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很多著名古人的墓基本确定里面就是墓主本人,但却从没挖开过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9 21:50:00 来源:精彩生活

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帝王将相。

但是,通过现代考古工作,发现并保护了许多“帝王将相”的所在地。

而如果要说有哪些墓葬已经确定了墓主的身份还没有被发掘,那就太多了,无法一一列举,所以,下面,我不妨说说你们几个安葬比较集中的地方。

长安古城历经周、秦、汉、唐,是帝王陵将的陵墓云集之地。

关于周代墓葬,西安发现的不少,但大多是被盗后或“野外考古”时发现的。

但由于本朝时间较长,史料不多,记载不够详尽,故西安至今未发现有明确主人的墓葬,也未进行发掘。

为何很多著名古人的墓基本确定里面就是墓主本人,但却从没挖开过

说起秦朝,秦始皇陵墓的兵马俑已经被发现。于是,以此为线索,考古人员开始在周边地区寻找“秦始皇”陵墓,并顺利找到了。

经考古人员不断考察,确定“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5公里的骊山北麓。政策是“不主动发掘”,所以目前对这座巨大的“秦始皇陵”采取的主要是“保护”政策。

说到汉代陵墓,应该说是聚集在西安,有点像埃及的“帝王谷”,对西汉陵墓有个统称朝称“五陵”,位于西安西北部。正方形。

这不仅包括:汉高祖刘邦长陵、汉惠帝刘英安陵、汉景帝刘启杨陵、茂陵帝陵汉武刘彻,汉昭帝平陵,也是西汉在位的帝王。

为何很多著名古人的墓基本确定里面就是墓主本人,但却从没挖开过

当时,一些重要官员的墓葬也在这些墓地中。

目前,除汉景帝刘启杨陵因周边工程施工已部分发掘外,其他西汉帝王将相的墓葬,大部分已被鉴定,但尚未发掘。

接下来说说唐代的墓葬,就更加明显了。“黔灵”是目前西安“网红”旅游打卡地。这里是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墓地,但是,目前没有进行过发掘,据说王羲之的书帖《兰亭集序》就在这个墓里。

“乾陵”周边也是唐代帝王将相墓葬的集中地,如唐太宗昭陵和魏征、房玄龄、杜氏等重臣墓葬。

为何很多著名古人的墓基本确定里面就是墓主本人,但却从没挖开过

唐太宗时期的如徽。而且,在乾隆周边,还有很多“太子墓”和“公主墓”,墓葬的主人也基本确定,只是没有进行过发掘。

明朝迁都,南京和北京同为都城,皇陵也分南北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定都“南京”。因此,朱元璋去世后,在南京城外修建了自己的陵墓。现在的确切位置在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峰下称“明孝陵”。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合葬墓。因马皇后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道”治天下,故名“孝陵”。除了朱元璋和马皇后,“孝陵”还安葬了朱元璋时期的一些明朝重臣。

为何很多著名古人的墓基本确定里面就是墓主本人,但却从没挖开过

而且,“明孝陵”作为明代帝陵之首,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孝陵20多座帝陵的形制。明清500多年。

明成祖朱棣继位后,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将雷丁城从南京迁至北京,二是建造举世闻名的皇家宫殿——“紫禁城”。

在他之后,明代皇陵随着“京城”的迁都来到北京,从而形成了目前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脚下的“明十三陵”。

从明成祖朱棣开始,共有十三位明朝皇帝葬于此。分别是:明成祖长陵、明仁宗显陵、明宣宗竟陵、明英宗裕陵、明宪宗茂陵、明孝宗泰陵、明武宗康陵、明世宗永陵、明穆宗昭陵、明定陵神宗、明光宗庆陵、明熹宗德陵、明懿宗思陵。

为何很多著名古人的墓基本确定里面就是墓主本人,但却从没挖开过

为何很多著名古人的墓基本确定里面就是墓主本人,但却从没挖开过

在“明十三陵”的墓葬群中,除发掘出的“明鼎墓”外,其余墓葬均“安然无恙”地葬于今京城郊外。

其实,除了明代的“帝陵”,清代的“帝陵”也不得不提,即清东陵和清西陵。由于孙殿英等军阀的疯狂挖掘,保存状况不是很好。由于此前多处发生抢劫,国家考古部门也不得不进行“抢救性发掘”。

