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揭秘古代“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规定
...来一直流传下来,到现在仍然适用的,比如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在众多的文献中它也出现过多次,这句话倒也好理解,那就是两个国家在交战的时候,是不能斩杀对方派来的使者。按理说两边交战,那彼此就是死敌,不过战争双...……更多
...景下,却也存在着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两国交战,不斩来使”。那么,为何历史上会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传统?如果真的斩了来使,又会怎样呢?这句话最早出自《左传·成公九年》,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攻打郑国时...……更多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真相:春秋时代的战争与使者命运
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其实纵观整个春秋,好像并没有这样的明文规定,仅仅可能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潜规则。这个潜规则在春秋以前应该是得到普遍的遵循,及至春秋时,有理由相信它已经不再那么严格的被人遵守。...……更多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源于周礼,不过蒙古使者经常被杀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两国交战,不斩来使都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因为使臣是负责国家之间交流的人员,无论这两个国家的关系有多么紧张,仍然要靠使臣来传递信息,如果杀死了对方的使臣,那么就表明这两个国家已...……更多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是谁定的
...好,很有可能掉脑袋。可是另一方面,“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句话,又仿佛成了自古以来不成文的规矩。一般充当使者传信的,基本都不会有性命危险。那么,这个不成文的“规矩”,到底是谁定的?又是因为什么,它能延...……更多
历史之鉴:两国交战,斩杀使臣引发的惨痛教训
前言在历史的长河中,\"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国际社会中一条重要的约定俗成。然而,尽管这一规则被广泛接受并遵循,但历史上仍存在一些国家或个人违背这一惯例的情况。本文将探讨\"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一规则的起...……更多
清朝曾杀了敌方使者是什么下场
...、伤害平民这种事也是经常发生。所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虽然还存在,但也不再是绝对的“了。此时使节的地位,完全建立在自己一方的军事实力基础上。此时的“不斩来使”,已经不是在考虑礼节的问题,更多是因为斩...……更多
古代打仗为何不斩来使?这个帝国因斩可来使灰飞烟灭
...战争中,基本上双方将帅都遵守着一条公认的规矩“不斩来使”,从先秦乃至于明清时期,无论军事力量的弱小强大与否,这一条规矩都是能够被众人所遵守的,这又是为何呢?如果不遵守规定,斩杀了来使之后又会如何呢?之...……更多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约定共识是怎么来的?
...争史中,有一条“潜规则”共识,那就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项共识似乎也给了使臣一道“护身符”,不少能力超强的使臣,借此大放异彩名留史册;然而并非是所有的使臣,都能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万一有一方不遵守这...……更多
战争中的礼与道:春秋时代的战争文化与智慧
...以残暴著称的秦始皇都没有这么做。三、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交战双方有时候打不赢了,或者要劝降对方,亦或瓦解对方意志,一般会派使者前去交谈。这个礼仪现在都还普遍存在。四、战书约战;师出有...……更多
你知道春秋时期都是怎么打战的吗
...士无心念战,在这些情况下,另一方不准趁机偷袭;3.两国交战之前,会互相派出使者到对方军营,陈述交战的理由,这时不准斩杀使者; 4.战争场地不在任何一国,而是在双方的边境线上,这也是战场被称为疆场的原因;5.战争不...……更多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曹操和耿恭是这样子做的
