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所寻之人正在灯火阑珊处。顿时,心中被幸福占满。还有王安石,民间有很多关于王安石的传说。据说,王安石20岁时赴京赶考,恰逢元宵节,边走边赏灯,忽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挂着一副上联,借此征对招亲。...……更多
盘点历史上出名的灯谜和对联
...许多关于元宵节的趣事,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北宋王安石妙联为媒的故事。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他20岁的时候赴京赶考,于元宵节时路过某个地方,就一边赶路一边观赏灯会。说来也是缘分,那么多的灯,...……更多
王安石科举第一,宋仁宗亲自阅卷后为何大怒
...,变法者也不乏有聪明人,他们深谙急流勇退的道理,而王安石便是其中之一。想要在朝廷中推行变法,必须得得到当朝皇帝的支持,王安石想要变法,必须也得有足够强大的后盾,只是在很长的时间里,王安石没有遇到支持他...……更多
欧阳修:古文运动的领袖与千里马的伯乐
...家,分别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曾巩、王安石,以及“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八大家”,是因为他们是唐宋时期“古文运动”的倡导和引领者。每个人在文学方面的造诣都非常...……更多
北宋科举制度的黄金时代:龙虎榜的诞生
...代占六席,除了“三苏”父子和欧阳修以外,还有曾巩和王安石,而曾巩正是欧阳修的授业弟子,王安石亦始终不忘欧阳修知遇提拔之恩。只有主考官一人牛?当时负责点检试卷的考官是被誉为宋诗“开山祖师”,诗坛宿将,任...……更多
苏轼为什么会被卷入乌台诗案中
...所不同,因为此时在朝廷中出任宰相的人,变成了革新派王安石,王安石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同样也是一个正面人物,只不过与当时的欧阳修和苏轼,以及苏辙这三人的政见不合。欧阳修就是因为反对宰相王安石的变法,受...……更多
宋朝时期的婚姻,也讲究门当户对
...朋友变成亲家,一个身份的转化,是两家人对婚姻的态度王安石写过一首特别小众的诗:同官同齿复同科,朋友婚姻分最多。两地尘沙今龃龉,二年风月共婆娑。朝伦孰与君材似,使指将如我病何。升黜会应从此异,愿偷闲暇数...……更多
古代科举第一榜,一场考试诞生了8位文坛大家,9位宰相
...这一年,周敦颐的两位弟子也来到了京城汴梁,这一年,王安石还在地方做一个小小的官吏,这一年,嘉佑二年科举开考。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届科举梦之队: 主考官:欧阳修不用多介绍,文坛领袖,宋...……更多
欧阳修在滁州的岁月与文学创作
...时文学界的中坚力量。其中包括了后来备受推崇的文学家王安石、苏舜钦、尹沫等人。在欧阳修的倡导下,品德高尚、才华横溢的文学俊杰如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等崛起,使得宋代文学艺术再度达到巅峰。这个时期被誉为...……更多
宋代四川首位状元苏易简38岁早逝的原因是什么
...那些著名的文学家多大年龄才中进士。北宋有名的政治家王安石,考中进士的时候是22岁。大文学家欧阳修,中进士的那年23岁。大文豪苏东坡,24岁那年才圆了自己的进士梦。相比之下,苏易简是名副其实的幸运儿,是大器早成...……更多
人到五十,靠一边,看着别人上升,也是一种福气
...。我们可以反过来理解,放下光环,一身轻松。北宋宰相王安石在位的时候,一直主张变法,因此和守旧派争执不休。他也几次弄丢宰相的位置。据《警世通言》记载,有人写诗诽谤王安石:“排尽旧臣居散地,尽为新法误苍生...……更多
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文传世以德服人
《宋史·曾巩传》中这样评价他的文章“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谓难矣”。曾巩,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文学成就极高,因此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在...……更多
北宋名相晏殊写《浣溪沙》背后的故事
...,非常擅于识别、提携新人。范仲淹、欧阳修、孔道辅、王安石等这些赫赫有名的政治家都出于他的门下,;韩琦、富弼等都曾得到过他的栽培、推荐。 庆历二年(1042年),二十二岁的王安石参加科举考试,担任主考官的晏殊...……更多
苏轼人生中最大的错,就是争对错
...期,朝廷中聚集了欧阳修、富弼、韩琦、文彦博、包拯、王安石、苏轼这些一代名士。张居正曾经评价宋仁宗时代是“仁宗盛治”。苏轼在仁宗皇帝时代入仕,是好命。但之后母亲、父亲先后离世,他丁忧了七年。再次回朝,仁...……更多
...三苏之名轰动京师。苏轼在中央做了几年小官,便赶上了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对苏氏兄弟颇为器重,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但苏轼了解民间疾苦,看到了新法推行后带来的不便,认为变法急于求成,肯定会出问题,于是告诫神宗...……更多
王安石兄弟七人谁最优秀,谁的成就最高?
