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巾帼不让须眉:明朝女将秦良玉的英勇传奇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17 01:25: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史》载:“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史书中的秦良玉,风度翩翩好似一代儒将,不见一丝娇柔扭捏的女儿姿态。这倒让后人无限遐思,这胆智双全、仪度娴雅的女将军究竟是怎样的神采。

生逢末世,烽烟并起,忧患与苦难便成为那个时代的主题。尽管覆灭是一个朝代的最终归宿,如潮水一般毕竟东流去,但激流中总有几个坚如磐石的身影溯游而上,留下可歌可泣的传说。“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明末,那些身影就化成了全家殉国的孙承宗,平定内乱的史可法,矢志抗清的袁崇焕,还有张煌言、郑成功……秦良玉以巾帼之躯,跻身大丈夫行列,与同时代的英雄共同捍卫了明朝最后的尊严。

巾帼不让须眉:明朝女将秦良玉的英勇传奇

历史上留下姓名与传说的巾帼英雄不在少数,秦良玉却是最特别的。除却征战一生的赫赫军功,她还是唯一在正史中以将相身份立传的女将

继任宣抚使的秦良玉清静寡居,一心抚育幼子,处理石砫政务,日子过得不喜不悲,一晃就将近二十年。这一段平淡而忙碌的岁月,似乎是为她后来南征北战而打基础。这期间她要休养生息恢复兵力,还要教导儿子培养大明朝的又一任良将;远在东北地区,满洲人悄然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神宗万历四十四年,野心勃勃的女真酋长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在明朝边境骚动不安,图南之意昭然若揭。两年后的萨尔浒一战,明军惨败,八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辽东告急。朝廷在全国调集兵力赴援,四十多岁的秦良玉又率三千白杆兵,与兄弟、儿子一同北上抗金。

万历四十八年,神宗驾崩,光宗继位,改元泰昌。迎接光宗的大明朝,是朝纲腐败、经济凋落,军力衰微、外患重重的残破局面。光宗也有力挽狂澜的志向,无奈纵情声色,误食红丸,在位仅三十天便暴亡。继而熹宗继位,年号天启。京师时局动乱,奸臣当道,金人趁虚而入,很快攻占沈阳。秦氏兄弟帅白杆兵强渡浑河与其激战,却寡不敌众,哥哥秦邦屏阵亡,弟弟秦民屏身陷重围,性命攸关。秦良玉闻讯,亲率五百精兵杀入重围,拚死奋战抢回哥哥遗体,救出弟弟。因良玉骁勇善战,朝廷升任她为山海关的主要守将。

北地不似蜀中煦暖湿润,到处是风沙漫天的萧条。在南国长大的秦良玉以国事为重,努力适应环境气候和风土人情的巨变。山海关是沟通东北地区与关内的重要通道,金兵屡次派兵叩关宣战,秦良玉料知敌兵诡计,不为所动,只是从容不迫地加固防守。只要山海关固若金汤,满洲敌寇便无计可施。严守之余仍有疏漏,有次,儿子马祥麟领兵巡视,不小心被金兵的流矢射中一目。他忍痛拔出箭簇,引弓搭箭还击,一连三箭,三名敌兵应箭而倒。满洲人大为惊惧,从此再不敢到山海关闹事。

巾帼不让须眉:明朝女将秦良玉的英勇传奇

兄死子伤,一场漫长的抗金战争让秦良玉再次遭逢亲情破碎之苦,悲痛之下,她用恳切忧伤的言辞上书朝廷,讲述家族在战争中付出的惨痛代价,请皇帝对家人予以优恤。她说:“臣自征播以来,所建之功,不满谗妒口,贝锦高张,忠诚孰表。”读罢字字泣血的文字,熹宗深为感动,兵部尚书张鹤鸣也为秦家进言,说浑河血战,秦良玉一家人功不可没。而且在沈阳之战,秦良玉“上急公家难,下复私门仇”,气势干云。熹宗纳言,当即下诏赐秦良玉二品官服,加封诰命夫人,并任命其子为指挥使,追封其兄为都督佥事,授其弟为都司佥书,还不忘重赏白杆兵。