...战争,好像存在着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个规定看起来很好用,但是其实在历史上真的没有什么用途,两个军队都打起来了,双方还要派遣使臣相互沟通一下吗?其实在古代的战争当中,使臣是一个非...……更多
五十步笑百步,为何春秋每战都会出现
...以常常会出现“五十步笑百步”的情形。你可以想象两军交战,战败的士兵拼命后退,有些只需跑五十步就能安全,却有些却跑了一百步,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怯懦者。 ……更多
谁无一兵一卒,竟让580座城向李世民投降
...不少,有战争,也有出使。俗话说得好,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要是两国之间本来没啥战事,更不应该对来使无礼。可李世民派出去的天竺使臣,偏偏就遇到了这种事。这个使臣的名字叫王玄策,他的官职并不高,原先只是一个...……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尚武之风盛行背后的原因探究
...不是仅仅强调“诉诸武力”,同时遵守着“重信守礼”的交战之道,即注重和坚守信用及礼节。其中有四条原则,是当时无成文规定却约定俗成的:第一,两国交战,不斩使者。首先,发动战争必须“师出有名”,而且不能在对...……更多
唐朝有多强大?从哪场史书记载的战争可以看出来
...龟》的史书记载:“怛罗斯河一战后,黑衣大食每年均派来使唐。”这里就是一个奇怪的地方了,怛罗斯河战明明是阿拉伯人打赢了,但为何还要每年派遣使者前往唐朝觐见呢?这只够说明唐朝当时虽然打了败仗,但国力军队还...……更多
​春秋时期的鞌之战,大大削弱了齐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
...七日,齐国和晋国在山东鞌地(今济南市西一带),开始交战。鲁国和卫国都是晋国的盟国,也参与了这次战争,但是最主要的交战双方还是晋国与齐国。战到最后,晋国大获全胜,齐国惨败。齐国侵占卫国和鲁国的土地,都归...……更多
...多元军战船,元军仓皇撤退。此后日本两次下令斩杀元朝来使,忽必烈震怒,但当时元军不宜再多拉战线,只得暗中筹划再次攻日。忽必烈在1279年攻灭了南宋,中原再无大的后顾之忧,处理了其它事情后,再加上此前隐忍多时...……更多
春秋岁月:打仗也讲礼仪的奇特时代
...代,就连打仗都必须遵从礼仪来进行操控。若是两军想要交战,必须先下战书,在对方接下战书之后方可对战。在这之前,敌军会专门派出一个使者来递交战书,战书当中对作战时间,出战人数以及战争地点都有明确描述,大家...……更多
历史上的外交冲突:金国使者与西辽太后的激烈对峙
...说话的分量,也决定这个使臣的命运,虽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但这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我国古代的外交史上,就有一位来自“天朝上国”的使者被东道主怒杀。且听我细细讲来。唐朝以后,我国北方草原上的民族开始进...……更多
汉武帝多次对匈奴用兵,为何都没能取得胜利?
...朔方、九原,公孙敖领兵出雁门。各路汉军都与匈奴有所交战,但都没能取得大胜,无所得而还。公元前90年,汉武帝又派李广利领兵七万出五原。最初的时候,汉军取得了胜利,但是李广利孤军深入,导致大败,最终还投降了...……更多
史上最乌龙的战争,说好退兵,却敲错鼓稀里糊涂灭了对方
...精兵就来征服这个国家未免也太儿戏了。果不其然,两方交战,桓温不敌,将领们一看情形不妙,就请求退兵。而桓温也知道这场战争如果在打下去输的肯定是自己,为了保存实力,桓温下令鸣鼓收兵,可是奇葩的事情发生了,...……更多
春秋时期打仗有多礼貌?打仗要提前预约不搞偷袭
...下战书。……(宋襄公)乃批战书之尾,约以十一月朔日,交战于泓阳。比如公元前638年,宋襄公为报当初楚国胁迫之辱,联合卫、许等国攻打楚国附庸郑国,楚成王为救郑国派人攻宋,楚将成得臣在战前就向宋襄公递交战书,而...……更多
南宋联蒙灭金:重蹈北宋覆辙的历史悲剧
...说。而四川都统张宣则做的更绝,有道是“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张宣直接杀了蒙古使者,这就说明在当时南宋朝廷内部很多人还是不同意联蒙灭金的。南宋的举动让蒙古对于南宋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张宣的举动更是直接...……更多
...执,导致金哀宗朝廷之上杖杀蒙古使者。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蒙古怎受得如此欺辱,随之重新发兵,直捣汴京。在汴京再次陷入蒙军包围的危急情况下,金哀宗只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当他率部逃至归德府辖区凤池口,...……更多
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和亲之后,最后结局如何?
