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秦良玉是唯一战功封侯的女性,领兵四十余载,兄弟儿子皆战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16 15:13:00 来源:戏说三国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正如崇祯帝这首诗中所言,要论古代巾帼英雄,明末的秦良玉绝对是绕不过的一位。

在23岁至70岁四十余年的军事生涯中,秦良玉屡次率亲族内平起义、外抗清军,兄弟、儿子皆战死沙场,她不仅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因战功得以封侯的女子,同时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即便是近现代仍然被冰心、郭沫若、冯玉祥等大加赞赏。

明朝秦良玉是唯一战功封侯的女性,领兵四十余载,兄弟儿子皆战死

丨秦良玉从小文武双全,随夫多次奉诏参战

秦良玉,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市忠县)人,生于万历二年(1574年),根据《秦氏家乘》的记载,其父秦葵虽是郡学贡生,但却“尤长于兵法”,或许正是受父亲影响,秦良玉也堪称文武双全,《明史》称其“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

明朝秦良玉是唯一战功封侯的女性,领兵四十余载,兄弟儿子皆战死

万历二十年(1592年),秦良玉嫁给了年长自己四岁的马千乘。马千乘乃是石砫宣抚使(今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马斗斛之子,宣府使乃是典型的土官,是石砫宣抚司的长官,为从四品武官,相传为伏波将军马援之后。

相较于朝廷直属的流官而言,土官不仅拥有极大的自治权,而且拥有世袭权力,根据《明史·石砫宣抚司》的记载,石砫安抚司早在宋末便已经设立,元朝时曾短暂改为石砫军民府,明朝时又改为石砫宣抚司。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马斗斛因开矿被贬,马千乘亦被下狱。次年,在族人们凑足赎金后,马千乘出狱掌印,出任当地土司和石砫宣抚使。

明朝秦良玉是唯一战功封侯的女性,领兵四十余载,兄弟儿子皆战死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朝鲜因日本入侵而向明朝求援,朝廷决定援朝抗倭。同年七月,马千乘、秦良玉夫妇奉旨出兵。

与此同时,屡次出兵袭扰周边的贵州播州土司杨应龙再度叛乱,“掠合江、綦江”。次年,贵州巡抚江东之派都司杨国柱率军三千进剿,结果全军覆没,杨国柱战死,江东之被革职。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抗倭结束,明朝遂命李化龙总督川、湖、贵三省兵事,同时抽调各地兵马、兵分八路围剿杨应龙。同年二月,马千乘奉命率三千白杆兵出征,秦良玉则统率五百士兵押运粮草随行。

明朝秦良玉是唯一战功封侯的女性,领兵四十余载,兄弟儿子皆战死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正月,杨应龙趁官军大营设宴发动突袭,秦良玉与丈夫率兵抵御并将其击败,随后乘胜追击,连破金筑关等七个营寨,又随官军攻取桑木关,大破杨应龙,秦良玉夫妇乃南川路战功第一。丨丈夫死后代掌其职,率领亲族南征北战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马千乘因感染鼠疫招待不恭,得罪了监军太监邱乘云,后因邱乘云诬陷入狱,结果因为没能及时得到治疗调养,马千乘最终病死狱中。

明朝秦良玉是唯一战功封侯的女性,领兵四十余载,兄弟儿子皆战死

马千乘死后,朝廷查明其并无大罪,于是保留其石砫宣府使的世袭职位,但因继承人马祥麟年幼,而秦良玉又立有战功且文武双全,遂授命她继任丈夫的官职。

泰昌元年(1620年),后金入侵辽东,朝廷诏令秦良玉出兵援助,秦良玉遂派兄长秦邦屏、弟弟秦民屏率数千人前往。为此,朝廷赐秦良玉三品官员服饰,并任命秦邦屏为都司佥书,秦民屏为守备。

明朝秦良玉是唯一战功封侯的女性,领兵四十余载,兄弟儿子皆战死

天启元年(1621年),秦邦屏在浑河血战中战死沙场,白杆兵硬抗八旗兵冲锋,几乎全军覆没,于是秦良玉又亲率三千白杆兵直抵榆关(今山海关)。朝廷下旨封秦良玉为诰命夫人,加二品官员服饰,封其子马祥麟为指挥使,升秦民屏为参将,并追赠秦邦屏为世袭都督佥事。

同年九月,秦良玉与秦民屏奉命回乡征兵,恰逢永宁宣府使奢崇明造反,秦良玉斩杀了奢崇明派来结盟的使者。在各地土司皆因收取贿赂拒不出兵的情况下,秦良玉与秦民屏和秦邦屏的儿子秦翼明、秦拱明率兵出征,攻取新都后长途奔袭成都,解成都之围后又收复重庆。秦良玉因功被升任都督佥事、充都督同知总兵,并加封夫人,马祥麟、秦民屏、秦翼明、秦拱明等也因功升职。