后来,朝廷商议再征兵二千支援东北,秦良玉得以抽身还乡,和弟弟秦明平一同策马回蜀。到石砫才一天,他们就遇到永宁的宣抚使奢崇明起兵造反,攻占重庆,川中大乱。党羽樊笼听说秦良玉在蜀,在前往重庆的途中,“赍金帛结援”,欲用重金宝物勾结她一同起事。秦良玉毫不迟疑,怒斩来使,弃财焚书。顾不得策马兼程的劳顿,立即发兵率亲兵溯流而西,潜行至南坪关,阻遏贼人归路。她与儿子秦祥麟率军杀敌六千,任命秦民屏作提调,杨学礼督阵沿江而上,追讨叛兵。慑于秦良玉的威名和白杆兵的骁勇,奢崇明部下且败且退,不敢与其正面交锋。

这时首奢崇明突袭成都,情势危急,巡抚朱燮元急遣良玉讨伐。此时川中多位宣抚使被叛军重贿收买,皆作壁上观,默许叛军的暴行。唯独秦良玉临危受命,从川北西发,分遣民屏收复安岳、乐至等地,自己收复新都,长驱直入抵达成都,以风雷之势席卷奢崇明部队。贼兵溃退后,秦良玉马不停蹄还救重庆。

此时,秦民屏作为先锋,已擒拿敌将樊虎,夺下二郎关、佛图关。南坪关被亡兄之子秦翼明所控,另一子秦拱明在两河镇斩杀敌将沈霖,纵火烧毁千余敌船,叛军被迫困守城中。秦良玉纵观川蜀整体局势,制定辅助夺重庆的辅助计划。她分配一部分兵力严守忠州老家,并紧急传檄文至夔州,命当地官兵防御瞿塘一带。叛军甫出战,就在秦良玉的周密部署下惨败而归。待叛军困兽孤城,秦良玉英姿飒飒兵临城下,与儿子双骑当先,斩杀守将张彤,敌军随即作鸟兽散,重庆遂平。继而她先后破红崖墩、观音寺、青山墩等大寨,剿灭叛军势力。朝廷闻四川恢复平定,以良玉军功第一,对她和参战亲属大加封奖,再拜她为都督佥事,拜为总兵官。

对抗奢崇明之战,秦良玉率疲惫之兵,秉护国之义,运筹帷幄,料敌如神,先后解成都、重庆之围,川蜀复平,真蜀中第一人也。因此,她也获得朝廷更为丰厚的赏赐。然而总有心府偏狭之人嫉贤妒能,轻视她身为女子,不安于室,和男子并肩作战,争名夺利,甚至有人傲慢无礼。秦良玉虽然心寒,却并不十分在意自己的名声,但从长远看,若各路将领都对她怀有成见,当面临劲敌时,怎么能够和衷共济,共襄国事呢?她从国家大局出发,怀着坦诚无私的初衷,写一封奏疏报与熹宗。她说:“臣率翼明、拱明提兵裹粮,累奏红崖墩诸捷。乃行间诸将,未睹贼面,攘臂夸张,及乎对垒,闻风先遁。败于贼者,唯恐人之胜;怯于贼者,唯恐人之强。如总兵李维新,渡河一战,败衄归营,反闭门拒臣,不容一见。以六尺躯须眉男子,忌一巾帼妇人,静夜思之,亦当愧死。”

巾帼不让须眉:明朝女将秦良玉的英勇传奇

她直言不讳,说自己行军途中,路经总兵李维新之府邸,却遭到闭门谢客的冷遇。再看两人的武功才略,巾帼妇人有贼人闻风丧胆之名,而六尺男儿,却是叛军手下败将,唯唯诺诺毫无英雄气概,高下立见。熹宗阅罢,立即下诏优待良玉,并下令文武百官都必须礼待这位川蜀女将,不得心怀猜疑。

成都之围一解,秦良玉在蜀中嘉名更盛。当她率白杆兵入城时,成都百姓扶老携幼,夹道拜迎,一睹当朝女英雄的风采。此时她已五十多岁,端骑于桃花马上,淡然微笑表示对百姓的谢意,依旧气宇轩昂,顾盼神飞。几十年的沙场生涯,非但没有让她衰老沧桑,反而将她磨砺成一枚温婉莹润的无瑕珍珠。百姓为女将军的风采倾倒,对她奉若神明,纷纷在军队走过的地方焚香祝祷,祈求上天保佑秦良玉长安,大明永昌。

