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泰山封禅”对礼仪制度的重视,历史上只有六位皇帝获此殊荣
...刻表明自己的皇权是上天赐予的。在诸多的祭祀活动中,泰山封禅一定算得上是规格最高的活动,这种活动除了有祭拜天地的意思,还有向上天汇报自己取得的成绩之意,因此一般都需要皇帝有足够的能力与成就,才好意思去泰...……更多
封禅大典:古代中国的最高级别国家礼仪
...,帝王的封禅被视为国家鼎盛、天下太平的象征。首次登泰山封禅的皇帝是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为了让天下人信服,他登上泰山,按秦国的祭天礼告天,并刻石于泰山之巅。之后,这一文化被延续下来,封禅大典”逐渐演变...……更多
古代6位泰山封禅的皇帝,只有他不配去
...是古已有之的礼仪,也是古代无比隆重,且神圣的盛典。泰山,在古代“有天下第一山”之说。去泰山封禅,是一种规格极高且隆重的仪式,古代大部分皇帝,没有资格去泰山封禅。历史上,只有6位皇帝去泰山封禅,5个是大家...……更多
为什么汉代的丧葬文化被称为厚葬文化?
...的影响,秉持“死者为大”的理念,人们非常重视死后的殊荣,就连清代的张廷玉在其在世之时,接连向乾隆皇帝上奏折,表示希望乾隆皇帝应允自己死后能配享宗庙,置于丧葬仪式,同样代表了治丧者和逝者的身份等级。因此...……更多
为何得到加九锡的人都篡位做皇帝了
...功篡位了。除了这二十三人以外,还有两个人得到了这项殊荣,但是自己给退了。都是三国时期,一个是东吴授公孙渊;另一个是蜀国授予诸葛亮。公孙渊退了九赐,是因为这东西当时纯熟是为了政治目的,而且他也不觉得孙权...……更多
聊聊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东封西祀的故事
...烈烈的“天书”封祀运动。宋真宗在庞大仪卫扈从下东封泰山,四年,又以隆重仪式抵山西汾阴(今山西万荣县)祭祀后土地抵。大赦天下,一时轰动。据《史记》等先秦至两汉典籍就曾记载,上古先秦有七十二王赴泰山封禅,祭...……更多
为何泰山只有六位皇帝封禅?最后一位拉低了标准,后人耻与其为伍
泰山作为华夏五岳之首,有着极其厚重的人文意义。它在中华文化里占据着无可代替的地位,古代先后有六位皇帝在此封禅。历史上首次封禅,是秦始皇在一统华夏后,于东巡途中举行。最后一次封神发生在距今一千年前的宋...……更多
皇帝和天子是一个意思吗
...!天子就是天下的最高统治者,包含着强烈的宗教色彩。泰山祭天就是以天子的身份祭祀 周代确立了封邦建国制度和五服制度,周王居于中央,四面藩国环卫。“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天子...……更多
揭秘金朝的陵寝制度
...一种随意感。所选择的地点是风水宝地吗?没看到。一切礼仪都符合中原王朝的礼仪吗?答案是不。最随意的是,金太祖墓连墓名都没有。但龙纹石棺依然显示出金太祖的崇高地位。金朝皇帝陵墓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确实是...……更多
开国皇帝才能称“祖”,清朝为什么有三个皇帝称“祖”?
