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澶渊之盟”以后,彰显天子威仪的宴飨之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外国使者的宴赐表示恩礼,在宋、辽景德元年(1004)“澶渊之盟”后,两朝聘使有常,辽使赴宋朝贺圣节、正旦,至宋朝东京后,宋朝为辽使设置有专门的“曲宴”。除了宫廷内,宋朝亦有都亭驿馆飨之设,以及玉津园宴射之...……更多
周、汉和晋为何都实行分封制?但是从本质上来说是有区别的
...了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呢?而周朝直到晚期才发生诸侯强天子弱的局面,可见分封制并非完全行不通,只不过由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局势让分封制下的社会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而不同朝代的分封制在内涵上也大不相同。因此,我...……更多
...头),表现了中靶的瞬间,这个字的本意是箭靶。在古代天子举行大射,称作“射侯”,“射中则得为诸侯,射不中则不得为诸侯”,所以,善射者备受尊崇,这就是诸侯之“侯”的来历。张吟午向观众展示了战国宴乐战纹铜壶...……更多
...通过难以被亲近和琢磨,营造神秘感,进而去增强皇权的威仪。即便是到了明清时期,除了仪式感十足的朝会,很多大臣包括内阁大学士,几年见不着皇帝都是很普遍的现象。 而记录皇帝言行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这种神秘感,...……更多
唐朝由盛转衰时,朝会诗发生了什么变化?
...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的朝觐之礼,可见朝觐是诸侯朝见天子,向天子表示臣服的仪式活动,且朝觐之礼己经奠定了朝会制度基本的政治内涵。到了周代,随着礼乐制度的完善与君臣意识的强化,朝会制度逐渐赢得了更重要的政...……更多
春秋时期的齐鲁宾礼制度,为人们带来了什么?
...实是对《礼记》中“九宾”之礼的继承与发展,鲁国在周天子那里所受到的礼遇也逐渐减弱。在这一时期,齐国宾礼制度也出现了衰变的现象。齐国宾礼制度是对周礼中“六辟”之礼的继承与发展,“六辟”即是“辟君、辟臣、...……更多
春秋战国:礼仪之邦到战国纷争的演变
...,又迥然不同。东周立国那一年,天下已是乱象丛生。周天子权力大不如前,其在中原地区的实际控制力也十分有限。但名义上,周王室作为文明的象征,其“天子”的地位还被当时的诸侯们所敬仰。一些大国君主甚至前来朝见...……更多
周朝的分封制是如何走向终结的,梳理从礼乐崩坏到变法图强的脉络
...封制度改革了商朝的这一弊端,要求各诸侯国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封国之中的重要官职任免需要呈报周天子批准方能有效。同时周朝设置了各个封国的君主对周王室需要承担的各种义务。其中既有派兵随从周天子出征和戍守...……更多
漫谈文物中的饮食文化
...西周时,更是形成了为人熟知的“钟鸣鼎食”的仪制。周天子与诸侯、卿、大夫、士等等不同阶级的人们,在宴飨时应用合乎礼制身份的食材与器具,伴以奏钟鼓乐。《周礼·春官伯》便有:“凡祭祀、飨食,奏宴乐”之记载;...……更多
...公六年(鲁襄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52年)齐国国君齐庄公到澶渊(今河南濮阳西北)同晋平公及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等国结盟,承认晋国的盟主地位,晋国的霸业得到巩固和维持。同年,鲁襄公朝拜晋国。晋...……更多
从桃园宴乐到生死较量:晋灵公与赵盾的恩怨情仇
...而不止是臣子们有了依靠。《诗·大雅·烝民》又说:‘天子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这是说周宣王能补救过失。国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可是晋灵公并没有改正。赵盾又多次劝谏,更使晋灵公感到讨...……更多
赵恒有哪些轶事典故,一起来看看
...),在主战派宰相寇准的劝说下,御驾亲征,挫败辽军于澶渊,最后达成“澶渊之盟”,实现宋辽百年间和平。在位后期,任用王钦若、丁谓为相,刘皇后也逐渐干政。此外,他沉溺于封禅之事,广建宫观,劳民,伤财,导致社...……更多
浅谈周朝一步步走向灭亡的根由
...强化内部关系。 说白了,礼乐制度最初的目的,就是周天子用来笼络人心、控制庶民的政治工具,次要的才是那些黄钟大吕、渺渺糜音的诗歌乐曲。但恰恰是这些“副产品”,传到今日,却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古典文化,亦被视...……更多
宋朝在战争有利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
...意了议和的请求。经过谈判交涉,双方签订了合约称为《澶渊之盟》,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宋朝每年给辽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两国结为兄弟之国、双方互相贸易等等。可能说这个条约对都不愿意再进行大战的双方都有利,但...……更多
殷周之变:礼乐文明的崛起与华夏民族的诞生
...是有很大危害的政策,诸侯有军队、有人民、有外交,周天子对他们没有绝对的控制权,难保人家不造反。你看汉朝搞封建,弄出了个“七国之乱”,西晋搞封建,又来个“八王之乱”。实际上,西周依靠封建兴旺了270年,其中...……更多
“罪己诏”是皇权稳固的产物,“罪己诏”的政治功效有哪些?
