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董卓废少立献的两处疑点
...用心何在?由于旧史所述疑点颇多,而显得扑朔迷离。《后汉书董卓传》:“中常侍段圭等劫少帝及陈留王夜走小平津。卓……闻少帝在北芒,因往奉迎。帝见卓将兵卒至,恐怖涕泣。卓与言,不能辞对;与陈留王语,遂及祸乱...……更多
东汉时期,外戚与宦官权利争夺,相互残杀百余年
...朝臣见此,也是纷纷投靠。窦氏一族,由此权倾朝野。《后汉书•宦官列传》:时窦太后秉政,后兄大将军宪等并窃威权,朝臣上下莫不附之。大将军窦宪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和帝长大成人。他对于朝臣“只知窦氏,而不知天子...……更多
探寻东汉时期的宦官制度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削弱外朝,重用内朝的政策。《后汉书·宦者列传》中记载:“帝数宴后庭,或潜游离馆,故请奏机事,多以宦人主之。”从这里看出,宦官成为了皇帝处理政务的助手。汉武帝重用内朝,改“中谒者令...……更多
东汉宦官的悲剧,仅仅是那些“恶宦“吗?
...之世,史游为黄门令,勤心纳忠,有所补益。\"(范晔《后汉书·宦者列传》)此时,负责管理后宫的宫廷官员当中既有宦官,也有士大夫。到东汉时,光武帝刘秀吸取王莽篡汉的教训,对宫官进行制度性改革,把士人从宫官的...……更多
外戚专权和宦官弄权消耗了东汉国力,导致东汉走向衰落
...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造成东汉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后汉书》记载: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莫不定策帷帟,委事父兄,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外戚专权对东汉的影响很大,首先是...……更多
刚正不阿的东汉平原相史弼
...杀,并被陆续处死、流徙、囚禁六七百人。此事记录在《后汉书·党锢传》里。在这一背景下,东汉永康元年,朝廷颁行诏书到各地,命令纠举“钩党”,即与李膺等“党人”有牵连交往者。即便皇帝几次下诏平原郡所在的州郡,髡笞(断...……更多
东汉末年何进和王允是如何浪费自救的机会的
...连犯下了几个错误。首先,王允居功自傲、独断专行,《后汉书》称其:“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不顾朝廷众人的劝阻,执意杀了罪不至死的名士蔡邕,使得朝廷上下议论纷纷,王允因之失分不少。其次,没有处...……更多
唯一被追认为皇帝的太监是何人
...一人而已,可谓空前绝后。《三国志·武帝纪》裴注和《后汉书》,均载有《曹腾传》。宋代诗人刘克庄有首诗《杂咏一百首?曹腾》这样写他:“费亭侯在日,乱已有萌芽。养得螟蛉种,犹能覆汉家。”曹腾是曹操的祖父,字季...……更多
先秦时期的门客、秘书是如何变成太监的
...功不侯”的规则,将这十九位宦官都破格封为了侯。(《后汉书·卷六·孝顺孝冲孝质帝纪第六》:及北乡侯薨,车骑将军阎显及江京,与中常侍刘安、陈达等白太后,秘不发丧,而更征立诸国王子,乃闭宫门,屯兵自守。十一...……更多
邓绥与汉和帝:政治斗争下的母子恩怨
...旨傅致其事,乃载送暴室。二贵人同时饮药自杀。——《后汉书·章帝八王列传》然而,刘肇的生母梁贵人没高兴多久,就发现窦皇后在解决了宋贵人姐妹之后,便将矛头对准了自己。为了独霸太子刘肇的母权,都是诬陷梁贵人...……更多
东汉宫廷风暴:何进之死与宦官的末路
...,致使宦官孤注一掷。公元189年八月二十五日,宦官假传太后诏命,宣何进入宫,并将其伏杀。事罢,张让等矫诏,任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樊陵就是仅当一个月太尉的倒霉蛋;许相出自汝南许氏,三世三公,他...……更多
汉灵帝刘宏与西园八校尉势力的崛起
...回到永康元年(167年),这一年汉桓帝刘志驾崩无子,皇太后窦妙(汉桓帝刘志的皇后)临朝听政,窦武等大臣选中12岁的河间国渎亭侯刘宏入京都洛阳承继大统。汉灵帝刘宏继位后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等人主掌朝政、理政。...……更多
汉桓帝刘志:因诸葛亮一句话,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昏君
...利极高,是萧何、邓禹、霍光三个大臣加起来的总和。《后汉书》记载:元嘉元年,帝以冀有援立之功,欲崇殊典,乃大会公卿,共议其礼。于是有司奏冀入朝不趋,敛履上殿,谒赞不名,礼仪比萧何;悉以定陶、成阳余户增封...……更多
