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史上最牛家族,两次造反没成功,家族还安然无恙
在古代的时候,那些造反的臣子几乎没有一个好下场,轻者流放苦寒之地,重则株连九族。如果成功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但是在东晋时期,有一个家族曾经两次造反,虽然一次都没有成功,但是他的家族最后却安然无恙...……更多
胡咧两晋(增七)王敦叛乱兵败身死,其兄王导为何仍受皇帝重用?
...兵乱,史称王敦之乱。由于作为丞相的王导带领琅琊王氏家族出面干涉,导致王敦无法篡夺司马睿的皇帝位,使王敦第一次作乱未能得逞。司马睿因为受到王敦的威胁,使得诏令不出宫门,最终忧愤而死。晋明帝司马绍即位后,...……更多
“王与马,共天下”政治格局的背景及产生
...南诸军事、镇建邺。出镇建邺期间,司马睿利用琅琊王氏家族的声望,大量拉拢江东士族,成功地在江东地区打开了局面,为他积累一定的政治资本。司马睿在出镇建邺之后,随着南北局势的不断变换,其独立性越来越强,野心...……更多
王谢桓庾:东晋四大家族的权力争斗与历史影响
序言王谢桓庾是指东晋时期活跃在政治舞台的四大家族,分别是琅琊王氏、陈郡谢氏、谯国桓氏和颍川庾氏。这四大家族是东晋诸多门阀士族的典型代表,在东晋偏安江南的一百多年历史中,他们轮流掌控东晋政权,左右江左...……更多
王氏兄弟后来的命运为何不同
...权臣东海王司马越商定下来的,目的是为了保全琅邪王氏家族的血脉。当然,王衍不会对司马越这么说,他声称这是为赢得“八王之乱”最终胜利的司马越准备的后路。因此,当司马越让自己的侄儿、琅邪王司马睿从下邳(今江...……更多
名士周伯仁为何惨死于王敦之手
...很有远见的人,她认为自己嫁到世家大族,能够为自己的家族谋求福利,最终劝说父母同意了这门亲事。李络秀嫁给周浚后,为周浚生了三个儿子,其中周伯仁是周浚的长子。虽然李络秀的三个儿子都很有本事,但是受到门阀制...……更多
东晋的四大家族分别是哪四大家
...史王薛”的爱恨情仇、恩恩怨怨令读者印象深刻,而四个家族的命运在绵延几世后终究衰败。其实在东晋,还真有势力深厚的四大家族比“贾史王薛”还要厉害,他们人才辈出,护国安民,甚至可以说强到了直接影响了东晋的国...……更多
司马睿并不是一个明君,为何却能建立东晋?
...琅琊王氏,琅琊王氏恰好是司马睿封国内部,最大的一个家族。所以司马睿到了山东之后,很快就和琅琊王氏交往密切,同时也和王家的青年才俊王导,成了至交好友。只是当时或许没谁会想到,这两个人交朋友,会直接决定此...……更多
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睿被大臣幽禁,到死都没获得自由
...帝,并且,王导来自于后来在中国历史上大放异彩的一个家族,琅琊王氏。这个家族出现过很多名人,比如很多人都知道的书圣王羲之,其实就是王氏家族的人。在司马睿当皇帝的这段时间内,朝廷由王导掌握,兵权则是由王导...……更多
王敦之乱时,王导为什么没有站在堂兄弟王敦这边?他是如何自处的
...者是与王家相关的人。这时的王氏极度风光。但是,一个家族权力太大,总是帝王所不愿意看到的,就算这个家族曾有辅弼之功。所以,晋元帝即位后不久,就开始重用潜邸旧人,以分王氏之权。其中以尚书令刁协、侍中刘隗、...……更多
司马炎的女婿王敦,最终是什么下场
...最终,该消息也被晋明帝得知。对此,在笔者看来,王氏家族内部的分裂,显然是王敦兵败的关键因素。当然,更重要的原因则是王敦在不久之后就患病了。太宁二年(324年)六月,眼看王敦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司马绍当即决...……更多
王导:东晋政坛的不倒翁,权谋背后的生存智慧
...导才接受了东海王司马越的辟召,任其参军。不过,他的家族很快又安排他去结交琅玡王司马睿。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他们不愿把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在这个乱世之中,谁也无法预知未来,因此必须谨慎行事,确保自己...……更多
晋元帝振兴皇权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但是其在东晋王族中的威望并不够,因此他采取和王族家族合作模式去增加自己的整治资本,王氏子弟王导和王敦分别被拜为丞相和大将军,史称“王与马,共天下”。双方在度过王朝草创的蜜月期之后,嫌隙渐生,大权旁落...……更多
他历经三帝,两次造反,最后竟和皇帝共天下
...大家可能也看的有点腻了,今天小编和大家说说古代这个家族牛人,在古代历史上的君臣制度上,大家族也是数不胜数,有的比皇权还高,但是最后都没有好吓惨。但也有例外,但很少,今天就来说个这个例外。王导东晋时期著...……更多
2022-12-19 17:53三帝,皇帝,天下
黑暗腐朽的东晋,为何会延续100年?