...察官刺史分部巡视郡级等。御史台和刺史更是直接受命于天子巡行郡县,并对巡视辖区的所有事宜具有评判权。2汉代割据势力从汉代割据势力的分布状况来看,皇帝为了谋求集权,采取以退为进的政治策略刻不容缓。“罪己诏...……更多
宗法礼制崩溃:东周天子无力维护权威,诸侯崛起称雄
东周时期,周天子的权威完全丧失,只能用土地奖励有功的诸侯。周天子作为周朝的最高统治者,主要是通过武力威慑、宗法制约和自然神力来维持统治权威。然而到了东周,随着武力的丧失,礼乐的崩溃,神权的彻底丧失,...……更多
宋军占据了优势,为什么还要和辽国签订屈辱的澶渊之盟
...和辽国金国签订屈辱的条约。但同时也有很多人不解,在澶渊之战的时候,明明宋军占据了优势,为什么还要和辽国签订屈辱的澶渊之盟?宋辽澶渊之盟宋朝之所以接受澶渊之盟,是因为在宋朝的眼里,澶渊之盟谈不上是一个屈...……更多
...。《礼记·明堂位》云:“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向而立。”大意为:以前周公在明堂接见来朝诸侯的位置是,天子背靠斧扆(原文为“依”,通“扆”),面朝南而立。《逸周书·明堂解》记载:“天子...……更多
历史上大周才建立两年,为何周武王姬发就忧郁而终?
...定义强大的方法,直接指定一种“先天”的尊卑制度。周天子就是天子,代天巡狩,他的礼乐就是最高规格的,而诸侯次之,卿大夫再次之,这既能调动所有“官僚”阶级在这个体系中的参与感,又能保证每个人都是“既得利益...……更多
古代战争中征\\\'与\\\'伐\\\'的含义及使用
...“下”。《论语》里孔子曾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意思是孔子认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政治才是正确清明的,春秋时礼崩乐坏天下无道,如果由...……更多
“周公解 梦”竟是孔子的谬传
...肩时候的周公黑肩。简单来说,整个西周历史中有没有周天子的时候,却从来没出现过没有周公的时候。而被咱们传说为能“解,梦”的周公,正是第一代周公—周公旦。要说起他缘何有了“解,梦”的特异功能,这还真的与他...……更多
大诸侯国卫国、鲁国、宋国是如何衰落的?
...说一家之言。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西周分封制是周天子派出亲戚、功臣和归附势力在距离统治核心地区较远的地方建立据点,然后以据点推动当地华夏化。与商朝相比,西周诸侯与天子的关系更为紧密。这导致周天子对偏...……更多
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是什么意思?