...于这样一个主动前来求和的国家,李世民很高兴,他对于来使很是看中,在宫中盛排筵宴,好一番招待,而吐蕃来使也深感中原皇帝的恩德,宴席间觥筹交错,很快便达成了友好协议,而后李世民又派遣使者出使吐蕃,礼尚往来...……更多
...就足以看出南诏和吐蕃之间关系。而后来,在吐蕃和唐朝交战的过程当中,由于唐朝的实力过强,这让吐蕃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而这时候,唐朝开始不断的派使者和南诏接触,在吐蕃的眼里,就是南诏要和唐朝交好的样子,吐蕃...……更多
聊聊关羽征伐曹魏之襄樊作战
...禁之援军记载可见建安二十四年七月,那么曹仁与关羽的交战是不是应该早于建安二十四年七月以前?《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二十三年)冬十月,宛守将侯音等反,执南阳太守,劫略吏民,保宛。初,曹仁讨关羽...……更多
满清八旗真的纯靠骑射,才夺得天下的吗
...在城墙里防守呢?对此,徐光启早就给出答案,他认为“交战时,八旗不管是乘坐的马匹还是下马步战的士兵,都裹着厚重的甲胄,明军根本无法对其造成伤害。”上图_《乾隆大阅图·列阵》里八旗军士皆身着棉甲令明军无可奈...……更多
...与朱元璋,朱元璋听后火冒三丈,两国之间对战,还不斩来使呢?这小小日本国居然这般嚣张,务必将它给完全吸引。朱元璋盛怒之下,提前准备起兵征讨日本。但就在这个时候,刘伯温直接站了出去,劝朱元璋说,干万不可以...……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三国演义》一直吹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让大家忘了其实最早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董卓,紧接着就是李傕郭汜二人,而这三个人都没有落得好下场
2024-06-28 17:05:00
马超身为西凉难得的青年才俊,自然有数不清的女子想要嫁给马超。而马超也是在年轻时,便娶了自己的正妻,杨氏。而杨氏婚后,便与马超生育一子
2024-06-28 17:05:00
而在三个儿子之中,长子与庶子皆是死于敌人之手,唯有幼子马承平安长大。而马超的后人却不仅仅是指这三个儿子,还有他的女儿——马氏
2024-06-28 17:06:00
李渊把一个太子之位扔给了李建成,但是你没有明确说明这个太子之位给她,他就是你的法定继承人,或者说你以后的继承就是它了。你应该把这个东西当面锣对面鼓的跟自己的儿子跟所有人都讲清楚
2024-06-28 17:06:00
所以对于自己的孩子可以寄打又骂,哪怕自己的孩子出去以上饭钱,这种事情很正常,你就是替我干这种事儿的,要是自己的孩子犯了错
2024-06-28 17:07:00
汉高祖刘邦认为秦朝之所以二世而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诸侯王。因此他在定鼎天下后采取了分封制,即将国家的边远地区分封给刘氏诸侯王(消灭异姓王之后)
2024-06-28 17:07:00
到了一千多年后的明代初期,大明第二任天子建文帝也面临着藩王尾大不掉的局面。可是建文帝没有学习汉武帝的成功经验,而是采用了汉景帝用拳头说话的方式
2024-06-28 17:08:00
当年刘备带着几十万的百姓一起逃亡。可是甘夫人和刘备的儿子刘禅却被冲散了。赵子龙作为刘备的贴身保镖,却跑过去救他的儿子。这就是不称职啊
2024-06-28 17:09:00
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三国故事。我们先来看看刘备摔阿斗的前因后果:首先赵云是刘备手下的一员猛将,他被称为三国第一儒将,可见无论是在武力方面还是头脑方面
2024-06-28 17:10:00
后来刘备有了阿斗,不但开始疏远刘封,还防备刘封对阿斗不利,这也是后来有人认为关羽失荆州之前刘封不肯出兵救助的理由:关羽明显是阿斗刘禅的最大支持者
2024-06-28 17:11:00
正史互相冲突,导致建文帝的下落之谜,成为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各地甚至是不是便会冒出一些建文帝曾出没的“痕迹”,不过正是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信息太多
2024-06-28 17:12:00
至于郑和下西洋是不是为了寻访朱允炆,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胡濙却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担负寻访朱允炆下落的官员。而正是由于朱棣的命令
2024-06-28 17:13:00
唐朝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忧国忧民,心系家国,他感慨生民,为无数普通人留下历史的注脚。就如BBC关于杜甫的纪录片中诠释的那样
2024-06-28 17:13:00
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名门之后,官宦世家。他恪守着积代相传的“奉儒守宦”的信念,他文采飞扬,雄心壮志,一心希冀“致君尧舜上
2024-06-28 17:14:00
由此,我们读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昔盛今衰,读到“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隐隐忧伤,读到“日长唯鸟雀
2024-06-28 1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