明朝秦良玉是唯一战功封侯的女性,领兵四十余载,兄弟儿子皆战死

天启三年(1623年),秦良玉因屡受官军猜忌上书诉苦,其中说道“……乃行间诸将,未睹贼面,攘臂夸张,及乎对垒,闻风先遁。……如总兵李维新,渡河一战,败衄归营,反闭门拒臣,不容一见。以六尺躯须眉男子,忌一巾帼妇人,静夜思之,亦当愧死”。天启帝朱由校于是下诏文武大臣对秦良玉必须以礼相待,不得有任何猜忌。

天启四年(1624年),秦民屏在随巡抚王三善在陆广作战时,王三善兵败先逃,秦民屏虽然率军大破贼兵,但在退兵时却因遭到偷袭而战死,他的两个儿子秦佐明、秦祚明也身受重伤。

明朝秦良玉是唯一战功封侯的女性,领兵四十余载,兄弟儿子皆战死

在这段时期,明朝因内忧外患而兵力吃紧,屡次征召各地土兵作战,而秦良玉无疑是其中表现最为突出者,虽然屡受猜忌,但却屡立战功,而且兄长、弟弟等皆亲族先后战死沙场。丨内平起义外抗清军,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从随丈夫参与平定杨应龙叛乱开始,秦良玉便长期带兵在外作战,而如果说前面那些战争,已经足以彰显秦良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质,那么其后期的所作所为,恐怕连很多男子都要自愧不如。

明朝秦良玉是唯一战功封侯的女性,领兵四十余载,兄弟儿子皆战死

崇祯二年(1629年)冬,“己巳之变”爆发,皇太极攻破长城后突入关内,在攻占遵化、永平等地后进围京城,崇祯帝下诏勤王。

次年,秦良玉率秦翼明奉诏勤王,并拿出家中资产充作军饷。崇祯帝朱由检为此特意下诏表扬,并于平台召见秦良玉,赏赐钱币牲畜酒水等,甚至赋诗四首表彰秦良玉的功劳。皇太极退兵后,秦良玉率兵回乡,而秦翼明则驻扎于京畿附近。

明朝秦良玉是唯一战功封侯的女性,领兵四十余载,兄弟儿子皆战死

崇祯七年(1634年),起义军攻入河南,秦翼明被任命为总兵官,奉命前去讨伐。次年,总兵邓王己死后,因其部下多为四川人,朝廷又下令秦翼明统率其部,后秦翼明率部在青崖河、吴家堰、袁家坪等地多次击败起义军,又跟随卢象升追缴起义军,先后在清石铺、界山、三道河、花园沟等地接连击败起义军,并活捉黑煞神、飞山虎两位起义军将领。

后来,起义军进犯襄阳,秦翼明奉命屯兵庙滩,负责扼守汉江浅水处,结果罗汝才、刘国能率领起义军从深水处渡过降水,并在蕲春、黄冈一带大肆骚扰。崇祯帝一怒之下,罢免郧襄兵备副使苗胙土,秦翼明亦被严厉斥责,不久后又因弹劾遭到解职。

明朝秦良玉是唯一战功封侯的女性,领兵四十余载,兄弟儿子皆战死

崇祯七年(1634年),张献忠攻陷川东重镇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秦良玉率兵救援,张献忠不战而走,秦良玉率兵追击,恰好与回川的儿子马祥麟前后夹击,击败张献忠,迫使其退走湖广,后又接受朝廷招安。

崇祯十三年(1640年),张献忠联合罗汝才复叛,罗汝才再度攻打夔州,秦良玉又率军救援,罗汝才也不战而走,秦良玉追至马家寨,大破罗汝才,斩首六百级,并一路尾随追击,先后在留马垭、谭家坪北山、仙寺岭大破敌兵,斩杀其首领东山虎,活捉副塌天,惠登相、王光恩被迫投降,并夺取了罗汝才的帅旗,使得罗汝才军逐渐走向衰落。《南明史》称“夺汝才大纛,擒渠虎塌天,前后斩八千余级,蹂死者遍山谷,获甲仗马骡无算,众丧胆不敢西”。

明朝秦良玉是唯一战功封侯的女性,领兵四十余载,兄弟儿子皆战死

同年,杨嗣昌自请为督师入川剿贼,其主张驱贼入川,即迫使张献忠和罗汝才进入四川,然后分兵把守将其困住,再调精锐予以剿灭。为此,杨嗣昌将四川精锐全部调往襄阳,四川巡抚邵捷春只能率领两万老弱残兵驻守重庆,并急令张令和秦良玉前往增援。

十月,张献忠先后在观音岩、三黄岭大破官军,之后渡过长江,秦良玉奉命与张令率兵前往竹菌坪阻击。当时,张献忠大军已经抵达大昌城下,张令于是率兵急弛,想要一举将起义军歼灭在大昌城下,结果刚走到一半便得知大昌已经陷落。张令于是驻扎竹菌坪,但随后便因轻敌被张献忠义子张定国一箭射杀,手下将士顿时溃散,前来救援的秦良玉大军亦被溃军冲散,结果三万余人几乎全部战死。

后秦良玉求见邵捷春,表示可以调两万溪峒士兵增援,自己可以出一半粮饷,希望官府能够承担另外一半,但由于邵捷春与杨嗣昌不合,且仓库中已经没有余粮,最终予以拒绝,秦良玉只好叹息而归。

明朝秦良玉是唯一战功封侯的女性,领兵四十余载,兄弟儿子皆战死

崇祯十五年(1642年),奉命坚守襄阳的马祥麟城破殉国,临终前给母亲秦良玉写信,“儿誓与襄阳共存亡,愿大人勿以儿安危为念!”

