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他是做官做到极致的“十朝元老”,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
...,谥号文懿。后世史学家出于忠君观念,对他非常不齿,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司马光更斥其为“奸臣之尤”。但他在事亲济民、提携贤良,在五代时期却有“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称誉”的声望,能历...……更多
冯道真如欧阳修评价的“不知廉耻”吗
...都被人歌功颂德的,甚至被他人视为楷模。但是,自北宋欧阳修出版《新五代史》,将冯道列入《杂传》,此后冯道竟开始被人批判!尴尬的是,为冯道所作的少数申辩,皆因为资料零碎,散布各籍,不像「反面」意见都出于「...……更多
他纵横官场50余载,辅佐10位皇帝,堪称历史上最成功的大臣
...为元老,而喜为之偁誉\"的声望。但是出于忠君的理念,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而司马光斥他为\"奸臣之尤\"。那冯道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呢?冯道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后唐庄...……更多
冯道:乱世中的文人智囊,十朝元老的人生传奇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身为五代十国名臣,冯道却被日后的欧阳修批判为“其可谓无廉耻者矣”。那么,如果以如今的眼光看来,冯道的功过又该如何评价呢?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冯道生于瀛州景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沧州...……更多
他历经五朝八姓十一君,欧阳修骂他“读书人气节都被他丧尽”
...世称“十朝元老”,而他自称“长乐老人”,后来北宋‧欧阳修写历史骂他,说:“中国读书人的气节都被他丧尽了。”冯道由后唐庄宗正式入朝起,历事五朝、八姓、十一君分别为︰“五朝”指后唐、后晋、契丹(灭后晋后定...……更多
冯道最传奇的一点在哪里呢
...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由薛居正主持。《新五代史》是欧阳修编修,是唐宋以后唯一的一部私修正史。从《旧五代史》到《新五代史》冯道形象的变化至少可以看出冯道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具体差别在哪里呢?先看盖棺定...……更多
这个十朝元老是治世能臣还是奸臣,到底该怎么评价?
...封冯道为瀛王,谥号文懿。但是到了宋朝,评价就变了,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司马光更斥其为“奸臣之尤”。那么对于冯道这个十朝元老,我们到底应该怎么评价,或者说冯道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想要解答这个问题,我...……更多
他历经十二帝拜九相,被称圣人,死后封王
...的道德准则,后世史学家出于忠君观念,对他非常不齿,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司马光更斥其为\"奸臣之尤\"。 这位奇人就是冯道。冯道(882年-954年),字可道,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人,五代宰相。冯道早年曾...……更多
欧阳修编撰《新五代史》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龚齐珍 孟秀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后以太子少...……更多
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五代宰相,他的一生又经历了什么?
...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等十位皇帝,所以被欧阳修骂为“不知廉耻”,司马光也斥其为“奸臣之尤”,至今成世人茶余饭后的笑谈。 ……更多
...他这种频繁改换门庭,且曾向辽国称臣的作为极为不齿,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司马光更斥其为“奸臣之尤”。杨凝式:历仕六朝十五帝,装疯卖傻多半生与冯道出身贫寒不同,杨凝式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辈均为唐朝重臣...……更多
冯道:五代十国的不倒宰相,百姓的守护者
...世宗十位皇帝。也就是这么一个举棋不定的人物,被文人欧阳修骂成“不知廉耻”,司马光骂他“奸臣之尤”。然而,在百姓们看来,他却是个好官。毕竟他能站在百姓的角度看待问题,为了百姓们的生活,他甘愿背负骂名。而...……更多
欧阳修:古文运动的领袖与千里马的伯乐
欧阳修,作为宋朝的三朝元老,一代文学大家,可谓门生故吏遍天下。而且,他对于人才,特别是自己的弟子,更是不遗余力的举荐,被议为“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成就了很多人。欧阳修举荐之人,...……更多
武将狄青与文臣欧阳修的较量,宋朝权力斗争下的牺牲品
...这位整死武将的人,不是别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文学泰斗欧阳修!欧阳修整死的是谁?欧阳修是宋仁宗时期的进士,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可是说是三朝元老了。他整死的这名武官就是狄青,狄青出身贫寒,依靠武功起家...……更多
《梦溪笔谈》中的两个主考官判卷的故事
...的士人,多次在国子监考试都是第一名,这个第一名,让欧阳修很不高兴。他可不是羡慕嫉妒恨,而是因为刘几那些诡谲险怪的文句,让他反感透顶,因为这些句子引得学子们纷纷效仿,并形成了一种风气,提倡“新文风”的欧...……更多
狄青为宋朝立下赫赫战功却遭欧阳修诬陷,是宋朝制度和国策所致
...胁,不遗余力地打压武将,并且打压力度还要超过皇帝。欧阳修对狄青的打压,也正是基于这种政治形势之下所发生的政治行为。狄青是宋朝的一代名将,史书对他的评价也很高,但是他的结局确实也很凄凉,这也是宋朝以文驭...……更多
欧阳修:滁州贬谪与《醉翁亭记》的诞生
欧阳修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代领袖,“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人均是出自欧阳修门下,因为他喜欢提拔青年才俊,所以被誉为千古伯乐。可是这么一位在朝堂上、文学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儒臣,却曾因与外甥女有染的绯闻而...……更多
五代十国时期,文人为何崇尚物质生活?
