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宋朝之后,洛阳、开封政治中心地位没落的原因
...方争夺的焦点;二是南宋之后经济中心转移到江南地区,中原地区失去了往日的繁荣。宋朝之后的元、明、清三朝有两朝都是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北京成为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桥头堡,同样北京也是明朝抵御北方少数民族...……更多
探讨一下北魏灭亡的原因
...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北魏灭亡的原因。从政治上看,迁都洛阳导致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公元493年,为了顺利推行汉化政策,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与此同时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措施。这一举措引发了北魏统治集团内部...……更多
十六国北朝时期,晋阳的战略地位有多重要?
...至洛阳的道路则是晋阳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洛阳是当时中原地区的政治和文化中心,由于晋阳和洛阳之间的距离不远,这条道路的战略地位也非常重要。通过晋阳至洛阳的道路,晋阳可以向中原地区的统一发起冲击,促进了北...……更多
唐朝后为何没有王朝定都长安了
...灭以后,就再无王朝定都和发家于关中,北宋要想迁都于洛阳,而不是长安,朱元璋也想迁都关中,但当时的关中地区已经是过于破败,只有放弃。关中地区的衰败和原因是诸多方面造成的,既有经济上的,也有政治上的。这其...……更多
中原到底有多大?中原都包括哪些地方?
中原地区这四个字我们一直都可以在古装电视剧中看到,但是究竟哪里才属于中原呢?中原到底有多大呢?这估计是所有看见这个词语的人们的心声吧!在词语释义之中,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是指现今的河南地区一...……更多
河西走廊的历史地位重要,影响中原王朝千年兴衰
...靠运河维持。武则天称帝之后,更是直接放弃长安,定都洛阳,除了因为长安是李家大本营之外,物资补给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唐朝之后,战乱频繁,到了宋朝,运河已经荒废了,而且海上丝绸之路兴起,河西走廊的战略价值...……更多
开封:繁华的中原古都与现代的失落
中原地区在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是最繁华的所在,中原指的是黄河中下游一带,也就是洛阳到开封这一带。在历史上,中原一直都是王朝定都的所在,开封更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八朝古都。历史上有许多朝代都在开封建都,而...……更多
朝代更迭,汉、晋、宋的分裂与重生
... 在司马炎去世后不久,便爆发了八王之乱,西晋灭亡,中原地区进入了“五胡十六国”时代,直到晋朝后裔司马睿重新建立了晋朝,定都于建康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地区,那么晋朝为何会被成为东晋和西晋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更多
武则天做了女皇后,为什么把洛阳改成神都?分析后有三大原因
...经济基础,这一段时期关中+汉中+成都的粮食产量略高于中原地区,秦始皇和刘邦都能利用这一优势来统一天下。关中粮食不够养活唐朝庞大的朝廷到了东汉时期,以洛阳为核心的中原地区经济开始发展,经魏晋南北朝时期,中...……更多
汉武帝刘秀建立汉朝时,为什么选择定都洛阳,而不是易守难攻的长安?
...致力于实现全国的统一和稳定,定都洛阳可以更好地控制中原地区,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同时,洛阳地理位置居中,更有利于刘秀对全国的统治。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刘秀选择定都洛阳而非长安,是出于对...……更多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有什么目的
...河一样,一条直线直接连通扬州和北京,何必要非要经过洛阳绕一大圈呢?而且话说回来,他最先修建的还是洛阳到扬州的交通线。这与隋朝的全国经济地图有直接关系。这样的局面,到唐朝也没有大的改变。隋朝统一中国之后...……更多
历史上外族入侵与华夏文明的韧性
...,应该说以儒家为主导的汉文化在汉地十八省,特别是在中原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还远未到根深地步的程度。 为了对付北方强大的少数民族,自西汉中叶起,中原王朝就开始允许边民内迁,比如东汉初年,蒙古高原...……更多
