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王昌龄:边塞诗人陨落背后的悲剧与正义
...笼罩,一位诗人的命运也在这一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王昌龄,这位边塞诗人的鼻祖,以其激昂的诗篇和坎坷的人生经历,成为了后世无数文人墨客心中的传奇。然而,就在这多事之秋,王昌龄却遭遇了不测,被亳州刺史闾丘...……更多
王昌龄:七绝圣手的边塞情怀与贬谪之路
王昌龄被贬龙标时写了一首送别诗《送柴御史》“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大意是你与我之间,青山一路相连,共沐云淡风轻,我们在同一月下,又何曾分处两地?王昌龄的诗有别于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更多
盛唐诗人王昌龄:七绝圣手的边塞情怀与壮志凌云
...笔者要为大家分享的这首诗来自于被称为“七绝圣手”的王昌龄,王昌龄的诗作大多是五言古诗和七绝诗,他的五言诗验证肃然、高古稳健、极具风骨!而在七绝诗方面,王昌龄从比较早就开始写,自己更是有七绝诗74首之多,...……更多
...立业的渴望。唐朝最著名的四大边塞诗人是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我们从他们的履历展开一幅边塞诗人的画卷。高适是边塞诗人中最坎坷的一位,他未能考取功名,50岁之前一直游历于天下以求取功名,其中在幽州就呆...……更多
聊聊安史之乱中各诗人的命运
...晚年仕途相对还算不错,最终封渤海侯,安然病逝。3、王昌龄,文采飞扬的诗人,开元十五年进士出身。安史之乱爆发时,他在龙标县担任县尉。王昌龄的家在长安,对家人的安全忧心忡忡。他决定离任前往长安,但在安徽亳...……更多
王昌龄:唐朝七绝圣手的传奇人生
为什么王昌龄被称之为七绝圣手,在唐朝这个人才辈出、诗人众多的时代,王昌龄脱颖而出,被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诗作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上乘,成就非凡。然而,与李白等诗仙相比,王昌龄的生平却鲜为人知,只...……更多
从科考到贬谪:王昌龄的跌宕人生与交友传奇
王昌龄(698-756年),字少伯,籍贯山西太原,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因诗写得好,有“七绝圣手”、“开天圣手”的美誉。本文主要讲讲他善交朋友及贬为龙标尉后的经历,以便读者朋友对其能作全面了解。(一)先修道后参...……更多
王昌龄: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一代边塞诗宗的人生传奇
...言公元756年末,正值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年过半百的王昌龄,自八年前获贬为龙标县尉后,即将迎来告老还乡之日。身处战乱时期,他对未来心灰意冷,为家人着想而选择安度晚年,决定返回家乡。然而在途经毫州时,却遭...……更多
...的的拓展深化,引导学生更多地阅读古诗词。如:在教学王昌龄的边塞诗《从军行》后,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王昌龄的《出塞》、王翰的《凉州词》与卢纶的《塞下曲》,通过介绍盛唐时期边塞诗产生的历史背景,让学...……更多
唐代诗人以汉喻唐的现象及其原因
王昌龄的《出塞》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的大作,借汉朝来比喻唐朝,而这样的现象在唐诗中很常见。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开篇就有:\"汉皇重色...……更多
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传奇人生:诗名远扬遭嫉妒杀害,宰相为其复仇
...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提起唐朝诗人王昌龄很多人都感到熟悉,毕竟‘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样的诗句...……更多
王昌龄是怎样的一生呢
...是谁?想必人尽皆知,这首诗是我们每个人必学,诗人“王昌龄”更为我们表达出了其当时的信心,更为我们展现出了唐朝的战况。王昌龄的一生同样也离不开怀才不遇和被贬,但这一经历让其为后世留下了不少边塞诗乃至是佳...……更多
“七绝圣手”王昌龄是怎么死的?