...开心颜。”的诗句。为五斗米折腰已经成为常态。后来的欧阳修再回顾这段历史就发出过这样的感慨:“自开平讫于显德,终始五十三年,而天下五代,士之不幸而生其时,欲全其节而不二者,固鲜矣。”欧阳修他指出了生逢五代是...……更多
欧阳修十首经典宋词中,有两首被认为非欧阳修作品
欧阳修:宋代著名词人,与晏殊并称“晏欧”,他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所开辟的方向,进一步用词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也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与柳永词相互呼应。今天,我们就来盘点...……更多
司马光称他奸臣,可为什么百姓却很爱戴他?
...为人处事圆滑,张弛有度,所以在官场上可以叱咤风云。欧阳修为什么骂他不知廉耻,我们要从这件事说起,那时候,山东的一个男子在朝廷任官,不幸死掉了。这个男子在任职的时候很清廉,没有给他的老婆和孩子留下任何东...……更多
欧阳修用一生的时间诠释的“孝”
...命运的改变离不开一个人,他便是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公元1070年左右,已经暮年的大文豪欧阳修摩挲这方青石,回首自己的一生,将一篇酝酿数十年的表文题写于青石之上。这篇包含作者情感温度的表文名叫《泷冈...……更多
《太常因革礼》是记录北宋时期礼制的经典文本
...后的皇祐年间,文彦博编纂了《太享明堂记》。嘉祐年间欧阳修纂集散佚,受皇帝之命专门设置专局来编订礼书,礼书编成后英宗赐名《太常因革礼》。记录北宋时期的官修礼书大多都已散佚,唯有《太常因革礼》还留存至今。...……更多
许将:北宋五朝元老的不凡人生
...个状元得主。中状元那年,他年方二十六岁。当时的名臣欧阳修看了许将的考卷之后,大发感慨:“这个考生了不得,字里行间有王沂公的气度,将来发展不可限量。”王沂公指的是大宋一位名臣王曾。许将中状元之后,被任命...……更多
北宋文豪欧阳修,为什么要害立下不世之功的狄青?
