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权谋风云:从土木堡之变到庆陵之谜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3 10:32:00 来源:戏说三国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一意孤行,听信宦官王振的怂恿,不顾群臣反对,要亲征瓦剌。结果在土木堡,王振被杀,明英宗被瓦剌俘虏。在此之后,明朝迎来一段十分艰难的时光。

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帝被俘以后,朝廷急需一位新的领导人。这时朱祁镇的儿子还小,显然无法出来主持大局,所以在商议之下,群臣决定拥立朱祁镇的弟弟,郕王朱祁钰为帝。

朱祁钰与朱祁镇是异母兄弟,不过兄弟二人从小感情深厚。一开始朱祁钰也不愿即位,但众人将他架到那个位置上,他知道自己不上是不行了,于是同意登基。他登基后,遥尊哥哥朱祁镇为太上皇,次年改元景泰。

明朝权谋风云:从土木堡之变到庆陵之谜

朱祁钰在位期间,重用于谦等大臣,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成功击退瓦剌。不仅没让明朝走下坡路,反而推动了明朝政治。他还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可以说丝毫不辜负众人当初拥立他时的期望。

由于瓦剌被击退,讨不到什么好处,于是一年之后,只好选择放回明英宗。不过此时朱祁钰已经尝到权力的滋味,便将哥哥幽禁起来,放心做起明朝的皇帝来。之后,朱祁钰为自己挑选了陵址,开始修建属于自己的帝陵。

景泰八年,明英宗在石亨、曹吉祥等人的帮助下,通过夺门之变复位。他复位后,不承认弟弟的帝号,将其废为郕王。不久朱祁钰病逝,明英宗下令,将其在天寿山修建的陵寝捣毁,把朱祁钰按照亲王的规格,安葬在北京西山。因此朱祁钰也成为明朝迁都北京后,第一个没有葬入明十三陵的皇帝。

明朝权谋风云:从土木堡之变到庆陵之谜

朱祁钰给自己修建的帝陵,被哥哥朱祁镇给毁了,谁也没想到的是,在一百多年后,这里却会埋葬另一明朝皇帝。这个人就是有“一月天子”之称的,明光宗朱常洛。

朱常洛是明神宗朱翊钧的长子,但并不得宠。他的生母王氏原本只是个宫女,有一天突然被明神宗临幸,结果就怀上了龙嗣。明神宗本来还不想承认,最后还是太后出面,才使王氏有了名分。

之后,王氏被封为恭妃,生下朱常洛以后,母子二人在景阳宫受尽白眼和冷落。明神宗宠爱郑贵妃,想废长立幼,册立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他对朱常洛母子不闻不问,甚至任由郑贵妃去欺负、迫害他们。

明朝权谋风云:从土木堡之变到庆陵之谜

郑贵妃屡次迫害母子二人,皇后王喜姐看不下去了,就去求太后帮忙。在太后和皇后的保护下,朱常洛才得以长大成人。经过长达15年的“国本之争”,朱常洛终于被立为太子,但仍然不受父亲喜爱。

万历四十八年,明神宗驾崩,朱常洛终于继承皇位。但谁都无法预料到,仅仅在位29天,朱常洛就在“红丸案”中不明不白死了。他父亲朱翊钧,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而他,却成为明朝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实在令人唏嘘。

由于朱常洛去世太突然,别说帝陵根本还没修建,就连挑选陵址的工作都还没展开,甚至当时连先帝明神宗,都还没有下葬。从挑选陵址,到修建完成,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加上此时明朝国力空虚,也无力同时承受两位皇帝的丧礼。

明朝权谋风云:从土木堡之变到庆陵之谜

在商议之下,群臣便决定采用朱祁钰当初修建的帝陵,只需将其修缮一下就可以用了,既节省时间,也节省开销。就这样,朝廷花了150万两白银,历时四个月,就将朱祁钰的“寿陵”,改造成了朱常洛的“庆陵”。《明史》记载:“九月壬寅,葬贞皇帝于庆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3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英宗朱祁镇的谥号争议
前言当我们翻阅明朝历史,不难发现一位具有争议性的君主——英宗朱祁镇。他在位期间发生的“土木堡之变”,不仅是他个人历史上的污点,更是整个大明王朝的耻辱。然而,这位在世时决策频频失误
2024-02-21 20:13:00
明朝宫廷风云:万贵妃与朱见深的传奇爱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明朝宫廷的权谋与情感交错成一幅绚丽的画卷。而其中,万贵妃的传奇一生更是令人扑朔迷离,悬念丛生。我们将深入挖掘她与明宪宗朱见深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解开历史的谜底。万
2023-11-11 06:06:00
明朝王振:一个太监的权谋之路与宫廷纷争
在明朝正统六年,一段宫廷趣闻如流传千古,聚焦于工部侍郎王佑的美貌与机智。然而,这只是明朝风云变幻中微不足道的一幕,真正的主角是太监王振,一个擅权致乱的人物。王振,原是蔚州人,早年
2023-11-13 07:58:00
明朝皇后传奇:从马皇后到王皇后,揭秘后宫权谋与爱恨情仇
...顺受教育的机会。朱瞻基还开始了一个事情,是他开始了明朝皇帝废后的举动。他的第一任皇后,胡氏。看看明史的记载。三年春,帝令后上表辞位,乃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而册贵妃为后。
2024-03-30 06:58:00
魏藻德:明朝升职最快首辅,权谋与命运的交织
明朝末年,政治风云变幻,国家内外纷争不断。在这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魏藻德作为明朝末期内阁首辅,才智过人,卓尔不群。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权谋和命运的起伏,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故事。魏
2024-01-24 01:44:00
...谋与谋略,将自己推向了历史舞台的中心。04土木堡之变明朝后期,朝廷积弱,又碰上了个离谱皇帝。明英宗在位时期,蒙古族经常会骚扰明朝边境。明英宗又是一个看不清自己几斤几两的人,总
2024-05-29 15:17:00
明朝时期朝鲜爆发内乱,朱棣为何不管
...有些事件如流星划过夜空,虽然短暂却留下深刻的印象。明朝时期,朝鲜半岛上的一场内乱便是如此。那是一个权力斗争激烈、烽烟四起的时代,而朱棣和李成桂则是这场历史剧的关键角色。朱棣,
2024-03-22 20:46:00
天才陨落:刘家父子在明朝初期的悲剧命运
...与朱元璋关系日益密切。1368年,朱元璋登基为帝,建立明朝,刘基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开始了他在明朝的辉煌人生。二、刘家天才难敌权谋明朝开国之后,刘基深得皇帝信任,成为朝中第一大
2024-01-20 19:39:00
明朝之所以走向灭亡,真的是因为杀了魏忠贤吗?
历史上的明朝,究竟是如何走向灭亡的,真的只是因为杀了魏忠贤,最终才走向亡国的吗?魏忠贤是明朝末期的一个权宦,他在天启年间掌握了很大的权力,对朝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其独特的政治手
2024-08-30 11: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