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末只有几万人的满清,为何能打败3亿汉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7 20:2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其实,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并不是满清多能打,而是老天给了他们一个难得的机会,明末前小冰河期的自然灾害,造成了庄稼大量欠收,民以食为天的根基已经动摇,明军和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崇祯领导的政权,贪污腐化十分恶劣,沉重的苛捐杂税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各地反抗朝廷的情绪暴涨,才有了李自成、高迎祥、张献忠等农民起义。

明末只有几万人的满清,为何能打败3亿汉人

内乱已经把崇祯推上了断头台,大明王朝群龙无首,像李自成这样的草头王,竟然做了28天的皇帝不说,还有个大军阀张献忠,也在四处征杀。明朝的百姓彻底地的失望,团结的力量一下子就散失了。

崇祯手下的那些精锐之师,各自拥兵自重,对于崇祯的瞎指挥,只有在关键时刻按兵不动。朱由崧、左良玉手握重兵,权利远远超过了崇祯,那100万的人马就是没有去勤王。

明末只有几万人的满清,为何能打败3亿汉人

本来混乱不堪的局势就令人迷茫,恰在此时山海关总兵吴三桂,起了卖国求荣之意。说他一怒为红颜也好,说他是个投机钻营的恶徒也罢,总之是他把满清引入山海关灭掉了李自成,李自成灭大明,满清和吴三桂灭李自成。

天下乱成了一锅粥,崖山之战以后,明朝唯一保存的军队便是左良玉的那支兵马。左良玉的儿子接手后,带领部下也投靠了满清。

明末只有几万人的满清,为何能打败3亿汉人

问题的原委体现出来了,大明王朝的百万军队,在剿灭起义军时损失惨重,还没缓过神来的时候,满清的金戈铁马磨刀霍霍,双重打击之下,明军败逃溃散。

李自成又被满清和吴三桂,绞杀于九宫山。此时此刻可以说,大明王朝几乎没有了武装力量。明军有一部分保存实力,不愿意与清军作战,起义军又被消灭殆尽!

剩下就是那些可怜的老百姓,他们手无寸铁怎么与满清搏斗,没有枪杆子在手,政权永远都是别人的。

明末只有几万人的满清,为何能打败3亿汉人

几万满清打败三亿汉人,主要的问题是满清捡了个大便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再加上吴三桂这个汉奸走狗,这才使满清崛起!

说到这个问题,想起了九一八事变,当时盘踞在旅顺口的关东军就两万人马。而东北军保守地说有二十万之多,两万对二十万,就是不用枪炮打,用木棍子也能打废这些侵略者。

然而的然而,老蒋的一句攘外必先安内,把白山黑水给了日本鬼子,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留给了那群畜生。

明末只有几万人的满清,为何能打败3亿汉人

九一八时期,全国有四万万同胞,也就是四亿人口。我们为啥失败了呢?一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不抵抗政策,起了关键性作用。二是日本人处心积虑早就谋划阴谋诡计,为侵略性战争做足了功课。

三是汉奸走狗的为虎作伥,什么皇协军、侦缉队、保安队、警备队等等,他们损害了国民的最大利益,但也为他们自己的罪恶买了单。

满族蒙族是我们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一员,我们之间属于内部矛盾问题。我们之间没有仇恨,更多的是互助互爱团结一心。

明末只有几万人的满清,为何能打败3亿汉人

而日本军国主义就不同了,他们是赤裸裸的侵略,企图亡族灭种,让中国成为他们永久的王道乐土,蚍蜉撼树,警钟长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7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左良玉手握80万大将却按兵不动,为何还被称为忠臣
...性得派出一部分兵力,还算念及当年的“提拔之恩”。当李自成等部攻占襄阳之时,左良玉顺流而下,一路烧杀抢掠,到芜湖时,扬言要到南京筹措军饷。后经安庆巡抚反复劝诱,才以15万两库银
2023-05-25 10:03:00
握有大量军队的左良玉为何没有前来救驾
...前来救驾?面对国破家亡,毅然赴死的崇祯1944年一月,李自成从西安称帝,然后浩浩荡荡从西安杀向北京,由于行军太过顺利,不到三个月,农民军就打到了北京外围,崇祯下诏天下兵马勤王
2024-04-26 11:33:00
...兵救崇祯,当时吴三桂也没有去,而且,左良玉根本不是李自成的对手。左良玉的蠢,在于他的窝里斗。崇祯死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建立弘光政权,史称南明。开局非常稳,江北四镇严防死
2024-06-10 21:56:00
...末,左良玉坐拥当时最庞大的军事力量。但他却先是目送李自成一路攻破北京,灭亡大明,又在南明初建时发兵东下,发起内战,最后,左良玉死后,他的庞大军团麻溜降清。这样一个人,理应毫无
2024-05-23 07:24:00
...了,让他对付农民军也是不把上司放在眼里。大明最终被李自成的农民军给灭了,但这并不代表崇祯手里没牌了,左良玉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时候的左良玉已经有80万军队了。可左良玉却在大明关
2023-02-15 19:14:00
明朝危亡之际,左良玉是否徒有虚名?
...说中的帝王底气,但这一些都没在固执的崇祯的想法中。李自成围困京师,崇祯竟然连一个士兵都无法调动。此时他能够指挥的,只有手下的几个宫女和太监。明朝危亡之际,左良玉无疑是可以改变
2023-08-29 16:30:00
...以后的表现,就让人感觉居心不良了。明朝灭亡的时候,李自成大军围攻京城,左良玉没有救援京师,其实是有多方面的考虑。毕竟,这时候的左良玉,已经不是那个寄养在叔父家的可怜孤儿,而是
2024-05-31 06:45:00
...例外。趁着官军避战不出,起义军领袖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人云集于荥阳,共商大计,历史上称之为“荥阳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李自成出尽风头,提出了联合作战、分兵迎敌的战略方针。
2024-07-23 17:27:00
死要面子的崇祯,是怎样把自己活活憋死的|文史宴
...子崇祯帝把他智商范围内能想的办法都想了,但皇太极和李自成的势力就是一日更比一日强,尤其是李自成,他已经在朝北京进军了。面对李自成咄咄逼人的攻势,崇祯帝在束手无策之际又心急如焚
2025-05-22 22:2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