...征各个诸侯国的权力以辅佐周王室,周代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只有天子才有权力发动战争,而齐国拥有这样的权力(周成王时发生三监之乱,姜太公平乱有功,因此被赋予“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更多
《太常因革礼》是记录北宋时期礼制的经典文本
...来突显地位的尊卑。利用仪礼音乐的宏大规模来烘托皇家威仪。在仪礼活动中更是运用仪礼音乐的不同用乐节点来配合典礼的顺利完成。二、《太常因革礼》的编纂宋代统治者对宫廷仪礼用乐十分重视。宋太祖赵匡胤在开宝年间...……更多
周朝存在八百年之久,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果东周之后王室式微,诸侯之间的互相兼并战争反而使周天子成了事实上的小弟,而当初倡导分封制度的是周武王,周公,姜太公这些狠人,按理说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结果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后世对于周朝分封制度的弊端...……更多
“五胡乱华”惨绝人寰到什么程度
...样的房子都找不到。四百年大汉荣光至此彻底败落,汉室威仪不复存在,中国开启了百年乱世。无论是汉代还是晋朝,都没有处理好胡汉矛盾,这种民族政策的失败造成了后代的“五胡乱华”,而董卓乱洛阳和李傕屠长安,不过...……更多
春秋时期的晋国邦交策略及其影响
...迁,晋文侯作为夹辅周王室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在袒护周天子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晋国分裂时期,周王室屡次支持小宗,直到曲沃武公背叛晋公室,周王室才转而支持公室。这种反复也使曲沃武公统一晋国后,与周王室的邦交...……更多
周朝国祚虽然长,经历500年的东周,周天子逐渐成为“工具人”
...大诸侯混战割据,甚至进行频繁的争霸战争,乃至不将周天子放在眼里,只将其作为争霸的工具而已,这是东周时期周天子处境的真实写照。尽管从前文我们能够知道,东周维持的时间要比强大繁荣的西周,还要多出两百年,但...……更多
周公旦在辅佐成王的七年间有没有称王?
...用的数量是不同的。在乐舞上的数量上也有所区别。像周天子是八行,随后的每个等级依次递减两行。并且在不同的场合,使用的音乐也是不用的。岐山周公庙遗址 礼乐制度的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可以称得上是先秦文化制度上...……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同时也把首都定在了南京。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
2024-06-30 21:00:00
与元末明初朱升等诸多名仕一样,由于元朝官场过于腐败黑暗,汉官难以掌权,升迁基本无望,1346年刘伯温辞官隐居。但透过刘伯温的经历来看
2024-06-30 21:01:00
1360年,刘伯温来到南京,成为朱元璋的谋臣,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以下是实打实的三件功劳。1,针对当时形势,刘伯温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
2024-06-30 21:01:00
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刘伯温发挥了顶级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刘伯温功劳来看,足以封公爵
2024-06-30 21:02:00
韩信本为平民,虽“志与众异”,但却没有谋生手段,因而家境贫困,常常靠他人接济度日,日久便为乡邻所恶,“一饭之恩”、“胯下之辱”等均发生在这一时期
2024-06-30 21:03:00
从仗剑投项到转投刘邦,韩信始终没能受到重用,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然而作为刘邦左膀右臂的萧何,却对其如此看重,甚至不惜冒着被刘邦猜忌的风险
2024-06-30 21:03:00
父亲曾担任锦衣卫百户。1568年,明神宗在民间大范围选美,王氏没能进入前三名,但因为自身条件较为出色,便留在了宫中,成为了慈宁宫的一名宫女
2024-06-30 21:06:00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上下的舆论越来越激烈,李太后不得不出手干预。在太后的质问下,明神宗说出不肯册立朱常洛为皇子的原因,因为他是宫女生的
2024-06-30 21:07:00
王恭妃死后,明神宗只是草草埋葬了她,陪葬品少的可怜,即没有派人守坟,也没有下拨守坟的费用。儿子朱常洛继位后,连追念母亲的仪式都还没形成
2024-06-30 21:07:00
聊聊大唐名将薛仁贵的传奇故事
威名赫赫的大唐名将薛仁贵一生身上出现了许多传奇故事:大丈夫弃耕从戎;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勇猛作战惊动天子;生擒敌将神射手
2024-06-30 21:08:00
聊聊隋朝名臣——赵绰
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开创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著名盛世—“贞观之治”。唐太宗手下,人才济济。其中,魏征直言进谏
2024-06-30 21:10:00
聊聊太子李建成为什么斗不过李世民
陈寅恪先生,对于唐朝,有一个精彩的论述,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
2024-06-30 21:10:00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做了贡献巨大,那她最后结局是怎样的呢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文成公主的远去的身影消散在了茫茫大漠之中,她对汉藏文化交流的贡献却永载史册,书写了民族间友好往来的篇章
2024-06-30 21:11:00
220年12月,享国195年的东汉王朝走到了尽头,汉献帝刘协被迫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操之子曹丕。一般而言,亡国之君都不会有好下场
2024-06-30 21:12:00
白毦(ěr)兵,三国时期蜀汉的精锐部队,由永安都督陈到统领。“白毦”顾名思义,该部队的装束是以白色的鸟羽兽毛作为标志。文献资料见于诸葛亮在公元226年写给李严的书信中
2024-06-30 2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