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明朝皇帝的陵墓之谜:为何北京明十三陵中只有十三位皇帝?
...元璋至终结者崇祯,共有十六位皇帝继位。但提及北京的明十三陵,不禁令人困惑:为何这里仅葬有十三位明朝君主?明朝初期,南京是这个王朝的首都。朱元璋,这位开国之君,于南京辞世,也终被安葬于南京的紫金山。而他...……更多
崇祯皇帝之死:明朝的没落与个人悲剧
...崇祯去世之后,王承恩紧跟他的脚步自杀而亡,后来成为明十三陵中唯一一个有名有姓的太监,也算是后世对王承恩忠心的一种赞美和倾佩之举了。就这样,明朝在一片狼藉中走向衰亡,让崇祯没有想到的是,那些曾经不愿意拿...……更多
揭秘明清皇陵的下葬者
...、北京、江苏和辽宁,主要包括明显陵、清东陵、清西、明十三陵、明孝陵和清福陵、昭陵、永陵。这些建筑的格局保存完整,反映了皇家陵寝的原貌。规模大、气势磅礴是皇家陵寝的最大特色。明显陵位于湖北省中部钟祥市东...……更多
为何很多著名古人的墓基本确定里面就是墓主本人,但却从没挖开过
...北京,从而形成了目前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脚下的“明十三陵”。从明成祖朱棣开始,共有十三位明朝皇帝葬于此。分别是:明成祖长陵、明仁宗显陵、明宣宗竟陵、明英宗裕陵、明宪宗茂陵、明孝宗泰陵、明武宗康陵、明...……更多
历史上唯一葬在明十三陵的太监——王承恩
...承恩忠君护国的精神,将其尸体陪葬思陵,成为唯一葬在明十三陵的太监。而且清朝顺治皇帝,康熙皇帝,还专门为其立碑,歌颂其功勋。而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清朝派人到王承恩家乡探访,其乡亲亲属怕引火烧身,都说没有王...……更多
从朱元璋到朱由检,明朝皇帝的奇闻趣事
...允炆继位四年后被朱棣夺了皇位,而明太祖朱元璋也没在明十三陵里,而是被永乐大帝朱棣留在了南京,意味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再说说朱元璋看好的建文帝朱允炆,在位四年却被叔叔永乐大帝朱棣夺走了皇位,最终却于...……更多
王承恩:明朝最被赞誉的太监,赢得清朝帝王的尊重
...说还单独为其设墓的,就更是无稽之谈了。然而在明朝的明十三陵中,除了安葬着的13位明朝帝王、后妃外,还真有这样一座墓,墓的主人甚至只是一位太监。就连明朝的大敌、清朝的一系列君主都对他赞颂有加!顺治帝不仅将...……更多
...号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葬于北京明十三陵泰陵。明孝宗朱佑樘,宪宗皇帝之子,生母纪氏。后妃子女只有一妻皇后——孝康敬皇后张氏张皇后,兴济(今河北沧州市北)人。按照明代中期以后选后的制度...……更多
顺治皇帝在十三陵立“恭纪盛典之碑”,明朝却少了一位皇帝
在北京昌平,有著名的明十三陵,埋葬着明朝十三位帝王(朱元璋除外)。然而,有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清朝顺治皇帝的“恭纪盛典之碑”只祭奠了十二位皇帝,还有一位皇帝竟然不见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又是哪位皇帝...……更多
除了武则天的墓前有无字碑,其实明十三陵也有十二个无字碑
...们都知道武则天的墓前有块“无字碑”,但是如今在游览明十三陵时,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这十三陵中只有明成祖朱棣的长陵的石碑刻有“大明长陵神功神德碑”字样,以及下面刻有朱棣儿子为其题写的3000余字的碑文,其...……更多
王恭妃:明朝的悲惨皇后与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尽。最后,万历皇帝终于同意为王恭妃下葬了,随意葬在明十三陵的的平地,棺内简陋地放着丝织品和银器。直到9年后,王恭妃的孙子继位,才将王恭妃与万历皇帝合葬在一起。时间转瞬三百载,1956年,郭沫若带着考古队炸开...……更多
明朝权谋风云:从土木堡之变到庆陵之谜
...山。因此朱祁钰也成为明朝迁都北京后,第一个没有葬入明十三陵的皇帝。朱祁钰给自己修建的帝陵,被哥哥朱祁镇给毁了,谁也没想到的是,在一百多年后,这里却会埋葬另一明朝皇帝。这个人就是有“一月天子”之称的,明...……更多
雍正死因成谜尸体无头,为何考古挖到一半停工了
...难以对文物造成妥善的保护,而之后这些人把目标放在了明十三陵中的定陵之上,造成了考古史上最大的一次浩劫,是一次惨痛的教训。所以泰陵也算是幸运,没有做了这一场牺牲品。不过虽然雍正皇帝的陵墓并没有被挖掘,但...……更多
历史上最简陋的皇陵,全靠募捐得来233两白银建成
...,并改葬崇祯帝后,营建了地上园寝建筑。明思陵也成为明十三陵中最简陋,最凄凉的一座寝陵。400年来,思陵屡遭雷击,不仅清初建造的明楼毁于雷火,陵前陵后的松树,也无一幸免,全部遭受过雷击,枝残干折,伤痕累累。...……更多
从“嘉靖中兴”到“壬寅宫变”:明世宗朱厚熜的治世与乱世
...;俺答汗率兵由巩华城(今北京昌平县)攻入明陵寝(今明十三陵),转掠西山﹑良乡以西,保定皆震。明朝已经毫无抵抗能力,完全是外强中干。此时,明朝再次接到俺答的“贡市”书信要求后,明世宗君臣紧急磋商,无奈采...……更多
西李移宫案揭秘:明朝末年的政治风波与后宫之争
...做美,朱常洛只当了一个月皇帝,便一命呜呼,很快去了明十三陵。于是,这个皇贵妃的名号也自是没有封成。可西李并不甘心,她在郑贵妃(明神宗的宠妃)的教唆下,竟赖在乾清宫不走,不但唆使一些老臣为她讨封,还将准...……更多