他诛杀权臣后,为何纵容宦官掌权
...帝之后没有励精图治,反而任由宦官胡作非凡。三根据《后汉书》等史料的记载,延熹二年八月四日(159年9月3日),宦官单超、左悺、徐璜、具瑗、唐衡五个人因谋诛梁冀有功,被同日封侯,史称“五侯”。众所周知,刘邦建...……更多
何进与董卓:失败之路的启示
...,皇权被外戚掌握,打算将皇位传给次子陈留王刘协。何太后在十常侍的协助下成功保住太子刘辫的皇位。十常侍是皇帝赋予权利的宦官,成为皇帝对抗士族势力的工具。何进兄妹的崛起少不了十常侍的支持,但外戚和士族之间...……更多
董卓崛起:东汉末年军阀乱政的序幕
...入室乃召武猛都尉丁原、并州刺史董卓将兵向京师,以胁太后。当时,董卓在河东郡、丁原在河内郡,这俩人一个捏着凉州兵、一个捏着并州兵。虽然能量满满,却啥用没有。主宰东汉朝廷的,是外戚、士族和宦官这三大集团。...……更多
揭秘西园八校尉:东汉末年的阉党与军权交织
...在时间并不算长。(五年)八月,初置西园八校尉。--《后汉书灵帝纪》(六年夏四月)丙辰,(灵)帝崩于南宫嘉德殿,年三十四。戊午,皇子辩即皇帝位……上军校尉蹇硕下狱死。--《后汉书灵帝纪》比较值得注意的一点,...……更多
汉朝历史上哪5位皇帝不得善终
...第三位皇帝,是汉惠帝刘盈的庶长子。汉惠帝在位时,皇太后吕雉教汉惠帝皇后张嫣假装有身孕,取汉惠帝与宫人之子,谎称是张嫣所生,并鸩杀其生母,而后立为太子。公元前188年,汉惠帝驾崩,吕后立太子为皇帝,因为皇帝...……更多
扶苏自杀:诏书真伪的疑点及与秦始皇的关系
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他因为上书劝谏秦始皇不要坑杀术士,触怒了秦始皇,然后就被秦始皇发配去了北方边疆地区,协助大将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秦始皇驾崩后,赵高和李斯联合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伪造了一封诏书...……更多
袁绍的霸业:割据四州与官渡之战的遗憾落幕
...面为自己制造好的名声,另一方竭力避免自己的舆论。《后汉书》卷六十八有记载说:同郡袁绍,公族豪侠,去濮阳令归。车徙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遂以单车归家。意思是袁绍卸任濮...……更多
盘点汉朝被废的四位皇帝
...驾崩,十四岁的太子刘辩继位,史称少帝。由于年幼,皇太后何氏临朝称制。刘辩在位时期,东汉朝廷已经名存实亡,宦官与外戚斗争更为激烈,相互残杀。刘辩即位后不久,外戚何进借机杀死宦官蹇硕,并与司隶校尉袁绍密谋...……更多
东汉外戚与宦官的权力斗争及其原因
...即位时也只有八岁。你说,假如是你的话,上位后不依靠太后临朝又会依靠谁?而太后又不是个个都像他们的祖奶奶吕雉那么能干,咋办?太后就只能仰仗娘家人的哥哥弟弟或者侄子,而这些外戚一旦掌权,怎可能轻易放弃权利...……更多
汉昭帝上官皇后,父母两族皆灭,为何她终得善终
秦始皇开创皇帝制度,帝之妻为皇后,帝之母为皇太后,因为种种原因,我们现在所知的第一位皇太后是汉高帝刘邦的妻子吕雉,她是汉惠帝刘盈的母亲。既然是母亲,当然就比孩子大,哪怕是早婚早育,太后与皇帝差个十几...……更多
十常侍之乱到底是怎么引起的
...准确来说应该叫“何进之乱”,或者叫“袁绍之乱”。何太后反对何进诛杀十常侍,就是内部矛盾复杂性的体现,不能简单看做是何太后个人的私利。实际上,包括陈琳、曹操在内,都反对何进的这种极端做法。十常侍之乱的背...……更多
东汉末年的权力角逐:汉献帝刘协的悲哀与抗争
...一个皇帝的虚名,虽然没有成功,但他曾经抗争过。04《后汉书》中有这么一段记载,说汉献帝在长安时,当时的长安因为连年动乱、加上饥荒,粮食曾卖到一斛五十万钱,长安城中竟然发生了人吃人的事。汉献帝命令侍御史侯...……更多
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的争斗:西园八校尉的兴衰史
...热血的有志青年。劝何进诛杀十常侍、召外兵进京逼迫何太后、率军诛杀宦官、在董卓要行废立之举时敢于拔剑怒对董卓等等都是袁绍的杰作。后期的袁绍以渤海一郡之地占据冀州,灭公孙瓒、联结乌桓、占据青、并、幽、冀四...……更多
东汉朝廷的权力斗争:外戚与宦官的较量
...任实权要职。汉和帝刘肇即位的时候,年仅十岁,养母窦太后临朝称制,窦太后的哥哥窦宪任大将军,兄弟子侄都占据朝廷要职,东汉的外戚专权就这样开始了。窦太后刚愎专权,引起了一些正直朝臣的不满。他们不断上书进谏...……更多
东汉:“外戚+宦官”专权文化盛行的时代
