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王昌龄: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一代边塞诗宗的人生传奇
...言公元756年末,正值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年过半百的王昌龄,自八年前获贬为龙标县尉后,即将迎来告老还乡之日。身处战乱时期,他对未来心灰意冷,为家人着想而选择安度晚年,决定返回家乡。然而在途经毫州时,却遭...……更多
王昌龄:边塞诗人陨落背后的悲剧与正义
...笼罩,一位诗人的命运也在这一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王昌龄,这位边塞诗人的鼻祖,以其激昂的诗篇和坎坷的人生经历,成为了后世无数文人墨客心中的传奇。然而,就在这多事之秋,王昌龄却遭遇了不测,被亳州刺史闾丘...……更多
王昌龄:七绝圣手的边塞情怀与贬谪之路
王昌龄被贬龙标时写了一首送别诗《送柴御史》“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大意是你与我之间,青山一路相连,共沐云淡风轻,我们在同一月下,又何曾分处两地?王昌龄的诗有别于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更多
王昌龄是怎样的一生呢
...是谁?想必人尽皆知,这首诗是我们每个人必学,诗人“王昌龄”更为我们表达出了其当时的信心,更为我们展现出了唐朝的战况。王昌龄的一生同样也离不开怀才不遇和被贬,但这一经历让其为后世留下了不少边塞诗乃至是佳...……更多
聊聊安史之乱中各诗人的命运
...晚年仕途相对还算不错,最终封渤海侯,安然病逝。3、王昌龄,文采飞扬的诗人,开元十五年进士出身。安史之乱爆发时,他在龙标县担任县尉。王昌龄的家在长安,对家人的安全忧心忡忡。他决定离任前往长安,但在安徽亳...……更多
人生如梦三万里
...的诗一向表达的是边塞的风光和苍凉,这也让他和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并称为边塞四诗人。晚年他镇守石堡城,他内心知晓,边关虽然艰苦但却简单。他时时提醒自己,人生暮年,切不能急中出错。每当有重要选择时他慎之又...……更多
盛唐诗人王昌龄:七绝圣手的边塞情怀与壮志凌云
...笔者要为大家分享的这首诗来自于被称为“七绝圣手”的王昌龄,王昌龄的诗作大多是五言古诗和七绝诗,他的五言诗验证肃然、高古稳健、极具风骨!而在七绝诗方面,王昌龄从比较早就开始写,自己更是有七绝诗74首之多,...……更多
...立业的渴望。唐朝最著名的四大边塞诗人是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我们从他们的履历展开一幅边塞诗人的画卷。高适是边塞诗人中最坎坷的一位,他未能考取功名,50岁之前一直游历于天下以求取功名,其中在幽州就呆...……更多
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传奇人生:诗名远扬遭嫉妒杀害,宰相为其复仇
...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提起唐朝诗人王昌龄很多人都感到熟悉,毕竟‘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样的诗句...……更多
...现代学者们则认为,隋炀帝一手开启了边塞诗派,王翰、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等唐代边塞名家其实都是踩着人家的脚印儿成长起来的。长得帅,会写诗,还是个帝二代,这哪里是人啊,分明就是不慎遗落人间的天使嘛!...……更多
从科考到贬谪:王昌龄的跌宕人生与交友传奇
王昌龄(698-756年),字少伯,籍贯山西太原,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因诗写得好,有“七绝圣手”、“开天圣手”的美誉。本文主要讲讲他善交朋友及贬为龙标尉后的经历,以便读者朋友对其能作全面了解。(一)先修道后参...……更多
...说:“盛世大唐从太原拉开序幕,孕育了白居易、王翰、王昌龄、王之涣、温庭筠、元好问、罗贯中等诗人大家。”边塞诗之所以在唐朝特别兴盛,一是因为当时社会背景,唐朝有很多战争。还有就是唐朝的一些读书人,在仕宦...……更多
王昌龄:唐朝七绝圣手的传奇人生
为什么王昌龄被称之为七绝圣手,在唐朝这个人才辈出、诗人众多的时代,王昌龄脱颖而出,被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诗作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上乘,成就非凡。然而,与李白等诗仙相比,王昌龄的生平却鲜为人知,只...……更多
...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和称“边塞四诗人”。《河岳英灵集》:评事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自远。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至如《燕...……更多
唐代诗人以汉喻唐的现象及其原因
王昌龄的《出塞》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的大作,借汉朝来比喻唐朝,而这样的现象在唐诗中很常见。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开篇就有:\"汉皇重色...……更多
唐朝安史之乱中诗人们的命运
...这场浩劫,李白、杜甫、岑参等诗人们的结局如何?一、王昌龄王昌龄,生于698年,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进士,担任过秘书省校书郎、江宁丞、龙标尉等职。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时,王昌龄正在龙标县担任县尉。王昌龄的家...……更多
盛唐诗人李白、王维同年出生,为何老死不相往来?
