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阻止朱元璋去攻打日本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30 18:34:00 来源:戏说三国

《重锓诚意伯文集序》:“汉以降,佐命元勋多崛起草莽甲兵间,谙文墨者殊鲜,子房之策不见辞章,玄龄之文仅办符檄,未见树开国之勋业而兼传世之文章如公者,公可谓千古之人豪矣。”

朱元璋创建明朝之后,天下四方初定,前元余孽犹存,为了扫平四海,朱元璋外派徐达等多名将军东征西讨,总算将天下每个抵抗政权平定。中原地面上基本是平定了,可是境外众多小国也仍然在虎视眈眈。因此,朱元璋采用了一系列对策,恩威并施,最终总算换来了四方来朝。世界各国形势一片大好。

但是就在这种所说的大好形势来到时,有一个国家却没有与明朝有太好的外交政策往来,关系一直处得都不大好,它就是日本。那是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在朱元璋即位以后,为了获得日本国的认可,曾外派使者前去日本。朱元璋这一举动并不是想吸引日本,而只不过是间接的通告一下日本国,元朝早已亡国了,大明帝国建立,让日本国更改一下外交政策的对象罢了。当然,朱元璋也是想让使者去看一下境外是不是还有前元余孽。

而我们要了解的是,日本这个时候,正处在镰仓时代和战国时期的过渡时期,一个日本国就有2个一南一北的日本天皇。那时候的日本国,战争连续不断,因此在那时候,日本还有很多人驾着小帆船到中国沿海城市维持生计。但是,这些人维持生计方式,也较为直接,那便是当劫匪,主要是打劫水上的一些货船。

针对日本人这种的个人行为,作为大明帝国的皇上朱元璋而言当然是不可以被容许的,因此在朱元璋给日本国送去的国书中,观点也非常简单,归纳出来便是四个字:“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应对这种内容的国书,日本国的怀良亲王十分发火,因此便一声令下将朱元璋外派的使者都给处死了,最终只留有了一个回来通风报信的人,日本那时候意思差不多是:你明朝不是很强吗?那有本事你也就放马过来,我们日本不害怕你。

使者回朝以后,便将这事的来龙去脉说与朱元璋,朱元璋听后火冒三丈,两国之间对战,还不斩来使呢?这小小日本国居然这般嚣张,务必将它给完全吸引。

朱元璋盛怒之下,提前准备起兵征讨日本。但就在这个时候,刘伯温直接站了出去,劝朱元璋说,干万不可以不理智。

刘伯温往往要阻止朱元璋对日本出兵,首先是大明朝刚创建,全国各地政权也不是全部清除整洁,前元的余孽和一些地方割据武装并未获得消除,假如这个时候出兵去进攻日本的话,那么毫无疑问是为自己国家提升艰难。因此征讨日本的事儿不可以心急,而必须虚与委蛇。

其次日本尽管只不过是弹丸论破小国,可是其所在位置独特,是远在境外的海岛国家。元朝阶段,忽必烈几回出兵去进攻,划算没捞着,还都被那所说的“神风”给阻挡了。而这就是前车之鉴,这个时候假如探险去东征的话,显而易见是很划不来的,也不一定就能占到优点。就算是占到一定的优点,可是相比于东征消耗的资金、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而言,获得就太小了。其次而言,假如击败了还行,如果输掉了,这针对新朝而言,危害会十分之大,因此就没必要打。

最终在刘伯温的劝导下,朱元璋便打消了征讨日本的想法,针对使者被杀一事,则仅用了“不知道皇朝兴替”几个字,就敷衍了事过去。但次年,朱元璋又派使者前往日本,让日本国了解到此时大明帝国兵强马壮,国运兴旺,让他们朝贡来朝。

恰巧的是,大明朝的使者有一次遇上了这一个怀良亲王,尽管这一次他没有干掉大明朝使者,可是在给朱元璋的复信里,言语却很果断:“顺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亡,相逢贺兰山前,聊以博弈,有何惧哉?”简而言之便是:要打就打,我们不怕你!

按道理而言,上一次朱元璋忍下来了,也以不知道皇朝交替的原因敷衍了事过去,可是这一次,使者早已将大明朝的现况说得很清晰了,可是日本国还是不买账,朱元璋再不出兵征讨,那么就说不过去了。但这一次,还是得到了刘伯温的阻止!

最终,朱元璋也只能看着怀良亲王的复信,感慨许久。这一次,他再一次为了国家发展大局忍下来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0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对日本和蒙古的政策对比
...,那也太武断了,在日本论坛上,很多年轻人说:“太祖朱元璋是中华史上最高的英雄。”“光复中国的圣人皇帝,天下的楷模”,虽然不能以偏概全,但也反应了在日本年轻一代的心中,对明朝的
2023-11-29 13:29:00
刘伯温为什么阻止朱元璋攻打日本
...朝,更需要的是休养生息,给老百姓踹气的机会。此时的朱元璋并没有用军事手段解决邻国问题,而是利用外交手段游说他们与明朝建立友好邻邦,朱元璋的提议得到了邻国国王的大力支持,他们都
2023-07-20 22:02:00
聊聊明朝的海禁和朝贡贸易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可谓内忧外患,抗元统一战争使国内民生凋敝,百业待兴,北面的北元政权是威胁明朝生存的心腹大患,而南面海疆倭寇问题又是新生明王朝的又一安全隐患,这时候新生大明王朝可
2023-05-15 14:24:00
...已经不能阻隔琉球与大陆的联系:“洪武(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年号)初,其国有三王,曰中山,曰山南,曰山北,皆以尚为姓,而中山最强。五年正月命行人杨载以即位建元诏告其国,其中山王察
2023-04-25 10:34:00
明朝时期肆虐的倭寇,为什么清朝时期突然消失了?
...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倭人之所以在明朝时期猖獗与朱元璋发布的海禁政策有很大关系,明朝格外重视农耕经济,当权者认为农耕经济是国家的命脉,只有把农耕发展好了,国家才能富强,于是
2023-01-26 20:46:00
日本国是人们的中国邻国,关于日本的发源有很多种多样叫法,目前大家熟识的这种就是说当初始皇帝的术士徐福在找寻长生不老药时,发觉了日本国,而且去日本幡然生息。这就是说日本国的发源,只
2024-06-26 15:22:00
...国为天朝上国,前去朝拜,学习培训。赶跑了蒙古外敌的朱元璋,初登王位之际,总有一棵一致中华民族之欲望,但一起,他也期待附近的各弱国都能像汉、唐時期那么,臣服在明代的当政,以重振
2024-06-26 15:29:00
胡惟庸曾经想借助日本谋逆是真的吗
...。当时明朝政府认为胡惟庸“欲借日本为助”谋逆,因此朱元璋“怒日本特甚,决意绝之,专以防海为务”。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于永乐元年(1403年)即派左通政赵居任、行人张洪偕僧道成出
2023-08-06 21:42:00
朱元璋列出了15个不征之国,分别是哪些国家?
...制度和朝贡体系以及海禁政策下的重要政策。洪武二年,朱元璋下令编纂《皇明祖训》,宣布将15个国家列为不征之国,告诫后世子孙不得恣意征讨。到明宣宗朱瞻基继位之后,明朝完全遵照朱元
2023-06-14 19:1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