...外戚之多,乃东汉之最也!106年,汉章帝之孙刘祜,被邓太后拥立即位,史称“汉安帝”107年,汉廷强征羌人,出征西域,从而致使羌族起爆发,这场战争长达11年之久,耗费巨大,使东汉元气大伤108年西域各国在班超离任后纷...……更多
汉朝有哪5位皇帝,以藩王身份登基称帝
...一年(前196年),陈豨叛乱被镇压,刘恒被封为代王。吕太后死后,周勃、陈平等人们定“诸吕之乱”,把刘恒这位藩王推上皇位。即位后,刘恒执行了“与民休息”的策略,重视农业,劝课农桑,减轻田租、赋役和刑狱。又采...……更多
汉朝外戚的兴衰:从西汉到东汉的权力斗争
...就是外戚势力不断起伏的朝代。西汉时期,先后出现过吕太后、窦太后和王太后三位长期掌权的皇太后。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影响了整个西汉王朝政局的走势。西汉初期,由于高祖刘邦的薄情寡义,活生生地把吕...……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自成进攻北京前,曾提出三个条件,崇祯为何宁愿亡国也不答应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明代是亡在满清铁骑手中。但事实上,明代是亡于内忧,而并非外患。如果不是李自成推翻明代的统治,满清也无法捡个大便宜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继位的前十年,大概是因为自己根基不深,或是为了报答拥立之恩,所以一直在权相史弥远的挟制之下,他对政务完全不过问,只顾自身尊崇理学
2024-06-24 20:37:00
刘伯温死前吃一口烧饼,这是为何
刘伯温,似乎与烧饼很有缘,先是有预测未来的《烧饼歌》,后又在临死前吃了一口烧饼破了大明王朝的寿命,这烧饼在刘伯温手里,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执政后期,蜕变成厌倦朝政、追逐声色的昏君,他先是听任丁大全、马天骥、董宋臣等乱政,后来又把朝政交给奸臣贾似道。他完全没有了端平更化时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后期祸国殃民的行径,引起了朝廷内外的民怨与反抗。如针对奸臣当道祸乱朝纲的乱象,有人就在朝门上大书八字:“阎马丁当
2024-06-24 20:37:00
《三国演义》中的武将单挑,是笔糊涂账。最典型的就是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张飞一个人几乎就能抵挡住吕布,按理说加上关羽和刘备
2024-06-24 20:38:00
庞德本来是马超手下,随着马超兵败曹操,他也跟着马超逃到了汉中。哪料马超却又投降了刘备,把庞德扔给了张鲁。曹操在平定汉中时
2024-06-24 20:38:00
朱元璋为什么对他外甥李文忠两次改姓
由李文忠到朱文忠稍通明史的人都知道,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他的父亲是李贞,子随父姓,他姓李实属正常。李文忠十二岁的时候
2024-06-24 20:38:00
当人们把目光都聚焦在主角身上时,便会忽略“导演”的存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曹操才是这一幕的导演。出征前曹操突然脑子犯抽
2024-06-24 20:39:00
这些猛将各个勇武过人,虽然性格各有不同,但毫无疑问在当时都是各方的英雄。不过有个地方非常得值得思考,那就是战败后武将底下的士兵
2024-06-24 20:39:00
就这样庞德抬棺大战关羽而来。打了两次,百余回合,竟然被庞德一箭射中左臂。这是为什么?其一:英雄迟暮站在关羽角度来言,你再不喜欢他
2024-06-24 20:39:00
甲申之变是如何发生的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明朝都城北京,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灭亡,随后清军入关,这一事件发生在明末甲申年,后世称之为“甲申之变”
2024-06-24 20:40:00
皇帝和普通人吃的真的不一样吗
很多皇帝吃的东西,百姓很有可能吃不到,甚至如果吃到也不会吃饱,皇帝作为一个国家之主,想吃什么,都会为他送到,下面的人,也会尽心竭力的巴结皇帝
2024-06-24 20:40:00
简介明朝工部尚书曾鉴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11:00
简介明初将领郭英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