...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王昌龄这首《出塞》诗,王昌龄出生于公元690年,字少伯,是山西太原人士。人称七绝圣手,七绝圣手这一称号可不是白给的的,王昌龄特擅长七言绝句,从景入手,诗句...……更多
诗仙李白会武功?他的剑术出神入化
...分体现,除了李白之外,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带动了游侠之风的蔓延。唐人崇尚的是“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所以,李白从小习武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李白还说,这些侠客即使是死了...……更多
2022-12-17 17:39武功,诗仙,剑术,李白
唐朝诗人在正史中没有记载,写的六首诗全是千古名篇
...首诗是王之涣成就最高的,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攀龙认为,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是“七绝之最”。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却推《凉州词二首·其一》为“七绝第一”。唐朝的《集异记》里有个“旗亭画壁”的故...……更多
...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和称“边塞四诗人”。《河岳英灵集》:评事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自远。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至如《燕...……更多
飞将军李广,凭啥能被诗人吹捧多年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唐朝边塞诗人王昌龄之手。相信大家都对此诗句不会陌生,短短两行诗,就将李广骁勇善战的形象刻画跃然纸上。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后期之秀卫青和霍去病战绩显赫,在多次战役...……更多
揭秘孟浩然:李白心甘情愿当他小弟,最后却被粉丝害死
...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在当时众多杰出的诗人中,像李白、王昌龄、王维这些大咖都甘愿当孟浩然的小弟。孟浩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唐诗发烧友”中傲视群雄。李白等大咖都曾向孟浩然示爱,李白更是心甘情愿当他的小弟。这...……更多
...宴》、群口相声《我爱古诗词》等节目令人目不暇接。“王昌龄啊,他还是边塞诗人,我们熟悉的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孩子们吟诵表演《遇见王昌龄》,一同在古诗...……更多
高适:青年不得志,晚年人生开挂封侯
...没有边塞的军旅生活,也一样难为巧妇之炊。只有岑参、王昌龄和王之涣能与之一拼。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高适的逆袭,契机在安史之乱,这就是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755年,高适已经52岁了,这一年发生了影响大唐...……更多
人生如梦三万里
...的诗一向表达的是边塞的风光和苍凉,这也让他和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并称为边塞四诗人。晚年他镇守石堡城,他内心知晓,边关虽然艰苦但却简单。他时时提醒自己,人生暮年,切不能急中出错。每当有重要选择时他慎之又...……更多
安史之乱后,唐初醉卧沙场的壮志,为何转为“岁月静好”
...女子来表情达意甚至暗示时局。生活在唐初的盛世之下,王昌龄的《闺怨》一诗中写\"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是个幸福的女子,大约出嫁不久,仍有小女儿心思,见春色而思夫君,天真的认为丈夫的远行一定能...……更多
孟浩然:唐朝一位特立独行的诗人
...壁江山都可以说是孟浩然的粉丝团,有王维、李白,还有王昌龄……脍炙人口的孟浩然提到孟浩然,你肯定知道他是唐代最著名的大诗人之一。背两句他的诗呢?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没错,这首...……更多
孟浩然:一个叛逆的孩子,一生都在用极端的方式证明自己
...过了12年,意外发生了。那一年,孟浩然52岁。他的好友王昌龄从边塞贬官路过襄阳,便来到孟浩然家拜访他。友人相见,分外高兴。孟浩然准备了一桌子的好酒好肉好鱼招待友人。也许是高兴过了头,孟浩然吃了一种不该吃的...……更多
飞将李广在汉武帝时期没有封侯,其原因是怪自己还是怪汉武帝?
...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大唐诗人王昌龄曾在《边塞》一诗中曾大肆赞扬西汉时期大名鼎鼎的“龙城飞将”,言称只要他还在,怕是匈奴胡人再也没有胆量犯我边境!那么此处的龙城飞将到底指的是谁呢?...……更多
盛唐诗人李白、王维同年出生,为何老死不相往来?