李自成攻占洛阳的原因:福王富可敌国却一毛不拔,守军哗变降闯王
...中的官员左懋第在给朝廷一份奏疏中说:“在运河北段的中原地区,百姓饿死者占三成,病死者占三成,剩余四成走投无路,只好相率‘为盗’,其他地方的困难窘迫可以想见”。当时李自成因接连遭遇潼关南塬大败和四川奉节...……更多
北宋都城选址开封:文官政治与经济重心的考量
...讨北宋为何选择开封作为首都,而不是易守难攻的长安和洛阳这一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北宋的历史背景和都城选择的重要性。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疆域涵盖了现今中国的中部和北部地区。都城的选择对...……更多
唐朝之后,为何中原王朝都不再将长安作为都城
...历朝历代的都城都是有他自己的独到之处的,从最开始的洛阳到之后的安阳、长安、开封……定都是有原则的,不仅要根据军事、政治上的原因,对于这个地方的地理也是有着严格的要求的,毕竟是一个王朝的首都是帝王居住地...……更多
从黄帝故里到汉魏政治中心的千年变迁
...头角?禹王迹起,夏人居之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原地区以许昌为核心的颍河流域便有大量人类活动的痕迹,这片土地孕育了早期先民们共同的记忆,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夏代舜时期,今许昌市禹州市地区...……更多
...情况发展,晋楚两国最后的决战之处应该是在济水以南的中原地区了。不过晋文公最后还是将决战的地点选择在了河济平原的中心一个叫“城濮”的地方。在春秋之时,河、济两水之间还有一条比较重要的河流,叫作濮水,而“...……更多
浅谈北魏中央集权的过程
北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是稳定地统治中原地区100多年的第一个少数民族王朝。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都有着独特的发展和变革,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其中央集权的过程。一、军事征服和政权建...……更多
看熊旅怎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原各诸侯纷纷背叛晋国,纷纷投向楚国,楚庄王由此成为中原地区的霸主。在与晋国争霸中原的过程中,楚庄王曾率领军队向北进发,借机攻打陆浑之戎,将楚国主力军队带到东周都城洛阳郊外,进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周...……更多
曹操迁都邺城:一场充满智慧与谋略的抉择
...渐减弱。在建安十三年,曹丕即位后,他重新将霸府迁至洛阳。这标志着邺城的战略地位在曹魏初期逐渐下降。曹丕这一决策主要基于政治需要,因为他需要在中原获得更广泛的支持,邺城在这方面已经不再适应。这也导致曹魏...……更多
长安为何成为十三朝古都,又是如何失去国都地位的
...量其富,什居其六”。奇怪的是,东汉竟然把都城搬到了洛阳,这又是为何? 首先是西汉末年,连年战乱,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长安城第三次被毁,而洛阳反而因此得以相对保全,定都洛阳要远比定都长安...……更多
燕云十六州,何以看尽华夏千年兴亡
...大运河的前身。当时开凿大运河主要是为了将物资运送到洛阳和长安两京,而隋唐大运河的北部终点,便是后来燕云十六州之一的涿州。两年之后,杨广便集结大军113万于涿州,进攻今朝鲜和我国东北一带的高句丽。而后的隋帝...……更多
地缘政治与郑国的命运:晋楚争霸的牺牲品
...。春秋初期,郑国在一代明君郑庄公的领导下,一跃成为中原地区的小霸主,盛极一时。但是自从郑庄公离开之后,这个郑国的国力就一落千丈,从此彻底沦为了跑龙套,从一代霸主变成了国际墙头草,风吹两边倒,在晋国跟楚...……更多
从延津渡看春秋:郑国的战略地位与晋楚争霸
...置,宋国就是跑龙套的。一则,郑国靠近周朝王室所在地洛阳;二则郑国把控着通往洛阳的要地虎牢关。此外,郑国还位于黄河中下游和济水河畔,把控着华北平原南下的主要渡口群:延津。(古代黄河自今河南延津县至滑县北...……更多
揭秘赵匡胤迁都洛阳失败的原因
...而不是军事和政治原因。北宋基本统一后,赵匡胤想迁都洛阳,因为长安已经太破败了。虽然适合在洛阳建都,但最终因经济原因而失败。朱温篡位即位后,汴梁成为都城。中原王朝的政治中心由关中地区东移至汴梁,包括后梁...……更多
春秋时期的晋国邦交策略及其影响
...齐四大国逐鹿中原的格局已经形成,晋国的政治中心也向中原地区转移。晋文公初年,楚国势力极速扩张,中原诸侯几乎都沦陷不利局面,晋国以“尊王攘夷”作为其邦交要旨,通过与中原诸国的广泛邦交建立起以“抗楚”为中...……更多
宋朝两次亡于异族政权是为何?
