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我们都知道,任何时候百姓如水,能载舟,自然也能覆舟。也就是说百姓是一个国家的基石,只有百姓安稳了,国家才能安稳。如果百姓乱了,那么国家也就会乱。反过来,如果国家和平,百姓们的生活就能富足安平。如果国家乱了,那么百姓们的生活自然就水深火热。
而对于一个统治者来说,当他们面对国家即将土崩瓦解的时候,他们到底是舍弃百姓求得苟活好呢?还是带上百姓投降给敌国好呢?为此,古代的一些皇帝就做出了选择,如崇祯,他就会选择上吊自杀。他本人的名声是保住了,但是他抛下臣民不顾,最后落了个贪生怕死的骂名。
而三国的刘禅,在面对外地入侵时,他为了满城百姓着想,果断选择投降。虽然他背负了千古无能的骂名,却拯救了天下苍生,不失为一种壮举,也是无可厚非。所以说,一个人的好赖不能光看他的作为,还要看他到底为社会做了什么才好。
今天呢,小编就给大家说说五代十国期间的一位宰相。他历仕4朝10帝,在官场之中总是能见风使舵,游刃有余。被文人骂成不要脸,可是百姓却对他十分爱戴。这就是是怎么回事呢?这位宰相叫冯道,他是出生于五代十国期间。要知道,五代十国可以说是一个动乱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动不动就会出现朝代更迭的现象。
所以就会有很多的政权更替,也会有诸多的皇帝出没。最明显的一点莫过于社会动乱,百姓流离失所,生计怆然。也就是这样的背景之下,冯道不忍百姓们过着如此苦难的生活。因此,他就站出来承包了“坏人”的活,带着百姓过起了“风吹两边倒”的生活。当哪个政权倒下时,他立马就调转“马头”,迎合下一个兴起的政权。
不仅带领百官拜服于新君,而且还带领百姓归入新朝。奇怪的是,那些新帝并不觉得冯道的做法事错的,反而对其十分友好。不仅对其信任,而且还给起担任要职,几乎都是宰相的职务。可以说这样的待遇,简直是世上绝无仅有的。因此,他被人号称为不倒的宰相。
同光元年(公元923年),李存勖在邺都称帝,是为后唐庄宗。在此期间,冯道被任命为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翰林学士等职。天成元年(公元926年)四月,李嗣源称帝,是为唐明宗。
而冯道则被任命为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清泰元年(公元934年),李从珂在洛阳被冯道等人拥立为帝,是为唐末帝。而冯道则被封为匡国军节度使,拜为司空。
天福元年(公元936年),石敬瑭灭唐称帝,建立后晋政权,是为后晋高祖。而冯道则被任命为宰相、授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加授司徒兼侍中,封鲁国公。天福七年(公元942年),石敬瑭驾崩,冯道等人拥立石敬瑭侄子石重贵为帝,侍卫后晋出帝。而冯道则被拜为太尉、进封燕国公。
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契丹南下灭了后晋政权,冯道等人被俘,只能投降辽太宗耶律德光。而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政权,是为后汉高祖。其后,刘知远率军打跑契丹,收复失地。同年九月冯道率众归附后汉政权。乾坤佑元年(公元948年),冯道被授命为太师。
不久,后汉高祖驾崩,太子刘承佑即位,是为后汉隐帝。冯道依旧以太师之职辅佐少帝。广顺元年(公元公元951年),郭威建立后周政权,是为后周太祖。冯道被拜为太师、中书令。显德元年(公元954年),周太祖驾崩,样子柴荣即位,是为后周世宗。
一次,柴荣想要御驾亲征,却被冯道给拦住。结果柴荣不停劝,好在御驾亲征打赢了胜战。可是等他回来之后,冯道却已经作古了,享年73岁。而柴荣得知之后,十分伤心,废朝三日,全国为之缅怀。
就这样,冯道在五代十国中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中当过官。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十位皇帝。
也就是这么一个举棋不定的人物,被文人欧阳修骂成“不知廉耻”,司马光骂他“奸臣之尤”。然而,在百姓们看来,他却是个好官。毕竟他能站在百姓的角度看待问题,为了百姓们的生活,他甘愿背负骂名。而在今天看来,这样的人物才是一位好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1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