北宋名臣王安石,家中弟兄七人,依次是:王安仁①、王安道②、王安石③、王安国④、王安世⑤、王安上⑥、王安礼⑦。王安石的父亲王益有两任妻子,原配徐氏早亡,生有长子和次子,继妻吴氏生有王安石等五子。下面咱...……更多
...曾布;例如程朱理学的创始人、“二程”之一的程颐;例如王安石变法的二号人物、北宋改革家吕惠卿;忠奸难辨的大政治家章惇;还有那位为北宋时期收复两千里失地的名将王韶。有人统计,这一榜,至少出现8位文学大家和9位宰相...……更多
苏轼:在困境中绽放的文学巨星
...过了官场升迁的最佳时期,而且时局大有变化。宋神宗用王安石为相厉行新法,苏轼在朝中的故旧好友,多因反对新法被贬离京,包括他的恩师欧阳修也在其中。其实这些政见之争完全可以置身事外,放低些身价,不要制造公开...……更多
王安石升官加爵后,妻子试探忠诚度介绍一女子,他高情商谢绝好意
导语: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各种家,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王安石变法,王安石怎么变法暂且不管,我们先来说说王安石的高情商。情商是个好东西,和智商一样,有的时候情商甚至要比智商还管用,一个人可以没有智商,但是...……更多
...、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以及王安石,似乎曾巩在民间的影响力要比这七位小一些,可是曾巩在他所生活的年代,是非常著名的。因为曾巩是当时的文坛宗主欧阳修的得意门生,在北宋那个读书人最幸...……更多
这唐宋八大家,唐朝只有韩愈和柳宗元,其余的都在北宋时期
...宗元,再就是北宋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这些人既擅长吟诗作对,又痴迷于写文著书。唐朝的两位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而北宋的王安石和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一)、韩柳欧王曾,苏门三学士...……更多
《梦溪笔谈》中的两个主考官判卷的故事
...臣”得罪过不少人,被贬至开封府。又因不肯用新法而遭王安石打击,出为侍读学士,1069年贬知杭州。这人少年有才,非常自负,可是参加国子监考试时仅被定为第五名。这不科学啊,本人“天下第一”,怎么能这样对待我呢...……更多
苏轼参透了人生的一首词,读懂受益终生
...手人寰,他再一次回家尽孝。等苏轼尽完孝回到京城后,王安石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可面对王安石的变法,很多人都持有反对意见,而苏轼和他的许多好友也有不同的见解,于是年轻气盛的苏轼便站了出来,针砭时...……更多
...,被人称为神童。众所周知,江西临川是“才子之乡”,王安石、晏殊、曾巩、汤显祖、陆九渊等名人都出自此地,因此当地有文人结诗社的习俗。李绂才华横溢,但家境贫穷,当时有很多人资助李绂,李绂从不收取别人的钱财...……更多
黄庭为何不受朝廷重用呢
...黄庭坚于是也成为了苏门弟子。神宗朝党争炽烈,以新党王安石和旧党司马光的争斗愈演愈烈,作为旧党苏轼的弟子自是站在老师一边,他对司马光和苏东坡是尊敬满满,但却也对新党领袖的王安石也敬佩有加,他说:“然余尝...……更多
...诬谤,多次辞职,都未得允准。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实行新法。欧阳修对青苗法有所批评,且未执行。熙宁三年(1070年),除任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辞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此年改号“六一居士”...……更多
赵匡胤哪一举动,奠定了大宋的软弱
...的名字,个个都是领域的翘楚,李清照、陆游、杨万里、王安石、欧阳修、柳宗元、苏轼、辛弃疾、范仲淹、柳永等等,数不胜数。 宋朝之所以能够在文学上取得这么辉煌的成绩,与赵匡胤的科举制度改革是分不开的。我们来...……更多
张之洞:当风忘却冷,烟柳夕阳迟
...际,殆如晋之殷浩;而其坚僻自是,措置纷更,有如宋之王安石。方今中外诸臣章奏之工,议论之妙,无有过于张之洞;作事之乖,设心之巧,亦无有过于张之洞者。”将其比作王安石也不枉这张之洞了,不过张之洞同王安石确...……更多
...馆藏1042年,杨寊为状元,不过这年的状元大热门,本是王安石。而且王安石殿试第一,杨寊殿试第四……但揭榜时,王安石和杨寊换了个名次,杨寊第一,王安石第四。为啥呢?王安石那天的作文写得太直了呗,让最后审卷的...……更多
韩愈为何“伤仲永”
