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欧阳修:古文运动的领袖与千里马的伯乐
欧阳修,作为宋朝的三朝元老,一代文学大家,可谓门生故吏遍天下。而且,他对于人才,特别是自己的弟子,更是不遗余力的举荐,被议为“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成就了很多人。欧阳修举荐之人,...……更多
韩愈的《马说》与历史背景:人才被埋没的苦闷
...,虽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虽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但历经了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五代皇帝,个人生活与官场生活都很不顺利。韩愈三岁时父母去世,家境贫寒,由嫂嫂抚...……更多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来了!揭秘“最强文化天团”传奇人生
...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由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组成的“唐宋八大家”,堪称中华文脉中的“最强文化天团”之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11月10日将推出首档聚焦“唐宋八大家”...……更多
...愈提携后进,还有一丝推动古文运动目的的话,那么宋代欧阳修对后进的品评,则纯粹是由衷的赞叹。1056年,当时还鲜为人知的苏洵,怀揣自己的文章,拜访了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读了苏洵的文章后,击节道:“后来文章...……更多
千里马遇伯乐:揭秘李建成手下的顶级文臣武将
...亮可能一辈子高卧隆中,不可能成为千古一相。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李建成手下真的没有顶级文臣武将吗?这显然是刻板印象。《隋唐演义》为大众提供了认识隋唐之际历史的视角,但它毕竟是文学作品,虚构的...……更多
楚愍王与李时珍:伯乐与千里马的传奇相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600多年前,明楚藩王和李时珍相识就成就了李时珍传奇的一生。李时珍从蕲春乡野走入武昌城,再由武昌走进京城太医院,每一步都少不了楚愍王的任用和举荐。乡间游医和堂堂楚王二人是如何结缘...……更多
带你了解唐宋八大家的那些事儿
...难记。苏洵是苏轼与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老大。同时呢,欧阳修是苏轼的老师。“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难忘的词句,想当初每天早上起来就是苏轼,睡前也是苏轼,那会儿苏轼应该是我打交道最多的人了。苏轼...……更多
杨坚与长孙晟:伯乐与千里马的传奇故事
杨坚可以说是长孙晟的伯乐,因为年少时候的他,根本就没有才华展示的机会。但是。当遇到杨坚之后,他的命运也随之而变。长孙晟是个很开朗的人,天资聪慧,不但爱读书,并且还很善于骑射,身体素质也是非常的好。当...……更多
王平:从曹军降将到蜀汉英雄的传奇人生
...,都有不少能人志士,他们才华横溢,知恩图报。然而,千里马甚多,伯乐却屈指可数。许多有才之人的才华因无人赏识而被埋没,落得空有一身本领却不得施展的凄惨后果。因此,千里马与伯乐缺一不可,只有二者相遇相知相...……更多
唐宋八大家,你最喜欢哪一个?
...生。——《上扬州李吉甫相公献所著文启》03文坛领袖·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是北宋六家中的核心人物,宋代古文运动的领军。自称“六一居士”,可见...……更多
韩琦:北宋时期的成功宰相与英明领袖
...法更是给予讽谏。韩琦曾经上疏奏请宋仁宗重用范仲淹和欧阳修,也曾经上疏表示对苏轼的任用不要那么着急,要缓用。没有一腔赤胆忠心,没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勇气和担当,是无法做到直抒胸臆的。他...……更多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
...了唐朝古文运动的蓬勃发展,二人合称“韩柳”。宋朝的欧阳修和苏轼承其余绪,也发起了古文运动。因此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和宋朝的欧阳修、苏轼、苏辙、苏洵、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韩愈位列其首。总之,韩...……更多
揭秘\\\
...方皋。秦穆公见到九方皋后,给他重金,让他帮忙买一匹千里马回来。没过多久,九方皋回来了,对秦穆公说:“我给大王买了一批黄色的母马,此马日行千里,绝对是好马!”秦穆公让人把马牵来一看,顿时觉得上当受骗,这...……更多
...断挖掘她的潜力,才成就了全红婵如今的辉煌。“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每天都在杭州亚运赛场上演。女子“百米飞人”葛曼棋与女子100米栏冠军林雨薇,均师从同一个教练员——刘朝旭,而今,她们手捧金牌之时,恩师已溘...……更多
