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对明朝后裔的打压:从朱三太子到末代延恩侯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2 08:01: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朝灭亡后,清军趁乱入关,虽名义上打着为明复仇的旗号,却有吞并中原的野心,清朝定鼎中原,为崇祯皇帝举办了隆重的祭奠葬礼,然而清朝统治者的惺惺作态无法掩盖其丑陋凶残的本质,由于根基不稳,野心暴露,他们唯恐明朝皇室后裔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聚众造反,从清初到乾隆年间,朱三太子一直是清朝统治者的噩梦,而且被这噩梦缠绕近百年,可谓阴魂不散。

清朝对明朝后裔的打压:从朱三太子到末代延恩侯

因此清朝皇帝对明朝后裔必欲斩草除根而后快,南明福王弘光年间,曾有一人入南京声称自己是朱三太子,福王朱由崧十分恐慌,唯恐朱三太子到南京和他争夺帝位,因此便一口咬定此太子是个冒牌货,将这位假朱三太子扣押囚禁,直到清军攻入南京,对于如何处置这位前明后裔的问题上颇费脑筋,最终还是决定将其作为假朱三太子杀掉。

清朝对明朝后裔的打压:从朱三太子到末代延恩侯

康熙年间,朝廷查获了时年75岁前明皇子朱慈焕的下落,不顾其年老多病,将其满门抄斩。这与其入主中原时所宣扬的善待明朝后裔的说法大相径庭。然而后来清朝皇帝们为了维持这个谎言,为自己夺取中原政权找一个合理的借口,压制全国反清复明的烽火,雍正皇帝便派人在全国搜罗明朝皇帝后裔,然而明皇后裔大多在开国之初被杀,找来找去,只找到了一个明朝皇室的远支旁亲朱之涟,雍正二年,也就是公元1724年,雍正皇帝赐朱之琏一等延恩侯,抬入上三旗之一的正白旗。

清朝对明朝后裔的打压:从朱三太子到末代延恩侯

从此大明堂堂皇室后裔便成为了清廷的奴才,延恩侯的爵位也就一代代承袭了下来,直到最后一位延恩侯朱煜勋,朱煜勋于光绪十七年继承延恩侯爵位,此时的朱煜勋虽然贵为侯爷,却有名无实,家道中落,十分落魄,连吃饭穿衣都成了问题,家里房屋破烂,还有两个孩子,一个9岁,一个4岁,被人遗忘在京城的角落里。

清朝对明朝后裔的打压:从朱三太子到末代延恩侯

他当时住在北平东城羊管胡同,当时年少的溥仪偶然想起了这位延恩侯,便下令召见这位末代延恩侯,朱煜勋听说皇帝召见,十分欣喜,此时他已经把官服典卖,为了去见溥仪,只好借了一套官服,还特意赶制了一张名片,上面写着自己的官衔和姓名,尽管他临行前精心准备,但溥仪见到真人时却十分失望,在溥仪眼中,朱煜勋的官服皱皱巴巴,人也十分落魄,无精打采,使他十分失望。朱煜勋本想通过此次觐见,改变自己的境遇,但让他失望的是溥仪满足了好奇心,并无任何的物质实惠。

然而溥仪的老师庄士敦对这位末代延恩侯的印象却非常不错,在他看来朱煜勋既有礼貌又有尊严,当庄士敦对他说想要到他家里拜访时,没想到朱煜勋却十分尴尬的告诉庄士敦,自己家里非常破坏,恐有不便,庄士敦对他十分同情,然而没过多久,末代皇帝溥仪的境遇也沦落到了如此地步,一个封建王朝没落的时代,曾经的辉煌黯然失色似乎是历史之必然。

清朝对明朝后裔的打压:从朱三太子到末代延恩侯

1924年,溥仪被赶出紫禁城,朱煜勋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还自筹路费,到天津看望过这位老主子,一个是退位的小皇帝,一个是没落的延恩侯,历史定格在两人会面的这一瞬间,注定无奈又尴尬,此时两个没落皇室子孙在如此尴尬的情景下,不知作何感想。

