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巾帼何须让须眉,秦良玉做了什么能成为历史上唯一列入名将的女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06 11:34:00 来源:戏说三国

秦良玉是明朝末年著名的女将军,她战功显赫,崇祯皇帝曾经专门为她写了四首诗,来赞扬她的忠诚。

古代讲求男尊女卑,历朝历代的史官,在记录女性时,都把她们写在列女传中,来宣扬儒家的文化思想。而唯独秦良玉,却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女将军的身份,被单独列传写在了将相列传当中的巾帼英雄。

那么,究竟她做了什么能让人如此钦佩呢?

1、五十弦翻塞外声

1574年,秦良玉出生于四川忠州。

她的父亲秦葵是由州县里保送国子监入读的岁贡生,也正是这段光荣的经历,让他在教育子女的时候,时常把自己对国家的感恩之情教导给自己的子女,希望他们长大后能够成为保家卫国的英雄人物。

秦家子女四人自小随父亲学习武技、兵略、阵法,秦良玉显露出的才能令自己的父亲秦葵大为震撼,感叹道:“惜不冠耳,汝兄弟皆不及也。”

秦良玉答道:“使儿掌兵柄,夫人城,娘子军不足道也。”

好的家庭环境,自然能教养出优秀的儿女,秦家满门都是忠烈之士,为人钦佩!秦良玉很小的时候便有了领兵上阵、陷阵杀敌报效国家的心。明史是这样来评价她:饶胆智、善骑射、熟韬略、工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

秦良玉的性格,自然是不喜欢那些只会子曰的腐儒之辈的,所以从她到了适婚年龄开始,屡屡拒绝上门说亲的媒人。

爱情往往就在不经意间到来,她18岁的时候,遇上了大她4岁的石柱宣抚使马千乘,很快他们结婚了。

遇上一位懂自己的人有多幸福?秦良玉是非常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她在嫁给马千乘三年期间,发现天下隐隐约约已经出现了动乱的迹象,她就对马千乘提出了建立一支精锐的川军“白杆兵”:“今天下多故,石砫界黔、楚、蜀交,不可不练兵为保境计。且男儿当立功万里,继先高祖新息侯家声,何区区固吾圉为?”

所谓白杆,是指以持白杆长枪为主的部队。白杆以白木为长杆,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作战时,钩可砍可拉,必要时,数十杆长矛钩环相接,便可作为越山攀墙的工具,悬崖峭壁瞬间可攀。

由于四川多山地,常规兵器不能很好发挥出军队战斗力,秦良玉就打造了这样一支灵活的特种部队。

巾帼何须让须眉,秦良玉做了什么能成为历史上唯一列入名将的女将

2、了却君王天下事

战争的到来,比秦良玉想象中来得还要快,结局还要惨烈,但她没有屈服!

杨应龙领兵叛乱,秦良玉夫妻连破七寨,马千乘却惨遭太监邱乘云迫害

万历二十六年

贵州播州世袭土司杨应龙趁着明朝与倭寇交战,趁机联合七支生苗部落发动叛乱。他的打算是想以播州为本营,进攻成都,从而拥有两州之地自治。

贵州本土的力量眼看坚持不下去,万历二十七年,大明王朝终于腾出手来,打算一举歼灭杨应龙一伙。便下令原四川巡抚李化龙持尚方宝剑总领全局,八路大军共20万成合围趋势,平倭名将刘大刀刘珽从播州北部綦江直捣老巢。

马千乘领三千士兵响应朝廷号召,秦良玉也不甘示弱,率领500士兵负责粮草押运。

夫妻俩转眼已经在战场上厮杀了近一年了,杨应龙的败势十分明显,只是时间问题。李化龙终于松了一口气,军中的气氛也比往日松懈了几份,毕竟人都是凡胎肉骨,常年征战,身体早已疲惫不堪。

万历二十八年正月二日的傍晚,又到了军中开饭的时间,士兵们都踊跃着前往饭堂。哪曾想,营外却传来一阵厮杀声,原来是杨应龙的叛军打算趁士兵吃饭的时机,来一次夜袭。众军士乱作一团,这时,却有一支人数稀少却军容整齐的部队迅速集结,这支部队正是秦良玉的白杆军,在夫妻俩的反击下,来袭的敌军纷纷败下阵来。

第二天,秦良玉便趁着昨日敌军失败之后,士气低落的时机,连下七座大寨,为南川路战功第一,秦良玉在申报给朝廷的信息中却并没有提到自己的功劳,她认为这是自己分内的事情,女将军的名声却也在军中传开。

《明史》川贵总督王象乾疏言:“……八路皆三万为率,七路擒斩多者五六千,少者不下三四千,王[土]司中如冉御龙兵八千,擒斩不止八百,马千乘兵三千,擒斩八百七十五名颗,千乘之妻秦氏报效不支饷,兵五百,擒斩一百一十七名颗,而二家且口夺桑木、大滩等险关,意不言功,何其勇且顺也……”。