...中国都是以这司隶为中心重新统一。首都不是长安,就是洛阳。到了东汉末年,随着铁产量提升,钢制农具得到普及,北方寒冷地带长期被冰封的冻土以及南方的丘陵山地,都能得到开发,变成耕地。由此,中华文明的范围向北...……更多
北宋以后为何再无一个统一王朝建都开封
...976年)三月初九,宋太祖赵匡胤带着一大批文臣武将,到洛阳祭祀父母。此时,整个南方地区基本平定,南唐后主李煜也被俘虏到了开封。赵匡胤在永安陵举行了盛大的祭祀仪式,向父母禀告自己的业绩,也诉说了自己在统治国...……更多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做了哪些改革?
...终在多个条件的影响下,公元493年孝文帝带领鲜卑族迁都洛阳。以往历史促使南迁历史上的鲜卑族属于游牧民族,一直将“南迁”作为自己的基本国策,北魏统治地区土地贫瘠,粮食匮乏,人民生活困难,为了稳定民生,只得不...……更多
浅析北宋定都开封的原因
...以赵光义为首的群臣更是极力反对迁都之事。唐宋之间,中原地区先后出现梁、唐、晋、汉、周五个王朝,其中除了后唐定都洛阳之外,其余四个朝代均定都开封,这使得官僚集团们的利益在开封城内盘根错节。北宋通过和平过...……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因为历代文人的介入,宜兴紫砂得以从功用的角度上升为艺术,进而延伸为颇具当代意义的紫砂文化
2024-06-14 07:53:00
博物馆之城深接触□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在南京,有一座《红楼梦》粉丝常去打卡的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是在清代“江宁织造”旧址上建成的一座博物馆
2024-06-14 07:54:00
读书撷英□珍珍周幽王宠爱褒姒,江山美人的背后暗藏怎样的王朝政治变局?寒门出身但才智不俗的李彪,时逢重建士族门阀的孝文帝
2024-06-14 07:54:00
可移动文物普查让国宝“活”起来走向历史深处,探寻文物背后的故事□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正在进行
2024-06-14 07:54:00
厦门集美:陈嘉庚与海上龙舟赛的故事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比赛现场。记者 施辰静摄金鼓齐鸣,百舸争流,人声沸腾……5月25—26日
2024-06-14 08:46:00
一曲吟唱四百年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九江烟水亭 本报全媒体记者梁振堂摄□ 阿 詹明天启二年(1622年),一个草长莺飞的季节,壬戌科殿试金榜放榜
2024-06-14 04:19:00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平津战役纪念馆与香山革命纪念馆联办专题展破解“永葆青春活力”密码刘茵本报讯(记者 刘茵)日前,平津战役纪念馆与香山革命纪念馆联办的“永葆青春活力”——香山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实践专题展
2024-06-14 05:16:00
走进红色武乡 追寻抗战记忆(附图片)
本文转自:中国民航报隶属山西省长治市的武乡县,被誉为“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县城内外的革命历史纪念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星罗棋布
2024-06-14 05:22:00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晓铃6月7日下午,四川博物院“长江之神”户外常设展正式揭幕,展览分4个部分展示了两千多年来国人对长江之神——江渎神的崇祀
2024-06-14 06:16:00
从甲骨文溯源中华早期文明(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河南博物院展出的甲骨。王城岗遗址陶器刻文拓本和摹本。□朱彦民文字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关于文明起源的研究与探索
2024-06-14 06:24:00
缙云丨七月:母亲的老家
母亲的老家文/七月母亲的老家,我平生只去过两次。就是这仅有的两次,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了抹不去的记忆。第一次去母亲的老家
2024-06-14 06:59:00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本报通讯员 褚子强 兰滨滨宁德蕉城区八都镇云淡村,位于蕉城区第二大海岛——云淡岛上。岛上居民向海而生
2024-06-14 06:59:00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 孙君文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众所周知,血液是生命的源泉。抗战期间,在白求恩的倡议下,晋察冀边区成立了第一支“群众志愿输血队”
2024-06-14 07:22:00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广大群众为苏西太湖地区的抗日斗争作出了众多贡献,在西山的抗日斗争中,西山人民和抗日干部亲如一家人,鱼水情深
2024-06-14 01:17:00
本文转自:今晚报1911年7月,黄炎培到北京参加教育工作会议,特于天津下车游玩,并顺便考察了直隶女子师范学校及其附属小学等活动
2024-06-14 0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