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蜀汉权谋:诸葛亮与李严的恩怨纠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1 06:01:00 来源:戏说三国

诸葛亮于公元234年病逝于五丈原,当时蜀汉举国震动。在刘备死后,孔明无疑成为了最后的顶梁柱,可在当时刘备永安托孤时,他还指定了一名辅佐刘禅的人。那就是在政治斗争中陨落的李严。李严作为东洲派的代表,他的地位无异于荆州派的孔明。

蜀汉权谋:诸葛亮与李严的恩怨纠葛

在刘备进军成都后,益州分三派,东洲派便是先前刘璋留下的部下,土著派便是成都当地的一些氏族势力。荆州派顾明思意,便是刘备带来的荆州派,荆州派是真正的实权掌控人。可没有其他两派的支持,荆州派执政还是有难度的。

据《三国志·先主传》原文记载是这样的:

先主病笃,托孤于诸葛亮,李严为副。

这段原文直接就告诉了世人,当时诸葛亮是正丞相,李严是副丞相。李严也是绝无害蜀汉之心的,孔明与李严的矛盾,完全源自于二人对于权力的渴望。孔明的职位是要比李严高一点的,他的能量也远比李严大。

蜀汉权谋:诸葛亮与李严的恩怨纠葛

李严作为托孤重臣的其中之一自然也是想要掌权的,李严在正史中是文武双全的人,在这一点上,孔明虽然是落后李严一些,可孔明的王佐之才,足以将这一点补回来。在北伐这项决议上,并非孔明自不量力,而是他想要凝聚蜀汉的力量,想要把内部四分五裂的力量,凝聚成一股绳。

在北伐期间孔明屡屡与李严犯冲突,甚至最终孔明请求刘禅罢免李严。李严最终无权无职的回到了老家耕地,成为了乡野闲人。可孔明逐渐的发现,李严走后,他自己北伐时,内政并不能有人妥善的处理。可李严是再也不会回到蜀汉朝廷了。按理说二人的矛盾应该很深,甚至李严在得知孔明身死的消息后,还可能会大笑,可李严这种反常的状态到底说明了什么呢?且看本人一一来为大家解释。

1、李严从内心中佩服孔明

蜀汉权谋:诸葛亮与李严的恩怨纠葛

前文有过提及,李严与孔明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李严并不是一个财迷,可是李严一生就死在了一个贪字上,他贪的是功名,并非一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金银财宝。他想要留名千古,他就一定会与孔明有一个政治上的交手。他与孔明最大的差距其实是在刘禅对二人的信任程度。

孔明作为一早的荆州派,刘禅一定是偏向他的。李严想要大展宏图的时候,遇到了孔明,或许这就是命。不过这并不影响,李严对孔明良好的印象。二人的初衷是一样的,帮助蜀汉一统河山,成为开国元勋,扬名立万。单单一个蜀汉并不能作为开国元勋,这个道理李严懂,孔明自然是也懂。

因此在孔明北伐时,李严并不是故意阻碍他,而是想要让孔明采取自己的方法去进攻曹魏,不幸的是孔明当即回成都,求刘禅废了李严。此时的李严是非常敬佩孔明的,他深知自己没有孔明的那份魄力。粮草不足,孔明还能让大军安全地回到祁山,这足以说明孔明的机智。李严自愧不如。

2、李严是哭自己永无被录用之日

蜀汉权谋:诸葛亮与李严的恩怨纠葛

当时能够识李严在蜀汉无异于只有诸葛亮,对于一个特别向往升官的人,在他得知自己永远不会被录用,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他与孔明算不上好友,可以说是千里马与伯乐。可伯乐去世,李严这只千里马还会有人赏识吗?