...明了,颇有独特见解。五代史也大致如此,值得一讲便是欧阳修,他与李延寿各占了《二十四史》作者中的两个名额。”后来,章培恒先生教我读《宋史》时,对欧阳修评价很高,他说,欧阳修不仅是史学、诗词、古文的大家,...……更多
欧阳修推动文化改革:从考官诗会到选拔优秀人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考官大会的故事,欧阳修一等人作为考官吟诗作赋,成就历史佳话,考官大会,今天,大家跟随小编,一起到“现场”去看看吧。宋仁宗嘉祐二年,欧阳修与端明殿学士韩子华、翰林学士王禹玉、侍读范...……更多
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文传世以德服人
《宋史·曾巩传》中这样评价他的文章“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谓难矣”。曾巩,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文学成就极高,因此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在...……更多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理解这些关键语句的意思,则会清楚《师说》与《马说》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说明了教师的重要作用和从师的必要性...……更多
“成语达人”韩愈
...著名的《马说》。在文中,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也就是成语“伯乐相马”的出处。韩愈三岁丧父,由兄嫂抚养长大。但在他9岁那年,兄长韩会病逝于韶州刺史任上。从那之后...……更多
...的机会,便提供了高考这一公平的平台。每一位青年都是千里马,而时代便是我们青年的伯乐。各种人才政策为我们施展自己的才能提供了条件、防止了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悲剧再次发生。但我们也...……更多
真相了!周深的第一个伯乐是名不见经传的他
千里马踏足尘世,而伯乐慧眼识珠。在音乐的广袤天地中,周深如同一匹未被驯服的千里马,自默默无闻的素人,一步步踏上了至高音乐殿堂。他的成功,除了自身的执着与才华,更离不开那些在他音乐之路上点亮明灯的伯乐...……更多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智慧
...现人才看得准、用的对。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问题不在于是否有人才,而在于是否有发现人才的“伯乐”其次知人善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魏征经常对唐太宗的缺点和不足...……更多
...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在文学上的声望不亚于欧阳修、苏轼、王安石,被视为“千古醇儒”,在仕途上官至中书舍人。他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首先离不开本人的不懈努力,但也离不开欧阳修的奖掖和扶植。两人亦师...……更多
星河闪耀 文脉绵长
...宋两代,中华文化群星闪耀。这一时期,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堪称是中华文脉中的“最强文化天团”。千百年来,他们的家国情怀和精神血脉,已经与中华大地融为...……更多
...,堪称中国科举史上最华彩的一页。之所以如此,全因为欧阳修担任了主考官。是年正月六日,欧阳修受命知礼部贡举事,仁宗皇帝特别赐予他“文儒”的尊号。同知贡举的还有翰林学士王珪、龙图阁直学士梅挚、知制诰韩绛、...……更多
...根据各自的特点分为酒圣、酒仙和酒贤。像李白、杜甫、欧阳修等等,他们都是酒人。这些人写的很多诗都和酒有关,很多都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如果你按照现在的标准喝酒,那它在酒桌上是无与伦比的。有人会问中国古代...……更多
欧阳修:滁州贬谪与《醉翁亭记》的诞生
欧阳修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代领袖,“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人均是出自欧阳修门下,因为他喜欢提拔青年才俊,所以被誉为千古伯乐。可是这么一位在朝堂上、文学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儒臣,却曾因与外甥女有染的绯闻而...……更多
...小就树立了忧患意识。在怀才不遇时,韩愈自我激励:“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默默努力,蓄势待发;在屡次被贬后,他仍坚持“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刚正不阿,坚守初心。我想韩愈的政治抱负远非官...……更多
蜀汉权谋:诸葛亮与李严的恩怨纠葛
...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他与孔明算不上好友,可以说是千里马与伯乐。可伯乐去世,李严这只千里马还会有人赏识吗?本人认为就算孔明不死,李严也不会再有出头之日。原因是孔明死前令:蒋琬、费祎为自己的后继之人,当...……更多