细数我国“无字碑” 背后的故事
...感叹词:人自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2,北京,明十三陵无字碑明朝皇帝的墓志铭都是有接任的下一代皇帝写的,到明后期,皇帝顽劣不堪,连给老祖宗写墓志铭都忘了,或者纯粹不会写,所以墓前没有碑亭,或者立碑...……更多
皇位争夺与兄弟相残:明朝‘夺门之变’中的权力与情感纠葛
...以亲王礼葬在西山,成了明朝迁都后,第一个没有被葬在明十三陵的皇帝。 ……更多
清朝对明朝后裔的打压:从朱三太子到末代延恩侯
...后便是怒不可遏,1933年10月民国政府下令撤销其职务,将明十三陵交由昌平县管理,陵区内设护陵警察所,抽陵户为护陵警察。从此明陵香火断绝,延恩侯退出历史舞台。 ……更多
...更是对后世展示其不朽影响力的手段。从秦始皇的陵墓到明十三陵,每一处皇家陵寝都凝聚着无数匠人的智慧与汗水,以及对死后世界的无限想象。在这些宏伟建筑的背后,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与故事,其中最令人着迷的莫...……更多
...没有好果子吃,因此他不可能做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明十三陵另外孙殿英也没有去盗掘清西陵,主要也是因为离自己防区太远。清西陵第二个原因,孙殿英得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实际上孙殿英不是第一个想要盗掘清东...……更多
朱元璋的陵墓为什么会被叫做孝陵,名字有什么讲究?
...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原名朱重八,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农家庭,后因灾变入皇觉寺为僧,25岁(1352年)时,参加红巾军反抗蒙元政权。他先后击败了众多诸侯军阀,统一南方,后北伐灭元,建立了明朝,年...……更多
明朝后宫周太后与钱太后的生死较量
自古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后宫里面的妃嫔们整日无所事事,为了娘家的荣宠兴衰以及自身的荣耀都要费尽心机争宠,在皇帝在世的时候她们彼此争夺宠爱,但是在皇帝驾崩后,这些妃嫔们同样还在争,争的是和先皇合葬的机会...……更多
这位皇帝修仙时间最长,还喜欢在陵墓里宴请大臣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1620年),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除此之外,这还是一位修仙时间最长的皇帝,...……更多
朱元璋的陵墓是否被盗呢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位从贫苦农民到帝国之主的传奇人物。他的陵墓——明孝陵,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南麓,是明朝帝王陵中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然而,关于明孝陵是否被盗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历...……更多
历史上最豪华的陵墓,秦始皇陵都比不上,墓主人却没人认识
...民百姓就直接将尸体用东西一裹直接进行掩埋。那我们的皇帝呢?皇帝生前会将自己的陵墓提前修缮好,待自己死后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其中所被人广泛了解的便是秦始皇陵。秦始皇,实现中国大一统的第一人,也是封建王朝的...……更多
孙殿英是为何不敢动“明朝十三陵
...久,皇陵里自然是有许多宝物没有被人动的。孙殿英不盗明十三陵更是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原因便是孙殿英要“光宗耀祖”。孙殿英对清朝人可是有弑亲之仇。孙承宗是孙殿英的祖先,更是当时明朝的民族英雄。而后来,孙殿...……更多
姚广孝助朱棣夺位,却拒绝豪宅美女万两黄金,四个字勘破大明运程
...暗藏玄机,“此处可埋葬万紫重孙。”自此,这里成为了明十三陵。然而,朱棣却没有明白“万紫重孙”的意义。明朝到万历皇帝的孙子崇祯皇帝,就走向了灭亡。看破不说破,他的修为到了。他是奇僧,无牵无挂,最难猜透,...……更多
他在位48年,一生只出过一次紫禁城,在自己陵墓中宴请群臣
...汉人封建王朝。事实上,明朝虽然足够强大,但是明朝的皇帝基本是是昏君暴君扎堆出现。明朝的历史一共是276年,而在此期间皇帝完全不上朝的时间就占了将近一半,有121年。基本上每位皇帝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而这些兴趣...……更多
300人仪仗队重现明代皇室谒陵盛况
...、身着华服,昨日,一场再现明代皇室谒陵盛况的表演在明十三陵神路景区上演。这场演出也拉开了第四届明文化节的序幕。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4月4日至4月6日,以“多彩大明,盛世华章”为主题的第四届明文化节在昌平...……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他仍在旷野里行进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他仍在旷野里行进——柳青佚作《在旷野里》读后有感石 英《在旷野里》:柳青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读作家柳青的佚作《在旷野里》
