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王昌龄:唐朝七绝圣手的传奇人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2 09:13:00 来源:戏说三国

为什么王昌龄被称之为七绝圣手,在唐朝这个人才辈出、诗人众多的时代,王昌龄脱颖而出,被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诗作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上乘,成就非凡。然而,与李白等诗仙相比,王昌龄的生平却鲜为人知,只留下了少量的历史记载。

王昌龄:唐朝七绝圣手的传奇人生

王昌龄,字少伯,出生于公元698年,与李白相比大约大三岁。他出身贫寒,家境并不显赫,靠着几亩田地为生,生活十分艰辛。但尽管如此,王昌龄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而是刻苦学习。在二十岁时,他离开家乡,开始了一段求学之旅。在开元十五年,他应进士试并一举登第,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之职。

王昌龄:唐朝七绝圣手的传奇人生

王昌龄并不满足于眼前的成就,于开元二十二年再次应考博学宏词科,再次登第。尽管如此,他的官职却并未出现明显的升迁,只是被授予了汜水尉的职位。这种前途的挫折使得王昌龄备受打击,他的心情也变得消极起来。

在被贬之际,王昌龄邂逅了著名诗人孟浩然,两人互相欣赏,成为了好友。此外,他还结识了诗人李白和岑参等人。这段时期,虽然仕途不顺,但却是王昌龄人生中结交诗友、涉足文坛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他与诗人们郊游,畅谈诗文,也留下了不少佳作。

王昌龄:唐朝七绝圣手的传奇人生

王昌龄以其出色的诗作闻名于世,尤其以七绝著称。他的诗歌表现了边塞风情,善于描写人物内心世界,情感丰富多变,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他的边塞诗作更是展现了其宽广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

王昌龄:唐朝七绝圣手的传奇人生

王昌龄的生平除了上述记载外,其余经历已不可考。直到五十一岁时,他被贬为江宁丞,并最终被贬至龙标尉。在六十岁时,他途经亳州时遭到刺杀,结束了传奇的一生。

王昌龄作为唐代著名诗人,其丰富多彩的诗作留存至今,他被誉为“七绝圣手”的称号也因此历久弥新。他的诗歌不仅在形式上工整优美,更在情感表达上深具内涵,为后人所推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2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传奇人生:诗名远扬遭嫉妒杀害,宰相为其复仇
...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提起唐朝诗人王昌龄很多人都感到熟悉,毕竟‘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忽见陌头杨柳色,悔
2024-03-02 13:03:00
王昌龄:七绝圣手诗家天子的传世之才
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璀璨星河中,王昌龄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素养,被誉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这个称号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源于他卓越的诗歌才华和深远的影响力。首先,我们需要了解
2024-11-09 19:24:00
“七绝圣手”王昌龄最后是被谁杀死的
...中,在让读者瞩目的作者群里,结局最悲惨的诗人莫过于王昌龄了。这个才华横溢,在初唐四杰“王杨卢骆”中排名第一的王昌龄,竟然是因为被军阀嫉妒而杀。在那个以诗为风的国度里,自然是让
2023-05-17 15:51:00
“七绝圣手”王昌龄是怎么死的?
...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王昌龄这首《出塞》诗,王昌龄出生于公元690年,字少伯,是山西太原人士。人称七绝圣手,七绝圣手这一称号可不是白给的的,王昌龄
2023-02-02 14:09:00
盛唐诗人王昌龄:七绝圣手的边塞情怀与壮志凌云
...笔者要为大家分享的这首诗来自于被称为“七绝圣手”的王昌龄,王昌龄的诗作大多是五言古诗和七绝诗,他的五言诗验证肃然、高古稳健、极具风骨!而在七绝诗方面,王昌龄从比较早就开始写,
2024-03-21 05:55:00
【寻古觅新E起来】“七绝圣手”的隆里幸福生活
...之一。据传,世称“七绝圣手”“诗家天子”的盛唐诗人王昌龄曾经贬谪于此。古城内的龙标书院、状元祠、状元桥、状元墓等均寄托着后人对他的追思。在黔东南众多苗族、侗族风景中,隆里古城
2024-04-23 22:51:00
王昌龄:七绝圣手的边塞情怀与贬谪之路
王昌龄被贬龙标时写了一首送别诗《送柴御史》“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大意是你与我之间,青山一路相连,共沐云淡风轻,我们在同一月下,又何曾分处两地?王昌龄的诗有别于高适“
2024-03-11 14:20:00
从科考到贬谪:王昌龄的跌宕人生与交友传奇
王昌龄(698-756年),字少伯,籍贯山西太原,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因诗写得好,有“七绝圣手”、“开天圣手”的美誉。本文主要讲讲他善交朋友及贬为龙标尉后的经历,以便读者朋友对其
2024-04-29 07:37:00
王昌龄: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一代边塞诗宗的人生传奇
...言公元756年末,正值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年过半百的王昌龄,自八年前获贬为龙标县尉后,即将迎来告老还乡之日。身处战乱时期,他对未来心灰意冷,为家人着想而选择安度晚年,决定返
2024-05-02 12:1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