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明朝晚期有这么一位武将。当崇祯用哀求语气恳请他勤王救驾时,他选择按兵不动。而当崇祯于煤山自缢后,他却又痛苦哀嚎,悔恨到哭泣吐血。他便是宁南侯左良玉。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左良玉生于东昌府临清州。由于...……更多
崇祯临死前,左良玉手握80万大军却按兵不动,为何有些人还认为他是忠臣?崇祯17年2月李自成挥师东征,三月初闯军围城,明朝京师告急,3月19日清晨破城,当日凌晨崇祯地挥剑砍杀妻女,后自缢于景山,一直到临死前都没有...……更多
明末只有几万人的满清,为何能打败3亿汉人
...崇祯的瞎指挥,只有在关键时刻按兵不动。朱由崧、左良玉手握重兵,权利远远超过了崇祯,那100万的人马就是没有去勤王。本来混乱不堪的局势就令人迷茫,恰在此时山海关总兵吴三桂,起了卖国求荣之意。说他一怒为红颜也...……更多
明末乱世枭雄左良玉对历史的影响
...罚、降级甚至削职的记录,但很快左良玉都能通过自己在朝廷里的关系,进行一番运营,来实现官复原职。所以虽然左良玉在崇祯时期的仕途有一些浮沉,但主体来说,左良玉的职务还是一路向上的。左良玉的成就,一方面确实...……更多
南明:百万大军与短命王朝的碰撞
...没灭亡的时候,就已经军阀化严重,到了南明,地方手握重兵的将领,自然是进一步军阀化,当时左良玉还有江北四镇都不将南明小朝廷放在眼里,甚至不听朝廷诏令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左良玉后来更是以“清君侧”为名,发...……更多
握有大量军队的左良玉为何没有前来救驾
...的不是,左良玉压根就不想救崇祯,甚至,他有点恨这个朝廷。左良玉对明朝中央的不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武将的左良玉在明朝一直遭受来自文官集团的打压。前文已经介绍,左良玉并非文官出身,而是通...……更多
南明奇耻大辱:八十万明军,向一万清军投降
...下的原因所在。末代明朝的惨状在文官集团问题严重纠结朝廷,宦官权贵纷争不止,内忧外患的末代明朝本就不堪一击。李自成攻破京城的国门之后,明朝的文官武将立马把帝皇自尽的悲壮抛之脑后,齐齐整整地跪于国门口迎接...……更多
左良玉为何急于起兵“清君侧”?又缘何会失败?
...。左良玉拥护这位身份不明的"崇祯太子",但是当时把持朝廷的大臣马士英等人,由于害怕影响到自己的政治垄断地位拒不承认这位“太子”,于是左良玉起兵"清君侧",但是最后失败身亡。那么,为什么左良玉会迫不及待拥护...……更多
明朝秦良玉是唯一战功封侯的女性,领兵四十余载,兄弟儿子皆战死
...长官,为从四品武官,相传为伏波将军马援之后。相较于朝廷直属的流官而言,土官不仅拥有极大的自治权,而且拥有世袭权力,根据《明史·石砫宣抚司》的记载,石砫安抚司早在宋末便已经设立,元朝时曾短暂改为石砫军民...……更多
左良玉:一个矛盾的历史人物
...促左良玉出兵作战。左良玉本来已经交了一份作战计划给朝廷,但他收到李自成已经攻破北京的消息之后,不再允许军队出战。左良玉也打过不少胜仗,但很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他很怕李自成。他明明手握80万精兵,却不肯驰援...……更多
江北铁骑:黄得功在明末清初的传奇战斗
...大明共存亡的决心。清军听闻朱由崧在黄得功军中,遂以重兵攻打芜湖,打头阵的就是刚刚归降清军的刘泽清,黄得功怒骂刘泽清背主求荣,并率军与之交战,战事焦灼之际,黄得功被清军冷箭射中,旋即阵亡,总兵翁之琪投水...……更多
左良玉父子坐拥明朝数十万大军,却无力保家卫国
...投无路,自戕而亡。 后来朱氏贵族在南方建立了一个小朝廷,左良玉一看,富庶之地啊,去剥削他们一下,肯定能有不小的收获,就兴冲冲的带兵前去,许是他亏心事做多了,还没杀到南京,左良玉就病逝了。他的儿子继续完...……更多
...》是明末文人孔尚任写的一部传奇剧,描写的就是南明小朝廷的事情,在这部剧中,左良玉被塑造成了一个忠臣的形象。这部剧后来被改变成了黄梅戏,京剧,话剧,流传的非常广。在人们普遍不认字的年代,戏剧就是普通群众...……更多
秦良玉:一位打破传统的女将军,她的传奇一生
...得并不是很幸福,他的丈夫被太监诬害至死,马千乘死后朝廷令马家继续世袭职位,因为当时他的儿子较小,于是秦良玉替夫领军,继承了马千乘的石砫宣抚史,随后在与后金,以及四川境内的起义军,秦良玉多次进行镇压,天...……更多
明朝末年被封侯写入正史的女将是谁
...下,军队士气高昂,战无不胜。秦良玉的战功不仅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也赢得了百姓的赞誉。她的事迹被广为传颂,成为了一代巾帼英雄。她的名字被载入正史之中,成为了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那么,为什么历史上只有秦良...……更多