却说奢崇明败逃,贼心不死,勾结贵州水西的安邦彦谋反,带领苗人围攻贵阳。安邦彦自立为罗甸王,占据贵阳以西的千里疆域。朝廷又命作战经验丰富的秦良玉出征平乱。白杆兵不辱使命,很快平定叛乱,杀死匪首。她派秦民屏及其二子,跟随巡抚王三善救城,大破安匪,直捣大方。但这一仗,秦良玉又失至亲,弟弟秦民屏命丧贵州,两个儿子佐明、祚明身受重伤。秦良玉得讣闻,悲愤书“仇不共戴”语。

以秦良玉为首的秦家将,在南征北战、平乱守边的大小战役中,子弟先后战亡,却父死子继,以国事为本,矢志不渝。他们如同宋代著名的杨家将、岳家军一样,传承著忠君爱国、舍生取义的忠义文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7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她是明末传奇女将,离世后在48处建了48座墓
...的神秘传闻,她究竟是何许人也?她就是明朝巾帼女将秦良玉,重庆忠县人。据史书记载,秦良玉气质娴静,诗词书写极为优美,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全才。秦良玉早年跟随丈夫马千乘征战四方,已有
2023-06-22 14:47:00
明朝末年被封侯写入正史的女将是谁
...下了汗马功劳。而在这些光辉照人的女将之中,明末的秦良玉更是独树一帜,她的名字和事迹被载入了正史之中,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写入正史的女将军。秦良玉生于明末,一个风起云涌、动荡不
2024-05-03 18:25:00
樊梨花、杨门女将是虚构的,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真实存在的女将?
...这样的女子?以军礼来葬公主,有什么不可以的?”。秦良玉:唯一被列入正史将相列传的女将军。 中国历代修史,对于女性人物,皇亲国戚、著名政治家都是列入皇后、后妃、公主等等列传(
2023-05-05 05:51:00
巾帼何须让须眉,秦良玉做了什么能成为历史上唯一列入名将的女将
秦良玉是明朝末年著名的女将军,她战功显赫,崇祯皇帝曾经专门为她写了四首诗,来赞扬她的忠诚。古代讲求男尊女卑,历朝历代的史官,在记录女性时,都把她们写在列女传中,来宣扬儒家的文化思
2023-06-06 11:34:00
宋朝两大女将:刘金定与梁红玉的英勇传奇
...红玉”是其去世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梁氏原为京口艺人,后结识韩世忠,梁氏慧眼识才,以身相许。建炎三年(11
2024-01-30 05:45:00
三国时期的女将军:祝融夫人、马云騄与鲍三娘的英勇事迹
...,宋朝韩世忠之妻抗金英雄梁红玉,明朝四川忠州女子秦良玉等。在男性为主的封建社会中,这些女性「巾帼不让须眉」,能够青史留名,都是十分的不简单。而说到三国时期的女将,因为时间跨度
2023-09-21 20:14:00
秦良玉:明朝的铁血女将与唯一封侯的女将军
...战功赫赫,并成为古代史上唯一正史立传的女子(明史秦良玉传),这个人就是秦良玉。明朝万历二年(1574年),秦良玉出生于四川重庆一户书香门第之中,秦良玉自幼随父兄读书,酷爱武艺
2024-01-05 16:05:00
穆桂英是怎么成为宋朝将领的
...桂英是有历史原型的。穆桂英此人是根据明朝著名女将秦良玉。穆桂英此人出现在明代熊大木小说《北宋志传》中,而秦良玉是明朝末年战功卓著的女性军事统帅、民族英雄、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太
2023-04-21 16:52:00
揭秘秦良玉:历史上身高最高的女将军
...开一个历史人物,她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将军——秦良玉。为何要万寿山景区说起秦良玉呢?主要原因还是万寿山是当年秦玉良寨御敌古战场,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文化景区,虽然这位历史
2024-01-11 15: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