...一宗通奸案。被告的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的外甥女。事情的起因是这样,欧阳修的妹夫在和他的妹妹结婚前,有一个女儿,张氏。然而他们刚结婚不久欧阳修的妹夫就去世了,这个女儿才7岁,无依无靠。...……更多
关于赵顼有哪些轶事典故
...顼即位后的时候,有一天,御史蒋之奇上书弹劾尚书左丞欧阳修,说其作风不正,与外甥女有乱伦之丑闻。神宗看后,转问故宫臣孙思恭。孙思恭答道:“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并指出此事关系到大臣名节,应谨慎从事。神宗...……更多
...州被西川将领李仁罕攻破,自刎而死,赠太师、齐国公。欧阳修在编著《新五代史》时,将夏鲁奇列入《死事传》。人物生平早期事迹夏鲁奇早年曾在后梁宣武军中为军校,但因与主将不和,到太原投奔晋王李存勖,被任命为护...……更多
乱世中的\\\
...成风,就连帝王中也有三人是以假子的身份取得帝位的,欧阳修在《义儿传序》中说:“开平、显德五十年间,天下五代而实八姓,其三出于丐养。”除了上面讲到的周世宗柴荣,还有唐明宗和唐末帝。其中唐明宗李嗣源是李克...……更多
李存礼:五代十国时期的薛王与后唐命运
...王存礼,太祖子。同光三年封。庄宗败,不知所终。”在欧阳修编纂的《新五代史》中“卷十四唐家人传第二”也记载了“存美素病风,居太原,与存礼皆不知其所终。”李存礼在历史的记载中虽不甚显著,然而作为李氏一族的...……更多
...当成发家致富的私器,最终堕入腐败的深渊。北宋政治家欧阳修所说的“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深刻道明了不知耻与不廉洁的内在关系。“贪者,民之贼也。”腐败,历来为社会所痛恨,遭百姓所鄙夷。宋代...……更多
宇文皇族到底该不该被杨坚灭掉满门呢
...冯道的人,今天给这个称臣,明天又换了个主子。宋朝的欧阳修,对冯道非常不屑,说这个人良心败坏、道德败坏。但欧阳修却刻意回避了一点:他们宋朝的创立者,赵匡胤的父亲,被追谥为宣祖皇帝的那位,也是后唐、后汉、...……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渊在内宫深处居住,他不能随意走动,也不可能随便外出,换言之,李渊是被变相地软禁起来。李世民必定会满足老爹的一切需求,但就是不能让李渊瞎转悠
2024-06-28 20:17:00
更为重要的是,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
2024-06-28 20:20:00
公元219年,关羽受封上将军,假节钺。或许是因为关羽在受封上将军时得到了刘备的授意,或许是关羽想借助刘备击败曹操,自立汉中王后的声势
2024-06-28 20:21:00
宫里很多宫女遣散走了,自己住着也憋屈,往事历历在目,于是李渊想离开皇宫,脱离李世民的阴影:“高祖以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
2024-06-28 20:18:00
但炎帝与黄帝的关系却迷雾重重,其中谜团之一是炎帝与黄帝爆发过阪泉之战,说明两人是同一时代之人,且当时黄帝功绩超过炎帝。《国语·晋语》记载
2024-06-28 20:19:00
李林甫当了19年的宰相,权倾朝野,霍乱朝纲。李林甫曾建议唐玄宗派御史到各地巡查,而派出去的人都是李林甫的心腹,这些御史们在外地见到李林甫不喜欢的官员
2024-06-28 20:24:00
关于李林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评价他“口有蜜,腹有剑”,从而诞生一个成语——口蜜腹剑。一个唐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024-06-28 20:23:00
在我国历朝历代中,北齐仅存活二十八年,是非常短命的朝代,不过就是这二十八年,都与一位传奇女性密切相关。这位女性本是达官贵人家的娇女
2024-06-28 20:25:00
关羽在樊城之战中的表现还称不上亮眼,毕竟水淹七军不过是天灾,当时关羽并没有引汉水淹曹魏七军,导致于禁大军被淹,这其实不过是汉水暴涨溢岸导致的
2024-06-28 20:22:00
为了不错过缘分,她很快便打听来了小兵的名字和身世,高欢,因为家族犯罪牵连,被发配充军来到边镇。娄昭君也知道高欢与她门不当户不对
2024-06-28 20:26:00
汉文帝年间,国家缺少精通《尚书》的人才。齐国有个伏生,精通尚书,但年龄太大,太常就派晁错去跟其学习,晁错学成归来,拜为太子舍人
2024-06-28 20:30:00
史料记载:“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
2024-06-28 20:30:00
晁错本就在太子府任职,深受汉景帝刘启信任,汉景帝即位后,晁错被任命为内史,很多国家律令都是有晁错来定。史料记载:“错又言宜削诸侯事
2024-06-28 20:30:00
另一方面,张裔(165年-230年),字君嗣,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
2024-06-28 20:32:00
曹操当初能够削平诸侯,一统北方地区,除了手里的军队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有皇帝汉献帝。由于将汉献帝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曹操打着汉室的旗号征伐异己
2024-06-28 20: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