...人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王昌龄、高适等诗歌大家、名家,他们之间有一见如故的豪爽,也有久别重逢的喜悦;有淡如水的点赞之交,也有坚如石的死生契阔;有贫贱时的携手同行,也有富贵后的...……更多
飞将军李广,凭啥能被诗人吹捧多年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唐朝边塞诗人王昌龄之手。相信大家都对此诗句不会陌生,短短两行诗,就将李广骁勇善战的形象刻画跃然纸上。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后期之秀卫青和霍去病战绩显赫,在多次战役...……更多
...的的拓展深化,引导学生更多地阅读古诗词。如:在教学王昌龄的边塞诗《从军行》后,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王昌龄的《出塞》、王翰的《凉州词》与卢纶的《塞下曲》,通过介绍盛唐时期边塞诗产生的历史背景,让学...……更多
盛唐除李白杜甫高适还有哪些诗人
...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8、王昌龄(公元698~757年)王昌龄是山西太原人,早年生活贫寒,23岁时在嵩山学道,26岁游历河东,27岁出玉门关,19岁隐居蓝田县,30岁考中进士,历任汜水尉校书郎、龙标尉...……更多
傅燮:被遗忘的唐代名将,敌军为他跪地磕头
...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王昌龄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这首诗充分表现了边塞的磅礴宏大,凸显了将军的英勇的忠诚,如果傅燮能够听到这首诗的话,他一定会拍案叫绝吧!大家都知道曹操,刘备和孙...……更多
...宴》、群口相声《我爱古诗词》等节目令人目不暇接。“王昌龄啊,他还是边塞诗人,我们熟悉的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孩子们吟诵表演《遇见王昌龄》,一同在古诗...……更多
不羁才子李白:才华横溢与传世诗篇的传奇人生
...的过程中,见识了很多东西,也结识了至交好友孟浩然、王昌龄,他们三人的文采都是极好的,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产生灵魂的碰撞。李白一直都是一个很感性十分的重视感情的人,因而在王昌龄左迁的时候为了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更多
孟浩然:一个叛逆的孩子,一生都在用极端的方式证明自己
...过了12年,意外发生了。那一年,孟浩然52岁。他的好友王昌龄从边塞贬官路过襄阳,便来到孟浩然家拜访他。友人相见,分外高兴。孟浩然准备了一桌子的好酒好肉好鱼招待友人。也许是高兴过了头,孟浩然吃了一种不该吃的...……更多
古代科举有多严苛?大诗人李白也要走偏门
...与其交好,宰相张九龄的幕僚孟浩然是其好友,贺知章、王昌龄这些官场之人更是与其相交。李白凭借这些人脉关系,将自己的才华横溢传播到四方,终于达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有公主知道了李白的才名,和其接触后被彻底征...……更多
孟浩然:唐朝一位特立独行的诗人
...壁江山都可以说是孟浩然的粉丝团,有王维、李白,还有王昌龄……脍炙人口的孟浩然提到孟浩然,你肯定知道他是唐代最著名的大诗人之一。背两句他的诗呢?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没错,这首...……更多
王维与孟浩然之间都发生了哪些有趣又动人的故事呢
...怎么去世的呢?孟浩然的去世与另外一个人有关,谁呢?王昌龄。孟浩然作诗惊四座本是满心欢喜地来探望故人,却惊闻斯人已逝。王维在震惊之余却又无奈伤感,当然访古探幽,饮酒论诗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借问襄阳老,江...……更多
一代诗宗杨万里南宋年间,一位诗人在山河破碎的喘息声中开创新派诗风。他一生作诗2万余首,是中国作诗最多的三人之一,尤其是写荷花的诗歌,被评赞为中国第一;他的“诚斋体”诗风在历史上影响广泛,在诗人中被誉为...……更多
孟浩然: 一代田园诗人的人生起伏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王昌龄北归,路过襄阳时拜访了孟浩然,二人把酒言欢,酩酊大醉,因纵情宴饮,引得旧疾复发,一命呜呼。终年52岁。纵观孟浩然这一生,是有些荒唐的,24岁出鹿门山...……更多
高适:青年不得志,晚年人生开挂封侯
...没有边塞的军旅生活,也一样难为巧妇之炊。只有岑参、王昌龄和王之涣能与之一拼。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高适的逆袭,契机在安史之乱,这就是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755年,高适已经52岁了,这一年发生了影响大唐...……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古代最残忍的刑罚并不是凌迟处死,而是点天灯,远比凌迟残忍
说起古代的刑罚,我们知道最出名的就是凌迟处死。这个刑罚还有一个名称叫千刀万剐。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实施这个刑罚的过程中就是把犯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下来
2025-02-11 00:02:00
若三峡遭受“毁灭性”的攻击,被炸毁后,对中国造成多大的损失?
