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严的失落:从托孤重臣到被遗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02 18:32:00 来源:戏说三国

(一)蜀汉托孤:李严的权谋与失落

李严的失落:从托孤重臣到被遗忘

刘备在夷陵大战兵败后,生命走到尽头,临终时将托孤之重交予两位重臣:诸葛亮和李严。而李严在此之前,即公元222年,已曾受刘备召见,并被任命为尚书令,相当于副丞相的职位。此举标志着刘备对李严的高度信任。

李严的失落:从托孤重臣到被遗忘

刘备在生命垂危时,第二次托孤,再次提升李严的职位,任命他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这其中,“统内外军事”一度让人误以为李严成为蜀汉的“总司令”。然而,其实际职责是防范东吴,特别是在湖南地区。

李严的失落:从托孤重臣到被遗忘

随着南北方向的湖南形势复杂,时任湖南督军的谭延闿意识到自己的尴尬处境。谭延闿向两广实力派军阀陆荣廷求援,但由于湖南对北洋军阀的战略重要性减弱,西南援军猜忌重重。谭延闿只得收缩力量,欢迎新任督军上任,并通过拍卖公产、加薪等手段巩固自己的地位。

李严的失落:从托孤重臣到被遗忘

最终,谭延闿将湖南交由新任督军,自己准备固守湘南等待援军。这一时期的政局变幻莫测,湖南的未来充满波澜。谭延闿的行动也表明了在政局变动时,权谋与权力的博弈至关重要。

李严的失落:从托孤重臣到被遗忘

(二)李严的失落:权力转移与心结

李严的失落:从托孤重臣到被遗忘

作为刘备托孤的重臣之一,李严从最初的举足轻重(防范东吴)变成了无关重要的位置。这不仅涉及职责的轻重,更牵扯到权力的转移和影响力的升降。在政局变迁中,权谋成为李严的考验。

李严的失落:从托孤重臣到被遗忘

然而,李严并未具备诸葛亮的大局观。在刘备取得西川后,法正声势强大,但诸葛亮理解这一切并助其处理相关事务。相反,李严缺乏这样的远见。在诸葛亮北伐曹魏的时候,李严趁机要求掌管五郡,并试图达到与诸葛亮平起平坐的地位,但遭到拒绝。

李严的失落:从托孤重臣到被遗忘

在后来的北伐中,李严负责粮草,并欺骗诸葛亮粮草不足,导致诸葛亮不得不退兵。然而,当真相曝光后,李严只是被罢官,并没有丧失生命。这也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失误,但他仍然在等待诸葛亮再次启用自己。然而,诸葛亮未能回归,李严因心怀失望而病故。

李严的失落:从托孤重臣到被遗忘

(三)改名李平:权谋中的玄妙

李严的失落:从托孤重臣到被遗忘

李严多次要求官职和权力,但在北伐和权力分配中,他开始感到失落。他曾试图通过改名李平来摆脱过去的身份,不再认同自己是托孤大臣。此时的权谋已然进入关键阶段,个人的权力和地位被重新审视。

诸葛亮以北伐为由,让李严进入丞相府,任命他为中都护署丞相府事务。这使李严成为丞相府的二把手,但也意味着他仍然受制于诸葛亮的指挥。李严因此改名李平,标志着他对过去的切断,但也意味着他接受了新的身份和职责。

(四)刘备托孤:权谋中的平衡

刘备在夷陵大战兵败后,面临着势力失衡的问题。他选择托孤给予两位并非益州土著豪强的重臣,即法正和李严。这种选择旨在平衡益州内部力量,确保益州不至于分崩离析。

李严的崛起和失落反映了政治斗争中的变数。由于他未能具备诸葛亮的大局观,权谋中的角逐令他感到失望。在北伐和粮草欺骗的过程中,李严试图通过改名摆脱过去的身份,但最终仍然无法逃脱失落的命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2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揭秘刘备托孤背后的权谋:谁是蜀汉真正的掌控者?
...是无奈之举?白帝城托孤,很多人会想起刘备临终前托孤诸葛亮的那一幕,仿佛这是一场君臣间忠诚的生死托付。可细细品味,这段历史并非表面上那么简单。刘备提到的一句“君”可自取”,真的
2024-10-10 15:48:00
蜀汉权谋:诸葛亮与李严的恩怨纠葛
诸葛亮于公元234年病逝于五丈原,当时蜀汉举国震动。在刘备死后,孔明无疑成为了最后的顶梁柱,可在当时刘备永安托孤时,他还指定了一名辅佐刘禅的人。那就是在政治斗争中陨落的李严。李严
2024-03-21 06:01:00
史料记载诸葛亮上朝带一百甲士随扈 ,他在防备谁?
三国“完人”诸葛亮诸葛亮作为一个弱小国家的重臣,所建立的功业并非最大,但却赢得了巨大的历史声誉,不仅在三国时期无人能及,放眼其他各个朝代也鲜有人能与之比肩。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
2023-07-16 06:22:00
孟达拒绝支援关羽,公然和诸葛亮作对,蜀汉朝廷谁是他的靠山?
...言在蜀汉朝廷的权谋中,孟达竟然公然拒绝支援关羽,与诸葛亮对立起来。这一背离让人不禁纳闷,蜀汉朝廷的谁才是孟达心中的靠山?是权谋精妙的诸葛亮,还是关羽那颗坚定的忠诚之心?究竟孟
2024-02-27 07:35:00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在蜀汉是什么地位
诸葛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智者的代表人物,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历史人物之一。关于诸葛亮的事迹,大多数中国人都耳熟能详,比如著名的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赤壁。不过,实际上这些故事都是出自小
2023-06-14 17:20:00
蜀国这六个重臣的死,诸葛亮难逃干系,他们都是谁?
三国时期,诸葛亮乃是蜀汉最出名的重臣,他极善计谋,为人忠义,深受众人的敬重。然而在蜀汉内部,也有六个重臣的死和诸葛亮有关,你知道他们是谁吗?一、刘封刘封是刘备的养子,深受刘备的器
2024-11-03 10:09:00
诸葛亮亲手逼死的蜀汉重臣有哪些
...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句诗可谓生动地诠释了诸葛亮的一生。历史早已证明:诸葛亮的一生,是鞠躬尽瘁的一生,是兴复汉室的一生。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辅佐刘备开创基业的过程中
2023-07-28 21:38:00
为何领衔推举刘备的并非诸葛亮或其他蜀汉重臣,而是马超
...。当时,令人意外的是,领衔推举刘备的并非我们熟知的诸葛亮或其他蜀汉重臣,而是马超。这一决策背后蕴含着深层次的政治考量,值得我们深入剖析。刘备在夺取汉中之后,其势力达到了一个新
2024-10-06 21:40:00
诸葛亮为什么急于杀魏延却不杀宦官黄皓?
看过三国的读者应该知道,在诸葛亮没有出隆中时就自比管仲,不入仕则以,入仕必要拜相,最后他也是向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的。公元前206年,刘备听了徐元直的建议,去隆中拜请诸葛亮,三顾茅
2023-01-19 17:0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