...人们鄙视,但江左确实是避难的好地方。类似王导想法的家族不在少数,于是北方大族拖家带口南下,史称“衣冠南渡”。司马睿在江左摸打滚爬近十年,才稍微整合江左势力。公元316年,长安被攻破,晋愍帝被俘,西晋灭亡。...……更多
王导把执政当游戏,注定得不到好结局
...敦造反。王敦发动兵变的时候,留在首都的王导还带着全家族老小,整日整夜跪在朝廷外面请罪。那真是惶惶不可终日的。等到王敦打下建康,实际上软禁了晋元帝,王导也没有表现得志得意满,“老子终于又翻身了”的样子。...……更多
司马懿的后代中有5位南下,为何司马睿成了中兴之主?
...王之乱中比较的一个人物。他作为司马懿的儿子,在司马家族的地位举足轻重。可惜这位老爷子没能熬得过八王之乱,刚开局就被灭了。但是司马亮的2个儿子和1个孙子,都选择了南渡,因此他们家族的竞争力还是相当强的。尤...……更多
晋朝为何被称为“史上最无能”的王朝
...治理天下,这就是“王与马共天下”的由来。 而王导的家族,也因此受到了重视,但是王家在朝廷中的影响力,却让朝中官员们人心惶惶。王导对司马睿忠心了一辈子,但并不意味着他的家人,也会对司马睿死心塌地。司马睿...……更多
司马衍本想用外戚庾亮钳制王导家族,不想却埋下祸根
公元316年,前赵匈奴大军攻破长安,西晋灭亡。次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是为晋元帝。东晋能建立,全赖王导、王敦等南北方世家大族的支持。司马睿称帝前,尚且对王导等言听计从。司马睿称帝后,意欲加强中央集权,削...……更多
王敦之乱:东晋忠臣如何成为乱臣贼子?
...王敦之乱”。然而比较讽刺的是,王敦不但没有要取司马家族而代之的心思,而且似乎是司马睿自己逼反的。之前说过,东晋开国那几年,是有着“王与马,共天下”的美谈的,而那个“王”,并不止一个王导,实际上,司马睿...……更多
...同族的司马羕为首辅,与大舅子庾亮一起护航幼帝,王氏家族的势力势必得到抑制。但是,他千算万算,却始终没有算到问题会出在大舅子庾亮身上。庾亮极不安分,他觊觎司马羕的首辅地位,私下里联合同样不甘心的王导,二...……更多
揭秘东晋毒舌官员周嵩的生平经历
...却毫不含糊。东晋建立的一大功臣便是王导,正是他带领家族积极奔走,司马睿才得以在南方立足,因此有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但外部局势稳定后,司马睿逐渐疏远王导。这一变化自然被朝臣看到了,大家开始有意与...……更多
王谢家族与六朝时期的政治风貌
...极浅,味却无限。这首诗里的王谢,狭义是指王、谢两大家族,广义指代六朝时期的公卿贵族。王导、谢安,东晋丞相,两家都是世家大族,是六朝时期士族中最风光显赫的两大家族。王、谢两家所出贤才众多,皆居乌衣巷中,...……更多
...期的局势东晋从形成之初就形成了三大势力:一是司马氏家族,他们是宗室;二是北方南迁的士族,他们带来的总多的人口;第三,本地的土著豪强。江南的土著士族在东晋建立之前就曾经“三定江南”,具有一定的军事力量,...……更多
东晋时,王与马共治天下的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在南京建立了东晋王朝。而在经历两次大乱之后,司马家族的皇权已经衰落,到了皇帝不能左右朝政的地步了,一些大的士族开始崭露头角,把握朝政,甚至出现超越皇权的“王与马共治天下”的格局。九品中正制下的士族政...……更多
王导和王敦一直是同一阵营,为什么最后会走向决裂?