...,抚琴吟酒,俯溪仰云,倜傥潇洒,夫复何求! 苏轼与欧阳修同为“唐宋八大家”,他们中间还有一段传奇佳话。苏轼在宋仁宗嘉祐二年科举考试中,以其出色的文章赢得欧阳修高评。欧阳修原本以为学生曾巩所写,因而避嫌...……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为何说绥州争夺战不仅改变了北宋西北战略,还有宋朝后续发展
众所周知,西夏是宋朝时期,边境地带的一个强劲的对手。西夏自李继迁夺回了五州之后,势力便渐渐发展壮大,到了宋仁宗时期,军事力量已经不容忽视
2024-06-09 14:08:00
为何说明朝悍将蓝玉如果还活着,朱棣照反不误
蓝玉,一个大明王朝奉为“战神”的男人,他身经百战,有胆有谋,为大明王朝南征北战,开疆扩土。年轻时候的蓝玉只是朱元璋麾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士兵
2024-06-09 14:16:00
为何说苏辙的一篇雄文,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
前言封建王朝的更迭犹如历史的齿轮滚滚向前,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王朝更替不断,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秉持未雨绸缪的态度予以继续发展下去
2024-06-09 14:16:00
大金王朝最后一支军队,为何能孤军奋战三年
天兴三年(1234年)春天,金国被蒙古灭亡了。在金国灭亡后的第三年(1236年),在西北巩州(今甘肃陇西)城的城头上,仍然飘扬着金国的大旗
2024-06-09 14:24:00
成吉思汗的15万蒙古大军,为何敢挑战金国的百万之众
金国强大的时候,总是欺负漠北的草原民族,也就是后来的蒙古。就连西夏强大起来以后,也能来搜刮一番。总之,蒙古各部落不团结的时候
2024-06-09 14:26:00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找到了吗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似乎找到了,可最后为何没有公布呢?】历史上的某些人因下落不明而为后人所熟知。建文帝朱允炆就是这些人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2024-06-09 14:22:00
汉朝为了解决匈奴之患,差点国家破产
似乎自古以来,看似繁华强大的中原王朝,一直都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和劫掠,在历史上更曾有两次被北方少数民族所征服;当然
2024-06-09 14:18:00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崇祯为何不退守南京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那就是南京,崇祯皇帝并不是没有发现,而是心灰意冷的崇祯帝主动做出了选择自缢煤山。其之所以不愿选择这条后路
2024-06-09 14:25:00
朱允炆很困惑,外敌入侵靠叔叔,可内乱呢
朱元璋生于乱世本是淮右布衣,他自幼父母双亡,家庭赤贫,他就像一个孤独的攀登者,可是他并没有那些先进的攀岩设备,他只是一个人在负重攀爬
2024-06-09 14:21:00
明英宗当俘虏时,大明境内总共还有多少宗室
前言: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十五日,明英宗朱祁镇亲率大军出京师,准备讨伐太师也先的瓦剌军队。当时扈从的除了朱祁镇最爱的太监王振以外
2024-06-09 14:21:00
朱元璋欲杀沈万三,马皇后是怎样救了他一命
网络上常常流行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却不知道,在几千年前,有人却因为钱太多惹怒了皇帝,差点被处死
2024-06-09 14:23:00
冯道真如欧阳修评价的“不知廉耻”吗
序言:说起冯道这个人,可能大多数读者都不太熟悉。这是一位古代奇人,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在他死后的一个半世纪里都被人歌功颂德的
2024-06-09 14:39:00
海都是元武宗打败的?元史都不敢这么写
海都劲敌对垒,屡次摧海都锋芒,尽管中间几次濒临险境,由于他披坚陷阵,最后依旧威震遐荒,可谓是天潢杰出、天授雄武(魏源《元史新编》)
2024-06-09 14:40:00
朱元璋有多爱朱允炆,一起来看看
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成功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刘邦,一个是朱元璋。这两个人建立的王朝都经历数百年而不倒,用千古一帝来形容他们两个都不为过
2024-06-09 14:27:00
万贞儿比明宪宗大17岁,为何能被独宠23年
古代皇帝坐拥三宫六院,除了正统的皇后之外,一般还会册封很多妃子。在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下,后宫里的妃子都在尽可能地讨皇帝欢心
2024-06-09 14: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