...的时候扩编出来的。浩浩荡荡,达到了20多万。可是,在朝廷的编制里,老左只有4万的额度。所以,老左每次出征,粮草、军饷都不够,难以行动。这还不算,大明一些王爷的思维方式令人匪夷所思。比如,在张献忠大兵压境时...……更多
秦良玉:在乱世中坚守忠诚的女英雄
...始终不甘于待在家中。杨应龙是播州的头子,多年来受到朝廷封袭,但他渐生不臣之心,并低估了朝廷军队的战斗力。然而,他没想到自己刚刚起兵叛乱,就遭遇到了马千乘和秦良玉这两位出色的武将。 杨应龙被击败,这场战...……更多
秦良玉:明朝的铁血女将与唯一封侯的女将军
...宴上,崇祯多次表扬秦良玉的功劳,1639年张献忠在连破朝廷军于观音岩和三皇岭后,秦良玉过去救人,却被张献忠打败,属下三万人死伤殆尽,1643年,张献忠打到了夔州,秦良玉急忙赶往支援,却因为兵力不足,再次被击溃,...……更多
\
...兵严厉,带领的白杆兵也是远近闻名的。天启元年,后金重兵包围了重要的城池沈阳,秦良玉在战事吃紧的时候,亲自率领军队抵达榆关,在秦良玉所经过的地方,竟然秋毫无犯。后熹宗下令,封秦良玉为二品官员。同年秦良玉...……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独立传记女将军秦良玉,封侯列将的女英雄
...多岁的秦良玉依旧在带兵抗清,1646年,秦良玉被南明小朝廷封为“忠贞侯”,忠于国家,坚贞不屈,秦良玉不愧于忠贞侯这一封号。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以女子身份封侯列将的人,正史中只有秦良玉这一人。两年后,死...……更多
孙传庭:大明末年的救世英雄
...光玉所率领的宛、洛之部。 然后与洪承畴在潼关南原以重兵埋伏,使闯王李自成部几乎全军覆没,李自成仅以18骑兵突围而走。可以说,1638年,是大明帝国最后能够反败为胜的机会,因为内部混乱已经被解除,这一年也是明朝...……更多
张献忠兵败,最后是怎样收场的
...应元率领,赴援江北,与熊文灿会讨流贼。京营军禁旅是朝廷精锐部队,一到河南,便接连奏捷。京营军副总兵黄得功,性情犷悍,骁勇善战,他先是在舞阳、光州、固始击败游荡的义军部队,后又在淅川州的吴村,王家寨大败...……更多
...。 由于马士英、阮大铖把持朝政,搞得乌烟瘴气,手握重兵的宁南侯左良玉借“假太子”案之机,以“救太子、诛士英”、清君侧为名,率几十万大军从武昌顺流东下。军到九江时,左良玉病死,其子左梦庚秘不发丧,继续东...……更多
崇祯后期为何不放弃锦宁以全力围剿张李,反而进行松锦会战
...。崇祯15年,朱由检派陈新甲与后金议和。消息泄露引起朝廷议论。愚蠢的朱由检却在这个关键时刻,没有当机立断决策议和,反而杀陈新甲,非常愚蠢、刻薄。这一极其愚蠢的操作,最终导致明清议和失败,双方继续处于战争...……更多
...,徐勇率部分溃军转投左良玉麾下。弘光元年,因南京小朝廷招抚左良玉(封宁南侯),徐勇也被一并升迁为都督总兵。当年三月被阿济格追击的大顺军南下荆襄,心中恐惧的左良玉竖起“清君侧”的大旗,欲向东逃窜并控制南...……更多
崇祯皇帝如果迁都南方,大臣会拥立他吗
...下了太原,之后一路东进,几乎没有遇到阻碍,随着大同重兵姜瓖投降,大同也换上了大顺政权的旗帜,三月初,李自成的军队已经抵达了宣府。宣府,在今日的张家口。最近建成的京张高铁,从张家口通往北京西城区,总长170...……更多
李自成入京42天,无论怎么做,成功概率都很低
...且南京还有一套可用的机构,朝廷的运转并未失灵。左良玉手握80万大军,驻守武昌。黄得功、高杰、刘良佐、刘泽清各自有十几万兵马,驻守江北,号称“四镇”。秦良玉家族有白杆兵数万,驻守在云南、贵州、四川交界地带...……更多
...不强、饷不足,由封疆之臣畏难避苦…今湖南、两广俱有重兵,平西王、固山额真侯墨尔根侍卫李国翰之兵现屯汉中…遣将先取成都,资其肥饶,且屯且守;次取重庆,以扼咽喉。然后乘流东下,靖定夔关,以通荆、襄之气脉,...……更多
只当了8个月皇帝的朱由崧,却强抢民女坏事做尽
...的三镇总兵,高杰、黄德功和刘泽清等人。高杰等人手握重兵,名义上是明朝的将领,但内心也都有着自己的小九九,就是在坐山观虎斗,想趁机混水摸鱼。 此时接到了朱由崧的求救,一群贪如虎狼的军阀当即大喜,有什么比...……更多
为何仅仅存在一年的弘光政权的知名度很高
...张名振、何腾蛟、杨展、曾英等各地方实力派,相信弘光朝廷名义上的军队极有可能不下百万人。虽然这些地方军阀似的军队朝廷都不见得能控制的了,但是乍一看确实是很唬人。弘光朝廷名义下的军事实力不仅纵向比之其他南...……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棋盘岭“一地两设伏” 战例经典写入解放军战术教科书
大皖新闻讯 棋盘岭在桐城县城南11公里处,安桐公路从岭下穿过。抗日战争爆发后,棋盘岭是日军的一条重要补给线,1938年9月