...明太祖朱元璋。但这些谨慎使用仅仅让一个皇帝享用祖的礼仪到了清朝之后却是直接变味了,一下子冒出了三个带祖的皇帝,分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清世祖顺治、清圣祖康熙。帝王庙号的起源中国历史之中的帝王庙号实际上是...……更多
三国的礼仪制度,皇帝与大臣的服饰和出行是怎样的?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只有皇帝才有资格穿黄袍,黄色成为帝王的专用颜色,除非是出于特赐,否则臣民是绝不能僭用黄色的。其实黄色成为帝王的专用颜色,是从唐朝开始的。唐高祖李渊,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吃螃蟹的皇帝,从...……更多
古人见面“作揖”或“跪拜”,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礼仪之邦”、“礼仪之国”一直为我国的代名词,周时期建立礼乐制度,应用范围广,甚至生活、祭祀、文化等方面纷纷纳入“礼”。古代一直以周为最,故行“周礼”强调尊敬。中国礼仪文化不仅对后人影响深远,国人也将...……更多
秦始皇之前有七十二位封禅的帝王是真的吗
...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古代人尊泰山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间的帝王应到最高的泰山去祭过天帝,到泰山下的梁父或云云等小山祭祀过地,才算受命于天。泰山封禅是历代帝王梦寐以求的事情,似乎...……更多
晋惠帝皇后羊献容屡废屡立,是权利斗争的牺牲品
...极其特殊经历的皇后。羊献容出身于西晋的名门望族——泰山羊氏家族。其被立为惠帝皇后之时,西晋政局极不稳定,在诸王争权夺利的“八王之乱”中,她五次被废,又五次回到后位。西晋灭亡之后,羊献容又被前赵君主刘曜...……更多
宇文赟的疯狂人生与荒诞皇位
...有的人是兼而有之。最惊喜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老泰山普六茹坚。其实,普六茹坚不仅是最惊喜也是最惊恐的,要知道这太上皇宇文赟几次威胁要杀他,要灭他全家呢。别看宇文赟20岁就是太上皇了,人够奇葩、够荒唐,...……更多
聊聊秦至汉初的集议制度和政治变迁
...皇权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制度、思想文化和礼仪等方面不断构建和强化。集议提供了一个塑造和强化皇权的好机会,君臣双方在一种相对固定的程序中进行政务活动,完成各自的政治表演,这时集议的仪式性功能往...……更多
从帝到王:中华文明中权力与礼仪的转变
当我们浏览历史的时候,会发现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的朝代无数,却只有周代的君主称王,其余的朝代无论大小,均称帝,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吗?我们来聊聊。中国的朝代,从典籍记载来看,先后...……更多
...融登基,因功享有“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殊荣;然后,多次假意推拒好友同僚的僭位劝言,之后才欣然接受;再后,授意属下传播“行中水,为天子”的歌谣,大造舆论,为自己称帝做准备;最后,拿到萧宝融的禅让...……更多
大清公主的等级制度,固伦公主与和硕公主有什么区别?
...珊瑚,两端垂金黄色绦二,中各贯珊瑚,末缀珊瑚各二。礼仪制度册封礼《清史稿》上说:“册封公主,封使至,公主率侍女迎仪门右,使者奉制册入,陈门前黄案上,移置堂前幄内。公主升西阶,六肃三跪三叩,宣讫,授侍女...……更多
古代封禅是什么意思
...有封禅的传说。出自《管子·封禅篇》。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最高,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间的帝王应到最高的泰山去祭过天帝,才算受命于天。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报天之功,称封;在泰山下梁父或云云等小山上辟场祭...……更多
乾隆风流韵事揭秘:两任皇后之美与命运之殇
...侍奉,寸步不离。但不幸的是,乾隆十三年,在一次东巡泰山的途中,皇后毫无征兆地死了,死的时侯37岁。对于皇后的突然离世,民间有很多传闻,有人说皇后是因为看到乾隆皇帝和其他女子饮酒纵乐,气急败坏之下纵江而死...……更多
古人的衣服为什么要这么长呢?他们不觉得不方便吗
...和生活习惯所决定的。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历史、文化、礼仪、审美、功能等多个角度,来探讨古人的衣服长短的原因和意义,以及古人对于衣服的态度和价值观。一、古代等级制度的森严中国古代等级制度的森严主要体现在中...……更多
鼎只是煮饭的炊具,为什么能够象征着国家的最高权力
...巡狩”一样不再进行的还有对名川大山的祭祀。当时,在泰山脚下有一块名为“祊田”的土地。田中的收入,是供周天子来泰山祭祀用的,它的掌管者是跟随周天子祭祀的郑国国君。但是后来郑国却拿这块地和鲁国在许国的土地...……更多
唐朝的外交重要部分使节制度,给唐朝带来了什么?