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攻陷武昌,处死楚王朱华奎,随后率兵再度进犯四川,秦良玉上呈全四川形势给巡抚陈士奇,建议派兵驻守十三个关隘,但陈士奇不为所动,秦良玉又找巡按刘之勃,刘之勃虽然同意秦良玉的计策,但却吴苪可派。

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率领大军长驱直入,再度进犯夔州,已经年过七十的秦良玉率军救援,但因寡不敌众而战败。张献忠攻陷成都后,秦良玉对部下说道,“吾兄弟二人皆死王事,吾以一孱妇蒙国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其敢以余年事逆贼哉!”已经无力主动出击的秦良玉,只能分兵把守石砫境。

明朝秦良玉是唯一战功封侯的女性,领兵四十余载,兄弟儿子皆战死

张献忠攻陷四川,于成都称帝后招降四川各地土司,虽然部下多有动摇,但秦良玉坚决不肯投降,并作《固守石砫檄文》,誓与石砫共存亡,张献忠此前曾多次被秦良玉击败,虽然如今势力庞大,却仍然丝毫不敢靠近秦良玉所在的石砫。

明朝灭亡以后,或许是年事已高,或许是哀莫大于心死,虽然隆武帝朱聿键和永历帝朱由榔先后加封其为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封忠贞侯,但再也没有秦良玉率兵出战的记载。

清顺治五年(1648年),一代女将秦良玉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明朝秦良玉是唯一战功封侯的女性,领兵四十余载,兄弟儿子皆战死

从23岁随夫援朝抗倭,到70岁兵败回乡,在明末那个兵灾迭起的年代,在长达四十余年的军事生涯中,哪怕比起同时期的男子,秦良玉也是极为突出的一个,正如康有为所言,“以敬姜之德、班昭之学、秦良玉之勇毅、辛宪英之清识、李易安之词章、宋若宪之经术,列于须眉男子中,亦属凤毛鳞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6 20:29:3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钱海岳曾评价说“良玉以巾帼效命疆场,古所未有也,迹其忠忱武略,足愧须眉已。”;而这所描绘的正是明朝时期的女将军秦良玉,作为一个女性,在封建时代能够取得军事成就实属不易,更何况是在
2024-06-08 08:02:00
巾帼何须让须眉,秦良玉做了什么能成为历史上唯一列入名将的女将
秦良玉是明朝末年著名的女将军,她战功显赫,崇祯皇帝曾经专门为她写了四首诗,来赞扬她的忠诚。古代讲求男尊女卑,历朝历代的史官,在记录女性时,都把她们写在列女传中,来宣扬儒家的文化思
2023-06-06 11:34:00
盘点明朝十大名将,其中他是书生却用兵如神
...本名将东乡平八郎曾说:“一生俯首拜阳明。”)十、秦良玉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将。 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是汉伏波将军马援后人,世袭石砫宣慰使(俗称土司
2023-01-24 22:02:00
巾帼不让须眉:明朝女将秦良玉的英勇传奇
《明史》载:“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史书中的秦良玉,风度翩翩好似一代儒将,不见一丝娇柔扭捏
2024-03-17 01:25:00
左良玉与明朝末年的社会动荡:一位军人的沉浮史
左良玉自幼丧父,由叔叔抚养成人,所以他没受过太好的教育,大字不识一个。不过幼年的经历也让他学会了左右逢源,很擅长与人搞关系。因而在他出任军官后,他能与士兵打成一片,一起打仗、一起
2023-09-23 12:36:00
明朝末年被封侯写入正史的女将是谁
...下了汗马功劳。而在这些光辉照人的女将之中,明末的秦良玉更是独树一帜,她的名字和事迹被载入了正史之中,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写入正史的女将军。秦良玉生于明末,一个风起云涌、动荡不
2024-05-03 18:25:00
秦良玉:明朝的铁血女将与唯一封侯的女将军
...战功赫赫,并成为古代史上唯一正史立传的女子(明史秦良玉传),这个人就是秦良玉。明朝万历二年(1574年),秦良玉出生于四川重庆一户书香门第之中,秦良玉自幼随父兄读书,酷爱武艺
2024-01-05 16:05:00
盘点崇祯时期,农民起义军头目投降明朝的知名将领
...三年,惠登相再次向明朝投降,当时惠登相所部被明将左良玉击败,走投无路之下,被迫向左良玉部投降,《明史·左良玉传》中记载:七月,良玉乘胜击过天星,降之。过天星者,名惠登相……随
2023-03-08 18:38:00
秦良玉:在乱世中坚守忠诚的女英雄
...女性人物以其忠诚、智勇和无畏而被载入正史,她就是秦良玉。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临清民变平定后,播州的土司杨应龙再次兴兵。万历皇帝派出马千乘率领三千人队伍前往平叛,与之
2023-11-02 07:1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