2025-07-08 16:54:00
奇袭集义村敌据点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在集义青纱帐里的游击队员(资料图片)。 集义村原属徐沟县管辖,位于县城东10华里处。早在唐代天宝年间
2025-07-08 07:04:00
“老八路”抗战史料入藏南京王云生前曾在南京工作十余年,获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7月3日,“老八路”、军旅剧作家王云生前留存的珍贵抗战史料
2025-07-08 07:51:00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20周年,“方志大讲堂”再谈郑和:让航海精神融入城市血脉□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祝东秀2025年是郑和下西洋620周年
2025-07-08 07:51:00
厦门桂林两地党媒联动——今天我们为英雄寻根寻亲
1933年2月5日, 厦门大学师生欢送易元勋、李治年、秦贤行等人北上抗日时的合影。1933年2月5日, 厦门大学师生欢送易元勋
2025-07-08 07:56:00
陈绍先,1920年出生,贵州省兴义市人。1920年,陈绍先出生在兴义县(现兴义市)泥凼乡岩凹一个贫农家庭,童年时,生母早逝
2025-07-08 01:50: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青砖镌烽火 均郧房县委旧址的红色记忆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叶旭升 王逸雯 通讯员 任紫薇)中原突围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以迎击国民党军发动全面内战的首战壮举
2025-07-07 19:55:00
战地寻踪 | 五处遗存传承平北抗战烽火
这里是怀柔地区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的诞生地,至今仍旧保留着抗战中的5处革命旧址,这里传颂着一段段深厚的军民鱼水情……头道梁村
2025-07-07 14:06:00
战地寻踪 | 人民第一堡垒焕新红色记忆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一曲旋律激昂、朗朗上口的《地道战》,唤起多少人对抗战岁月的回忆
2025-07-07 14:37:00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7月7日,全体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拉开全民族抗战的序幕,无数中华儿女共赴国难
2025-07-07 14:52:00
安次区图书馆:开展国防教育研学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刘建斌)“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中国人从此奋起进行全民族抗战……”7月6日上午
2025-07-07 17:54:00
华南细菌战重要铁证!“波第8604部队”完整名册首现国内
7月7日,在广东省档案馆,一份来自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的“波第8604部队”名册经由日本学者松野诚也捐赠首次完整出现在国内
2025-07-07 18:32:00
习语|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
88年前的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温总书记这番话,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2025-07-07 08:44:0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徐光耀)准备把我珍藏了80多年的给父亲的一封信,捐献给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2025-07-07 08:59:00
@小伢儿 来演绎心中的济公故事
虎跑公园推出“探寻济公传说,传承非遗之光”小小非遗传承人活动游本昌老先生捐建的石刻济公传奇故事朱辉为孩子们做讲解 “鞋儿破
2025-07-07 09: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