...东晋建立之初是“王与马共天下”,“王”指的是王导和王敦这对堂兄弟所代表的门阀士族——琅琊王氏。从司马睿入主江东到“王敦之乱”的十几年里,王导和王敦一直是同一阵营并且配合默契,以至于直到今天很多人都以为...……更多
他用特权笼络人心,部下随意杀人都视而不见
...开国功勋,王导。王导出身于北方豪门大族琅邪王氏,其家族中多有人入朝为官。其族兄曾是西晋朝廷中数一数二的权臣。王导十几岁时正巧赶上八王之乱,他立志有一番作为,又意识到北方局势混乱危险,难以立足,便一直忠...……更多
古代最牛家族是哪个,诞生了92位宰相
琅琊王氏自从诞生开始,一直兴盛了上千年的岁月,一共诞生了92位宰相,36位皇后与36位驸马,堪称为中国古代最强豪门,这看上去似乎与亚圣“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教诲相违背,让人不由得生起了极为强烈的好奇之心,...……更多
王敦为何不夺皇位,第二次叛乱是他策动的吗?
王敦和王导两兄弟助司马睿登基建立东晋,确实尽心尽力,这是毫无疑问的。“王与马,共天下”一说,也不是无中生有,没有王导的居中策应,王敦的强控外镇,东晋的割据还真是不太牢靠,至少在初期是这样的。但又有哪...……更多
东晋权谋风暴:王敦野心与司马绍的智勇较量
王敦始终认为,东晋的江山本来应该是他们王家的,但现实却是,在武昌的王敦已经是病入膏肓了,想当把皇帝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东晋明帝司马绍登基三个月就接到王敦的奏折,在奏折里说,先帝司马睿招自己入宫,现在自...……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刘立勤我们怎么也想不到,曾被我们戏称为“武知县”的武大海真的当上了县长。我们瓮城历史上从没出过什么大官
2024-06-26 07:43:00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范炳山本报讯 (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范炳山) 近日,莆田市档案馆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族谱
2024-06-26 07:43:00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何勇海近年来,“纪念刘备托孤1800周年”“纪念张飞诞辰1855周年”等会议多次冲上热搜,引发社会关注
2024-06-26 07:44:00
“泇河三公”与明清泇河开通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台儿庄古城运河奏疏馆内的“泇河三公”塑像。 “泇河”是指济宁微山县夏镇李家口至江苏省邳州直河口的一段运河
2024-06-26 05:46:00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立遗嘱人群年轻化 虚拟财产也能立遗嘱浙江遗嘱库首次发布蓝皮书记者 蒋欣如本报杭州6月25日讯 (记者 蒋欣如) 25日
2024-06-26 05:55:00
他首尝解读“甲骨天书”(了不起的甲骨文)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他首尝解读“甲骨天书”(了不起的甲骨文)《契文举例》被称为甲骨文研究“开山之作”孙诒让《契文举例》书影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弋从甲骨文发现起
2024-06-26 06:21:00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在光村的一座旧宅院门口,见到了正在参观的朱小涛先生,他是朱自清的嫡孙,大伙围着他合影,我也一样,合影时趁便问他哪年离开太原的
2024-06-26 06:51:00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阳城县邑诗文之风华起于金元,盛于明清。尤以有清一朝多贤哲君子,彬彬之士。其骚客述作如林,皆戛戛然独举
2024-06-26 06:52:00
文化中国行 | 安顺武庙:传承600余年的石柱殿堂
安顺武庙简介安顺武庙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历史上曾多次被毁、重建。现存大殿、观音阁为清朝中早期建筑,其他建筑均为后期修复或重建
2024-06-25 23:16:00
寻幽探古辽阳城(行天下)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杨慧宏 鞠立新《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26日 第 12 版)辽阳白塔和广佑寺
2024-06-26 03:57:00
数有战功,看来有关羽张飞在就是好,容易立功。先是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这里的平原令就是平原县的县令,而平原相就是平原国相
2024-06-25 18:07:00
当时到处都是黄巾和反贼,官府也到处都在募兵,所以在路上遇到去丹杨募兵的都尉毋丘毅,便一起同行。走到下邳的时候遇到了反贼
2024-06-25 18:07:00
刘备自小有大志,此时便带着他那群小弟,跟随校尉邹靖去讨贼。可是他第一次上战场就差点战死了,受伤后装死躺在那里,等贼人都走了
2024-06-25 18:06:00
陈胜吴广起义时,范增已经70岁,项梁率8000江东子弟兵渡江西进时,范增主动投军。当范增、项梁、刘邦等相会于薛地时,陈胜已经被杀
2024-06-25 18:11:00
当时刘备自己只有一千多兵,外加上一些杂胡骑和饥民有几千人,但那些都是乌合之众,上战场不顶用。所以当陶谦说要给刘备四千丹杨兵的时候
2024-06-25 18: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