2025-02-21 06:09:00
漫步克里特岛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西  川希腊克里特岛哈尼亚港口。罗伯托·莫伊拉摄(影像中国)西川在海边阅读。 图为张弋提供中外作家在克里特岛橄榄庄园畅谈
2025-02-21 06:09:00
在成都,遇见杜甫(书里书外)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阿 来《阿来讲杜甫成都诗》:阿来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图为邱佳铭《草堂胜概图》(局部),选自《阿来讲杜甫成都诗》一书插图
2025-02-21 06:10:00
杭州日报讯 《绍兴米帖》,又名《宋高宗刻米元章帖》《御府米帖》。绍兴十一年(1141),高宗赵构命用内府所藏米芾墨迹摹勒上石
2025-02-21 06:55:00
杭州日报讯 越窑青瓷的美为世人所瞩目,这件唐越窑青釉横把壶更是其中的珍品,也是反映当时茶文化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壶高10
2025-02-21 06:55:00
读书丨白娅玲:《红楼梦》人物探析之李纨
《红楼梦》人物探析之李纨(文学评论)文/白娅玲李纨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人物之一,身份显赫尊贵,系贾府荣国府嫡长子贾珠之妻
2025-02-21 07:02:00
才女在门上贴绝对征婚,王安石过门两次才对上,还诞生个可爱的字
与其它传统文化形式相比,对联的生命力是极强的,直到现在我们仍有贴各种对联的习惯。春节我们要贴春联,办喜事我们要贴喜联,办丧事要贴挽联
2025-02-20 22:34:00
原来这才是十常侍之乱的真相
公元189年,洛阳城中,一场声势浩大的劫难正在拉开序幕,全副武装的士兵高呼着诛灭宦官的口号,在袁绍的带领下冲进皇宫,杀掉了宫中所有的宦官
2025-02-20 23:21:00
出土文物证实:“牧野之战”并不正义,周灭商用了“下三滥”手段
“炎帝无道,黄帝伐之涿鹿之野,血流漂杵。”中国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文明的大国,在中国古代也发生了无数奇人异事,而在一场场颠覆战争中也曾创下过无数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2025-02-20 23:38:00
北京已经守不住,崇祯如果南迁能实现东山再起吗?结果只会是一个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崇祯皇帝朱由检带着无尽的遗憾,自缢于北京煤山老歪脖子树,真正上演了“君王死社稷”的悲壮一幕
2025-02-20 23:41:00
台儿庄战役中,无名女护士为救连长牺牲,埋乱葬岗66年才魂归故里
台儿庄战役,在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历史上,是无法磨灭的一笔。1938年3月16日,日军轰炸了几天的战机还没有撤走,炮火也已经准备好了
2025-02-20 23:43:00
原创《三国演义》刘表麾下武力最强八人,其中四人都是当世名将
三国时期荆州的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它北控宛洛,西连巴蜀,向东虎视江东(扬州),南接交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在当时北方诸侯纷争还无力顾及南方的时候
2025-02-20 23:45:00
【天眼聚焦·长三角】屯堡寻根⑤:寻找跨越600年的戏剧符号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北有万里长城,南有千里屯堡”。600年前,明朝廷于贵州广置卫所、开展军屯,彼时的贵州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屯堡”
2025-02-20 21:21:00
【天眼聚焦·长三角】屯堡寻根⑥:屯堡民俗里的江南密码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北有万里长城,南有千里屯堡”。600年前,明朝廷于贵州广置卫所、开展军屯,彼时的贵州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屯堡”
2025-02-20 21:22:00
张金星:为寻野人深入深山27年,三次离婚坚称不后悔,后来怎样了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yòu)夜鸣”。早在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就已经写下也野人的踪迹,风雨交加的夜里,传来野人阵阵幽鸣
2025-02-20 15: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