好在“十三陵”在民国特殊时期没有被盗,所以保存完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1 06:45:3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皇帝和皇后如果一方先去世了,是不封墓等着另一方合葬还是分开葬
...马皇后死在了他前面,当时朱元璋正好在修建自己的陵寝明孝陵,所以马皇后就先葬入了明孝陵中,朱元璋去世后也跟着同穴而葬,所以才实现了帝后同穴而葬。明英宗朱祁镇则是在临死前一再叮嘱
2023-05-04 13:33:00
这些帝王政要为何死后都想葬在紫金山
...,现仅存一个石碑,一座石桥,一个注释牌,一座石像。明孝陵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及马皇后之合葬陵墓,坐落在紫金山南麓,陵园很大,是明代帝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也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
2024-04-09 20:57:00
朱元璋修建陵墓时,为何不移开孙权墓
...国历史上著名的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此陵墓名叫明孝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因皇后马氏谥号孝
2024-06-11 19:48:00
古代妃子下葬,为何要堵住肛门?这彰显古人智慧
...的防腐手段一直持续到明清时期。1958年,考古工作者于明孝陵的一座陪葬墓里,发现了一份详尽记录防腐流程的档案。档案里不但包含具体的操作流程,而且着重指出了水银使用量以及封堵时
2024-12-16 11:06:00
罕见!秦始皇帝陵陵西墓葬发现罕见6只绵羊羊车
...会乘坐羊车在宫中巡游,羊停到哪座宫殿门前,哪座宫殿就是他就寝之处。这是羊车第一次出现在历史典籍的记载之中。在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秦始皇帝陵陵西墓葬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蒋文孝
2023-10-25 20:54:00
南报网讯(记者邢虹王艺璇)今年是明孝陵申遗成功20周年。近日,由明孝陵博物馆策划、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博物馆资深研究专家王韦撰写的文化研究经典读物《探谜明孝陵》正式面世。《探谜明
2023-10-26 07:55:00
寻访洪渎原 穿越历史千年
...合葬到子孙祔父、祖葬,不同形式的墓葬布局,可以看到古人对家族传承和血脉延续的重视。漫步洪渎原,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每一座墓葬、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人们的
2025-05-16 07:19:00
申遗成功二十年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明孝陵、明十三陵:申遗成功二十年《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7月31日 第 11 版)位于江苏南京的明孝陵陵宫区俯瞰图。加顶保护后的方城明楼。明
2023-07-31 06:07:00
大明十六帝,为何皇家墓葬区只有“明十三陵”?
...位皇帝,但北京的皇家墓葬区却只埋葬了十三位帝王,也就是如今的“明十三陵”;想必有不少人都去此地游玩过,应该也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何“明十三陵”之中只有十三座帝陵呢?原因就在两
2024-11-23 10:0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杭州日报讯 8月7日,“雅谊铁笔·楚天舒——中流印社社员作品展”在中国印学博物馆开幕。展览由西泠印社、湖北省文联指导,中流印社主办
2025-08-10 07:09:00
杭州日报讯 八十年岁月长河奔涌,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凝重历史坐标下,“风韵钱塘——钱塘四友书画展”于8月8日在钱塘书画研究社展厅启幕
2025-08-10 07:09:00
8月9日,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作为指导单位,浙江美术馆主办的“百年定庵——纪念沈定庵诞辰100周年书法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4
2025-08-09 08:08:00
“鹏举,我赵玖来晚了!”一段时间以来,不断有网文《绍宋》的粉丝来到杭州祭拜岳飞墓,告慰这位蒙冤而死的名将。说到杭州人对历史的遗憾
2025-08-09 08:09:00
这部被称为“历史文天花板”的小说,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在岳王庙,作者榴弹怕水接受了都市快报采访。问:从《覆汉》到《绍宋》再到正在连载的《黜龙》
2025-08-09 08:09:00
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8月9日9:30,长春市图书馆“城市热读”公益讲座
2025-08-09 10:02:00
图集|2025“泉城行”训练营学子们漫游“天下第一泉”
8月8日傍晚,“泉城行”训练营的学子们漫游趵突泉,在“天下第一泉”的波光亭影间,邂逅济南最灵动的美。
2025-08-09 11:14:00
请查收福建博物院文物版消气操,看着看着你就笑啦,跟“老祖宗”一起与烦恼拜拜吧~
2025-08-09 11:15:00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丨倾听那年热血忠言 扫码阅读手机版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 梁启超:家国铸魂 家风传世在天津,很容易就可以去先贤家里“串个门”。漫步在河北区民族路上,两栋白色小楼外观虽不惊艳
2025-08-10 01:26:00
抗战中的太原:舍身护村的阎有来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阎有来烈士的家乡娄烦县范家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娄烦县汾河水库上游的石峡沟中,有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石峡温泉”
2025-08-08 08:10: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⑤|家家都是堡垒户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侯艳宁插画:赵燕杰 张培培 宋瑶
2025-08-08 08:27:00
“续元金方”的兴起地 · 心意行药号
心意行药号始于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清代医药大师李长灵创立。一百多年来,历经四代传承,以药酒技艺著称于世,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
2025-08-08 10:18:00
山河铭记|桐城发现新四军伏击战关键电报,实证歼灭意大利人史实
大皖新闻讯 近日,桐城市委史志室发现一则新四军在桐城歼灭意大利人的电报,该电报对发生在桐城的范家岗伏击战有详细地描述
2025-08-08 15:14:00
大禹文化①丨大禹是神还是人?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08 16:50:00
“逃”暑热
《逃暑帖》《暑热帖》任淡如绍圣二年(1095)的盛夏,米芾不堪酷热,逃暑于山,他给好友章惇写信,道:“我今避暑于山中,甚为安心舒适
2025-08-08 17: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