清朝对明朝后裔的打压:从朱三太子到末代延恩侯

由于清王朝彻底灭亡,溥仪也被赶出宫,延恩侯朱煜勋也没了生计来源,五年之后,他终于熬不住了,便"生计奇窘,无法维持"为由,"呈请国民政府格外抚恤,委以末职,俾维生计"。民国政府看这位末代延恩侯十分可怜,经过研究,决定取消朱煜勋的爵位,委以明陵保管委员之职。月薪50大洋,列入财政部预算。

清朝对明朝后裔的打压:从朱三太子到末代延恩侯

民国政府本以为他是明朝后裔子孙,必定会好好祭祀照看祖宗之陵,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朱煜勋品格低劣,他不仅白拿钱不干活,反而监守自盗,挖掘明朝皇陵,被人发现后,民国政府官员们匪夷所思之后便是怒不可遏,1933年10月民国政府下令撤销其职务,将明十三陵交由昌平县管理,陵区内设护陵警察所,抽陵户为护陵警察。从此明陵香火断绝,延恩侯退出历史舞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2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的就达到了。乾隆时期,朱之琏的一等侯正式被赐名为“延恩侯”。但乾隆规定,延恩侯每年去祭祀明孝陵,不得穿明朝服饰,不得按明朝礼仪,一切事宜都需要提前禀告才能施行。也就是说,所谓
2024-06-01 09:31:00
...,世奉明祀。雍正八年去世。乾隆十四年八月,追赠一等延恩侯,世袭。属正白旗汉军。朱之琏为三韩世胄,世袭一等候,康熙31年(1692年)中进士,同年敕封为亳州知府。他“绝请托,寡
2023-03-07 22:27:00
韩昭王朱旭櫏:韩藩第一个年过半百的亲王
...梁上,有一座通高33.3米的七级八面阁楼式空心砖塔——延恩寺塔。它与耸立在崆峒山的凌空塔遥相呼应,被誉为平凉古塔“双璧”。规模虽然无法与泾阳崇文塔等知名古塔相比肩,却是平凉的
2024-01-28 20:46:00
延恩寺与杨栋墓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老家四川的副宰相 为何到台州养老延恩寺与杨栋墓杨栋墓出土的金腰带(左)台传媒记者吴世渊 /文如果不是一次修路,有谁会知道,延恩寺的后山会埋着一座宋墓呢?2022
2023-10-24 01:34:00
在东汉末年本是四国并立,为何罗贯中只写三国,被抹掉的是哪国?
...。那就把朱之琏当成明朝皇室的正统后裔吧,给他加封成延恩侯,让他家世世代代都能继承这个爵位。朱之琏和他的子孙后代呢,就得每年去给明朝的皇陵进行春秋两次祭祀。就这么着,清朝赏给明
2024-11-11 11:29:00
古代新王朝建立后,如何对待前朝皇族的?结局可能出乎你的预料
...裔,但字辈与明朝皇室不符合,恐怕为远支或易名)封为了延恩侯,表达对明朝后代的尊重。不过到了明清这儿,这个二王三恪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2024-11-08 09:31:00
清朝入关后祭祀用太庙,太庙里明朝的老祖宗们去哪里了?
...到雍正二年才封了一个所谓的明朝代王之后朱之琏为一等延恩侯,自然也是没有遵守“二王三恪”。(清军入关)所以,明朝在太庙的老祖宗们就不可能像宋朝之前那样,由后人在其封地内另立宗庙
2023-03-03 21:12:00
...平稳驰骋。该路段位于台州临海涌泉蜜橘的核心产区,是延恩景区观光、柑橘采摘自驾游和柑橘运输的必经之路。“原来的水泥路修建时间较早,破损较严重,橘子在运送时总是颠来颠去,或多或少
2022-12-15 09:01:00
柴氏子孙在宋朝地位如何
...朝地位很高的说法?这和满清后来挑选明朝远支宗室做“延恩侯”,延续朱明的香火一样。北宋宋仁宗在位期间,宋朝朝廷从柴家的宗亲里面,挑选出人选,给予了爵位。之后历代宋帝,也延续这一
2023-07-27 17: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
周总理临终都在牵挂的福州人,又上央视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将至一位福州人的事迹在央视播出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余则成是虚构的但吴石是真实的今年9月30日这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当天
2025-09-30 22:45:00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