秦良玉和马千乘夫妻又过了十三年的幸福生活,马千乘却在一处矿脉的开采经营问题上,得罪了太监邱乘云,被其诬陷关在狱中,马千乘在狱中旧病复发没有及时医治,不幸去世。

巾帼何须让须眉,秦良玉做了什么能成为历史上唯一列入名将的女将

秦良玉并没有因此怨恨朝廷,在后来的抗击后金的辽沈战役中,她率领的白杆军奋勇当先。

42岁的她,变卖自己的家产,筹集军粮,带着自己的哥哥秦邦屏与其弟秦民屏踏上了抗金的道路。

努尔哈赤此时,风头正盛,萨尔浒一役之后,明军惨败,各路援军都不敢直面秦军的锋芒。

天启元年三月,后金围困住了沈阳这个地方。总兵贺世贤、尤世功打算守城不出,静待援军。

援军也确实在从各处赶来,沈阳城内有明军七万,明辽阳总兵陈策率步兵2万,又奉集堡总兵李秉诚等带领骑兵3万来援。

但秦邦屏和秦民屏率领的数千援军赶来的时候,明军早已经被努尔哈赤大败,秦氏兄弟陷入了数万后金士兵的包围。秦邦屏为了掩护自己的兄弟秦民屏突围,率领白杆军奋勇杀敌,在杀死了数倍于己的后金军队之后,不幸战死,秦民屏重伤突围。

同年四月,秦良玉带着自己的儿子率领三千士兵镇守山海关,在山海关保卫战中,祥麟目中箭,尤拔矢逐贼,斩获如故,敌惊退,被军中誉为“赵子龙”、“小马超”。朝廷闻报,熹宗御赐“忠义可嘉”匾额,并赐良玉诰命夫人,进二品服。

巾帼何须让须眉,秦良玉做了什么能成为历史上唯一列入名将的女将

秦良玉的一生尽忠报国,面对非议,她敢于直面批判,面对强敌,她敢于一马当先,奋勇杀敌。

《明史》良玉上言:“臣率翼明、拱明提兵裹粮,累奏红崖墩诸捷。乃行间诸将,未睹贼面,攘臂夸张,及乎对垒,闻风先遁。败于贼者,唯恐人之胜;怯于贼者,唯恐人之强。如总兵李维新,渡河一战,败衄归营,反闭门拒臣,不容一见。以六尺躯须眉男子,忌一巾帼妇人,静夜思之,亦当愧死。”

虽然有秦良玉这样出色的巾帼英雄,无奈大明已是日落西山,她用自己的一腔热血,谱写着华夏儿女一曲忠诚的战歌。

巾帼何须让须眉,将军未必是丈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6 1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樊梨花、杨门女将是虚构的,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真实存在的女将?
...这样的女子?以军礼来葬公主,有什么不可以的?”。秦良玉:唯一被列入正史将相列传的女将军。 中国历代修史,对于女性人物,皇亲国戚、著名政治家都是列入皇后、后妃、公主等等列传(
2023-05-05 05:51:00
她是明末传奇女将,离世后在48处建了48座墓
...的神秘传闻,她究竟是何许人也?她就是明朝巾帼女将秦良玉,重庆忠县人。据史书记载,秦良玉气质娴静,诗词书写极为优美,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全才。秦良玉早年跟随丈夫马千乘征战四方,已有
2023-06-22 14:47:00
巾帼不让须眉:明朝女将秦良玉的英勇传奇
《明史》载:“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史书中的秦良玉,风度翩翩好似一代儒将,不见一丝娇柔扭捏
2024-03-17 01:25:00
前后受到六位天子器重,身高超出1.8米,百胜名将居然是大龄女强人!
...木兰、平阳公主、樊梨花、佘赛花、穆桂英、梁红玉、秦良玉,其中只有一位目前信史证实,确有其名其事,且几乎毫无文学艺术润色和加工,并被当时的正史单独列传记载,她还是当时出了名的大
2024-12-16 20:19:00
明朝秦良玉是唯一战功封侯的女性,领兵四十余载,兄弟儿子皆战死
...正如崇祯帝这首诗中所言,要论古代巾帼英雄,明末的秦良玉绝对是绕不过的一位。在23岁至70岁四十余年的军事生涯中,秦良玉屡次率亲族内平起义、外抗清军,兄弟、儿子皆战死沙场,她不
2022-12-16 15:13:00
秦良玉:明朝的铁血女将与唯一封侯的女将军
...战功赫赫,并成为古代史上唯一正史立传的女子(明史秦良玉传),这个人就是秦良玉。明朝万历二年(1574年),秦良玉出生于四川重庆一户书香门第之中,秦良玉自幼随父兄读书,酷爱武艺
2024-01-05 16:05:00
钱海岳曾评价说“良玉以巾帼效命疆场,古所未有也,迹其忠忱武略,足愧须眉已。”;而这所描绘的正是明朝时期的女将军秦良玉,作为一个女性,在封建时代能够取得军事成就实属不易,更何况是在
2024-06-08 08:02:00
明朝末年被封侯写入正史的女将是谁
...下了汗马功劳。而在这些光辉照人的女将之中,明末的秦良玉更是独树一帜,她的名字和事迹被载入了正史之中,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写入正史的女将军。秦良玉生于明末,一个风起云涌、动荡不
2024-05-03 18:25:00
...史上唯一存在的封侯女将。这位巾帼英雄的名字,叫做秦良玉。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是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世袭石砫土司。秦良玉文武双全,她文采斐然,同时又擅长骑射,胆识过人。秦良玉手
2024-05-19 07:4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