...人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王昌龄、高适等诗歌大家、名家,他们之间有一见如故的豪爽,也有久别重逢的喜悦;有淡如水的点赞之交,也有坚如石的死生契阔;有贫贱时的携手同行,也有富贵后的...……更多
傅燮:被遗忘的唐代名将,敌军为他跪地磕头
...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王昌龄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这首诗充分表现了边塞的磅礴宏大,凸显了将军的英勇的忠诚,如果傅燮能够听到这首诗的话,他一定会拍案叫绝吧!大家都知道曹操,刘备和孙...……更多
不羁才子李白:才华横溢与传世诗篇的传奇人生
...的过程中,见识了很多东西,也结识了至交好友孟浩然、王昌龄,他们三人的文采都是极好的,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产生灵魂的碰撞。李白一直都是一个很感性十分的重视感情的人,因而在王昌龄左迁的时候为了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更多
唐朝初期的“胡风文化”及其影响
...官宦之家的女儿也拥有很大的自由与权利。例如边塞诗人王昌龄所写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正说明独居的妇人亦没有受到封建礼教的辖制,反而是盛装春游悠闲自得。如果说这些只是唐朝对于女性表面上的尊...……更多
孟浩然:李白偶像,因食误仕途终至丧命
...就要说孟浩然因为痴迷吃而丢掉了自己的性命。孟浩然和王昌龄是很好的朋友。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被贬,途径襄州时王昌龄来看望自己的老朋友孟浩然。这个时候的孟浩然正在经历一段非常难熬的时期。因为他背上长了毒疮...……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历史上统万城是什么样的
作为匈奴首领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政权的都城,统万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设的最完整、最雄伟、最坚固的都城,也是匈奴民族保存下来的惟一一座城墙轮廓
2024-06-28 15:32:00
太元二年(252年)四月,孙权逝世。孙亮继位,诸葛恪秉政。诸葛恪是个各方面都能接受的人物,却不是强权人物。东吴的真正掌权者是全公主
2024-06-28 16:44:00
《三国演义》中,公孙瓒最有名的一次亮相是“界桥之战”,与袁绍争夺冀州,但此战公孙瓒十分狼狈,若非刘备、赵云相救,公孙瓒早已结束了戏份
2024-06-28 16:47:00
孔子母亲为何不愿告诉其父亲身份
说到孔子,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他可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了,他创建的儒学可是影响了很多人,甚至是在世界上都是非常出名的
2024-06-28 16:48:00
公元180年,曹操还是议郎,孙坚仅任县丞,刘备刚刚毕业,袁绍广交豪杰,袁术飞鹰走狗……日后纵横三国的豪杰,此时根本不值一谈
2024-06-28 16:48:00
白起有哪些成就?后世如何评价他
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2024-06-28 16:51:00
春秋时期的晋楚的战役春秋中期,晋、楚两国为争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权进行的战争。楚国、晋国分别位于中原地区南北,各自侧后均有一些较为落后的部族和小国
2024-06-28 16:51:00
勾践灭吴称霸后,如何对待战败者与智囊团的
面对如此骄人的战绩,勾践自是洋洋得意,不过在处理战败者夫差的问题上,他似乎还是很慈悲的。对待敌人夫差:心慈手软按理说,对待让自己卧薪尝胆吃尽苦头的夫差
2024-06-28 16:52:00
公元192年,公孙瓒上书朝廷列举袁绍十大罪状,率得胜之师兴兵问罪,于是双方爆发界桥之战。公孙瓒有二万步兵,一万骑兵,其中包括三千白马义从
2024-06-28 16:52:00
秦国詹俊为什么能如此强大
秦国大军在战国历史上一直都是彪悍的存在,他们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一举荡平山东六国,几乎战无不胜。秦国军队为什么那么厉害呢?以秦孝公“商鞅变法”为起点
2024-06-28 16:52:00
汉武帝选择窦婴当丞相的原因很复杂,首先第一很重要,背后有人在操作这件事情,操作此事的人不是别人,乃是皇帝的亲舅舅田蚡,当朝王太后的亲弟弟
2024-06-28 16:52:00
阴晋之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导读:阴晋之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阴晋之战最后的结局如何?说到历史上的阴晋之战,大家可能并不是很熟悉,但是在这场战役中,魏国以5万的兵力战胜了秦国的50万雄狮
2024-06-28 16:53:00
窦婴这个人性格比较豪爽,喜欢结交朋友。有一次窦太后举行家宴,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就是汉景帝刘启,小儿子就是梁王刘武。窦太后想让小儿子当皇帝
2024-06-28 16:53:00
为什么说春秋五霸四出于晋
春秋时期的春秋五霸,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之一,春秋时期的五位非常厉害的霸主,被后世称为春秋五霸,虽然说不同的古文典籍当中
2024-06-28 16:53:00
孟尝君田文为何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
孟尝君田文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其他的三位是信陵君魏无忌、平原君赵胜、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原本小时候在邻家放牛,之后官至齐国宗室大臣
2024-06-28 16: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