文|刘永加《伤仲永》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散文名篇,讲述了江西金溪神童方仲永被父亲当作挣钱工具最后沦落成普通人的故事,提出了神童也必须注重后天教育和学习的观点。其实早在唐代,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徐潋作家冰春与历史对话,以长篇小说的表达文本让人们感知泸州的一段历史。读冰春的长篇小说《川江东逝水》,会感到这是泸州历史的艺术转换
2024-06-28 06:13:00
王利华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强军兴军,关键在人。在乌蒙高原的威宁,有这样一群大写的“人”、大写的“兵”:一门三代四个兵
2024-06-28 06:19:00
李慧李商隐、杜牧创造出晚唐诗歌靡丽的风格,没过多久,大唐崩溃了,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在这战争频发的乱世中,有两个国家比较安定繁荣
2024-06-28 06:19:00
嘉庆有哪些特质?乾隆为何把他确定为接班人
乾隆之所以与雍正处置曾静谋反案大相径庭,有他周密的考虑。他在青年时代目睹了这场文字案的前前后后,他清楚认识到:父王想将诽谤公布天下
2024-06-27 22:06:00
清代的奏折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对清代的政治起了什么作用
清代从1644年入关到1912年清帝溥仪退位,共持续了268年的国祚。清代作为一个和现代资本主义一起步、发展的封建国家
2024-06-27 22:06:00
如果太子胤礽当上皇帝,清朝会怎样
康熙末年,九龙夺嫡,为了太和殿那个位置,互相都杀红了眼,最后四阿哥胤禛险胜,成为雍正皇帝。但是,如果把时间往前倒推二十年
2024-06-27 22:07:00
曾国藩对慈禧太后的评价为何是“才地平平”
曾国藩是同治中兴第一功臣,被称为中国近代唯一的圣人。他天资平常,却最终位极人臣,除了他的个人奋斗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另一项能力
2024-06-27 22:07:00
雍正上台以后,除了老十以外,为何只有老十三算善终
公元1722年,做了61年皇帝的康熙去世。在康熙在位的后期,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掀起了一件件大事。由于共有9个儿子牵扯了这一事件
2024-06-27 22:08:00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帝原配嫡后,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赠郡王衔傅恒之姊。乾隆皇帝对其“敬服
2024-06-27 22:09:00
古代犯人被砍头时为什么一大喊冤枉刽子手就不敢行刑了
在看乾隆王朝的时候,山东巡抚国泰因为贪污被砍头时,大喊冤枉,监斩官阿桂就不敢行刑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国泰为什么不在审讯他的时候说冤枉呢?为什么一定要在刑场大喊冤枉呢?为什么国泰一大喊冤枉
2024-06-27 22:09:00
乾隆为什么要让洪承畴臭名昭著
(一)、也曾是大明的功臣,在平定起义军时也是战功显赫,曾差一点将李自成俘获,改写历史。洪承畴的厅堂挂着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
2024-06-27 22:10:00
皇贵妃高佳氏死后,为何哥哥和侄子立即被赐死
她就是乾隆皇帝第一个贵妃、第一个皇贵妃高佳氏。高佳氏出身于官宦世家,从小知书达理、温柔贤惠,16岁的时候就嫁给了乾隆,当了一名普通使女(没有名分的妾)
2024-06-27 22:10:00
为什么咸丰第一次见到慈禧就喜欢她
其实从照片上来看老年的慈禧太后就能了解她年轻的时候长得并不算是倾国倾城,她不算是能靠美色吸引住老公咸丰的女人,但是慈禧却能靠另外一招留住老公咸丰的心从而获得专宠
2024-06-27 22:11:00
嘉贵妃有多受宠?她死后乾隆帝时如何厚葬她的
乾隆帝的后妃中,有一个朝鲜女子,她初入宝亲王弘历的府邸,以侍女的身份伺候弘历。弘历登基,也就是乾隆帝,这位朝鲜女子被封为金贵人
2024-06-27 22:11:00
从二品官员到清朝贪官,此人究竟是谁
清朝有名大案很多,但在乾隆时期有一桩案子,时间之长,前所未有。通过此案也能看出所谓的“康乾盛世”之下腐败的现象令人触目惊心
2024-06-27 22: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