...要手段之一,使臣出使地方,往往都是带着官方的文书、礼仪,为加强封建统治发挥了积极作用。隋唐时期,随着国力的增强和对外交流的扩大,唐朝对使节制度的建设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唐高祖武德四年,“以左仆射裴寂为特...……更多
食物、礼仪与权力:中国古代餐桌礼仪背后的社会等级秩序
...琳琅满目的美食之外,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还包括了用餐的礼仪规范。其中既有日常用餐前的礼仪和祭祀仪式,还有宴会上林林总总的规矩,令人目不暇接。而这些餐桌礼仪的形成,还要从遥远的先秦时代说起。中国作为礼仪之邦...……更多
内阁首辅夏言的传奇人生:从权倾朝野到悲惨结局
...逐渐失去信任 夏言当上首辅之后,以为自己的地位稳如泰山,渐渐便开始显露其耿直、狂妄的一面。他不光对大臣颐指气使,对嘉靖皇帝的旨意同样开始阳奉阴违,也就是史书上所谓的“面谀退诽”。表面上答应得好好的,背...……更多
九锡制度:从周朝到汉朝的权力演变与制度创新
...是一来九锡都是天子专用物品,得到他等于可以使用天子礼仪,身份上自然就跨越了君臣之别;再来,这玩意从没有赐予过大臣,所以他的意义是什么,没人知道,既然没人知道,那就方便日后瞎编了。游标卡尺并不是九锡之一...……更多
每次选秀入宫的女子那么多,如果安置不完这些女子会怎么样
...选拔。等待的过程中秀女不能松懈,他们需要学习,皇家礼仪,以免在皇帝面前失礼。事实上,这些皇家礼仪亦或者整个选秀制度,对她们来说是一种折磨与伤害。原来自由自在的少女,为了符合皇家的标准被迫学习繁文缛节,...……更多
清王朝的服饰形态产生哪些变化
...是一种有贰心不忠诚的象征。因此这些服饰在当时的规矩礼仪之中也是异常的繁琐。其实除了爪数这种比较明眼可观的区别以外,在清朝的皇室服饰图样之中,龙袍和蟒袍还有着非常多细节上面的区别。蟒袍相比起龙袍在规格、...……更多
...维持刘氏皇族永世的地位,汉朝就以孝治国,维持基本的礼仪制度。举个例子,秦始皇这个在儒家眼中的残暴皇帝,在自己母亲赵姬犯了错误,与嫪毐生了两个孩子,赵姬被秦始皇断绝母子关系并软禁起来,结果不断有儒生前来...……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王昭君,这位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女子,关于他的传奇,已经被后人不知道演绎了多少种版本,但是不管怎样的变换,其中所表现的一种情况
2024-06-20 22:09:00
同样外部也有着很大的困扰,明朝蓟辽督师袁崇焕利用宁远大捷,广修城池,训练士卒,欲图乘机收复失地;蒙古察哈尔部的林丹汗也虎视眈眈伺机联明反金
2024-06-20 22:12:00
昭君出塞一直以来都被传颂,但是其实背后故事很多人也不了解,它也留下了许多遗憾和疑问。人们普遍认为王昭君是一个诚实坦率的人
2024-06-20 22:10:00
礼亲王是清朝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爵位之一,第一任礼亲王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嫡次子代善,在代善上面努尔哈赤还有一位嫡长子褚英
2024-06-20 22:11:00
代善对皇太极和顺治父子两代人都有拥立之功,其孙杰书为康熙开创盛世又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没有代善和杰书祖孙二人康熙未必能当上皇帝
2024-06-20 22:13:00
代善去世后他的亲王爵位获得世袭罔替待遇,他的第七子满达海继承了他的爵位,不过满达海后来在多尔衮死后遭到顺治政治清算,他借着顺治清除多尔衮的机会
2024-06-20 22:13:00
姜维,字伯约,是天水人氏。他原来天水的中郎,与王平一样不受重视,甚至不被信任,被怀疑有异心,无奈之下投奔了蜀汉。结果他到了蜀汉之后
2024-06-20 22:16:00
张郃最初追随韩馥,后来袁绍入主冀州,他则成为了袁绍麾下的名将。其实,张郃在袁绍麾下的时候,待遇大约不错,毕竟他与颜良、文丑
2024-06-20 22:17:00
在古代的皇帝眼中,这时候他们会借助那些所谓“懂天理”的术士。不过这样的招数还不如那些静心修养的帝王,那些帝王活的就比较久
2024-06-20 22:18:00
张辽,字文远,是曹魏五子良将之首,他也是跳槽之后,比之前更好的典型之一。不过,在投奔曹操之前,他是吕布的麾下——“卓败
2024-06-20 22:17:00
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康熙皇帝对于医术这一块尤为重视,也许这就是他能够长寿的原因所在。不仅如此,康熙皇帝也是一个非常注重养生的皇帝
2024-06-20 22:19:00
李林甫的舅舅姜皎是个有心计很会见风使舵之人,唐玄宗李隆基还在当藩王时,他就瞅准了其有飞黄腾达之时,因此拼命巴结。李隆基上位后
2024-06-20 22:21:00
唐玄宗的武惠妃是恒安王武攸止的女儿,武则天的从孙女,她自幼入宫,倍受唐玄宗喜爱。武惠妃不仅天生丽质,看样子还继承了一些武则天工于心计的禀性
2024-06-20 22:23:00
不说与其对着干,只要没看上眼的,他都要想方设法打整,不搞下课不罢休。张九龄是开元时期有名的贤相之一,他敢于进谏,纠正朝廷的过失
2024-06-20 22:24:00
武惠妃为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寿王瑁能够当上太子,与李林甫沆瀣一气,诬蔑太子李瑛及鄂王瑶、光王琚带兵进宫打算造反,借唐玄宗之手
2024-06-20 22: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