三峡水电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工程建设,共三段组成,分别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最早是由孙中山先生提出来的
2025-02-11 00:07:00
原来我们所熟知的这位大唐皇帝是伪装高手,甚至可称千古一帝!
如果说起李治,很多人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都是昏庸、无能等字眼。因为李治的一生都在被人控制,一生都如提线木偶一般,活在别人的阴影之下
2025-02-11 00:14:00
古人什么时候开始吃炒菜的?在此之前,他们如何烹饪美食?
文|斯文Talk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前言蒸炸烹煮一直都是我国在做饭时出现的一套方法,地区不同
2025-02-11 00:16:00
如果在落凤坡死的人是诸葛亮,庞统能打败司马懿吗?答案很明显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引言《三国演义》中的四位谋士
2025-02-11 00:30:00
装疯卖傻30年,被太监推上皇位,第一道圣旨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1908年11月15日,清朝慈禧太后在仪鸾殿去世,去世之前留下了两句遗言:女人不可与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尤须严防
2025-02-11 00:58: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张  静《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1日第 11 版)元宵节是每年正月初一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在新的一年首次月圆的夜晚
2025-02-11 06:11:00
公主出嫁,送亲大臣偷偷将自己女儿换成公主,把公主远嫁他国当妾
晋国古老而辉煌,春秋时期,她曾是霸主之一,统御着中原大地。然而,在这个充满战乱与政治阴谋的时代,晋国的历史也充满了悲剧与荣耀
2025-02-10 17:12:00
关羽在韩国的影响:建关帝庙1000余座,其中一个金身是国宝
核心提示:关羽金身,高约2米,旁边陈列青龙偃月刀。一韩国有句话,叫“不要和没读过‘三国’的人说话”,韩国小孩从小就开始读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
2025-02-10 17:14:00
他杀了皇帝的美女钦差,皇帝为什么反而大大的赏赐了他?
在开始介绍今天的主人公之前,小冷先给各位童鞋安利一个名词。钦差——为什么很多地方官员都对钦差大臣敬畏的不要不要的。因为钦差就是代表着当今皇上出外办事
2025-02-10 17:25:00
原创为何王阳明强调静坐?不是为了放空,看完解释才知是为了破“贼”
“静坐”是现代人常会进行的一种休闲方式,特别是在瑜伽中被广泛应用。人们会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再拿上一件坐垫,就此闭上眼睛和外界“隔绝”
2025-02-10 17:28:00
乾隆写了一个“礻”字,大臣们都夸写得好,和珅却吓的浑身发抖
电视剧《李卫当官之大内低手》有这样一个情节:刚过完85岁大寿的乾隆,此刻却愁眉不展。他提笔写下一个“礻”字,在右半部分留下大片空白
2025-02-10 17:29:00
原创一个新朝代打江山有多难?朱元璋用17年算最快了,这朝代打61年
一个新朝代打江山有多难?朱元璋用17年算最快了,这朝代打61年观我国的历朝历代,在刚建国时。很多统治者都会想尽办法来让百姓们认可这个新朝代
2025-02-10 17:43:00
古人穿的衣服都拖到地上了,难道不怕弄脏吗,是为了时尚吗?
在影视剧里,很多江湖中的女豪杰或者皇宫中的后妃、公主,穿着的衣服都很长,长到有很大一部分拖到地上了。这时候,女子的走路姿态给人一种仙气飘飘的感觉
2025-02-10 17:54:00
分封制弊端千年难解,为何朱元璋轻松搞定?农民出身很重要
这篇文章讲述了中国古代分封制度的争议和弊端,以及朱元璋是如何巧妙地解决这一问题的。分封制度自夏朝开始,但其弊端在历代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2025-02-10 18: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