本人认为就算孔明不死,李严也不会再有出头之日。原因是孔明死前令:蒋琬、费祎为自己的后继之人,当时李严已经被流放回其家乡三年之久,被启用的机会很少,或许孔明还会害怕李严东山再起,故派人去监视李严。当然这些是本人的猜测在正史、野史中均无提及。

《三国志·李严传》中的记载是这样的:

十二年,平闻亮猝,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

总结:

蜀汉权谋:诸葛亮与李严的恩怨纠葛

本人分析李严在孔明死后大哭的原因,无异于是哭自己。李严一个对权力有着极具渴望的人,成为开国元勋,建功立业,手握重权是他毕生的梦想。孔明死,千里马没了伯乐,自然是无出头之日的。当得知自己的梦想被扼杀的时候,他激愤地哭,最后郁郁而终死。这或许是对李严来说这是最好的一种结局。简单猜测一下,一旦不久后东洲集团的势力威胁到荆州集团的统治,李严是一定会被拉出来开刀的。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1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蜀汉的牺牲品:诸葛亮与三位猛将的恩怨纠葛
诸葛亮是聪明的象征,他为了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生都在为蜀汉的发展而奋斗。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目的性的,他杀的每个人也都是有原因的,比如魏延,诸葛亮怕魏延以后对蜀国造反,所以
2023-10-02 20:53:00
魏延、杨仪:蜀汉的两位英才与国家的兴衰
...莽;他认为魏延狂妄自大,目无法纪,将来必祸国殃民。 诸葛亮面对两人不和,也只是置之不理。他虽然器重杨仪的才干,但也明白他过分保守,不足与时俱进。而魏延勇猛他虽欣赏,却也担心
2024-01-31 13:16:00
揭秘刘备托孤背后的权谋:谁是蜀汉真正的掌控者?
...是无奈之举?白帝城托孤,很多人会想起刘备临终前托孤诸葛亮的那一幕,仿佛这是一场君臣间忠诚的生死托付。可细细品味,这段历史并非表面上那么简单。刘备提到的一句“君”可自取”,真的
2024-10-10 15:48:00
三国风云:关羽与黄忠的恩怨纠葛
...道关羽性格骄傲,遂允许他南下征战。可就在出发前,军师诸葛亮特意告诫关羽,黄忠不是好对付的角色,切不可大意。然而关羽根本不把这老头子放在眼里。他只带了五百精兵,便潇洒南下,志在
2023-10-29 21:54:00
司马懿和诸葛亮这两位三国时期的杰出政治、军事人物,他们的儿子之间的对比,往往成为人们探讨历史的热门话题。司马懿的儿子,尤其是司马昭、司马师,后来成就非凡,成为魏晋时期权力的掌控者
2024-10-09 12:55:00
关羽被杀后,诸葛亮冷冷地说了一句话,刘备听后立马赐死长子刘封
...。历史总是在不经意间留下伏笔。刘封的刚烈个性引起了诸葛亮的忧虑,他想到了一个可能的未来。刘备去世后,刘禅或许难以压制住刘封的野心,蜀汉或将因此再掀腥风血雨。因此,诸葛亮提出了
2023-08-30 15:24:00
陈寿在《三国志》中为什么要贬低诸葛亮?
...性,比如,我们今天要讲到的,陈寿在《三国志》中贬低诸葛亮的几个原因。第一,陈...
2022-12-16 14:28
细说吴蜀联盟中的恩恩怨怨
...。建安十九年(214),刘备拿下益州,孙权便派诸葛瑾(诸葛亮的长兄)向刘备讨要荆州地盘,遭到刘备拒绝。刘备回的话还是很有套路:“等我拿下凉州,我再还你荆州。”这套说辞对于孙权
2023-12-22 15:19:00
李严的失落:从托孤重臣到被遗忘
...败后,生命走到尽头,临终时将托孤之重交予两位重臣:诸葛亮和李严。而李严在此之前,即公元222年,已曾受刘备召见,并被任命为尚书令,相当于副丞相的职位。此举标志着刘备对李严的高
2024-01-02 18: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