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七绝圣手”王昌龄是怎么死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2 14:09:00 来源:戏说三国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王昌龄这首《出塞》诗,王昌龄出生于公元690年,字少伯,是山西太原人士。人称七绝圣手,七绝圣手这一称号可不是白给的的,王昌龄特擅长七言绝句,从景入手,诗句慷慨激昂,意境开阔,尤其是边塞诗,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清朝的沈德潜更是将王昌龄与诗仙李白并列,认为王昌龄和李白在七绝诗上的造诣无人可比。

“七绝圣手”王昌龄是怎么死的?

边塞

可很多人并不知道,虽然王昌龄才高八斗,受到了唐朝统治者的重视与信任,从而在官场之上有一席之地,不过仕途并不顺利,《唐才子传》中说“奈何晚途不矜小节,谤议腾沸,两窜遐荒,使知音者喟然长叹”,由于不注意细节,很多人对他不满,两次被贬官蛮荒之地。王昌龄最高官职是曾出任江宁(南京)县丞,相当于江宁县副县长。

“七绝圣手”王昌龄是怎么死的?

二十多岁时,王昌龄就以边塞诗,天下闻名,开元十五年(727年),三十岁的王昌龆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官汜水尉、校书郎)。开元十九年辛末(731年),三十四岁时,王昌龄在长安,以博学宏词登科,再迁河南汜水县尉。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

关于王昌龄才气,薛用弱的《集异记》中一则旗亭画壁故事可以说明,开元二十五年,王之涣、王昌龄、高适在东都洛阳游学,这三人都是名噪一时的边塞诗人,一日,天寒微雪,三人到旗亭小饮,见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那时唐诗是按曲谱填词,供人吟诵和歌唱的。三人打赌,以伶人唱歌,词之多者为胜。

第一个伶人唱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王昌龄的绝句!

第二个伶人唱到:“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入何寂寞,犹是子云居。”这是高适的绝句!

第三个唱到:“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又是王昌龄的绝句。

王之涣坐不住了,三人中以他名气最大,年龄最大,说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里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又一指伶人中最漂亮一位说:如果她唱的非我诗,我认输,如是我诗,你们奉吾为师!果然那女子唱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正是王之涣的诗,三人大笑。

公元755年,唐朝爆发了著名的“安史之乱”,被贬的王昌龄只能回老家。在经过亳州时,竟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毫无道理的杀了,闾丘晓、王昌龄二人应该原本并无仇怨,甚至都未见过面,亳州刺史闾丘晓为什么要杀害王昌龄呢?

有人说是闾丘晓嫉妒王昌龄的才能,估计不太可能,且不说刺史和县丞中间差了N级,就说妒才,闾丘晓也不会拿自己的名誉开玩笑,杀一个60多岁的老头。

史书记载:当时安庆绪杀死安禄山后,派汴州刺史尹子奇统兵30万南下,准备攻占江淮乃至江南这片唐王朝赋税、粮食主要区域,当时安史叛军正处在鼎盛时期,占据了长安、洛阳以及整个河北地区,尹子琦部被张巡、许远死死挡在睢阳(现河南省商丘市)。亳州和睢阳相隔不过百余里,江南节度使张镐命令闾丘晓救援睢阳张巡和许远,而闾丘晓却害怕招惹叛军南下,引火烧身,不敢发兵,等到张镐调集的援军到达睢阳时,睢阳刚刚被叛军攻破三日。也就是说,如果闾丘晓出兵救援睢阳,很有可能睢阳不会失陷。

当然当时不敢发兵的,不止是闾丘晓,屯兵彭城(今徐州)的御使大夫许叔冀,临淮(今江苏盱眙北)向御史大夫贺兰进明等等,都不敢发兵。

著名战将南霁云求临淮贺兰救援时,拔出佩刀自断中指,贺兰仍不发兵,南霁云临出城怒弓会射佛塔,箭入半箭,发誓曰:“叛军平定后,必杀进明,此箭乃我志也!”。

所以推测应该是王昌龄路过亳州时,仗义执言让闾丘晓出兵救援睢阳,触怒了闾丘晓,前面也说了,王昌龄不注意细节,不注意说话方式。

当然这仅仅是推测,一个小小县丞能不能见到刺史面都不一定,唯一的佐证就是后来张镐杖毙闾丘晓为张巡和许远报仇时,闾丘晓向张镐求情说自己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吃奶婴孩需要抚养,请张镐饶自己一命。

张镐说“你害死了王昌龄,他的亲人谁人能养?”

当然王昌龄之死还有N种可能,比如误认为间谍,误杀等等。

七绝圣手王昌龄之死,成为千古之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2 15:45:4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王昌龄:七绝圣手的边塞情怀与贬谪之路
王昌龄被贬龙标时写了一首送别诗《送柴御史》“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大意是你与我之间,青山一路相连,共沐云淡风轻,我们在同一月下,又何曾分处两地?王昌龄的诗有别于高适“
2024-03-11 14:20:00
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传奇人生:诗名远扬遭嫉妒杀害,宰相为其复仇
...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提起唐朝诗人王昌龄很多人都感到熟悉,毕竟‘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忽见陌头杨柳色,悔
2024-03-02 13:03:00
“七绝圣手”王昌龄最后是被谁杀死的
...中,在让读者瞩目的作者群里,结局最悲惨的诗人莫过于王昌龄了。这个才华横溢,在初唐四杰“王杨卢骆”中排名第一的王昌龄,竟然是因为被军阀嫉妒而杀。在那个以诗为风的国度里,自然是让
2023-05-17 15:51:00
王昌龄: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一代边塞诗宗的人生传奇
...言公元756年末,正值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年过半百的王昌龄,自八年前获贬为龙标县尉后,即将迎来告老还乡之日。身处战乱时期,他对未来心灰意冷,为家人着想而选择安度晚年,决定返
2024-05-02 12:18:00
王昌龄:唐朝七绝圣手的传奇人生
为什么王昌龄被称之为七绝圣手,在唐朝这个人才辈出、诗人众多的时代,王昌龄脱颖而出,被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诗作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上乘,成就非凡。然而,与李白等诗仙相比,王昌龄
2024-05-12 09:13:00
盛唐诗人王昌龄:七绝圣手的边塞情怀与壮志凌云
...笔者要为大家分享的这首诗来自于被称为“七绝圣手”的王昌龄,王昌龄的诗作大多是五言古诗和七绝诗,他的五言诗验证肃然、高古稳健、极具风骨!而在七绝诗方面,王昌龄从比较早就开始写,
2024-03-21 05:55:00
【寻古觅新E起来】“七绝圣手”的隆里幸福生活
...之一。据传,世称“七绝圣手”“诗家天子”的盛唐诗人王昌龄曾经贬谪于此。古城内的龙标书院、状元祠、状元桥、状元墓等均寄托着后人对他的追思。在黔东南众多苗族、侗族风景中,隆里古城
2024-04-23 22:51:00
唐朝内斗造成的毁灭性打击,甚至要比外部的打击还可怕
...是唐朝文人的一次报复事件。安史之乱爆发后,著名诗人王昌龄来到了谯郡,不知为什么得罪了刺史闾丘晓,被闾丘晓杀了。这段公案充满了模糊性,比如,史书上都没有记载为什么闾丘晓要杀死王
2022-12-19 14:07
《长安三万里》很好看,但高适没救李白
...、或记录、或显达、或死难,李白、王维、杜甫、高适、王昌龄等人都以各自的方式进入平叛史。”张明扬写道。作者∣张明扬编辑∣谭山山题图 | 《长安三万里》“诗圣”的诞生《长安三万里
2023-07-26 17: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