级固化,扩展了社会阶层流...……更多
科举制的兴衰:从隋朝到明朝的演变
隋朝科举制的创立,相比以往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有着非常突出的优势,打破了魏晋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使得门第低的考生也能步入仕途。到了明朝时,朱元璋为了维护明朝的长久统治,加强了对群...……更多
从科举落榜到历史巨擘:黄巢、洪秀全、袁世凯的非凡之路
提起我国封建王朝时期的政治制度,科举制绝对算得上是一项划时代的制度,为国家选拔出了无数人才,也让寒门子弟能够在朝堂上获取一席之地,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过任何制度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有积极的一方面,就有消...……更多
“糊名法”的发明与应用:武则天与科举制度的改革
科举制,作为中国首创的选官制度,始创于隋朝大业元年,废止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在一千三百多年的漫长科举考试中,共涌现了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超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更是数不胜数。由于科举制成为普通人上升...……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黄葛树丨董运生:土生土长
土生土长文/董运生正月初二,山上的雪还很多,我和四叔顺着小道走到了老虎庙,方圆几里的制高点。四叔比我大三岁,但已有了不少白发
2025-02-18 06:38:00
寻古山东|山东东营发现金元时期完整制盐作坊遗址,规模宏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乔显佳正在参评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的广饶县广北农场一分场一队盐业遗址情况,近日由发掘单位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披露
2025-02-18 06:58:00
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究竟有多乱?到底损耗了多少精兵良将?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文|妍妍编辑|妍妍前言西晋时期
2025-02-17 19:07:00
1999年,吉林一位女死刑犯最后一餐,拒绝大鱼大肉:要一箱方便面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1998年9月18日,吉林省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王政梅与赵刚故意杀人案。开庭前,王政梅戴着手铐在警务人员的带领下
2025-02-17 19:25:00
花木兰当兵12年,为何女子身份能不被发现?她不上厕所吗?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木兰父亲年来,无法响应朝廷命令去当兵,没有兄长的花木兰便开始了替父从军之路,征战十二载
2025-02-17 19:58:00
纪晓岚墓室被打开,发现7名女子尸骸坐姿奇怪,好色形象不攻自破
很多人可能都没有学过历史,但是他们却认识很多的历史人物,因为在如今这个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影或者电视剧会把历史人物呈现在大众的眼前
2025-02-17 20:04:00
诸葛亮为何只活了54岁?
诸葛亮为何只活了54岁?如果将诸葛亮的一生用分段来概述的话,跟27这个数字有缘。前27年,诸葛亮躬耕陇亩,韬光养晦,让自己成才
2025-02-17 20:04:00
2020年一女坚持装修房子,引警方怀疑,调查后破获国内最大假钞案
如果你对装修了解的话,就会发现,在冬天,几乎没有人去装修房子。因为冬季气候干燥,很容易丧失水分,选择这个时候装修房子很容易出现墙面或地板起鼓的现象
2025-02-17 20:09:00
2018年,儿子加入约死群烧炭自杀,悲伤父亲潜伏其中,解救很多人
2018年5月22日,北京郊区的一处小区内。爸爸胡建国正开心的准备给大家做一顿好饭,儿子胡靖走了出来,爸爸回头看去却只看到了他的背影
2025-02-17 20:11:00
52年前,一男子假冒警察当众劫走装满3亿的运钞车,从此人间蒸发
俗话说得好:不怕流氓有文化,就怕流氓学兵法。《三十六计》当中有一计叫做无中生有,所谓无中生有,是先示敌以有,来误导敌方
2025-02-17 20:13:00
汉高祖刘邦为何独爱寡妇,三个寡妇到底有什么魅力?《大风歌》
汉高祖刘邦是第一个农村出身的皇帝,凭借自己的努力仍未天子,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让后人感怀其敢于将梦想付诸实践的精神;同样汉高祖刘邦的爱情也是让人不得不提及
2025-02-17 20:47:00
泰国49岁大叔发明无刺榴莲太暖心 网友:我看着恶心
相信有不少人都喜欢吃榴莲,毕竟闻着香,吃着也香,只不过买回去的路上有点不太好拿,毕竟都全是刺,就算是用报纸包好了,袋子装好了
2025-02-17 20:54:00
秦始皇陵不止水银超标,还隐藏5大可怕真相!被发现40多年无人挖
1974年春,中国意外的找到了秦始皇陵墓。从发现到现在,已经过去了40多年,考古专家却没有挖掘秦始皇陵墓的打算。这是为何
2025-02-17 20:55:00
“见形叙事——赵峰作品展”即将在山东画院开展
支持单位: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单位:山东画院展览地点:山东画院一楼青年艺享空间(济南市历城区唐冶中路3177号)展览时间
2025-02-17 18:18:00
认定\
二〇二〇年秋,笔者曾就“紫云县格凸河镇羊场村的谭落寨,是东晋至南朝时谈乐县县衙所在地”一事,写过一篇“刍议”。不想把话说得“过满”
2025-02-17 19: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